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车前子

《本草便读》:车前子

《本草乘雅半偈》:车前子

《本草崇原》:车前子

《本草从新》:车前子

《本草分经》:车前子

《本草分经》:车前子

《本草分经》:车前子

《本草经集注》:车前子

《本草经解》:车前子

《本草蒙筌》:车前子

《本草求真》:车前子

《本草思辨录》:车前子

《本草图经》:车前子

《本草择要纲目》:车前子

《本经逢原》:车前子

《得配本草》:车前子

《顾松园医镜》:车前子

《冯氏锦囊秘录》:车前子

《雷公炮制药性解》:车前子

《名医别录》:车前子

《千金翼方》:车前子

《外科全生集》:车前子

《医学入门》:车前子

《神农本草经》:车前子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车前子

《新修本草》:车前子

《药鉴》:车前子

《药笼小品》:车前子

《药性切用》:车前子

《医方考》:车前子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车前子

《证类本草》:车前子

车前子(图缺)


清邪火以下行.直达州都祛湿热.味甘寒而降利.专清水道愈癃淋.治肝家有梦之遗精.精因火扰.导肾部诸般之留垢.垢尽虚回.滑可催生.黑能走血.(车前子甘寒滑利.性专降泄.故有去湿热利小便之功.且色黑能走血分.治一切血淋胎产等证.皆取其滑利之功.诗云.采采 . 即车前也.言妇人乐有子而取其易产之意.此物味甘.略兼咸味.与苦劣之味不同.且性又粘滑.故古人有降而不泄.行而有补之说.然亦须肾虚有邪热者为宜.若阳虚有寒.元气下陷之人.还当禁服.)


(本经上品)


好生道旁及牛马足迹中,命名之义昭然矣。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主气癃,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不老。


【核】曰∶出真定平泽、丘陵阪道中。今江湖、淮甸、近汴、北地,处处有之。《诗疏》云∶车前好生道旁,及牛马足迹中。《韩诗外传》云∶直曰车前,瞿曰 苡,瞿乃生于两旁者。春初生苗,绿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尺许,中抽数茎,作穗如鼠尾。花甚细密,色青微赤。实如葶苈,色正黑。五、六月采苗,七、八月采实。圃人或种之,蜀中尤尚也。修治,淘常山为之使。


先人题药云∶车前好生道旁,及牛马足迹中,古人以敝车作薪,谓之劳薪。道路之土,得不谓之劳土乎。以劳所生之物,喜通行而好动作者,故治湿土之化,致伤水大之用。为气癃为水道停止者,莫不精良。一云∶雷之精,服之神化;雷,震木也,前阴亦属肝木,疏泄二便,须气化以出,形化反不易之乎。且车行而前,孰不开让,疏泄之义显然。无子者,子路不疏泄也,其间必有隐曲,车前开道,病去而路通矣。妇人乐有子,薄言采之,良有以也。


【参】曰∶引重致远曰∶车,不行而进曰前。春生苗叶,翠碧可观,行肝之用,肝之气分药也。癃则肝气疲罢,致水道小便,失于转输,遂成湿痹矣。车前当道,则前阴疏泄,更主泪出之从流而上,与淋沥之从流而下者,各返于所当止也。利而不泄,故益精用,壮气化,但气味甘寒,须以辛佐,不可独往耳。


(肝主疏泄二便,故云癃则肝气疲罢,能使逆流而上者,顺流而下,顺流而下者,溯流而上,不但作车,又堪作楫。)


气味甘寒,无毒。主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


(车前草《本经》名当道。《诗》名 苡,好生道旁及牛马足迹中,故有车前当道,及牛遗马舄之名。江湖淮甸处处有之,春生苗叶,布地中,抽数茎作穗如鼠尾,花极细密,青色微乾坤皆有动静,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车前好生道旁,虽牛马践踏不死,盖得土气之用,动而不静者也。气癃,膀胱之气癃闭也。气癃则痛,痛则水道之小便不利。车前得土气之用,土气行则水道亦行,而膀胱之气不癃矣。不癃则痛止,痛止则水道之小便亦利矣。


土气营运,则湿邪自散,故除湿痹。久服土气升而水气布,故轻身耐老。《神仙服食经》云∶车前,雷之精也,夫震为雷,为长男。《诗》言∶采采 苡,亦欲妊娠而生男也。


通利水、清肺肝.


甘寒.清肺肝风热.渗膀胱湿热.开水窍以固精窍.令人有子.(男女阴中、各有二窍、一窍通精、一窍通水、二窍不并开、水窍开则湿热外泄、相火常宁、精窍常闭、久久精足、名医别录云∶服固精药久、服此行房即有子、五子衍宗丸用之.)治湿痹五淋.暑湿泻痢.目赤障翳.催生下胎.阳气下陷.肾气虚脱.勿服.入滋补药.酒蒸捣饼.入利水泄泻药.炒研.


