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鼓胀

《仁术便览》:鼓胀

《金匮钩玄》:鼓胀

《灵素节注类编》:鼓胀

《普济方·针灸》:鼓胀

《圣济总录》:鼓胀

《寿世保元》:鼓胀

《万病回春》:鼓胀

《校注医醇剩义》:鼓胀

《校注医醇剩义》:鼓胀

《医经原旨》:鼓胀

《医述》:鼓胀

《医学心悟》:鼓胀

《医理真传》:鼓胀

《杂病治例》:鼓胀

《张氏医通》:鼓胀

《重订灵兰要览》:鼓胀

鼓胀,外坚中空,似鼓也。理宜补脾,又须养肺金,以制肝木,使脾无贼邪之虑。滋肾水以制相火,使肺得清化之令。却盐味以防助邪,断妄想以保母气。切不可下,宜远音乐,断浓味,戒暴怒,无有不安。脉浮大而滑实者生,濡小而虚微者死。胀满脉弦,脾制于肝。洪数热胀,迟微冷寒。浮为虚满,紧则中实。浮则可治,虚则危恶。


治方


人参(八钱) 白术(一钱) 陈皮(一钱) 苍术(一钱) 浓朴(姜制,五分) 泽泻(五分) 麦门冬(五分) 白茯苓(一钱)


上水一盏半,煎服。若朝急暮宽者,倍人参、白术,肥白人气虚者同。若朝宽暮急者,加姜炒黄连、归身、酒芍药、香附、川芎、生地黄,去人参,黑瘦人气热者亦同。气下坠者,宜加升麻。日夜急,气血皆虚,俱补之。如脉实坚人壮盛者,或按之不坚不痛,则可下之,消之,以补之。


治一切蛊胀并气虚中满单腹胀方


茯苓皮 草果皮 五加皮 大腹皮 甘草皮 牡丹皮 地骨皮 生姜皮 木通皮 木瓜皮大腹子 车前子 葶苈子 菟丝子 紫苏子


上各等分,水二盏,煎至八分服之。如要断根,将十五味药等分为细末,各一钱五分,用雄猪肝一个,不见水者,先用温水煮一滚取出,用竹尖钻孔数个,入药在内,蒸熟切片,捣蒜蘸食之。不过一二个,永不发也。


一方 治鼓胀气满。用苦丁香为末,枣肉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枣汤下,三服见效


(又名单鼓。其详在格致论中。)


大补中气行湿,此乃脾虚之甚。须必远音乐、断浓味。


以大剂人参、白术,佐以陈皮、茯苓、苍术之类。


有血虚,当以四物汤行血。


脉实兼人壮盛者,或可用攻药,便用收拾白术为主。浓朴治腹胀,因味辛,以散其气在中焦故也。


鼓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此由内伤肝脾,故色青黄并现,腹胀而有筋绽。与水胀、肤胀因各不同,其证亦异。如后条旦食不能暮食,用鸡矢醴者相类。


治腹坚如鼓。小腹肿鸣。胃虚胀不嗜食。绕脐痛冲不息(资生经)。穴水分治腹虚胀如鼓。穴公孙 神阙治鼓胀并水肿。穴中封。灸二百壮。


治腹中雷鸣。腹胀如鼓。四肢肿五种水病。穴复溜治身黄羸瘦。四肢怠惰。腹胀如鼓。两胁积气如卵石。穴章门治鼓胀。穴中封 四满治腹鼓胀。腹中气大满。穴太白 公孙治水胀。小腹皮敦敦然。穴阴交 石门治鼓胀肠鸣。穴水分


论曰内经谓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夫水谷入口,则胃实肠虚。食下则肠实胃虚,若乃饮食不节,寒温失宜,胃满气逆,聚而不散,大肠无以传道而变化,故心腹逆满,气鼓而胀也,旦食不能暮食。则以至阴居中,五阳不布,水谷化迟而然也。


治鼓胀旦食不能暮食。鸡屎醴方


鸡屎(干者)


上一味,为末,每用醇酒调一钱匕,食后临卧服。


治鼓胀坚块。柴胡汤方


柴胡(去苗) 鳖甲(去裙 醋炙锉)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捣碎) 芍药 大黄(锉炒各一两)


上八味,除郁李仁外,锉如麻豆,再同和匀,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入朴硝少许,空腹温服,如人行四五里、再服。


治鼓胀。牡丹汤方


牡丹皮(一两半)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二十一枚炒) 槟榔(锉) 桑根白皮(锉各二两)李仁(汤浸


上九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空腹温服,如人行四五里、再服。


治肠胃冷气,鼓胀不能食。白术汤方


白术(一两半) 木香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芍药(一两半) 桑根白皮(锉)木通(锉各二两) 牵牛子(一两半捣取粉一两旋入)


上七味,除牵牛粉外,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牵牛粉半钱,空腹温服。


治鼓胀,四肢羸瘦,喘急息促,食饮渐减,小便涩少,小腹妨闷。海蛤丸方


海蛤(研二两) 木香(一两一分) 桂(去粗皮半两) 防己 诃黎勒皮 浓朴(去粗皮生郁李仁(汤


上一十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浓煎木通汤下,空腹食前服。


治症瘕腹胀满,硬如石,腹上青脉浮起。紫葛粉丸方


紫葛粉(二两) 赤芍药 桔梗(锉炒各一两半) 紫菀(去土半两) 木香 诃黎勒皮(各两)


