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任脉

《经穴汇解》:任脉

《脉诀汇辨》:任脉

《奇经八脉考》:任脉

《黄帝内经太素》:任脉

《圣济总录》:任脉

《疡医大全》:任脉

《针灸大成》:任脉

《针灸聚英》:任脉

《针灸问对》:任脉

(凡二十四穴)


气府论云.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次注.今少一穴)喉中央二(谓廉泉.天突.二穴也.)膺中骨陷中各一.(谓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六穴也.)鸠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横骨六寸半一.(新校正云.详.一字疑误.)腹脉法也.(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脐中.阴交.脖 .丹田.关元.中极.曲骨.十四俞也.)下阴别一.(谓会阴一穴也.)目下各一.(谓承泣二穴也.)下唇一.(谓承浆穴也.)龈交一.(龈交穴名也.)


骨空论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按骨空论.督脉者.起少腹之条.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贯心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之文.宜合考.)


营气篇云.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马莳曰.此任脉也.)


五音五味篇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


经脉篇云.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


难经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


会阴(任脉别络.挟督脉波脉之会.)曲骨(任脉.足厥阴之会.)中极(足三阴任脉之会.)关元(同上)石门(所发)气海(同上)阴交(任脉气冲之会○外台曰.任脉波脉.少阴之会.次注作任脉.阴冲之会.铜人曰.任脉气所发.)神阙 水分(所发)下脘(足太阴任脉之会)建里中脘(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次注曰.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三脉所生.任脉气所发也.)上脘(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巨阙(所发)鸠尾(任脉之别)中庭 膻中玉堂 紫宫 华盖 璇玑(中庭以下六穴.任脉气所发.)天突(阴维任脉之会.)廉泉(同上)承浆(足阳明任脉之会.)


按气府论云.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王冰曰.今少一穴.乃今所载二十四穴也.加承泣龈交二十七穴.外台.无承浆.(入胃经)折衷.无廉泉.(入肾经)据口齿类要.舌下廉泉此属肾经也.气府论云.足少阴舌下.厥阴毛中急脉.各一.王冰曰.足少阴舌下二穴.在人迎前.陷中.动脉前.是曰舌本左右二也.又类经曰.按刺疟论所载曰.舌下两脉者廉泉也.气府论曰足少阴舌下.各一.卫气篇曰.足少阴之标在背 与舌下两脉.然则廉泉非一穴.当是舌根下之左右泉脉.而且为足少阴之会也.


图(图缺)


承泣(本经之会) 交(次注曰任督二经之会)


(二十四穴。)


会阴 曲骨 中极 关元 石门 气海 阴交 神阙 水分 下脘 建里 中脘上脘 巨阙 鸠尾 中庭 膻中 玉堂 紫宫 华盖 璇玑 天突 廉泉 承浆



任为阴脉之海,其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在两阴之间)上行而外出,循曲骨,(横骨上毛际陷中)上毛际,至中极,(脐下四寸,膀胱之募)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脐下三寸,小肠之募,三阴任脉之会)历石门(即丹田,一名命门,在脐下二寸,三焦募也)气海,(脐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气之海)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脐下一寸,当膀胱上口,三焦之募)循神阙、(脐中央)水分,(脐上一寸,当小肠下口)会足太阴于下脘。(脐上二寸,当胃下口)历建里,(脐上三寸)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中脘。(脐上四寸,胃之募也)上上脘、(脐上五寸)巨阙、(鸠尾下一寸,心之募也)鸠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中间)玉堂、(紫宫下一寸六分)紫宫、(华盖下一寸六分)华盖、(璇玑下一寸)璇玑,(天突下一寸)


上喉咙,会阴维于天突、廉泉。(天突在结喉下四寸宛宛中,廉泉在结喉上,舌下,中央)上颐,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唇下陷中)环唇上,至下 交,复出分行,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终。(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二穴)凡二十七穴。难经、甲乙经,并无循面以下之说。


任脉之别络,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


灵枢经曰∶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其侧动脉人迎,足阳明也。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第六十五《五音五味篇》。自“冲脉任脉”至“故须不生”,见《甲乙经》卷二第二,惟编次前后稍异。自“黄赤者”至末,见《甲乙经》卷一第十六。


黄帝曰:妇人之毋须者,毋血气乎?


