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唾血

《普济方·针灸》:唾血

《圣济总录》:唾血

《寿世保元》:唾血

《血证论》:唾血

《医学纲目》:唾血

治内损吐血。外无膏泽(资生经)。穴地五会。刺入三分。特忌灸。


治唾血。泻鱼际 补尺泽。


治咳唾有血。穴然谷治唾血振寒。呕血上气。穴太渊 神门治唾血吐血。穴胸堂 手心主 间使 脾俞 胃脘 天枢 肝俞 鱼际 劳宫 肩俞太溪治咳唾血。穴心俞 肝俞 缺盆 巨阙 鸠尾治呕血。咳逆上气。呼吸多。唾浊沫脓血。穴库房 中府 周荣 尺泽治呕血。穴上脘 不容 太陵治呕血衄血。穴 门治短气呕血。胸背痛。穴行间治面唇色白。时时呕血。女子漏血。穴太冲治吐血。穴手少阴阴治胸中瘀血 满。胁膈痛不能久立。膝痿寒。穴三里治心膈下呕血。穴上脘治呕血肩胁痛。口干。心痛。与背相引。不可咳。咳引胁痛。穴不容治唾血。振寒。嗌干。穴太渊治呕血。穴大陵 门治呕血上气。穴神门治虚劳吐血。及治劳喘逆。少食即饱。多睡(一作多唾)。百病。穴胃脘。灸三百壮。


治吐血。穴胸堂灸百壮。不针。


治吐血。腹痛雷鸣。穴天枢灸百壮。


治吐血唾血。上气咳逆。穴肺俞。灸随年壮。


治吐血瘦削。穴肝俞灸百壮治吐血呕逆。穴手心主。灸五十壮(大陵是)。


治口鼻出血不止。名脑衄。穴上星。灸五十壮。


治唾脓。穴膻中治唾血。穴肝俞 承满 肩中俞治咳唾血。穴大钟 然谷 心俞治咳唾脓血。穴天突治多唾浊沫脓血。穴库房治多唾浊沫脓血。穴屋医治息贲时唾血。又呕血烦心。穴巨阙治呕血。穴太渊 神门 行间 太冲 鱼际治逆气呕血。穴曲泉治吐血。穴五里治咽肿唾血。及治衄血不止。穴太溪治惊痫破心吐血。穴巨骨治吐血唾血。穴鱼际治吐血。穴肝俞 紫宫 石门治唾血。穴肺俞治膈气吐血。穴承满治吐血失音。肿痛。穴孔最治心痛出血。呕血。穴曲泽治唾血。穴库房灸一七壮治呕血兼心痛出血。穴曲泽。灸七壮治吐血。穴巨阙。灸七壮。炷不必大。箸头为之。


治上气唾脓血。穴两乳下黑白际。灸各一百壮良。


论曰∶邪热熏于肺则损肺,恚怒气逆伤于肝则损肝,肺肝伤动,令人唾血。如唾中有若红缕者,属肺;如先苦胁下痛而唾鲜血者,属肝。可析而治之。


治肺气内伤,邪热熏积,咳唾有血。紫菀散方。


紫菀(去苗土) 款冬花 当归(切,焙) 桂(去粗皮) 芎 五味子(炒) 附子(炮裂,去皮脐) 细辛(去苗叶) 贝母(去心) 柏叶(炒) 白术 甘草(炙,锉) 生干地黄(焙)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一两)


上一十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蜜汤调下,日三服,不拘时。


治肺伤唾血。羊肺汤方。


钟乳粉三两 半夏(生姜同捣作饼,曝干半两) 桂(去粗皮) 白石英(碎) 射干 桃仁(汤浸去双仁、皮尖,炒) 贝母(去心) 陈橘皮(去白,焙) 百部(切) 五味子(炒)款冬花甘草(炙,锉)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一两)


上一十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先用水二盏,煮羊肺一两,至一盏,去肺入药末,煎取七分,去滓温服,日三夜一。


治心肺有热,唾血不止。石膏汤方。


石膏二两(碎) 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 麻黄(去根节) 五味子(炒一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一两 半夏(生姜汁制,曝干半两) 小麦(洗二合)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温服。


治肺伤唾血。前胡汤方。


前胡(去芦头二两) 小麦 茅根(锉) 麦门冬(去心,焙) 麻黄(去根节) 石膏(碎)甘草(炙,锉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汁、生地黄汁各半合,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忧恚气逆,肝气不足,唾血不止。矾石丸方。


矾石(熬令汁枯) 生干地黄(焙) 干姜(炮裂) 桂(去粗皮) 皂荚(炙,剖去皮并子)桔梗(锉,炒)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日三。


