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磁石

《本草备要》:磁石

《本草便读》:磁石

《本草乘雅半偈》:磁石

《本草分经》:磁石

《本草分经》:磁石

《本草撮要》:磁石

《本草经集注》:磁石

《本草经解》:磁石

《本草蒙筌》:磁石

《本草求真》:磁石

《本草图经》:磁石

《本草衍义》:磁石

《本经逢原》:磁石

《得配本草》:磁石

《顾松园医镜》:磁石

《冯氏锦囊秘录》:磁石

《雷公炮制药性解》:磁石

《雷公炮炙论》:磁石

《名医别录》:磁石

《千金翼方》:磁石

《医学入门》:磁石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磁石

《吴普本草》:磁石

《新修本草》:磁石

《药笼小品》:磁石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磁石

《证类本草》:磁石


重,补肾


辛咸。色黑属水,能引肺金之气入肾。补肾益精,除烦祛热,通耳明目(耳为肾窍,肾水足,则目明)。治羸弱周痹,骨节酸痛(肾主骨),惊痫(重镇怯)肿核(咸软坚),误吞针铁(末服),止金疮血(《十剂》曰∶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是也。《经疏》云∶石药皆有毒,独磁石冲和,无悍猛之气。又能补肾益精,然体重渍酒优于丸散。时珍曰∶一士病目渐生翳,珍以羌活胜湿汤加减,而以磁朱丸佐之,两月而愈。盖磁石入肾,镇养真阴,使神水不外移;朱砂入心,镇养心血,使邪火不上侵;佐以神曲,消化滞气,温养脾胃生发之气,乃道家黄婆媒合婴 之理。方见孙真人《千金方》,但云明目,而未发出用药微义也。


黄婆,脾也; 女,心也;婴儿,肾也)。色黑,能吸铁者真。火 醋淬,碾末,水飞,或醋煮三日夜用。柴胡为使。杀铁消金。恶牡丹。


磁石(图缺)


引金气以下行.气纳喘平.导归水部.镇肾虚之恐怯.耳聪翳退.性味咸寒.(磁石.生于有铁处.为铁之母.中有铁纹.善吸铁.有子母相粘之象.一云年久则仍化为铁.想铁之未成者.火 醋淬.善拔疔疮.其功入肾.能养肾气.镇肾虚.又能引金气下行.故肾虚浊泛.而为内障耳鸣等证.皆可治之.)


(本经中品)


用磨铁峰,铁便指南,其既济象,为水火之征兆也。无情化有情,理固然矣。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


【核】曰∶生太山山谷,及磁山山阴,有铁处则生其阳。今徐州,及南海傍山中亦有。


磁州者,岁贡最佳,能吸铁,虚连数十铁,或一二斤刀器,回转不落者,尤良。采无时。石中有孔,孔中有黄赤色,其上有细毛,功用更胜。南川异物志云∶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并中麻石。二石俱似磁石,只是吸铁不得。而中麻石心更有赤,皮且粗,是铁山石也。误食令人生恶疮,不可疗。真磁石一片,四面吸铁一斤者,曰延年沙;只吸八两者,曰续采石;


五两者,曰磁石。磁磨针峰,则指南。其法取新纩中独缕,以半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垂之,针尝指南。以针横贯灯心,浮水上,亦尝指南。物理相感如此。土宿真君云∶铁受太阳之气,始生之初,卤石产焉。百五十年而成磁石,又二百年孕而成铁。修治一斤,用五花皮、地榆各一镒,取绵十五两,三件并锉。于石上,捶作二三十块。将石入瓷瓶中,下草药,以东流水煮三日夜,取出,拭干,布裹再捶细,乃碾如尘,水飞过,再碾用。茈胡为之使,杀铁毒,消金,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


【 】曰∶始生之初,卤石产焉,久之孕而成铁。磁母,铁子也。磁之 铁,互为嘘吸,无情之情,气相感召,故周痹风湿,及湿流肢节,致肢节中痛,洗洗酸消也,不能持物,此手不 物;不能听声,此耳不 声;并可治目不 色,鼻不 香,舌不 味,与痈肿鼠 ,颈核喉痛之身不 触,皆以类推。总属假借,大热是因,烦满是证,磁属八石水而位于坎,对待治之,寒热温凉则逆也。


见肾补。


辛咸冲和,能引肺气入肾补肾,除热去怯,通耳明目,制用渍酒良。


味辛.入足少阴经.功专温肾镇怯.得熟地山萸肉治耳聋.得朱砂神曲能交心肾.色黑能吸铁者真.火 醋淬.研末水飞.或醋煮三日夜.柴胡为使.恶牡丹.一名吸铁石.