欲明任脉、冲脉之故,因问以起。


岐伯曰: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海。


此经任脉起于胞中,纪络于唇口。皇甫谧《素问经》“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吕广所注《八十一难》本,言任脉与皇甫谧所录文同。检《素问》无此文①,唯《八十一难》有前所说。又吕广所注《八十一难》本云:“任脉起于胞门子户,侠脐上行至胸中。”《九卷》又云:“会厌之脉,上经任脉。”但中极之下,即是胞中,亦是胞门子户,是则任脉起处同也。《八十一难》一至胸中,一至咽喉。此经所言,别络唇口。又云:“会厌之脉,上经任脉。”是循胸至咽,言其行处,未为终处,至脉络唇口,满四尺五寸,方为极也。又《八十一难》任脉亦□□②。又《明堂》言:“目下巨窌、承泣左右四穴,有阳乔脉、任脉之会。”则知任脉亦有分岐上行者也。又任、冲二脉上行虽别,行处终始其经是同也。旧来为图,任脉唯为一道,冲脉分脉两箱,此亦不可依也。此脉上行,为经络海,任维诸脉,故曰任脉。胞下为膀胱,膀胱包尿,是以称胞,即尿脬也。胞门与子户相近,任、冲二脉起于中也。脊里,谓不行皮肉中也。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皮部诸络,皆以任、冲二脉血气为大,故为海。


平按:“任脉冲脉”《灵枢》、《甲乙经》作“冲脉任脉者”。“循脊”《灵枢》作“循背”。“海”上,《灵枢》、《甲乙经》均有“之”字。又注“任脉亦”下所缺二字,据《难经》“任脉起中极之下,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拟作“上行”二字。又“上经任脉”,两“经”字袁刻均作“于”;“分脉两箱”,“脉”字作“腋”;“不行皮肉中”,“行”字作“下”;“皮部诸络”,“络”字作“脉”。


①人卫本注曰:今通行本《素问·骨空论》有此文。


②“任脉亦□□”,查仁和寺本,应为“□□□行”四字,其前三字虫蚀不清,细玩其残形,又与今本《难经·二十八难》对勘,似当作“侠脐上行”四字。


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


任冲二脉,从胞中起,分为二道:一道后行,内著脊里而上;一道前行,浮外循腹上络唇口也。


平按:《灵枢》“腹”下有“右”字。


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豪毛。


任冲之血独盛,则澹聚渗入皮肤,生豪及毛。毛,即须发及身毛也。


平按:“澹渗”《甲乙经》作“渗灌”。


今妇人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任冲之脉,不营其口唇,故须不生焉。


妇人气多血少,任冲少血,故不得营口以生豪毛也。


平按:“今妇人生”,《灵枢》“生”上有“之”字,《甲乙经》无“今”、“生”二字。“数脱”上,《甲乙经》有“月水下”三字;“脱血”下有“任冲并伤”四字;“须”上有“髭”字。


黄帝曰:士人有其伤于阴,阴气绝而不起,阴不用,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宫者之所独去,何也?愿闻其故也。


士人或有自伤其阴,不能复起,然髭须不落。宫刑之法伤者,阴亦不起,何因髭独去之也。


平按:“阴不用”《甲乙经》作“阴不为用”。“宫”《灵枢》、《甲乙经》均作“宦”,下同。按注:“宫刑之法”,《尚书·吕刑》五刑中有宫刑,即腐刑。“宦”,《说文》训“仕”。《左传》“宦三年矣”,训“学”。虽后世有宦官,惟闻有自宫而为宦者,未尝设有宦刑。“宫刑”二字连称,应以“宫”字为允。


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写不复,肉肤内结,口唇不营,故须不生。


人有去其阴茎,仍有髭须,去其阴核,须必去者,则知阴核并茎为宗筋也。去其宗筋,泻血过多,肤肉结涩,内不营其口,以无其血,故须不生也。


平按:“写”《甲乙经》作“泻”。“肉肤”《灵枢》、《甲乙经》作“皮肤”;“口唇”均作“唇口”。“须”上,《甲乙经》有“髭”字。


黄帝曰:其病天宫者,未尝被伤,不脱于血,然其须不生,其故何也?岐伯曰:此故天之所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口唇不荣,故须不生。


人有天然形者,未尝被伤,其血不脱而须不生者,此以天然不足于血,宗筋不成,故须不生也。


平按:“其病”《灵枢》作“有病”。注“天然形”,袁刻“形作刑”。


黄帝曰:善哉乎!圣人之通万物也,若日月之光影,音声之鼓响,闻其音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明万物之精?


见表而知里,睹微而识者,瞻日月而见光影,听音声而解鼓响,闻五声而通万形,察五色而辨血气者,非岐伯至圣,通万物之精,敦能若此也?


