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补肺汤

《妇人大全良方》:补肺汤

《妇人大全良方》:补肺汤

《冯氏锦囊秘录》:补肺汤

《备急千金要方》:补肺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补肺汤

《医方考》:补肺汤

《医方论》:补肺汤

桑白皮 熟地黄(各二两) 人参(去芦) 紫菀 黄 川五味子(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入蜜少许,食后温服。


又四君子汤加秦艽、黄蜡煎服尤妙。


辰阳李 云∶以上药方,乃赵世则效之次子公 ,并服此乃安。传之仲弟,屡救人甚验。服药止,可食淡煮猪蹄肉,仍须先煮熟肉去元汁,再以白汤熟煮。仍忌房劳、一切生冷、鱼腥、咸毒、腌藏等物,无不痊愈。修合药及煎药时,忌生人、孝子、妇人、鸡犬、猫畜见。仍勿令病患知用药味,大有功效。


治传尸出汗,取虫辟邪,养正膏。


罂粟壳(二两,制) 人参 粉草(各半两) 陈皮 茯苓 杏仁(制) 白术 明阿胶(炒) 北五味子 桑白皮 薏苡仁 紫苏茎(各一两)


上 咀为末,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两枚,乌梅半个,煎至一盏,临卧温服。


仆每用则无效,遂加百合、贝母(去心)、半夏曲、款冬花各一两,服之良验。


治肺虚咳嗽。


人参 黄 (蜜炙) 五味子(炒) 紫菀(各一钱) 桑白皮(蜜炙) 熟地黄(各二钱) 入蜜少许,和服。


肺虚而用参者,以脾为肺母,气为木母也。用熟地者,肾为肺子,子虚必盗母气以自养,故用肾药先滋其水,且熟地亦化痰之妙品。丹溪曰∶补水以制相火,其痰自除也。咳则气伤,五味酸温,能敛肺气,咳由火盛,桑皮甘寒,能泻肺火,紫菀辛能润肺,温能补虚,合之而名曰补肺,盖令壮水生,咳嗽自止矣。


治肺气不足,逆满上气,咽中闷塞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言语失声甚者吐血方。


五味子(三两) 干姜 桂心 款冬花(各二两) 麦冬(一升) 桑根白皮(一斤) 大枣(一百枚) 粳米(一合)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桑白皮五沸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黄 (五两) 甘草 钟乳 人参(各二两) 干地黄 桂心 茯苓 白石英 桑白皮 浓朴 干姜 紫菀 橘皮 当归 五味子 远志 麦冬(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


上十八味 咀,以水一斗四升,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又方 治肺气不足,咳逆上气,牵绳而坐,吐沫唾血,不能饮食方。


苏子(一升) 桑白皮(五两) 半夏(六两) 紫菀 人参 甘草 五味子 杏仁(各二两)款冬花 射干(各一两) 麻黄 干姜 桂心(各三两) 细辛(一两半)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


又方 治肺气不足咳逆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无声音而渴,舌本干燥方五味子 苏子(各一升) 白石英 钟乳(各三两) 款冬花 竹叶 橘皮 桂心 桑白皮 茯苓 紫菀(各二两) 麦冬(四两) 生姜(五两) 杏仁(五十枚) 粳米(二合) 大枣(十枚)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先煮桑白皮、粳米、大枣,以米熟去滓纳诸药,煮取五升,分六服,日三。


又方 治肺气不足,心腹支满,咳嗽喘逆上气唾脓血,胸背痛,手足烦热,惕然自惊皮毛起,或哭或歌或怒,干呕心烦,耳中闻风雨声,面色白方。


款冬花 桂心(各二两) 桑白皮(一斤) 生姜 五味子 钟乳(各三两) 麦冬(四两)粳米 ?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枣令熟,去滓纳药,煎取二升,分三服,温服之。


一方用白石英二两(《广济》有紫菀,人参各二两,名紫菀汤。)


治肺寒虚,逆满上气,咽中闷塞,寒从背起,口中如含冰雪,语无音声,舌本干燥,吐沫唾血,不能饮食。


款冬花 桂心(各一两) 桑白皮(炙,四两) 人参 紫菀茸 白石英(各一两) 五味子 钟乳粉(各一两半) 麦门冬(去心,二两)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三枚,粳米一撮,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人参 黄 (蜜炙) 川五味(炒) 紫菀(洗去土,各一两) 桑白皮(蜜炙) 熟地黄(各二两)


咳嗽肺虚者,此方主之。


参、 ,脾胃药也。肺虚而益脾胃,乃虚则补其母也。地黄,滋肾药也。肺虚而益肾,恐其失养而盗气于母也。五味子,酸收药也。咳多必失气,故用酸以收之。紫菀凉肺中之血,桑


人参 黄 (蜜炙) 五味子(炒) 紫菀一钱 桑白皮(蜜炙) 熟地二钱


入蜜少许和服。


此方但为肺气久虚以致咳嗽而设,其他咳嗽之症,不一而足,不可混施。方中有补有泻,用意亦佳,但桑皮、紫菀之薄弱,岂能敌参、 、熟地之滞腻,独不虑助痰为病乎?至谓熟地壮水,免得子盗母气则可;谓为“化痰之妙品”,则佐使正未合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