味辛,咸,寒,无毒。主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 ,除大热,烦满及耳聋。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 ,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之。亦令人有子。一名玄石,一名处石。生大山川谷及慈山山阴,有铁处则生其阳,采无时。(柴胡为之使,杀铁毒,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


今南方亦有,其好者,能悬吸针,虚连三、四、五为佳,杀铁物毒,消金。《仙经》、《丹方》、《黄白术》中多用也。(《新修》五三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一页)


气寒.味辛.无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醋 研)


磁石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其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者.盖湿流关节.痛而不可持物.湿胜筋软也.湿而兼风.风属木.木曰曲直.曲直作酸.洗洗酸痛.所以为风湿周痹也.磁石味辛入肺.金能平木.可以治风.肺司水道.可以行湿也.肾水藏也.水不制火.浊气上逆.则大热烦满.磁石入肾.气寒壮水.质重降浊.所以主之.肾开窍于耳.肾火上升则聋.磁石气寒可以镇火.所以主耳聋也.


【制方】


磁石同生地、白芍、五味、小茴、归身、山药.治膈症.同生地、肉桂、炮姜、五味.治龙雷火逆.同麦冬、五味、牛膝、白芍、知母、归身、苏梗.治大热烦满.及耳聋.



味苦、咸。无毒。一云平、甘,温、涩。小毒。乃铁之母,惟有铁处则生;虽多海南,仅磁州(属河南。)者进贡。能吸铁针铁物,若母见子相连。凡用拯 ,须依法制。火醋淬七次,罗细水飞数遭。务如灰尘,才可服饵。专杀铁毒,惟使柴胡。恶莽草牡丹石脂,为重而去怯之剂。除大热烦满,去周痹酸疼。(周痹,谓痹随血脉上下,不能左右去者是也。)绵裹治耳聋,(裹豆大塞耳中,口含生铁少许,觉内有风雨声即效。)药和点目瞀。(音茂。)


强骨气,益肾脏,通关节,消痈疽。逐惊痫风邪,驱颈核喉痛。炼水旋饮,令人有娠。若误吞针入喉,急取系线服下。引上牵出,实亦妙方。 又磁石毛更功力胜。生石细孔上轻紫,研入醇酒内调吞。扫疮 以长肌肤,补绝伤而益阳道。止小便频数,开老眼光明。肾虚耳聋,每每取功。 玄石亦磁石一种,纯黑无孔者为然。力劣不能吸针,治体大同小异。


(石)补肾水镇怯


磁石(专入肾)。即俗 石。磁为铁母。(磁石二百年孕而成铁。)故见铁即能以引。是以有磁之说也。磁石味辛而咸。微寒无毒。得冲和之气。能入肾镇阴。使阴气龙火不得上升。故千金磁朱丸用此以治耳鸣嘈嘈。(耳属肾窍。)肾虚瞳神散大。(瞳人属肾。)谓有磁以镇养真精。使神水不得外移。朱砂入心镇养心血。使邪火不得上侵耳目。肾受荫矣。且磁入肾。肾主骨。磁味辛。辛主散。磁味咸。咸软坚。磁质重。重镇怯。故凡周痹风湿而见肢体酸痛。惊痫肿核。误吞针铁。金疮血出者。亦何莫不用此以为调治。(吞针系线服下。引上即出。)


昔徐之才十剂篇云。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是也。故怯则气浮。宜重剂以镇之。然亦不可与铁同用。色黑能吸铁者真。火 醋淬碾末。水飞用。柴胡为使。杀铁消金。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


磁石(图缺),生泰山山谷及慈山山阴有铁处,则生其阳。今磁州、徐州及南海傍山中皆有之。慈州者岁贡最佳,能吸铁虚连十数针,或一、二斤刀器,回转不落者尤真。采无时。其石中有孔,孔中黄赤色,其上有细毛,性温,功用更胜。谨按《南州异物志》云∶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大舟以铁叶锢之者,至此多不得过。以此言之,海南所出尤多也。按磁石一名玄石,而此下自有玄石条,云生泰山之阳,山阴有铜,铜者雌,铁者雄。主疗颇亦相近,而寒温铜铁畏恶乃别。苏恭以为铁液也。是磁石,中无孔,光泽纯黑者,其功劣于磁石。又不能悬针。今北蕃以磁石作礼物,其块多光泽,又吸针无力,疑是此石,医方罕用。