是故圣人视其真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


表内不误,故曰真色。黄赤,太阳、阳明之色,故多热也。青、白,少阳、阳明之色,故少热也。黑为阴色,故多血少气也。


平按:“真色”《灵枢》作“颜色”。


美眉者太阳多血,通鬒极发者少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此其时然也。


太阳之血营眉,故美眉之人,即知太阳多血。少阳之血营通鬒,故少阳行处通鬒多,则知少阳多血也。通鬒,颊上毛也。须美者则知阳明多血,须谓颐下毛也。乃是其见眉须,则知血气多少也。


平按:“通鬒极发”《灵枢》、《甲乙经》作“通髯极发”。注“乃是其见眉须”,袁刻脱“其须”二字。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气,此天之常数也。


手足少阴、太阳多血少气,以阴多阳少也。手足厥阴、少阳多气少血,以阳多阴少也。手足太阴、阳明多血气,以阴阳俱多谷气故也。此又授人血气多少之常数也。


平按:“阳明常多血气”《灵枢》、《甲乙经》作“多血多气”,袁刻作“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气”《灵枢》作“常多血少气”。


任脉者,与冲脉皆起于胞中,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肌肉热,血独盛则渗灌皮肤,生毫毛,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月事数下,任冲并伤故也,任冲之交脉,不营其口唇,故髭须不生,是以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故内经曰,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上颐循面入目,凡此任脉之行,从胞中上注目,长四尺五寸,总二十四穴(按内经任脉所发者二十八穴,经阙一穴,实有二十七穴,内龈交一穴,属督脉,承泣二穴,属足阴明跷脉,故载二十四穴),自会阴至脐中,为少腹之分,共八穴。


会阴一穴(在大便前小便后名屏翳两阴间是) 曲骨一穴(一名回骨在横骨之上阴毛际中动脉应手任脉足厥阴之会) 中极一穴(在脐下四寸一名气原一名玉泉足三阴之会) 关元一穴(在脐下三寸小肠募谓下纪也三阴任脉之会) 石门一穴(在脐下二寸一名丹田三焦募也女子禁灸) 气海一穴(一名脖 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 阴交一穴(在脐下一寸) 神阙一穴(在脐中禁不可针若刺使人脐中恶血出)


上少腹须以身寸度之,若膀胱广者少腹长,膀胱狭者少腹短, 自脐中至横骨,有五寸,以意度之。


自脐上至鸠尾,为腹中之分,共七穴。


水分一穴(在下脘下一寸即脐上一寸) 下脘一穴(亦名幽门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阴任脉之会) 建里一穴(在中脘下一寸) 中脘一穴(在脐上四寸胃募三阳任脉之会谓上纪也) 上脘一穴(在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任脉手太阳足阳明之会) 巨阙一穴(在鸠尾下一寸心之募) 鸠尾一穴(在蔽骨之端言其骨垂下如鸠尾形故以为名臆前蔽骨下五分人无蔽骨者从岐骨下行一寸是)


上腹中七穴,自鸠尾至脐中,长八寸,然胃有大小,亦不可拘以身寸,但自蔽骨至脐中,以八寸度之,各根据部分取穴。


自鸠尾上至结喉下陷中,为膺俞之分,共七穴。


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 膻中一穴(一名元儿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 玉堂一穴(一名玉英在紫宫下一寸六分) 紫宫一穴(在华盖下一寸六分) 华盖一穴(在璇玑下一寸) 璇玑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中) 天突一穴(在颈结喉下四寸宛宛中一名玉户)颐颔二穴廉泉一穴(在颔下结喉上舌本下阴维任脉之会仰而取之) 承浆一穴(一名天池在下唇下陷中足阳明之会)会阴一穴,一名屏翳,在两阴间,任脉别络,挟督脉波脉之会,治小便难,窍中热皮痛,谷道痒,久痔相通者死,阴中诸病,前后相引痛,不得大小便,女子经不通,男子阴端寒,冲心很很,可灸三壮。


曲骨一穴,在横骨之上,毛际陷中,动应手,任脉足厥阴之会,治少腹胀满,小便淋涩不通, 疝少腹痛,妇人赤白带下恶露,可灸七壮至七七壮,针入二寸。


中极一穴,一名玉泉,一名气原,在关元下一寸,膀胱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治五淋,小便赤涩,失精,脐下结如覆杯,阳气虚惫,疝瘕水肿,贲豚抢心,甚则不得息,恍惚尸厥,妇人断绪,四度针,针即有子,因产恶露不止,月事不调,血结成块,针入八分,留十呼,得气即泻,可灸百壮,至三百壮止。