车前草(通、行水、泻热凉血.)甘寒.凉血去热,通淋明目.(凡利水之剂多损目、唯此能解肝与小肠之湿热、热去而目清矣.)使叶,勿使茎蕊.


见膀胱寒。


见膀胱寒。


甘寒,清肺肝风热,渗膀胱湿热,利水而固精窍。车前草甘寒,凉血去热,通淋明目,能解肝与小肠之湿热,须取叶用。



味甘、咸,寒,无毒。主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治赤痛。久服轻身,耐老。叶及根,味甘、寒。主金疮,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除小虫。一名当道,一名 ,一名虾蟆衣,一名牛遗,一名胜舄。生真定平泽丘陵阪道中。五月五日采人家及路边甚多,其叶捣取汁服,治泄精甚验。子性冷利,《仙经》亦服饵之,令人身轻,能跳越岸谷,不老而长生也。《韩诗》乃言 是木,似李,食其实,宜子孙,此为?


气寒.味甘.无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通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车前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湿土脾经.气降味和.阴也.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出气不化.闭塞下窍.而为癃闭.其主之者.寒能化热.甘能化气也.小便者心火之去路也.火结于膀胱.则小便痛矣.其止痛者.气寒能清火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乃下输膀胱.车前味甘.甘能益脾.脾气散精.则肺气通行.故水道通.小便利也.益脾利水.则湿下逐.故又除湿痹也.久服轻身耐老者.指有病者而言也.人身有湿则身重.湿逐则身轻.湿逐脾健.脾主血.血充故耐老也.不然.滑泄之品.岂堪久服者哉.


【制方】


车前同木通、沉香、陈皮、升麻.治气癃.同二术、木瓜、石斛、萆 、白茯、五加皮.治湿痹.同白芍、白茯、扁豆、甘草.治水泄.同生地、牛膝、天冬、麦冬、黄柏、五味、杞子、人参、白胶.治尿血.及女子血淋.专末服.治暴泄.



味甘、咸,气寒。无毒。山野道途,处处生长。一名牛舌草,又谓虾蟆衣。叶中起苗,苗上结子。细类葶苈,采择端阳。专入膀胱,兼疗肝脏。通尿管淋沥涩痛,不走精气为奇;驱风热冲目赤痛,旋去翳膜诚妙。湿痹堪却,生产能催。益精强阴,令人有子。故今种子方内所制五子衍宗丸,枸杞、菟丝、五味、覆盆,斯亦列其名者,盖由得此说也。根叶捣生汁饮之,治一切衄痢尿血。亦利水道,堪逐气癃。久服轻身,延年耐老。


(隰草)清肝肺风热以道膀胱水邪


车前子(专入肝肺。)甘咸性寒。据书皆载能治膀胱湿热。以通水道。然余谓膀胱之清。由于肝肺之肃。凡人泻利暴作。小水不通。并湿痹五淋。暑热泻利。难产目赤。虽有膀胱水涸不能化阳。然亦有为肝肺感受风热。以致水不克生。故须用此以清肝肺。兼咸下降以清水道。(圣惠方风热目暗。用车前子宣州黄连各一钱为末。食后温服效。又景驻丸治肝肾俱虚。眼目昏花。或生障翳。迎风有泪。久服补肝肾。增目力。车前子熟地黄酒蒸三两。菟丝子酒浸五两。蜜丸。时珍曰。服此治目。须佐他药。如六味地黄丸之用泽泻也。若单用。则走泄太过。恐非久服之物。又欧阳公常得暴下病。国医不能治。夫人买市人药一帖进之而愈。方叩其方。则车前子一味为末。饮服二钱匕云。此药利水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各藏自止矣!


)是以五子衍宗丸。用此以为四子之佐。(五子衍宗丸。枸杞菟丝各八两。五味复盆各四两。车前二两。蜜丸。遗泄者。车前易莲子。)金匮肾气丸。用此以为诸药之助。且此肝肺既清。风热悉去。则肺不受热而化源有自。肝不破风而疏泄如常。精与溺二窍。本不相兼。水得气而通。精得火而泄。故水去而火益盛。精盛而气益固。所谓服此令人有子。(明医杂录云。服固精药日久。须服此行房。即有子。)及渗利而不走气。(冯兆张曰。利膀胱水窍而不及命门精窍。故浊阴去而肾愈固。热去而目自明也。)与茯苓同功者。正谓此也。但气虚下陷。肾气虚脱。切勿服耳。酒蒸捣饼焙研用。