治恚怒伤肝,唾血烦满,胁下痛。阿胶散方。


阿胶(炙令燥二两) 甘草(炙,锉一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地黄汁二合,煎至七分,和滓温服,不拘时。


治肺热唾血。白前汤方。


白前 桑根白皮(锉) 桔梗(锉,炒二两) 甘草(炙,锉一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肺肝内伤,卒唾血。生地黄饮方。


生地黄(二十两捣绞取汁) 阿胶(二两每片如两指大)


上二味,每以胶一片,入地黄汁一盏内,饭甑蒸之,取出放温。旋服。


治忧恚伤肝唾血,胸胁疼痛。地黄煎方。


生地黄汁(五升)


上一味,于银石器内,慢火煎至三升,入白蜜一盏,酒一盏,再煎至三升,每食后温服半盏。


治唾血不止。蒲黄散方。


蒲黄(一两)


上一味,研细。每服三钱匕,冷水调下,不拘时候。


一论唾血者。出于肾。鲜血随唾而出也。


麦门冬 天门冬 知母 贝母 黄柏 桔梗 熟地黄 玄参 远志(各等分) 干姜(炒减半)


上锉。水煎服。


脾主消磨水谷.化生津液.津液腾溢.水阴四布.口中清和.湛然如露.是以终日不饮.而口不渴.亦终日闭口.而唾不生.唯脾之津液.不能清和散布.于是凝聚而为唾.是唾者.脾不摄津之故也.知脾不摄津而唾津.则知脾不摄血而唾血矣.唾津其常耳.而唾血则又甚焉.盖津乃气分之阴液.其源即在胃中.凝而为唾.其来既近.其伤不多.至于唾血.则出于阴分.内经云.脾为阴中至阴.盖五脏俱属阴经.而脾独名太阴.以其能统主五脏.而为阴之守也.其气上输心肺.下达肝肾.外灌溉四旁.充溢肌肉.所谓居中央.畅四方者如是.血即随之.营运不息.所谓脾统血者.亦即如是.世医不识统血之义.几指脾为贮血之器.岂不愚哉.脾能统血.则血自循经.而不妄动.今其血走泄胃中.为唾而出.是脾之阴分受病.而失其统血之常也.审系脾经火重.唇口干燥.大便秘结.脉滑实者.宜用泻心汤.加当归生地白芍花粉寸冬枳壳蒲黄甘草.若是脾经阴虚.脉细数.津液枯.血不宁者.麦冬养荣汤.加蒲黄阿胶.甲己化土汤.加生地花粉人参寸冬藕节侧柏叶莱菔汁枳壳.皆滋利脾阴之要药.如或七情郁滞.脾经忧虑.伤其血而致唾血者.以脾主思虑.故每因思虑而伤脾阴.睡卧不宁.怔忡劳倦.饮食不健.宜用归脾汤.以补心脾.再加阿胶柴胡炒栀棕灰血余.以解郁火.清血分.此治脾兼治心.心脾为思虑所伤者.应手而效.又凡脾经忧抑.则肝木之气.遏于脾土之中.不能上达.故清阳不升.郁为内热.不须清热.但解其郁.郁升而火不遏矣.逍遥散主之.脾土阴而用阳.脾经阴虚火郁者.上法略备.又有脾之阳气不旺.无以统运阴血.心战脉弱.四肢清冷.饮食不健.自汗身热者.用归脾汤.补脾之阳以生血.人参养荣汤.正元丹.皆治之.


亦有清晨唾血.每早初醒.血液满口.唾出即净.明晨又唾.乃卧后血不归经.溢退场门中.实证则由肝不藏血.必有头痛口渴便闭之证.用当归芦荟丸治之.虚证则由脾不统血.必有怔忡虚烦不眠等症.用归脾汤.加丹皮山栀棕灰五味治之.此证与肾虚齿衄相似.宜参看之.


高士宗曰.偶然唾血.一哈便出者.不药可愈.谓其血近胃.如先血后便为近血一般.故不药可愈.吾谓亦宜少用清味之药.可服甲己化土汤.加银花竹茹莱菔汁.丹溪又谓唾血皆属于肾.是混唾咯为一证.而以肾血之来.其路最深.其证最重.用保命生地散治之.吾谓先唾痰水.唾久然后唾血者.此血来路远.其证深.可用丹溪法治之.然亦有丹溪法所不能治者.即吾所定诸方.亦有不能尽治.别参吐咳诸门.自有治法.勿谓予论之不备也.


咽痛吐血,若面赤斑斑如锦纹者,为阳毒,宜升麻鳖甲汤。(方论见阳毒。)


若下后利不止,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者,麻黄升麻汤。(方论见下利。)


脉浮热甚,反灸之,必咽燥唾血。(论见大法。)服桂枝汤吐者,必吐脓血。(论见吐。)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