关元一穴,在脐下三寸,小肠之募,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任脉之会,下纪者,关元也,治脐下 痛,小便赤涩,不觉遗沥,小便处痛,状如散火,溺血,暴疝痛,脐下结血,状如覆杯,转胞不得尿,妇人带下瘕聚,因产恶露不止,月脉断绝,下经冷,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亦良,可灸百壮,至三百壮止。


石门一穴,一名利机,一名精露,在脐下二寸,三焦之募,任脉气所发,治腹胀坚硬,水肿支满,妇人因产恶露不止,遂结成块,经血暴脱,灸亦良,可灸二七壮,至一百壮止,妇人不可针,针之终身绝子。


气海一穴,一名脖 ,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任脉气所发,治脐下冷气上冲,心下气结成块,状如覆杯,小便赤涩,妇人月事不调,带下经血暴脱,因产恶露不止,绕脐痛,针入八分,得气即泻,泻后宜补之,可灸百壮,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悉皆灸之。


阴交一穴,一名横户,在脐下一寸,任脉气所发,治脐下 痛,寒疝引小腹痛,膝拘挛,腹满,女子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针入八分,得气即泻,可灸百壮止。


神阙一穴,一名气合,当脐中是也,治泄利不止,小儿奶利不绝,腹大,绕脐痛,水肿鼓胀,肠中鸣,如流水声,久冷伤惫,可灸百壮,禁不可针。


水分一穴,在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任脉气之所发,治腹坚如鼓。水肿肠鸣,胃虚胀,不嗜食,绕脐痛,冲胸不得息,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若水病灸之大良,可灸七壮至百壮止,禁不可针,针水尽即毙。


下脘一穴,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阴任脉之会,治腹痛,六腑之气寒,谷不转,不嗜食,小便赤,腹坚硬,癖块,脐上厥气动,日渐羸瘦,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亦良,可灸二七壮至二百壮止。


建里一穴,在中脘下一寸,治心下痛,不欲食,呕吐上气,腹胀身肿,针入五分,留十呼,可灸五壮。


中脘一穴,一名太仓,胃之募也,在上脘下一寸,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上纪者,中脘也,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霍乱注泄不自知,心痛温疟,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因读书得贲豚气上攻,伏梁心下,状如覆杯,寒癖结气,针入八分,留七呼,泻五吸,疾出针,灸亦良,可灸二七壮至百壮止。


上脘一穴,在巨阙下一寸,当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治心中热烦,贲豚气胀不能食,霍乱吐利,身热汗不出,三虫多涎,心风惊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气状如覆杯,针入八分,先补后泻之,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其疾立愈,灸亦良,日可灸二七壮至一百壮,未愈更倍之。


巨阙一穴,心之募也,在鸠尾下一寸,人有鸠尾短者,少饶分寸,任脉气所发,治心中烦满,热病胸中痰饮,腹胀暴痛,恍惚不知人,息贲时唾血,蛔虫心痛,蛊毒霍乱,发狂不识人,惊悸少气,针入六分,留七呼,得气即泻,灸亦良,可灸七壮至七七壮止。


鸠尾一穴,一名尾翳,一名 ,在臆前蔽骨下五分,治心风惊痫,发痛不喜闻人语,心腹胀胸中满,咳逆数噫喘息,喉痹咽壅,水浆不下,不可灸,灸即令人心力不足,此穴大难针,不然取气多,不幸令人夭,针入三分,留三呼,泻五吸,肥人可倍之。


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任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噎塞食饮不下,呕吐食还出,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膻中一穴,一作 ,一名元儿,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中仰卧取之,任脉气所发,治肺气咳嗽上喘唾脓,不得下食,胸中如塞,可灸七七壮,又疗膈气,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少,其穴禁不可针,不幸令人夭折。


紫宫一穴,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头取之,任脉气所发,治胸膈支满,胸膺骨疼,饮食不下,呕逆上气烦心,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华盖一穴,在璇玑下一寸陷中,仰头取之,任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痛引胸中,咳逆


上气,喘不能言,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璇玑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头取之,任脉气所发,治胸皮满痛,喉痹咽肿,水浆不下,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天突一穴,在结喉下一寸宛宛中,阴维任脉之会,针入五分,留三呼,得气即泻治咳嗽