车前即 莒,神仙服食经云∶善疗孕妇难产及令人有子。陆机云∶嫩苗作茹大滑,今人不复啖之。苗滑如是,其子治难产,自亦取其滑胎。惟令人有子,似未足信。不知虚弱之妇,无子贵补冲任,否则反是。车前子非他,盖为治难产之令人有子也。


车前子为输泄膀胱湿热之药,本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通小便,别录明目、疗赤痛,其昔人谓车前子利水窍而固精窍,似即补肾之谓。然茯苓利水不必有热,车前子则非热不治。茯苓尚伐肾邪,则车前子之固精窍,为何如之固精窍,可深思矣。


车前子(图缺),生真定平泽丘陵道路中,今江湖、淮甸、近京、北地处处有之。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如鼠尾。花甚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赤黑色。五月五日采,阴干。今人五月采苗,七月、八月采实。人家园圃中或种之,蜀中尤尚。北人取根日干,作紫菀卖之,甚误所用。谨按《周南诗》云∶采采 。《尔雅》云∶ ,马舄。马舄,车前。郭璞云∶今车前草,大叶当道,长穗,好生道边,江东人呼为虾蟆衣。陆机云∶马舄,一名车前,一名当道,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车前、当道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可鬻(与煮同)作茹,大滑。其子治妇人难产是也。然今人不复有啖者,其子入药最多。驻景丸用车前、菟丝二物,蜜丸,食下服。古今为奇方。其叶今医家生研,水解饮之。治衄血甚善。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气癃.止痛利水道.治肝中风热.冲目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其叶通五淋治尿血.古驻景丸用车前以佐菟丝子良.以车前子能利小便而不走精气.与茯苓同功也.


甘咸寒,无毒。酒浸焙用。


《本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


发明 车前子入足太阳、少阴,能利小便而不走气,与茯苓同功。《本经》治气癃止痛,通肾气也。小便利则湿去,湿去则痹除。《别录》治女子淋沥等病,专取清热利窍之功也。男女阴中有二窍,一窍通精,一窍通水,二窍不兼开。水窍得气化乃出。精窍得火动乃泄。车前专通气化,行水道,疏利膀胱,湿热不致扰动真火,而精气宁谧矣;故凡泻利暴下病,小便不利而痛者,用车前子为末,米饮服二钱,利水道,厘清浊,而谷藏止矣。又治目疾,水轮不清,取其降火而不伤肾也。时珍用以导小肠热,止暑湿泻,取甘平润下之用耳。阳气下陷,肾气虚脱人勿服。其叶捣汁温服,疗火盛泄精甚验。若虚滑精气不固者禁用。


常山为之使。


甘、微咸,寒。入足太阳经气分。利水道,除湿热,去胸痹,疗翳障。清肺肝之风热,通尿管之涩痛。配牛膝,疏肝利水。配菟丝,补虚明目。入补药,酒蒸捣研。入泻药,炒研。阳气下陷者禁用。


怪症∶欲大便不见粪,而清水倾流,欲小便不见尿,而稀粪前出,此名易肠。乃暑热气横于阑门也。车前子三两,煎服,一口顿饮二三碗,二便自正。如因怒以致此疾者,逍遥散加升麻治之。真阳动则精窍开,阴气常致下泄。然命门之火动于心意之邪,亦由湿热为患也。小便利则湿热外泄,不致内动真火,俾精窍常闭,而漏泄之害自除,车前所以治遗泄也。若无湿热而肾气不固,或肺气不能下摄,或心虚不能下交,或肝胆受惊,相火内炎,以致精泄者,妄用车前利水窍,反使阴气泄于下,阴火动于中,痨损所由成也。用泽泻、木通、灯草利水等药,切宜斟酌,慎勿妄投,以致后悔。根、叶可伏硫黄、五矾、粉霜。


甘,寒。入手太阳、阳明经气分。治尿血血痢,明目通淋,消瘕除瘀。


〔甘寒,入肝、肾、膀胱三经。酒拌蒸晒。〕利水止泻,〔利小便而不走气,与茯苓同功;水道利则清浊分,而泻自止。〕开窍通淋。〔淋者欲尿而不能出,胀急痛甚,不欲尿而点滴淋漓也。〕能强阴益精,〔男女阴中,各有二窍;一窍通精,乃命门真阳之火;一窍通水,乃膀胱湿热之水。二窍不并开,水窍开则湿热外泄,相火得宁,精窍常闭,而无漏泄,久久精足,精足则阴强。故补肾固精,种子药中每加之以利小便者,是此义耳,非其性之真能强阴益精也。〕疗目疾赤痛。〔其性能祛肝中风热,且又善走下窍,所谓上病下疗也。〕阳气下陷,肾气虚脱者勿用。。