上九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木通大枣浓煎汤下。老少以意加减。


治鼓胀。桔梗汤方


桔梗(锉炒二两) 防葵(半两) 大黄(锉炒一两半)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四十九枚麸


上四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入芒硝末半钱匕,空腹温服,如人行五六里再服。日三。


治鼓胀不食。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木通(锉各二两) 芍药(一两半) 吴茱萸(汤洗焙干炒) 郁李仁(汤


上七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二。


经云。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关上脉浮则内胀。迟而滑者胀。脉盛而紧者胀。胀脉浮大者易治。虚小者难治。


水病腹大如鼓。脉实者生。虚者死。脉洪者生。微细者死。中恶腹大。四肢满。脉大而缓者生。浮而紧者死。


丹溪云。七情内伤。六淫外感。饮食不节。房劳致虚。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


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阴阳不交。清浊相混。隧道壅塞。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经云鼓胀者是也。以其外虽坚满。中空无物。有似于鼓。其病胶固。难以治疗。又名曰蛊。若蛊侵蚀之义。


阴阳愆伏。荣卫凝滞。三焦不能宣行。脾胃不能传布。胀满之所由生也。曰谷胀。曰水胀。


曰气胀。曰血胀。谓之四病。或寒或热。或虚或实。又不可以无别也。若久病羸乏。卒病胀满。喘息不得。与夫脐心突起。或下痢频数。百方调治。未见一愈者矣。


朝宽暮急者为血虚。暮宽朝急者为气虚。朝暮俱急者。气血俱虚。


脉经曰。胃中寒则胀满。此论内伤不足之邪。乃久病也。寒者非寒冷之寒。乃阳虚之义故用参、术以补脾为君。苍术、茯苓、陈皮为臣。黄芩、麦门冬为使。以制肝木。少加浓朴。


以消腹胀。气不运。加木香。气下陷。加升麻、柴胡提之。血虚。加四物汤。有痰。加半夏。


经云塞因塞用者是也。病胀久。脾胃虚者。虽有大小便不利之症。乃气不运血不润也。当大补气血为主。慎不可用下药也。鼓胀为病多端。宜照后方加减调治。毋得执泥以误人也。


一论病患初起。心腹胀满。因于食伤脾胃。湿痰气郁。食积而作胀也。用此通治之剂。



香砂和中汤


藿香(一钱二分) 砂仁(一钱二分) 苍术(炒一钱半) 浓朴(姜汁炒) 广陈皮(去白)半夏(姜汁炒) 白茯苓(去皮) 神曲(炒) 枳实(麸炒) 青皮(去穣) 山楂肉(各一钱) 白术(去芦炒一钱半)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一论脾虚鼓胀。手足倦怠。短气溏泄者。此调治胀满王道之药。久病虚弱之人。宜服


六君子汤


人参(二钱) 白术(一钱五分去芦炒) 白茯苓(去皮三钱) 半夏(姜制二钱) 陈皮(去白二钱) 甘草(八分)


上锉。生姜煎服。一方。加当归、白豆蔻、苏梗。尤妙。


按经曰。塞因塞用。故用补剂以治胀初服则胀。久服则通。此唯精达经旨者知之。庸医未足道也。若朝宽暮急为血虚。加当归、川芎。暮宽朝急为气虚。根据本方。朝暮俱急。亦加芎、归。


一论男妇因于气恼。而心腹胀满。或痰嗽喘急者。予常见因气而作胀满者甚多。用此方甚效。分心气饮。(方见诸气)根据本方。加槟榔、枳壳、香附、乌药。


木香消胀丸 治症同前。


木香(二钱半) 槟榔(五钱) 陈皮(一两) 大腹皮(一两洗) 枳壳(麸炒一两) 桑白皮(一两) 苏子(一两) 香附子(一两炒) 萝卜子(五钱炒)


上为细末。水煮稀神曲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淡姜汤送下。


一论腹胀发热。以阳并阴。则阳实而阴虚。阳盛则外热。阴虚生内热。脉必浮数。浮则为虚。数则为热。阴虚不能宣导。饮食如故。因致胀满者。谓之热胀。宜用


枳实分消汤


川浓朴(去皮姜汁炒五分) 枳实(麸炒一钱半) 大黄(酒蒸一钱半) 官桂(一钱二分)甘草(炙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呕吐。加半夏。自利。去大黄。寒多。加干姜。


一论中满鼓胀、气胀、水胀、热胀。宜


中满分消丸


人参(二钱半) 白术(去芦炒二钱半) 姜黄(二钱半) 猪苓(去黑皮二钱) 甘草(炙二钱)砂仁(二钱) 干生姜(二钱) 泽泻(三钱) 陈皮(三钱) 知母(去毛酒炒三钱) 白茯苓(去皮三钱) 枳实(麸炒三钱) 半夏(姜炒三钱) 黄连(姜汁炒二钱) 黄芩(酒炒三钱) 川浓朴(姜炒五钱)