上气,胸中气噎,喉中状如水鸡声,肺壅咯唾脓血,咽干舌下急,喉中生疮,不得下食,灸亦得,然不及针,下针须直下,不得低手,即伤五脏气。


廉泉一穴,一名舌本,在颔下结喉上阴维任脉之会,治舌下肿难言,舌纵涎出,咳嗽上气,喘息呕沫,口噤舌根急缩,食难,可灸三壮,针入三分。得气即泻。


承浆一穴,一名垂浆,在颐前唇下宛宛中,足阳明任脉之会,KT 偏风口 ,面肿消渴,口齿疳蚀生疮,灸亦佳,日可灸七壮至七七壮止,灸即血脉通宣,其风应时立愈,其艾炷不用大,一根据小竹箸头作炷,脉粗细状如细线,艾炷破肉,但令当脉灸,亦能愈疾,凡灸脐下久冷疝瘕 癖气块伏梁积气,宜艾炷大,故短剧诸方云∶腹背宜灸五百壮,四肢则但去风邪,不宜多灸,七壮至七七壮止,不得过,随年数,如巨阙鸠尾虽是胸腹之穴,灸不过七七壮,艾炷不须大,以竹箸头作炷,正当脉上灸之,若灸胸腹,艾炷大灸多,令人永无心力,如头顶穴若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脚穴灸多,令人血脉枯竭,四肢细瘦无力,既失精神,又加细瘦,即脱真气,针入三分,得气即泻。


歌曰∶


任脉二十四穴,任脉起中枢,循腹上关元,承浆与廉泉,天突璇玑转,花盖与紫宫,玉堂不可缓,膻中名元儿,中庭膺 纂,鸠尾巨阙由上脘,中脘建里又下脘,水分到神阙,阴交气海须不舛,石门与关元,中极曲骨亦不远,循腹而中行,会阴两阴显。


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咙,属阴脉之海。其见证也,若内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


任脉,妊也,行腹部中,为生养之本,乃奇经脉也。


任脉图(图缺)


颐前∶承浆一穴(一名天池,在颐前唇下陷中,足阳明之会。)


颔下∶廉泉一穴(在颔下结喉上舌本,仰而取之,阴维、任脉之会。)


膺 ∶天突一穴(一名五户,在项结喉下四寸宛宛中。)


璇玑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中。)


华盖一穴(在璇玑上二寸。)


紫宫一穴(在华盖下一寸六分。)


玉堂一穴(一名玉英,在紫宫下一寸六分。)


膻中一穴(一名元儿,玉堂下一寸六分,两乳间。)


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


腹中行∶鸠尾一穴(在蔽骨之端,言其骨垂下如鸠形,故名。臆前蔽骨下五分,人无蔽骨者,从歧骨之际下行一寸是也。)


巨阙一穴(在鸠尾下一寸,心之募也。)


上脘一穴(在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任脉、手太阳、足阳明之会也。)


中脘一穴(脐上四寸,胃募也,谓上纪也。)


建里一穴(在中脘下一寸。)


下脘一穴(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阴、任脉之会,为幽门。)


水分一穴(在下脘下一寸。)


神阙一穴(在脐中。)


阴交一穴(在脐下一寸。)


气海一穴(一名脖 ,一名下肓,阴交下五分。)


石门一穴(在脐下二寸三分,三焦募,女子禁灸。)


关元一穴(在脐下三寸,小肠募,谓下纪也。三阴、任脉之会。)


中极一穴(脐下四寸,一名气原、玉泉,三阴会。)


曲骨一穴(一名回骨,在横骨之上陷毛际中,动脉应手,任脉、足厥阴之会。)


会阴一穴(在大便前、小便后,一名屏翳,两阴间是也。)


冲脉


冲者,通也。言上至头,下至足,通十二经之气血,其脉起于气冲,并阳明经夹脐上行,至胃中而散,即脐之动气脉也。其见证也,气逆而里急。


带脉


带者,束也,总束诸经之脉也。其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其见证也,苦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按∶季胁在肋下,接髋骨之间是也。又曰即胁下肋骨之尽处,短骨间是也。


阳跷脉


跷者,健也,是人动足之所由也。其脉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穴而止。其见证也,阴缓而阳急,阳跷得之,太阳之列。


两足跷脉者,有阴有阳,犹圣人图设沟渠以备水潦,斯无泛滥之患。故人身之有经络,犹天地之有河道,血脉之营运经络,犹源泉之传流河道,河道壅塞,则水势之泛滥无拘,源泉枯涸,则地道之脉气闭塞,人身血气之于经络,亦然也。


