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茵陈蒿

《本草纲目》:茵陈蒿

《本草乘雅半偈》:茵陈蒿

《本草崇原》:茵陈蒿

《本草经集注》:茵陈蒿

《本草蒙筌》:茵陈蒿

《本草图经》:茵陈蒿

《本草衍义》:茵陈蒿

《本草择要纲目》:茵陈蒿

《本经逢原》:茵陈蒿

《得配本草》:茵陈蒿

《长沙药解》:茵陈蒿

《冯氏锦囊秘录》:茵陈蒿

《雷公炮制药性解》:茵陈蒿

《雷公炮炙论》:茵陈蒿

《名医别录》:茵陈蒿

《千金翼方》:茵陈蒿

《医学入门》:茵陈蒿

《新修本草》:茵陈蒿

《药性切用》:茵陈蒿

《药征》:茵陈蒿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茵陈蒿

《证类本草》:茵陈蒿

「气味」(茎、叶)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


1、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2、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浴即愈。


3、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用茵陈蒿两把,加水一斗五程序,煮成七升,先以皂荚汤洗,再以茵陈汤洗。隔一天洗一次。


4、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5、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6、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本经上品)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白兔食之仙。


【核】曰∶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所在亦有,不及太山者佳。春生苗,似蓬蒿而叶紧细。九月作花,结实与 花实相似。亦有无花无实者,秋后茎枯,经冬不死,至春旧苗复生。修治,用叶有八角者,阴干,去根,细锉,勿令犯火。伏 砂。


先人云∶诸邪成热,入中为疸,必从腠理脉络而内薄之。陈丝如腠如理,如脉如络,芬芳疏利,味苦健行,则入者出,结者散矣。又云∶诚山厨之清供,脾土之生阳者也。


【 】曰∶甲子季春,经山阴道中,远瞩篱落间,宛若绿气蒸出,就之丛生似藻,纤柔青整,讯之土人,即茵陈蒿也。始释“ 蒿凄怆,沐醯青陈之丝”之义。藏器谓其因旧苗而发,因名茵陈。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大相吻合。故因者,仍也,托也;陈者,故也,有也,木德之始也。言仍托故有,以宣木德之始,虽与蘩萧蔚莪,至秋老成,同为蒿属,不若此芳香宣发之能因陈致新耳。寒热邪气,交结于中,不能宣发,则郁霉成黄,此陈也。茵陈宣发发陈,外入之邪外出,陈去而新生矣。轻身面悦白者,久服则新新非故。益气者,即益新新宣发之气耳。


气味苦平,微寒,无毒。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白兔食之仙。


(茵陈蒿始出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今处处有之,不若太山者佳。苗似蓬蒿,其叶紧细,臭香如艾,秋后茎枯,终冬不死,至春因旧根而复生,故名茵陈。一种开花结实者,名铃儿茵陈。无花实者,名毛茵陈,入药以无花实者为胜。)


《经》云∶春三月,此为发陈,茵陈因旧苗而春生,盖因冬令水寒之气,而具阳春生发之机。主治风湿寒热邪气,得生阳之气,则外邪自散也。热结黄胆,得水寒之气,则内热自除也。


久服则生阳上升,故轻身益气耐老。因陈而生新,故面白悦,长年。兔乃纯阴之物,喜阳春之气,故白兔食之而成仙。



味苦,平、微寒,无毒。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白兔食之,仙。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


今处处有,似蓬蒿而叶紧细。茎,冬不死,春又生。惟入治黄胆用。《仙经》云∶白蒿,白兔食之,仙。而今茵陈乃云此,恐是误尔。(《大观》卷七,《政和》一八八页)



味苦、辛,气平,微寒。阴中微阳。无毒。随处俱产,泰山者良。叶细青蒿虽同,叶背白色却异。秋后叶落,茎梗不凋。至春复发旧枝,故因名茵陈蒿也。所行经络,惟足太阳。专治疸证发黄,入剂使为君主。佐栀子、附子,分阳热、阴寒。阳黄热多,有湿有燥。湿黄加栀子大黄汤服,燥黄加栀子橘皮汤煎。如苗涝则湿黄,苗旱则燥黄。湿则泻之,燥则润之意也。阴黄寒多,只有一证,须加附子,共剂成功。解伤寒大热,仍除退瘴疟。风热悉逐,行滞止痛,宽膈化痰。久服轻身,益气耐老。