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食远。白汤送下。


一论老人虚人中寒下虚。心腹膨胀。不喜饮食。脉浮迟而弱。此名寒胀。宜


朴香丸


川浓朴(姜汁炒五钱) 大附子(泡去皮脐三钱八分) 木香(一钱半)


上锉一剂。生姜七片。枣二枚。水煎热服。


一论中满寒胀寒疝。大小便不通。阴躁。足不收。四肢厥逆。食入反出。下虚中满。腹胀心下痞。下焦躁寒沉厥。奔豚不收。宜


中满分消汤


益智(五分) 半夏(姜炒五分) 升麻(二分) 茯苓(五分) 木香(三分) 黄 (炒五分)吴茱萸(炒五分) 川乌(二分) 川朴(姜炒五分) 草豆蔻(五分) 人参(三分) 泽泻(三分)青皮(去穣三分) 当归(五分) 柴胡(二分) 黄连(二分) 澄茄(二分) 黄柏(酒炒三分)干姜(三分) 生姜(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房劳酒湿面生硬冷物等。一切忌之。


一论中满腹胀。内有积聚。如石坚硬。令人坐卧不宁。二便涩滞。上气喘促。或通身虚肿。宜


广术溃坚汤


川浓朴(姜炒五分) 黄芩(炒五分) 黄连(五分) 益智仁(五分) 草豆蔻(五分) 当归(五分) 半夏(姜炒七分) 蓬莪术(三分) 升麻(二分) 红花(二分) 吴茱萸(二分) 生甘草(二分) 柴胡(二分) 泽泻(三分) 神曲(五分) 陈皮(五发) 青皮(去穣二分) 口干。加葛根四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食远。温服。忌酒醋湿面。


一论浊气在上。则生 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宜


木香顺气汤


木香(三分) 浓朴(姜炒四分) 青皮(去穣五分) 陈皮(五分) 益智仁(五分) 泽泻(五分) 干生姜(五分)茯苓(五分) 半夏(姜炒五分) 吴茱萸(五分) 当归(五分) 苍术(米泔炒五分) 升麻(二分) 柴胡(二分) 草豆蔻(三分) 白术(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忌生冷硬物。


一治蛊胀。


黑丑(头末) 木香 甘遂(各一钱)


上为细末。用猪腰一对。俱分破。将药撒在腰子内合住。纸包。炭火烧熟。空心或食一个。或食二个。大便行脓血见效。一论血蛊。腹如盆胀。积聚痞块。宜


化蛊丸


三棱(煨) 莪术(煨) 干漆(炒尽烟) 砂 虻虫(糯米炒) 水蛭(锻石炒) 琥珀 肉桂牛膝(去芦酒炒) 大黄(各等分)


上为末。用生地黄自然汁和米醋。调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温酒服下童便亦可。


四炒枳壳丸 治脾胃不和。血气凝滞。腹内蛊胀。


枳壳四两。去穣。切作两指面大块。分四处。一两用萝卜子一两炒。去萝卜子不用。一两用苍术四两炒。去苍术不用。一两用干漆一两炒。去干漆不用。一两用小茴香一两炒。去小茴香不用。


上用炒枳壳四两。研末。煮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米汤下。


脉∶胀满脉弦,脾制于肝;洪数热胀,迟弱阴寒;浮为虚胀,紧则中实;浮大者生,虚小危急。


夫胀者,由脾胃之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而致水谷聚而不散,故成胀也。然饮食失节,不能调养则清气下降,浊气填满胸腹,湿热相蒸,遂成胀满。经曰∶鼓胀是也。中空无物有似于鼓,小便短涩不利,其病胶固难以治疗。用分消汤加减治之,健脾顺水宽中为主也。不可大用猛烈之药反伤脾胃,病再复来不可治也。若脐凸肉硬、肚大青筋、足背手掌俱浮,男从脚下肿上,女从头上肿下,并皆不治。



腹胀者,肚腹胀起、中空似鼓是也。


分消汤 治中满成鼓胀,兼治脾虚发肿满饱闷。


苍术(米泔浸炒) 白术(去芦) 陈皮 浓朴(姜汁炒) 枳实(麸炒。各一钱) 砂仁(七分) 木香(三分) 香附 猪苓 泽泻 大腹皮(各八分) 茯苓(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灯草一团,水煎服。气急加沉香;


肿胀加萝卜子;胁痛面黑是气鼓,加青皮去白术;胁满小肠胀痛、身上有血丝缕是血鼓,加当归、芍药、红花、牡丹皮,去白术、茯苓;嗳气作酸、饱闷腹胀是食鼓,加山楂、神曲、麦芽、萝卜子,去白术、茯苓;恶寒手足厥冷、泻去清水是水鼓,加官桂;胸腹胀满有块如鼓者,是痞散成鼓,加山楂、神曲、半夏、青皮、归尾、玄胡、鳖甲,去白术、茯苓、猪苓、泽泻。