阴跷脉


义与阳跷同。其脉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而止。其见证阳缓而阴急。阴跷本诸少阴之别。


阳维、阴维脉


维者,维持之义,为诸脉之纲维。阳维之脉,起于诸阳之会,阴维之脉,起于诸阴之交。二经之见证也,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持,惊则痴愚,喜则恍惚。


人病七疝八瘕,寒温不调,口舌生疮,头项强痛,斯乃任脉起于中极下,上毛,循腹,到关元,直至咽喉天突,过承浆而生是病。可刺任脉承浆穴,在髭间陷中,刺入同身寸三分,灸七壮,止七七壮。



任脉(图缺)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咙.属阴脉之海也.


任之为言妊也.行腹部中行.为妇人生养之本.奇经之一脉也.任与督.一源而二岐.


督则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可以合者也.分之.以见阴阳之不杂.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会阴之分也.由是循曲骨.上毛际.至中极.行腹里.上循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上颐.循承浆.环唇上.至龈交分行.系两目下之中央.会承泣而终也.云阴脉之海者.亦以人之脉络.周流于诸阴之分.譬犹水也.而任脉则为之总会焉.故曰阴脉之海.


行腹中一行.凡二十四穴.


会阴(一名屏翳) 两阴间.任督冲三脉所起.督由会阴而行背.任由会阴而行腹.冲由气冲小便.阴端寒.冲心窍.中热皮疼痛.谷道瘙痒.久痔相通.女子经水不通.阴门肿痛.卒死者.针一寸.补之.溺死者.令人倒驮出水.针补.尿屎出则活.余不可针.


曲骨 横骨上.中极下一寸.毛际陷中.动脉应手.足厥阴、任脉之会.铜人.灸七壮至七胀满.小便淋沥不通. 疝.小腹痛.妇人赤白带下.


中极(一名玉泉 一名气原) 关元下一寸.脐下四寸.膀胱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铜人气积聚.时上冲心.腹中热.脐下结块.贲豚抢心.阴汗水肿.阳气虚惫.小便频数.失精绝子.疝瘕.妇人产后恶露不行.胎衣不下.月事不调.血结成块.子门肿痛不端.小腹苦寒.阴痒而热.阴痛.恍惚尸厥.饥不能食.临经行房.羸瘦寒热.转脬不得尿.妇人断绪.四度针.即有子.


关元 脐下三寸.小肠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下纪者.关元也.素注.刺一寸二分.留妇禁针.若针而落胎.胎多不出.针外昆仑立出.主积冷虚乏.脐下绞痛.渐入阴中.发作无时.冷气结块痛.寒气入腹痛.失精白浊.溺血暴疝.风眩头痛.转胞闭塞.小便不通黄赤.劳热.石淋五淋.泄利.奔豚抢心.妇人带下.月经不通.绝嗣不生.胞门闭塞.胎漏下血.产后恶露不止.


石门(一名利机 一名精露 一名丹田 一名命门) 脐下二寸.三焦募也.铜人.灸二七壮分.留七呼.妇人禁针禁灸.犯之终身绝子.主伤寒小便不利.泄利不禁.小腹绞痛.阴囊入小腹.贲豚抢心.腹痛坚硬.卒疝绕脐.气淋血淋.小便黄.呕吐血.不食谷.谷不化.水肿.水气行皮肤.小腹皮敦敦然.气满.妇人因产恶露不止.结成块.崩中漏下.


气海(一名脖HT 一名下肓) 脐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气之海.铜人.针八分.得气即泻.


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肌体羸瘦.四肢力弱.贲豚七疝.小肠膀胱肾余 瘕结块.状如覆杯.腹暴胀.按之不下.脐下冷气痛.中恶脱阳欲死.大便不通.小便赤.卒心痛.妇人临经行房羸瘦.崩中.赤白带下.月事不调.产后恶露不止.绕脐 痛.闪着腰疼.小儿遗尿.浦江郑义宗患滞下昏仆.目上视.溲注汗泄.脉大.此阴虚阳暴绝.得之病后酒色.丹溪为灸气海渐苏.服人参膏数斤愈.


阴交(一名横户) 脐下一寸.当膀胱上口.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铜人.针八坚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疝痛.阴汗湿痒.腰膝拘挛.脐下热.鬼击.鼻出血.妇人血崩.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绝子.阴痒.贲豚上 .小儿陷囟.