色轻紫,石上皲涩,可吸连针铁,俗谓之 铁石。养益肾气,补填精髓,肾虚耳聋目昏皆用之。入药,须烧赤醋淬。其玄石,即磁石之黑色者也。多滑净。其治体大同小异,不可分而为二也。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其法取新纩中独缕,以半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垂之,则针常指南。以针横贯灯心,浮水上,亦指南,然常偏丙位。盖丙为大火,庚辛金受其制,故如是,物理相感尔。


《本经》名玄石,俗名吸铁石


辛咸微寒,无毒。入药 过,醋淬七次,研细,水飞用。


《本经》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


发明 磁石为铁之母,肾与命门药也,惟其磁,故能引铁。《千金》磁朱丸治阴虚龙火上炎,耳鸣嘈嘈,肾虚瞳神散大,盖磁石入肾,镇养真精,使神水不外移。朱砂入心,镇养心血,使邪火不上侵耳目,皆受荫矣。《本经》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洗洗酸消,取辛以通痹而祛散之,重以去怯而镇固之,则阴邪退听,而肢节安和,耳目精明,大热烦满自除矣。《济生方》治肾虚耳聋,以磁石豆大一块,同 穿山甲末,绵裹塞耳中,口含生铁一块,觉耳中如风雨声即通。


一名 铁石,一名吸铁石,一名玄石。


柴胡为之使。畏黄石脂。恶牡丹、莽草。伏丹砂。养水银。去铜晕。杀铁毒。消金。


辛、咸,平。入足少阴经。坠炎上之火以定志,引肺金之气以入肾。(水得金而自清,火不攻而自伏。)除烦闷,逐惊痫,聪耳明目。得朱砂、神曲,交心肾,治目昏内障。(磁石使精水不外遗,朱砂使邪火不上侵。)配人参,治阳事不起。佐熟地、萸肉,治耳聋。(相火不上,则气清而聪。)和面糊调涂囟上,治大肠脱肛。(入后洗去。)


地榆汁煮,火 醋淬用。入肠恐致后患,纱包入药煎,但取其气为妥。


诸石有毒,不宜久用。独磁石性禀冲和,常服亦可。


〔辛寒微温,入肾、肝二经。火 ,醋淬,水飞,不能吸铁者勿用。〕补男子肾虚,〔色黑入肾益精,故治肾家诸病,而聪耳明目,阳事不起,浸酒饮之,腰中不利,加而用之。〕治小儿惊痫,〔惊痫,因心气怯,痰热盛。重可去怯,咸能润下软坚,故用之。〕耳聋而可反其聪,〔镇坠下吸,俾肾气不上逆,宜同补肾药用之。又真吸铁石入病耳内,铁砂末绢包入不病耳内,自然通透。〕目昏而能复其明。〔磁朱丸中用以镇养真精,使神水不外移。〕性禀冲和,无猛悍之气。。


即吸铁石。宜火烧醋淬,研末,水飞用。或醋煮三日夜。生于有铁处,得金水之气以生,故味辛、咸,气寒,无毒。诸药石皆有毒,独磁石性禀冲和,无猛悍之气。味寒色黑,更有补肾益精之功。渍酒优于丸散,石性体重故耳。辛能散结,寒能泄热,黑而法水,咸而入肾,故为软坚清热润下补肾之用。


磁石,火 照法醋淬,镇心益肾,除大热烦满,去周痹酸痛,绵裹治耳聋,和药点目瞀,强骨气,益肾脏,通关节,消痈疽,益精除烦,鼠 痈肿,逐惊痫风邪,祛颈核喉痛,炼水旋饮,合人有妊。若误吞针,系线服下引上即出。


主治(痘疹合参) 功效同前。痘科用以消痘痈,定惊能除大热。


味辛咸,性寒无毒,入肾经。主周身湿痹,肢节中痛,目昏耳聋,补劳伤,除烦躁消肿毒,令人有子。能吸重铁者佳,入火?红,醋淬七次,研绝细用。柴胡为使,恶牡丹,芥草,黄石脂。