茵陈蒿(图缺),生泰山及丘陵坡岸上,今近道皆有之,而不及泰山者佳。春初生苗,高三、五寸,似蓬蒿,而叶紧细,无花实,秋后叶枯,茎秆经冬不死。至春更因旧苗而生新叶,故名茵陈蒿。五月、七月采茎叶,阴干,今谓之山茵陈。江宁府又有一种茵陈,叶大根粗,黄白色,至夏有花实。阶州有一种名白蒿,亦似青蒿,而背白,本土皆通入药用之。今南方医人用山茵陈,乃有数种。或着其说云∶山茵陈,京下及北地用者,如艾蒿,叶细而背白,其气亦如艾,味苦,干则色黑。江南所用,茎叶都似家茵陈而大,高三、四尺,气极芬香,味甘、辛,俗又名龙脑薄荷。吴中所用,乃石香 也。叶至细,色黄,味辛,甚香烈,性温。误作解脾药服之,大令人烦。以本草论之,但有茵陈蒿,而无山茵陈。本草注云∶茵陈蒿叶似蓬蒿而紧细。今京下北地用为山茵陈者是也。大体世方用山茵陈,疗脑痛,解伤寒发汗,行肢节滞气,化痰利膈,治劳倦最要。详《本草正经》惟疗黄胆,利小便,与世方都不应。今试取京下所用山茵陈,为解肌发汗药,灼然少效。江南山茵陈,疗伤寒脑痛绝胜。此见诸医议论,谓家茵陈亦能解肌,下膈,去胸中烦。方家少用,但可研作饮服之。本草所无,自出俗方。


茵陈蒿复当别是一物,主疗自异,不得为山茵陈。此说亦未可据。但以功较之,则江南者为胜;以经言之,则非本草所出。医方所用,且可计较功效,本草之义,更当考论尔。



张仲景治伤寒热甚发黄者,身面悉黄,用之极效。又一僧因伤寒后发汗不彻,有留热,身面皆黄,多热,期年不愈。医作食黄治之,治不对,病不去。问之,食不减。寻与此药,服五日,病减三分之一,十日减三分之二,二十日病悉去。方用山茵陈、山栀子各三分,秦艽、升麻各四钱,末之。每用三钱,水四合,煎及二合,去滓,食后温服,以知为度。


然此药以茵陈蒿为本,故书之。


【气味】


苦平微寒无毒.阴中微阳.入足太阳经又入足阳明经.


【主治】


风湿结热.通关节.去伏瘕.通身发黄成疸.小便不利.故茵陈栀子大黄汤治湿黄.栀子柏皮汤治燥黄.为阳黄之要药.茵陈附子汤治阴黄.为阴分之通剂.各随寒热而君主之也.


苦平微寒,无毒。


《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


发明 茵陈有二种∶一种叶细如青蒿者,名绵茵陈,专于利水,为湿热黄瘅要药。一种生子如铃者,名山茵陈,又名角蒿,其味辛苦小毒,专于杀虫,治口齿疮绝胜,并入足太阳。《本经》主风湿寒热,热结黄瘅,湿伏阳明所生之病,皆指绵茵陈而言。仲景茵陈蒿汤以之为君,治湿热发黄。栀子柏皮汤以之为佐,治燥热发黄。如苗涝则湿黄,旱则燥黄。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之为使,治瘀热在里而身黄,此三方分治阳黄也。其治阴黄则有茵陈附子汤,各随燥湿寒热而为主治。按茵陈专走气分而利湿热,若蓄血发黄,非此能治也。《外台》治齿龈宣露,《千金》治口疮齿蚀,并用烧灰涂之,有汁吐去,一宿即效。而杀虫方中,一味煎汤,内服外洗,皆用角蒿,专取逐湿化热之功也。


伏 砂。


苦,微寒。入足太阳、太阴经气分。利水燥湿。治瘴疟,疗疝瘕。得附子、干姜,治阴黄。得白藓皮,治痫黄如金。


配秫米、麦曲酿酒,治挛急。佐大黄、栀子,治湿热。佐桃仁,治血黄。佐苍术、浓朴,治湿黄。佐枳实、山楂,治食积发黄。佐知母、黄柏,治火黄。佐车前子、木通,治黄而小便不利。去根用。勿犯火。热甚发黄,无湿气,二者禁用。