腹胀脾胃气血俱虚者,宜半补而半消也。


行湿补气养血汤 治气血虚弱,单腹鼓胀浮肿。


人参 白术(去芦) 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敛胀,各一钱) 苏梗 陈皮(泄满) 浓朴(姜炒)大腹皮(敛气) 萝卜子(炒) 海金沙 木通(利水。各八分) 木香(运气) 甘草(生。各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气虚倍人参、白术、茯苓;血虚倍当归、川芎、白芍;小便短少,再加猪苓、泽泻、滑石;服后肿胀俱退,唯面足不消,此阳明经气虚,倍用白术、茯苓。


和荣顺气汤 治脾弱血虚,心腹胀闷、两足虚肿。


当归(酒洗,一钱) 川芎(六分) 白芍(酒浸) 白术(土炒。各一钱) 茯苓 乌药 苍术(米泔浸)陈皮(去白) 枳实(炒) 神曲(炒) 香附(醋炒) 木瓜 牛膝(酒洗) 独活(酒洗) 泽泻 薏苡仁(炒) 木通(各一钱)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腹胀元气脾胃两虚者,宜补多而消少也。


调中健脾丸 治单腹胀及脾虚肿满、膈中闭塞及胃口作痛,并皆治之,神效。


黄 (蜜炒) 人参(去芦。各二两) 白术(六两,黄土拌炒) 茯苓(二两) 陈皮(二两,盐水炒)苏子(二两半,微炒) 萝卜子(一两半,炒) 山楂肉(三两,炒) 草豆蔻(二两半,酒拌炒) 泽泻(三两半) 薏苡仁(三两,炒) 沉香(六钱,另为末)五加皮(三两,炒) 栝蒌(一两,用大栝蒌二个,钻一孔,每个入川椒三钱,多年粪 二钱敲米粒大,俱纳入瓜内,外以绵纸糊完,再用纸筋、盐泥封固,炭火内 红为度,取出择去盐泥,其黑色一并入药。)


上锉为细末,煎荷叶、大腹皮汤,打黄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日进三次,白汤下。此药不伤元气,大有补益,勿轻视之。



热胀腹有积聚者,宜分消也。


广术溃坚汤 治中满腹胀有积聚如石坚硬,令人坐卧不宁,二便涩滞,上气喘促,或通身虚肿。


浓朴(姜制) 黄连 黄芩 益智仁 草豆蔻 当归(各五分) 半夏(七分) 广术 升麻 红花吴茱萸(各三分) 生甘草 柴胡 泽泻 神曲(炒) 青皮 陈皮(各三分) 口干加干葛(四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食远服。忌酒醋湿面。


中满分消丸 治中满鼓胀、气胀、水胀、大热胀,不治寒胀。


人参 白术 姜黄 猪苓(去黑皮) 炙甘草(各一钱) 白芍 砂仁 干生姜(各二钱) 泽泻 陈皮(各三钱) 知母(炒,四钱) 枳实(麸炒) 半夏(泡) 黄连(炒。各五钱) 黄芩(炒,一两二钱)浓朴(姜炒,一两)


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熟白汤下,食远服。



寒胀不喜饮食,宜温散也。


香朴汤 治老人中寒下虚,心腹膨胀,不喜饮食,脉浮迟而弱,此名寒胀。


浓朴(姜炒,一两) 大附子(炮去皮脐,七钱半) 木香(三钱)


上锉一剂,姜七片、枣一枚,水煎服。



血气凝结积聚而成腹胀者,宜专攻也。


四炒枳壳丸 治气血凝滞,腹内鼓胀积聚,此药宽中快膈快气,消导饮食。


枳壳(四两,米泔浸,去瓤切片,分四处炒之∶)一分(苍术一两同煮干、炒黄色,去苍术),一分(萝卜子一两水同煮干、炒黄色,去萝卜子),一分(小茴香一两水同煮干、炒黄色,去茴香),一分(干漆一两水同煮干、炒黄色,去干漆)香附(二两)槟榔(一两)玄胡索(一两,微炒)三棱(二两,同莪术法制)莪术(一两棱、莪二味用童便一钟浸一宿,次日用完巴豆仁去壳三十粒同水煮干,炒黄色,去豆不用。)


上为细末,用苍术、茴香、萝卜子、干漆煮汁,好醋一碗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清米汤下。


腹胀因于气者,宜顺气也。分心气饮(方见诸气)。根据本方,如水气浮肿因于气者加猪苓、泽泻、车前、葶苈、木瓜、麦门冬。


金陵酒丸 治鼓肿。


真沉香(一两) 牙皂(一两) 广木香(二两半) 槟榔(一两)


上为末,用南京烧酒为丸。每服三钱,重者四钱,五更烧酒下。水肿,水自小便而出,气鼓放屁;水鼓加苦亭苈五钱煎,酒送下再服。


金蟾散 治气鼓如神。


大虾膜一个,以砂仁推入其口内,使吞入腹,以满为度,用泥罐封固,炭火锻,令红透烟净取出,候冷去泥,研末为一服,或酒、或陈皮汤送下。候撒屁多乃见其效。


宽中养胃汤 治胸膈胀满,饮食少用。


苍术(炒,四分) 香附(七分) 枳壳(麸炒,五分) 浓朴(姜炒,五分) 藿香(五分) 山楂(三分)陈皮(一钱) 砂仁(三分,细) 神曲(炒,四分) 槟榔(三分) 麦芽(炒,四分) 青皮(去瓤,三分)枳实(麸炒,四分) 半夏(五分) 茯苓(五分) 甘草(炙,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食远服。