神阙(一名气舍) 当脐中.素注.禁针.针之使人脐中恶疡溃.矢出者死不治.灸三壮.铜奶利不绝.脱肛.风痫.角弓反张.徐 中风不苏.桃源簿为灸脐中.百壮始苏.不起.再灸百壮.


水分 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穴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


水尽即死.明堂.水病灸七七壮止四百壮.针五分.留三呼.资生云.不针为是.主水病.腹坚肿如鼓.转筋不嗜食.肠胃虚胀.绕脐痛冲心.腰脊急强.肠鸣状如雷声.上冲心.鬼击.鼻出血.小儿陷囟.


下脘 建里下一寸.脐上二寸.穴当胃下口.小肠上口.水谷于是入焉.足太阴、任脉之会.


胃.


建里 中脘下一寸.脐上三寸.铜人.针五分.留十呼.灸五壮.明堂.针一寸二分.主腹胀.身肿.心痛.上气.肠中疼.呕逆.不嗜食.


中脘(一名太仓) 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胃之募.手太阳、少阳、足分.留七呼.泻五吸.疾出针.灸二七壮止二百壮.明堂.日灸二七壮止四百壮.素注.针一寸二分.灸七壮.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胀.中恶.脾疼.饮食不进.翻胃.赤白痢.寒癖.气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胀.面色痿黄.天行伤寒.热不已.温疟.先腹痛先泻.霍乱.泄出不知.食饮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气发噎.东垣曰.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取三里、章门、中脘.又曰.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导引之.


上脘(一名胃脘) 巨阙下一寸.当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脐上五寸.上脘、中脘属胃络脾愈.日灸二七壮至百壮.未愈倍之.明下.三壮.主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腹 刺痛.霍乱吐利.腹痛身热.汗不出.翻胃呕吐.食不下.腹胀气满.心忪惊悸.时呕血.痰多吐涎.奔豚.伏梁.三虫.卒心痛.风痫.热病.马黄黄胆.积聚坚大如盘.虚劳吐血.五毒疰不能食.


巨阙 鸠尾下一寸.心之募.铜人.针六分.留七呼.得气即泻.灸七壮止七七壮.主上气痛.先吐.霍乱不识人.惊悸.腹胀暴痛.恍惚不止.吐逆不食.伤寒烦心.喜呕发狂.少气腹痛.黄胆.急疽.急疫.咳嗽.狐疝.小腹胀满.烦热.鬲中不利.五脏气相干.卒心痛.尸厥.妊娠子上冲心.昏闷.刺巨阙.下针令人立苏不闷.次补合谷.泻三阴交.胎应针而落.如子手掬心.生下手有针痕.顶母心向前.人中有针痕.向后.枕骨有针痕是验.按十四经发挥云.凡人心下有膈膜.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周遭着脊.所以遮隔浊气.不坚握而不伸者.又有胞衣裹之.岂能破鬲掬心哉.心为一身之主.神明出焉.不容小有所犯.岂有被冲掬而不死哉.盖以其上冲近心.故云尔.如胃脘痛.曰心痛之类是也.学人不可以辞害意.


鸠尾(一名尾翳 一名 ) 蔽骨之端.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人无蔽骨者.从岐骨际下行一方可针.不然.针取气多.令人夭.针三分.留三呼.泻五吸.肥人倍之.明堂.灸三壮.素注.不可刺灸.主息贲.热病.偏头痛引目外 .噫喘.喉鸣.胸满咳呕.喉痹咽肿.水浆不下.癫痫狂走.不择言语.心中气闷.不喜闻人语.咳唾血.心惊悸.精神耗散.少年房多.短气少气.又灵枢经云.膏之原.出于鸠尾.


中庭 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铜人.灸五壮.针三分.明堂.灸三壮.主胸胁支满.噎塞.食饮不下.呕吐食出.小儿吐奶.


膻中(一名元儿) 玉堂下一寸六分.横量两乳间陷中.仰卧取之.主气.以分布阴阳.故为.铜人.禁针.针之令人夭.明堂.灸七壮止七七壮.气府论注.针三分.灸五壮.主上气短气.咳逆.噎气鬲气.喉鸣喘嗽.不下食.胸中如塞.心胸痛.风痛.咳嗽.肺痈唾脓.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少.


玉堂(一名玉英) 紫宫下一寸六分陷中.铜人.灸五壮.针三分.主胸膺疼痛.心烦咳逆.上气胸满不得息.喘急.呕吐寒痰.


紫宫 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铜人.灸五壮.针三分.明下.灸七壮.主胸胁支满.胸膺骨痛.饮食不下.呕逆上气.烦心咳逆.吐血.唾如白胶.