按∶磁石入肾,何也?盖以性能引铁,取其引肺金之气入肾,使子母相生尔,水得金而清,则相火不攻自去,故主治如上。然久服多服,必有大患,勿喜其功而忽其害也。


雷公云∶凡使勿误用玄中石并中麻石,此二石真相似磁石,只是吸铁不得。中麻石心有赤,皮粗。是铁山石也。误服之,令人生恶疮,不可疗。磁石一片,四面吸铁一斤者,此名延年沙。四面吸得铁八两者,号曰续采石。四面吸得五两上下者为磁石。凡修事一斤,用五花皮一镒,地榆一镒,故悬十五两,二件并细锉,于石上捶碎,作二三十块,半磁石入磁瓶中,下草药,以东流水煮三日夜,漉出拭干,以布裹之,向大石上再捶,令细,入乳钵中,研极细如尘,以水飞过,又研如粉用之。


雷公云∶凡使,勿误用玄中石并中麻石。此石之二真相似磁石,只是吸铁不得。中麻石心有赤,皮粗,是铁山石也。误服之,令人有恶疮,不可疗。夫欲验者,一斤磁石,四面只吸铁一斤者,此名延年沙;四面只吸得铁八两者,号曰续未石;四面只吸得五两已来者,号曰磁石。


若夫修事一斤,用五花皮一镒、地榆一镒、故绵十五两,三件并细锉,以捶于石上碎作二、三十块,了,将磁石于瓷瓶子中,下草药,以东流水煮三日夜,然后漉出,拭干,以布裹之,向大石上再捶令细了,却,入乳钵中研细如尘,以水沉飞过了,又研如粉用之。


味咸,无毒.主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 ,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练水饮之.亦令人有子.一名处石.生太山及慈山山阴,有铁者则生其阳,采时.(柴胡为之使,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杀铁毒.)


《本经》原文∶磁石,味辛,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 ,除大热烦


味辛咸,寒,无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 ,除大热,烦聋,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 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亦令人有子。一名玄石,一名处石。生太山川谷及慈山山阴,有铁处则生其阳,采无时


磁石咸寒能吸铁,起痹开聋通关节,益肾壮阳补绝伤,散核消痈除烦热。


磁,慈也。吸铁联属,若慈母恋儿也。无毒。主周痹(凡痹随血脉上下。不能左右去者为周痹)及风湿肢节中痛酸,身强,筋骨不利。又治耳聋目昏,通关节,养肾脏,壮阳道,止白浊,补绝伤,令人有子;散颈核鼠 ,咽痛,除满烦大热及小儿惊痫,消肿毒,醋调敷疔肿立验,小儿误吞铁针铜钱,取枣核大钻孔,线穿令吞,针自出。能悬吸针虚连三四者佳。火 醋淬九次,细研水飞或炼汁饮之,但久服必有大患。柴胡为使。


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杀铁毒。



味辛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味辛则散风,石性燥则除湿,其治酸痛等疾者,以其能坚筋骨中之正气,则邪气自不能侵也。除大热,寒除热。烦满,重降逆。及耳聋。肾火炎上则耳聋,此能降火归肾。


凡五行之中,各有五行,所谓物物一太极也。如金一行也,银色白属肺,金色赤属心,铜色黄属脾,铅色青属肝,铁色黑属肾。石也者,金土之杂气,而得金之体为多。何以验之?天文家言星者金之散气,而星陨即化为石,则石之属金无疑。而石之中亦分五金焉,磁石乃石中之铁精也,故与铁同气,而能相吸,铁属肾,故磁石亦补肾。肾主骨,故磁石坚筋壮骨;肾属冬令,主收藏,故磁石能收敛正气,以拒邪气。知此理,则凡药皆可类推矣。



《御览》卷九百八十八


一名磁君。



味辛、咸,寒,无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 ,除大热,烦满及耳聋。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 ,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之。亦令人有子。一名玄石,一名处石。生大山川谷及慈山山阴,有铁者则生其阳,采无时。


柴胡为之使,杀铁毒,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今南方亦有,其好者,能悬吸针,虚连三、四、五为佳,杀铁物毒,消金。《仙经》、《丹方》、《黄白术》中多用也。


咸。


能引肺气入肾,通耳气。


火煅醋淬,研漂。


味辛咸,寒,无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痛,除大热,烦满及耳聋。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 ,颈核喉痛,小儿惊痫。《药性论》云∶臣,味咸,有小毒。能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陈脏器云∶味咸,温,无毒。主补绝伤,益阳道,止小便白数,治腰脚,去疮 ,长肌肤,令人有子。日华子云∶味甘涩,平。治眼昏,筋骨羸弱,补五劳七伤,除烦躁,消肿毒,小儿误吞铁针等。《外台秘要》云∶疗疔肿。取磁石为粉,酽醋和封之,立拔根出,瘥,神妙。《鬼遗方》∶治金疮肠出欲入之,磁石、滑石各三两为末,以白米饮调方寸匕服,日再服。《丹房镜源》云∶服食可长久,多服必有大患。《青霞子》云∶磁石毛治肾之疾。柴胡为之使。杀铁毒。恶∶牡莽草。畏∶黄石脂。