禀土之冲气,兼天之冬气以生,故味甘咸寒而无毒,肝肾膀胱三经之要药也。


车前子清肺肝风热,渗膀胱湿热,通尿管淋沥涩痛,不走精气为奇;驱风热肿目赤痛,旋去翳膜诚妙;导湿除热烦,清暑止泻痢,湿痹堪却;生产能催,益精强阴,令人有子。利水而复能益精明目者,盖利膀胱水窍,而不及命门精窍,故浊阴去而真阴愈固,热去而目明也。然久服亦难免渗泻,故金匮丸用之。且《名医杂录》云∶服固精药日久,须服此行房,即有子,其意可知矣。若阳气下陷,肾气虚脱者,勿用。根叶味甘寒,主金疮凉血除热,治鼻衄尿血热痢下。其通淋明目,捣汁饮之,兼除小虫。


主治(痘疹合参) 善治热淋,凡痘中小便不通最宜。其功专利水道而不走清气,又能明目养肺益精。


味甘,性寒无毒,入肝膀胱小肠三经。主淋沥癃闭,阴茎肿痛,湿疮泄泻。赤白带浊,血闭产难。炒细研用,常山为使。根叶主金疮,功用同子。


按∶车前子利水,宜入足太阳;行血,宜入足厥阴。然逐水之剂,多损于目,本草云明目者,以其清肝热,如釜底抽薪,非因泄水之功也。


味咸,无毒.主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治赤痛.下气,日


《本经》原文∶车前子,味甘,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一名当道.生平


味甘咸,寒,无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疗赤痛。久服轻身耐老。


叶及根


味甘,寒。主金疮,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除小虫。一名当道,一名 ,一名虾蟆衣,一名牛遗,一名胜舄。生真定平泽丘陵阪道中,五月五日采,阴干。


酒拌炒,研损,分理阴阳,利小便,止暑湿泻痢,益精养肝肺,强阴止痛。


车前子味甘咸寒,止泻通淋治产难,除湿祛风明赤眼,叶消瘀衄刀伤残。


喜生驾车牛迹中。无毒。止暴泄者,利水道,厘清浊也。虽利水而不走气,与茯苓同功。主五淋闭痛,催难产横生。除湿痹,去肝中风热冲目,赤痛翳障肿痛泪出。疗肝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叶及根,主鼻衄瘀血下血尿血血瘕,金疮止血。又能止烦下气,除小虫。热痢用根叶捣汁一盏,入蜜少许煎服。血淋用根叶水煎多饮,名单车前饮。取子叶根完全者力全,用叶瓦上摊干,用子略炒捣碎,用叶勿用子。


味甘寒无毒。


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一名当道(《御览》有云一名牛舌,《大观本》作牛遗,黑字),生平泽。


《名医》曰:一名芣苢,一名虾蟆衣,一名牛遗,一名胜舄,生真定邱陵阪道中,五月五日采,阴干。


案《说文》云:芣一曰芣苢,苢,芣苢,一名马舄,其实如李,令人宜子,周书所说,《广雅》云当道马舄也;《尔雅》云:舄莒马,舄,马舄车前;郭璞云:今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江东呼为虾蟆衣,又藬,牛蘈;孙炎云:车前一名牛蘈,《毛诗》云采采芣苢,《传》云芣苢,马舄,马舄,车前也;陆玑云:马舄一名车前,一名当道,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车前当道也,今药中车前子,是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



味甘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专利下焦气分。除湿痹。湿必由膀胱出,下焦利则湿气除。久服,轻身耐老。气顺湿除,则肢体康强也。


凡多子之药皆属肾,故古方用入补肾药中。盖肾者,人之子宫也。车前多子,亦肾经之药。


然以其质滑而气薄,不能全补,则为肾府膀胱之药。膀胱乃肾气输泄之道路也。



味甘、咸,寒,无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疗赤痛。久服轻身耐老。叶及根,味甘、寒。主金疮,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除小虫。一名当道,一名 苡,一名虾蟆衣,一名牛遗,一名胜舄。生真定平泽丘陵阪道中。五月五日采,阴干。