春元李河山,患腹左一块,数年不愈。后食派饼过多,得腹胀满闷。余诊六脉洪数,气口紧盛。以藿香正气散加山楂、神曲,二剂而愈。逾月又因饮食失节,腹胀如初,而仍以前正气散数剂弗效,又易行湿补气养血汤二十余剂始安。余嘱曰∶病虽愈而体未撤消,务要谨守,勿犯禁戎。逾数月,过余曰∶凡有病,皆天与也,不在服药,不在谨守,若当时颜子亚圣岂不能保养,何短命死矣。我今保养半年,未见何如,岂在保养服药者哉?予不能对,渠遂放肆无忌。未经数旬,忽患痢赤白,里急后重,痛不可忍、昼夜无度。渠自制大黄一剂,数下勿效,复求予诊。六脉洪数,先以调中理气汤二剂,又以补中益气汤加白芍、黄连微效。渠欲速效,遂易他医。其医不审病原,数患内伤鼓胀之疾,辄用下药。不愈,又易一医,又下之。前后约三十余度,将元气愈惫而下脱,肛门痛如刀割,腹胀如鼓。然医不知元气下陷,陷深则痛愈深,当大补元气、升提为主,非百剂不可。今以素损元气者,欲速效;岂可得也。嗟夫!医者不补而反泻,病者不慎而欲速,安得不死也?信两误耳。


【补遗方】


化龙丹 治单腹胀。


用大鲤鱼一个、巴豆四十粒,将鱼FS 了,将鱼脊割开两刀,将巴豆下在两刀路合住,用纸包裹,慢火烧熟,去豆食鱼,米汤下。


鼓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此症外象虽与肤胀略同,然色苍黄、腹筋起二端,便与前症迥别。盖黄为脾之本色,苍则木气胜而见于脾;腹起青筋,则肝邪炽盛,而脾土败坏,症势甚危。当扶土抑木,兼化阴邪,扶抑归化汤主之。


扶抑归化汤(自制)


党参(三钱) 茯苓(三钱) 白术(一钱五分) 当归(二钱) 附子(八分)木瓜(一钱酒炒) 青皮(一钱) 蒺藜(三钱) 广皮(一钱) 浓朴(一钱)木香(五分) 砂仁(一钱) 牛膝(二钱) 车前(二钱) 姜(三大片)


本方是治土败木贼、外胀内空之鼓胀,不是治内外俱实之蛊胀。以参、归、术、苓、姜、附扶中土,以浓朴、青、陈、蒺藜、香、砂抑肝木,木瓜以舒筋,牛膝以达下,车前以助茯苓行水。此方归、术、附、姜、广皮、茯苓、浓朴、木香八味,与肤胀祛寒建中汤同。祖怡注。


治胀一门,根据《内经》寒气厥气为病,以温治寒,以通治气,终始不出两大法之外。热胀与其它诸胀,当然不在范围之内。祖怡又注。


金匮防己黄 汤 治水肿。


防己(一两) 黄 (一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五钱) 姜(七片) 枣(一枚) 水煎,分温服。


防己茯苓汤 治水肿。


防己(三两) 黄 (一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水煎,分温服。


枳术汤 治水肿。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水煎,分温服。


实脾饮 治阴水发肿,用此先实脾土。


浓朴(一两) 白术(一两) 木瓜(一两) 大腹皮(一两) 附子(一两)木香(一两) 草果(一两) 茯苓(一两) 干姜(一两) 甘草(五钱)


每用四钱,水煎服。


复元丹 治脾肾俱虚,发为水肿,四肢虚浮,心腹坚胀,小便不通,两目下肿。


附子(二两) 木香(一两) 茴香(一两) 川椒(一两) 浓朴(一两)独活(一两) 陈皮(一两) 白术(一两) 吴萸(一两) 桂心(一两) 泽泻(一两五钱) 肉蔻(五钱) 槟榔(五钱) 研末,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导滞通幽汤 治脾湿有余,气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肿。


木香(五钱) 白术(五钱) 桑皮(五钱) 陈皮(五钱) 茯苓(一两)


水煎分温服。


胃苓汤 治水肿。


陈皮(一钱五分) 苍术(一钱五分) 浓朴(一钱五分) 甘草(六分) 泽泻(一钱)茯苓(一钱五分) 猪苓(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 官桂(三分) 水煎服。


驱风败毒散 治风水、皮水,凡在表宜从汗解者。


人参(一钱) 独活(一钱) 桔梗(一钱) 柴胡(一钱) 枳壳(一钱)羌活(一钱) 茯苓(一钱) 川芎(一钱) 前胡(一钱) 甘草(一钱)荆芥(一钱) 防风(一钱) 姜(三片)


调营散 治瘀血留滞,血化为水,四肢浮肿,皮肉赤纹,名为血分。


蓬术 川芎 当归 延胡索 白芷 槟榔 陈皮 赤芍 桑皮 大腹皮 赤苓 葶苈 瞿麦(各一钱) 大黄(一钱五分) 细辛 官桂 甘草(各五分) 红枣(二枚) 姜(三片)