【本经】茵陈。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生邱陵阪岸上。


味苦,微寒,入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道而泻湿淫,消瘀热而退黄疸。


《伤寒》茵陈蒿汤,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劈,大黄二两。治太阴病,身黄腹满,小便不利者。以己土湿陷,木郁热生,湿热传于膀胱,水窍不开,淫溢经络,郁蒸而发黄色者。茵陈利水而除湿,栀子、大黄,泻热而消瘀也。


《金匮》茵陈五苓散,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治病黄疸,茵陈行经而泻湿,五苓利水而开癃也。


茵陈通达经络,渗泄膀胱,性专去湿,故治发黄,并浴疮疥瘙痒之疾。


感天地苦寒之味,兼得春之升气以生者也。其味苦平,微寒,无毒。


茵陈蒿,专治黄胆。须分阴黄、阳黄。阳黄热多,有湿有燥,湿则佐以桅子、大黄,燥则佐以栀子、橘皮;阴黄只属寒多,须附子其剂。总行滞气,解烦热,化痰利湿之要药。入阳明、太阴,去湿除热,散结利水之神剂也。过用损伤元气。


主治(痘疹合参) 择陈久者佳,主去湿除热,散结利水,化痰行滞。凡夏月疮疹热甚,小便不利者宜用。如痘子搔痒,可为熏药,亦以其能去湿热也。


味苦,性微寒无毒,入膀胱经。主伤寒大热,黄胆便赤。治眼目,行滞气,能发汗,去风湿。去根用,犯火无功。


按∶茵陈专理溲便,本为膀胱之剂,又何以治疸?盖疸之为病,脾受伤也,而脾之所恶,湿乘土也,得茵陈以利水,则湿去土安,而疸自愈矣!疸分阴寒阳热二种,阳疸热多,有湿有燥,同栀子用,一治湿疸。同栀子橘皮治燥疸。阴疸寒多,只有一证,同附子治之。


雷公云∶凡使,须用叶有八角者。


凡修事,采得,阴干,去根,细锉用。


勿令犯火。


微寒,无毒.主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久服面白悦,长年.白之,仙.生太山及丘陵 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


《本经》原文∶茵陈,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久服,轻身益气耐老.生邱


味苦,平,微寒,无毒。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白兔食之仙。生太山及丘陵阪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


茵陈蒿苦辛微寒,主湿热黄利便难,伤寒瘴疟头目痛,伏瘕痰滞亦能宽。


因隔岁陈茎而生,蒿草之高者。无毒。阴中微阳,入足太阳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通身发黄,小便不利,以此为君,随证寒热,用他药为佐。治伤寒大热头热,头风目痛瘴疟,去 瘕伏结,化痰利膈行滞气,兼消遍身疮疥。去根土,细锉焙干,勿令犯火。



味苦,平、微寒,无毒。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白兔食之,仙。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


今处处有,似蓬蒿而叶紧细。茎,冬不死,春又生。惟入疗黄胆用。《仙经》云∶白蒿,白兔食之,仙。而今茵陈乃云此,恐是误尔。


性味苦寒,入足太阳,兼入足太阴、阳明。专利湿热,为黄胆君药。


主治发黄也。


【考证】


茵陈五苓散证曰∶黄胆。


茵陈蒿汤证曰∶心胸不安、久久发黄。


以上二方茵陈蒿,一方六两,一方十分。


上观此二方,茵陈蒿治发黄也明矣。


【互考】


或问曰∶发黄之证,治之之方,其不用茵陈蒿者,间亦有之,如何?答曰∶发黄、小便不利、或渴无余证者,茵陈五苓散主之。发黄、大便不通者,茵陈蒿汤主之。若乃一身尽黄、腹胀、大便必黑、时溏者,硝矾散主之。发黄、心中懊 ,柏子大黄豉汤。发黄、腹满、小便不利,大黄硝石汤。发黄、头痛恶风自汗出,桂枝加黄 汤。发黄呕逆,小半夏汤主之。