人家及路旁甚多,其叶捣取汁服,疗泄精甚验。子性冷利,《仙经》亦服饵之,令人身轻,能跳越岸谷,不老而长生也。《韩诗》乃言 苡是木,似李,食其实,宜子孙,此为谬矣。


〔谨案〕今出开州者为最。


气寒,味甘咸,无毒。惟其寒也,故能除湿去烦热。惟其咸也,故能利水通肾气。惟其甘也


清肺肝风热,渗膀胱湿热,开水窍,固精窍。


阳虚下陷勿服。


入利水剂中炒研,入补药酒蒸捣饼。


性味甘寒,入膀胱而兼入肺肝,为利水清热之药。开水窍以安精窍,令人生子、强炒研用。肾虚气陷及精窍滑泄者均忌。


车前叶∶性味相近,清热功胜,兼能凉血明目。勿可并使。


《诗》曰∶采采苤 ,薄言采之。苤 ,车前也。朱子曰∶采之未详何用,其子治产难。昆得其说,凡遇妊娠临月,于宜用汤液内加之每食。


味甘咸,寒,无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男子伤中,女子淋沥,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疗赤痛。叶及根∶味甘,寒。主金疮止血,衄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除小虫。《药性论》云∶君。味甘,平。能去风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压丹石毒,去心胸烦热。叶∶主泄精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日华子云∶常山为使。通小便淋沥,壮阳脱精。一云∶其叶今医家生研,水解饮之,治衄血甚善。


(车前子_图缺)


味甘、咸,寒,无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疗赤痛。久服轻身耐老。


叶及根 味甘,寒。主金疮,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除小虫。一名当道,一名 (上音浮,下音以),一名虾蟆衣,一名牛遗,一名胜舄。生真定平泽丘陵阪道中。五月五日采,阴干。陶隐居云∶人家及路甚多。其叶捣取汁服,疗泄精甚验。


子,性冷利,《仙经》亦服饵之,令人身轻,能跳越岸谷,不老而长生也。《韩诗》乃言,是木似李,食其实,宜子孙,此为谬矣。唐本注云∶今出开州者为最。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 ,马舄。马舄,车前。注∶今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江东呼为虾蟆衣。


疏引陆机疏云∶马舄,一名车前,一名当道。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车前、当道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可鬻作茹,大滑。其子治妇人难产。药性论云∶车前子,君,味甘,平。能去风毒,用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痛,瘴翳,脑痛泪出,压丹石毒,去心胸烦热。叶主泄精病,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萧炳云∶车前养肝。日华子云∶常山为使,通小便淋涩,壮阳,治脱精,心烦下气。


图经曰∶车前子,生真定平泽丘陵道路中,今江湖、淮甸、近京、北地处处有之。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如鼠尾。花甚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赤黑色。五月五日采,阴干。今人五月采苗,七月、八月采实。人家园圃中或种之,蜀中尤尚。北人取根日干,作紫菀卖之,甚误所用。谨按《周南诗》云∶采采 。《尔雅》云∶ ,马舄。


马舄,车前。郭璞云∶今车前草,大叶当道,长穗,好生道边,江东人呼为虾蟆衣。陆机云∶马舄,一名车前,一名当道。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车前、当道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可鬻(与煮同)作茹,大滑。其子治妇人难产是也。然今人不复有啖者,其子入药最多。驻景丸用车前、菟丝二物,蜜丸,食下服,古今为奇方。其叶,今医家生研水解饮之,治衄血甚善。


雷公曰∶凡使,须一窠有九叶,内有蕊,茎可长一尺二寸者,和蕊、叶、根去土了,称有一镒者,力全堪用。使叶勿使蕊、茎,使叶锉,于新瓦上摊干用之。圣惠方∶治热痢不止者。


捣车前叶绞取汁一盏,入蜜一合,煎,温分二服。又方∶治久患内障眼。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服,屡试有效。外台秘要∶治阴痒痛。车前子,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洗痒痛处。又方∶治尿血。车前草捣绞取汁五合,空心服之。百一方∶小便不通。车前子草一斤,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又方∶治石淋。车前子二升。以绢囊盛,水八升,煮取三升。不食尽服之,须臾石下。梅师方∶治妊娠患淋,小便涩,水道热不通。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二件以水五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子母秘录治横生不可出,车前子末,酒服二钱匕。治泻∶欧阳文忠公尝得暴下,国医不能愈。夫人云∶市人有此药,三文一贴甚效。公曰∶吾辈脏腑,与市人不同,不可服。夫人买之,以国医药杂进之,一服而瘥。后公知之,召卖药者,浓遗之,问其方,久之乃肯传。但用车前子一味为末,米饮下二钱匕。云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谷脏自止矣。


衍义曰∶车前,陶隐居云∶其叶捣取汁服,疗泄精。大误矣。此药甘滑,利小便,走泄精气。《经》云主小便赤,下气。有人作菜食,小便不禁,几为所误。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