(磁石_图缺)


味辛、咸,寒,无毒。主周痹。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云∶凡痹,随血脉上下,不能左右去者,为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 ,除大热,烦满及耳聋,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 ,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之,亦令人有子.一名玄石,一名处石。生泰山川谷及慈山山阴,有铁处则生其阳。采无时。(柴胡为之使,杀铁毒,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


陶隐居云∶今南方亦有,好者能悬吸针,虚连三、四为佳。杀铁毒,消金。《仙经》、《丹方》、《黄白术》中多用之。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云∶吸铁虚连十数针,乃至一、二斤刀器,回转不落。南州异物志云∶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外徼人乘舶皆以铁叶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吴氏云∶磁石一名磁君。药性论云∶磁石,臣,味咸,有小毒。能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加而用之。陈藏器云∶磁石毛,味咸,温,无毒。主补绝伤,益阳道,止小便白数,治腰脚,去疮 ,长肌肤,令人有子,宜入酒。出相州北山。磁石毛,铁之母也。取铁如母之招子焉。《本经》有磁石,不言毛。毛、石功状殊也。又言磁石寒,此弥误也。日华子云∶磁石,味甘、涩,平。治眼昏,筋骨羸弱,补五劳七伤,除烦躁,消肿毒,小儿误吞针铁等。即细末,筋肉莫令断,与磁石同下之。


图经曰∶磁石,生泰山山谷及磁山山阴,有铁处则生其阳。今磁州、徐州及南海旁山中,皆有之。磁州者岁贡最佳,能吸铁虚连十数针,或一、二斤刀器回转不落者尤真。采无时。其石中有孔,孔中黄赤色,其上有细毛,性温,功用更胜。谨按《南州异物志》云∶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大舟以铁叶锢之者,至此多不得过。以此言之,海南所出尤多也。按磁石一名玄石,而此下自有玄石条,云生泰山之阳,山阴有铜,铜者雌,铁者雄。主疗颇亦相近,而寒温铜铁畏恶乃别。苏恭以为铁液也。是磁石中无孔,光泽纯黑者,其功劣于磁石,又不能悬针。今北蕃以磁石作礼物,其块多光泽,又吸针无力,疑是此石,医方罕用。


雷公云∶凡使,勿误用玄中石并中麻石。此石之二真相似磁石,只是吸铁不得。中麻石心有,皮粗,是铁山石也。误服之,令人有恶疮不可疗。夫欲验者,一斤磁石,四面只吸铁一斤者,此名延年沙;四面只吸得铁八两者,号曰续采石;四面只吸得五两以来者,号曰磁石。


若夫修事一斤,用五花皮一镒,地榆一镒,故绵十五两,三件并细锉,以槌于石上,碎作二、三十块了。将磁石于瓷瓶子中,下草药,以东流水煮三日夜,然后漉出拭干,以布裹之,向大石上再槌,令细了,却人乳钵中研细如尘,以水沉飞过了,又研如粉用之。圣惠方∶治小儿误吞针。用磁石如枣核大,磨令光,钻作窍,丝穿,令含,针自出。外台秘要∶疗疔肿。


取磁石捣为粉,酽醋和,封之,根即立出,瘥。钱相公箧中方疗误吞钱。以磁石枣许大一块,含之立出。鬼遗方∶治金疮肠出欲入之。磁石、滑石各三两为末,以白米饮调方寸匕服,日再服。沈存中笔谈∶磁石指南。丹房镜源∶磁石四两,协物上者,伏丹砂,养汞,去铜晕,软硬汞坚顽之物。服食不可长久,多服必有大患。青霞子∶磁石毛,治肾之疾。


衍义曰∶磁石,色轻紫,石上皲涩,可吸连针铁,俗谓之 铁石。养益肾气,补填精髓,肾虚耳聋目昏皆用之。入药,须烧赤醋淬。其玄石,即磁石之黑色者也,多滑净。其治体大同小异,不可不分而为二也。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其法取新纩中独缕,以半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垂之,则针常指南。以针横贯灯心,浮水上,亦指南,然常偏丙位。盖丙为大火,庚辛金受金其制,故如是,物理相感尔。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