发黄、胸胁苦满,小柴胡汤主之。发黄、腹中拘急,小建中汤主之。此皆随证而异方也;仲景氏之于茵陈蒿,特用之于发黄,无他病者而已。


【辨误】


世之医者,论黄胆为湿热,其以黄为土色也。无益于治,此不可从矣。


【品考】


味苦,平,微寒,无毒。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去伏瘕。《药性论》云∶使。味苦辛,治眼目。日华子云∶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疼,瘴疟,女人症瘕,并闪损。一云∶山茵陈疗脑痛,解伤寒发汗,行肢节滞气,化治劳倦。家茵陈亦能解肌,下膈,去烦。


(茵陈蒿_图缺)


味苦,平、微寒,无毒。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白兔食之仙。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


陶隐居云∶今处处有,似蓬蒿而叶紧细,茎,冬不死,春又生。唯入疗黄胆用。《仙经》云∶白蒿,白兔食之仙。而今茵陈乃云此,恐是误尔。今按陈藏器本草云∶茵陈本功外,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虽蒿类,苗细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因陈,后加蒿字也。今又详∶此非菜中茵陈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叶似青蒿而背白,今所在皆有,采苗阴干。药性论云∶茵陈蒿,使,味苦、辛,有小毒。治眼目通身黄,小便赤。日华子云∶石茵陈,味苦,凉,无毒。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冬,瘴疟,女人症瘕,并闪损乏绝。又名茵陈蒿、山茵陈。本出和州及南山、岭上皆有。


图经曰∶茵陈蒿,生泰山及丘陵坡岸上,今近道皆有之,而不及泰山者佳。春初生苗,高三、五寸,似蓬蒿而叶紧细,无花实,秋后叶枯,茎秆经冬不死,至春更因旧苗而生新叶,故名茵陈蒿。五月、七月采茎叶阴干,今谓之山茵陈。江宁府又有一种茵陈,叶大根粗,黄白色,至夏有花实。阶州有一种名白蒿,亦似青蒿而背白,本土皆通入药用之。今南方医人用山茵陈,乃有数种。或着其说云∶山茵陈,京下及北地用者,如艾蒿,叶细而背白,其气亦如艾,味苦,干则色黑。江南所用,茎叶都似家茵陈而大,高三、四尺,气极芬香,味甘、辛。俗又名龙脑薄荷。吴中所用,乃石香 也,叶至细,色黄,味辛,甚香烈,性温。误作解脾药服之,大令人烦。以本草论之,但有茵陈蒿,而无山茵陈。本草注云∶茵陈蒿叶似蓬蒿而紧细。今京下北地用为山茵陈者是也。大体世方用山茵陈疗脑痛,解伤寒发汗,行肢节滞气,化痰利膈,治劳倦最要。详本草正经,唯疗黄胆,利小便,与世方都不应。今试取京下所用山茵陈,为解肌发汗药,灼然少效;江南山茵陈,疗伤寒脑痛绝胜。此见诸医议论,谓家茵陈亦能解肌下膈,去胸中烦。方家少用,但可研作饮服之。本草所无,自出俗方。茵陈蒿复当别是一物,主疗自异,不得为山茵陈,此说亦未可据。但以功较之,则江南者为胜。


以经言之,则非本草所出。医方所用,且可计较功效,本草之义,更当考论尔。


雷公云∶凡使,须用叶有八角者,采得阴干,去根细锉用,勿令犯火。千金方∶治遍身风痒,生疮疥。茵陈不计多少,煮浓汁洗之,立瘥。食医心镜茵陈,主除大热,黄胆,伤寒头痛,风热瘴疠,利小便。切煮羹,生食之亦宜人。


衍义曰∶茵陈蒿,张仲景治伤寒,热甚发黄者,身面悉黄,用之极效。又一僧因伤寒后发汗不澈,有留热,身面皆黄,多热,期年不愈。医作食黄治之,治不对病,不去。问之,食不减。寻与此药,服五日,病减三分之一,十日减三分之二,二十日病悉去。方用山茵陈、山栀子各三分,秦艽、升麻各四钱,末之。每用三钱,水四合,煎及二合,去滓,食后温服,以知为度。然此药以茵陈蒿为本,故书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