防己散 治皮水,肿如裹水在皮肤中,四肢习习然动。


防己(一两) 桑皮(一两) 黄 (一两) 桂心(五钱) 赤苓(二两)甘草(五钱) 每用五钱,水煎服。


导水茯苓汤 治头面遍身肿如烂瓜,手按之塌陷,手起则随手而起,喘满倚息,小便涩少。


赤苓 麦冬 泽泻 白术(各三两) 桑皮 紫苏 槟榔 木瓜(各一两) 大腹皮 陈皮 砂仁 木香(各七钱五分) 每用五钱,灯草二十五根。如病重者可用药五两,再加麦冬二两,灯草五钱,水一斗,于砂锅内熬至一大盏,温服。


人参芎归汤 治烦躁喘急,虚汗厥逆,小便赤,大便黑,名血胀。


人参(二钱五分) 肉桂(二钱五分) 五灵脂(二钱五分) 乌药(五钱) 蓬术(五钱) 木香(五钱) 砂仁(五钱) 炙草(五钱) 川芎(七钱) 当归(七钱)半夏(七钱) 每用一两,加枣二枚,姜五片,煎服。


化滞调中汤 治脾弱气胀。


白术(一钱五分) 人参(一钱) 茯苓(一钱) 陈皮(一钱) 浓朴(一钱) 山楂(一钱) 半夏(一钱) 神曲(八分炒) 麦芽(八分) 砂仁(七分) 姜(三片)


人参丸 治经脉不利,血化为水,流走四肢,悉皆肿满,名曰血分。其候与水相类,若作水治非也,宜服此。


人参 当归 大黄 肉桂 瞿麦 赤芍 茯苓(各五钱)


葶苈(一钱) 蜜丸如梧子大,先服十五丸,加至三十丸。


见 丸 治寒气客于下焦,血气闭塞而成瘕聚,腹中坚大,久不消者。


附子(四钱) 鬼箭羽(三钱) 紫石英(三钱) 泽泻(二钱) 肉桂(二钱)延胡索(二钱) 木香(二钱) 槟榔(二钱) 血竭(一钱五分) 水蛭(一钱)三棱(五钱) 桃仁(三十粒) 大黄(二钱) 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温胃汤 治忧思结聚,阳不能通,大肠与胃气不和,胀满上冲。


附子 浓朴 当归 白芍 人参 甘草 陈皮(各一钱五分) 干姜(一钱)川椒(三分) 水煎服。


强中汤 治寒伤脾胃,致成胀满,甚则腹痛。


人参(二钱) 青皮(二钱) 广皮(二钱) 丁香(二钱) 白术(一钱五分)附子(一钱) 草果(一钱) 干姜(一钱) 浓朴(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服。


五皮饮 治水病肿满,上气喘急。


陈皮(一钱) 青皮(一钱) 茯苓皮(五钱) 大腹皮(一钱五分) 鲜姜皮(一钱) 水煎服。


中满分消丸 治中满膨胀,气胀热胀。


浓朴(一两) 枳实(五钱) 黄连(五钱) 黄芩(五钱) 半夏(五钱)陈皮(四钱) 知母(四钱) 泽泻(三钱) 茯苓(二钱) 砂仁(二钱)干姜(二钱) 姜黄(一钱) 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 甘草(一钱) 猪苓(一钱) 蒸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


中满分消汤 治中满寒胀。二便不通,四肢厥逆。


川乌(一钱) 干姜(一钱) 毕澄茄(一钱) 生姜(一钱) 黄连(五分)人参(一钱) 当归(一钱五分) 泽泻(一钱五分) 青皮(一钱) 麻黄(五分)柴胡(一钱) 吴萸(五分) 草蔻(五分) 浓朴(一钱) 黄 (一钱) 黄柏(五分) 益智(三分) 木香(三分) 半夏(三分) 茯苓(一钱五分) 升麻(三分) 水煎服。


舟车丸 治水肿水胀,形气俱实。


黑牵牛(四两) 大黄(二两酒浸) 甘遂(一两面煨) 大戟(一两) 芫花(一两)青皮(一两) 橘红(一两) 木香(五钱) 轻粉(一钱) 水泛丸,每服三十粒。


疏凿饮子 治遍身水肿,喘呼口渴,大小便秘。


羌活 秦艽 槟榔 大腹皮 茯苓皮 椒目 木通 泽泻 商陆 赤小豆(各等分) 鲜姜皮(一钱)