华盖 璇玑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铜人.针三分.灸五壮.明下.灸三壮.主喘急上气.咳逆哮嗽.喉痹咽肿.水浆不下.胸皮痛.


璇玑 天突下一寸陷中.仰头取之.铜人.灸五壮.针三分.主胸胁支满痛.咳逆上气.喉鸣喘不能言.喉痹咽痈.水浆不下.胃中有积.


天突(一名天瞿) 在颈结喉下四寸宛宛中.阴维、任脉之会.铜人.针五分.留三呼.得气针一分.素注.针一寸.留七呼.灸三壮.主面皮热.上气咳逆.气暴喘.咽肿咽冷.声破.喉中生疮.喉猜猜.咯脓血.喑不能言.身寒热.颈肿.哮喘.喉中鸣.翕翕如水鸡声.胸中气梗梗.侠舌缝青脉.舌下急.心与背相控而痛.五噎.黄胆.醋心.多唾.呕吐.瘿瘤.许氏曰.此穴一针四效.凡下针后良久.先脾磨食.觉针动为一效.次针破病根.腹中作声为二效.次觉流入膀胱为三效.然后觉气流行入腰后肾堂间为四效矣.


廉泉(一名舌本) 颈下结喉上四寸中央.仰面取之.阴维、任脉之会.素注.低针取之.针沫.舌下肿难言.舌根缩急不食.舌纵涎出.口疮.


承浆(一名悬浆) 唇棱下陷中.开口取之.大肠脉、胃脉、督脉、任脉之会.素注.针二分而出.日灸七壮.过七七停四五日后.灸七七壮.若一向灸.恐足阳明脉断.其病不愈.停息复灸.令血脉通宣.其病立愈.主偏风.半身不遂.口眼 斜.面肿消渴.口齿疳蚀生疮.暴喑不能言.难经曰.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


会阴正在两阴间。曲骨脐下毛际安。中极脐下四寸取。石门二寸关元三。气海脐寸半。阴交脐下一寸放。分明脐中号神阙。水分脐上一寸列。下脘建里中上脘。各各一寸为君说。巨阙上脘一寸半。鸠尾蔽骨五分断。中庭膻中寸六分。膻中两乳中间存。玉堂紫宫及华盖。相去各一寸六分。华盖玑下一寸量。璇玑突下一寸当。天突结下宛宛内。廉泉颐下骨尖旁。承浆唇前颐棱下。任脉俞穴终此章。



或曰。诸穴相去尺寸。针灸家多屈男左女右中指中节两横纹尖为一寸。折量周身之穴。果合经欤否欤。


曰。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人身孔穴上应天度。亦有三百六十五穴。穴俞相去远近而以中指中? 之周身孔穴。各有定寸。如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发所覆者。颅至项一尺二寸。前发际至百会五寸。后发际至百会七寸。头形北高南下。显然不同。折量令人散发分归左右。用篾自前发际量至后发际。不拘头之大小。折作一尺二寸。则穴穴各有攸当。发际不明。取眉心直上。量至大椎穴上。折作一尺八寸也。今取百会穴者。云在顶上旋毛中。而旋有正有偏。又取前后发际及两耳尖上折中。殊不思五寸七寸多寡不同。岂能以此为准则哉。发以下至颐。长一尺。耳后当完骨。广九寸。耳前当耳门。广一尺三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髀之间。广六寸半。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结喉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下至 KT 。长九寸。 KT 下至天枢。长八寸。天枢下至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下至内辅上廉。长一尺八寸。内辅上廉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下至地。长三寸。膝 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跗属下至地。长三寸。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下至地。长一寸。背部大椎至尾 。共二十一节。折作三尺。每节得一寸四分。奇分俱剩在下七节也。横寸约取。背中脊骨作一寸横开。腹部两乳之间。折为八寸。横寸准此。心蔽骨下至脐中七寸。无蔽骨。取心岐骨下至脐中作七寸。直寸准此。脐下用直寸量之。手部中指末至本节四寸半。本节至腕四寸。腕至肘一尺二寸半。肘至肩一尺七寸。可见俗以中指中节为一寸者。误矣。此所谓同身寸也。无问汤之七尺。文王九尺。曾交九尺四寸。肥瘦侏儒。俱准灵枢所定尺寸。折量孔穴。不惟同身二字明白无疑。而古今固可以同之也。奈何时人厌繁喜简。不读灵枢。徒使患者无辜而受炮烙之苦。忍哉。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