有病心腹痛,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内伤脾肾,留滞于中,则心腹胀满不能再食,其胀如鼓,故名“鼓胀”。)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鸡矢之性,能消积下气,通利大、小二便,盖攻伐实邪之剂也。一剂可知其效,二剂可已其病。凡鼓胀由于停积,及湿热有余者,皆宜用之。若肾脾虚寒发胀,及气虚中满等症,最所忌也,误服则死。鸡矢醴法∶用羯鸡矢一升,研细炒焦色,地上出火毒,以百沸汤淋汁;每服一大盏,调木香、槟榔末各一钱,日三服,空腹服,以平为度。又有用干羯鸡矢八合,炒微焦,入无灰好酒三碗共煎,干至一半许,用布滤汁,五更热饮,则腹鸣,辰、巳时行二三次,皆黑水也。次日觉足面渐有皱纹,又饮一次,则渐皱至膝上而病愈矣。此二法似用后者为便。)其时有复发者,饮食不节故也。(鼓胀之病本因留滞,故不可复纵饮食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病虽将愈而复伤其脾,所以气复聚也。)应于寸口,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脉大者,邪之盛也;脉坚者,邪之实也;涩因气血之虚而不能流利也。大都洪大之脉,阴气必衰,坚强之脉,胃气必损,故大坚以涩,则病当为胀。)何以知脏腑?阴为脏,阳为腑也。(涩而坚者为阴,其胀在脏,大而坚者为阳,其胀在腑。一曰∶脉病在阴,则胀在脏;脉病在阳,则胀在腑。)夫气之令人胀也,血脉之中,脏腑之内,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舍,言留止之处也。)胀之舍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排挤于脏腑之外,以胸胁为郭而居于皮肤之中,是即胀之所舍。)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盖胸腹,脏腑之郭也。(胸腹者,所以保障五内,故为脏腑之郭。)


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膻中者,胸中也,肺覆于上,膈膜障于下,为清虚周密之宫,心主之所居也,故曰“宫城”。)胃者,太仓也。(胃为水谷之海,故曰“太仓”。)咽喉、小肠者,传达也;(咽喉传送者,谷气自上而入;小肠传送者,清浊自下而出。)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闾,巷门也。里,邻里也。五家为比,五比为闾,盖二十五家为闾也。五家为轨,十轨为里,盖五十家为里也。胃之五窍为闾里门户者,非言胃有五窍,正以上自胃脘,下至小肠、大肠,皆属于胃,故曰“闾里门户”,如咽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皆胃气之所行也,故总属胃,谓之“五窍”。)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二穴俱属任脉,玉英即玉堂。)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畔界各有所属,故病之形见可按也。下文所以辨之。)营气循脉,胃气逆为脉胀。(清者为营,营在脉中,其气精专,未即致胀。浊者为卫,卫行脉外,其气 疾滑利,而行于分肉之间,故必由卫气之逆,而后病及于营,则为脉胀,是以凡病胀者,皆发于卫气也。)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卫气逆而并于脉,复循分肉之间,故为肤胀。)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三里,足阳明经穴。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而主肌肉,故胀在肌肤者,当以针泻之。一下、三下,谓一次、再次、三次也。盖邪有远近,故泻有难易耳。)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 ,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此五脏之胀也。 ,闷乱也。央央然,困苦貌。)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 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此六腑之胀也。濯濯,肠鸣水声也。飧泄不化,完谷而泄也,气癃,膀胱气闭,小水不通也。)


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顺,针数不失,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天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此下言治胀之得失也。胀有虚实,而当补当泻,其道唯一,能察者谓之良工,粗者误用。则伤人矣。)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此卫气之常度也。)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上节言卫气之顺,此节明卫气之逆也。厥逆之气,自下而上,营卫失常,故真邪相攻而合为胀也。)合之于真,三合而得。(胀虽由于卫气,然有合于血脉之中者,在经络也;有合于脏者,在阴分也;有合于腑者,在阳分也。三合既明,得其真矣。)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其有三而不下者焉。下者,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一下,三下者,言针当必陷于肉盲,亦必中于气穴,然后可以取效也。)不中气穴,则气内闭,针不陷肓,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不中穴,不陷肓,则妄中于分肉间矣,故卫气相乱而阴阳之邪反相逐以乘之也。)其于胀也,当泻不泻,气故不下。(不得其气穴肉肓也。)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针药不二,必审其脉,当泻当补,如鼓应桴,恶有不下者乎!(三而不下,必未得其所也,故当更穴再刺之,针与药,其法一也。肿胀一症,五脏六腑无不有之。如“胃脉实,气有余则胀”,“胃病者腹 胀”,“胃脘当心而痛,脾气实则腹胀泾溲不利”,“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皆实胀也;“饮食起居失节,入五脏则 满闭塞“,“足太阴之别公孙,虚则鼓胀”,此皆虚胀也∶“胃中寒则胀满”,“脏寒生满病”,“胃风膈塞不通,腹善胀”;“失衣则 胀”,此皆寒胀也;“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手少阴终者,腹胀闭”,“足太阴终者,腹胀闭”,此心脾受伤之胀也;又如“太阴所至为重跗肿”,及土郁之发,太阴之初气,太阴之胜复,皆湿胜之肿胀也;又曰水运之太过,寒胜则浮;太阳之司天,太阳之胜复,皆寒胜之肿胀也。有曰少阴之司天,少阴之胜复,少阳之司天,少阳之胜复,又曰“热甚则肿”,皆火胜之肿胀也;若厥阴之司天、在泉,厥阴之复及阳明之复,是皆木邪侮土及金气反胜之肿胀也,观此则不惟五脏六腑,即五运六气,亦无不皆有是病。然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又曰“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聚水也”,又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由此言之,则诸经虽皆有胀,无不干于脾、肺、肾三脏。盖脾属土,其主运化;肺属金,其主气;肾属水,其主五液。凡五气所化之液,悉属于肾;五液所行之气,悉属于肺;转输于二脏之中,以制水生金者,悉属于脾。所以肿胀之生,无不由此三者,但症有阴阳、虚实、寒热、新久之别,不可不察焉。)


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有以别之。(此六症者,病异而形相似,故宜有以别之。覃,音潭。)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目之下为目窠,微肿如新卧起之状者,形如卧蚕也。)其颈脉动,时咳,(颈脉,足阳明人迎也。阳明之脉,自人迎下循腹里。由水邪乘之,故为颈脉动,水之标在肺,故为时咳。)阴股间寒,足胫 ,腹乃大,其水已成矣。(阴邪始于阴分也。)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凡按水囊者,必随手而起,故病水者亦若是。以上皆水肿之候。)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 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 ,鼓声也,寒气客于皮肤之间者,阳气不行,病在气分,故有声若鼓。气本无形,故不坚。气无所不至,故腹大,身尽肿。若因于水,则有水处肿,无水处不肿,此为可辨,然有水则皮泽而薄,无水则皮浓。)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寒气在肤腠之间,按散之则不能猝聚,故 然不起。腹色不变,即皮浓故也,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者属水, 而不起者属气,此固然也,然按气囊者亦随手而起,又水在肌肉之中,按而散之,猝不能聚,如按糟囊者亦 而不起,故未可以起与不起为水气之的辨,但当察其皮浓色苍,或一身尽肿,或自上而下者多属气,若皮薄色泽,或肿有分界,或自下而上者多属水也。 ,音夭,深也。)鼓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也。(腹胀,身皆大,与上文肤胀者证同。色苍黄者,亦皮浓腹色不变之义,但腹有筋起,为稍异耳,盖此亦病在气分,故名鼓胀也。)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 肉乃生。(覃,延布而深也,寒气与卫气相搏,则蓄积不行,留于肠外,有所系着,故癖积起, 肉生,病日以成矣。 肉,恶肉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盆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也。(离岁,越岁也。寒邪客于肠外,不在胞中,故无妨于月事,其非血病可知。盖由汁沫所聚而生,此肠覃之候也。)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胞,即子宫也,男女皆有之∶在男谓之精室,在女谓之血海,子门,即子宫之门也。)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 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凝败之血也,子门闭塞,则 血留止,其坚如石,故曰“石瘕”。月事不以时下,惟女子有之也,故可以导血之剂下之。 ,铺杯切。)肤胀、鼓胀亦可刺,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先泻其胀之血络,谓无论虚实,凡有血络之外见者,必先泻之,而后因虚实以调其经也。刺去其血络,即重明先泻之义,所言者凡六证,而独云肤胀、鼓胀者,盖兼五证而统言之,辞虽简而意则在也。)


心胀烦心,肝胀胁痛,脾胀呕哕,肺胀喘嗽,肾胀腰痛,胆胀口苦,胃胀脘痛,大肠胀肠鸣飧泻,小肠胀少腹引腰痛,膀胱胀小便癃闭,三焦胀气满皮肤。(《医学入门》)


气胀者,七情郁结,胸腹满闷;食胀者,谷食不化,痞满恶心;虫胀者,腹痛能食,喜吃茶叶泥土;积胀者,痞块有形,心腹坚硬;水胀者,停饮肠鸣,怔忡喘息;瘀胀者,跌仆,产后大便黑色;虚胀者,腹软任按,食入倒饱。更有单腹胀者,腹大肢瘦,此自胀满既久,气血结聚,不能释散,俗名曰蛊,其病更重。(《证治汇补》)


凡治是病,必须会通圣经诸条之旨,然后能识脏腑之部分形证,邪气之所自来。纵是通腹胀满,卒难究竟者,亦必有胀甚之部,与病先起处,即可知属何脏腑之气受邪而不行者为先,而后及乎中焦气交之分,于是转运不前,壅聚通腹胀满也。若脾胃受邪,便先是胃脘心下痞气起,渐积为通腹胀也。腹属脾,属脾者,则饮食少,属他脏腑者,则饮食如常,此可验也。又须分其表里浅深,胀在皮肤孙络之间者,饮食亦如常。胀在肠胃肓膜之间者,则饮食减少,其气壅塞于五脏,则气促急不食而病危矣。是故病在表者易治,入腑者难治,入脏者不治。更要分别寒热逆实,其脏腑之气本盛,被邪气填塞不行者为实;脏腑之气本不足,因邪气所壅者为虚。实者祛之,虚者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邪从外入内而盛于中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阴从下逆上而盛于中者,先抑之而后调其中。阳从上降下而盛于中者,先举之亦调其中,使阴阳各归其部。故《内经》治法,谓平治权衡,去菀陈 ,开鬼门,洁净府,宣布五阳,巨气乃平,此之谓也。俗工不明其道,专守下之则胀已一法,虽得少宽一时,然真气因泻而脱,邪气必复聚成胀,遂致不救,可胜叹哉!(《证治准绳》)


鼓证者,中空外急似鼓,故曰鼓。单复胀满,四肢百体,咸无肿形,与通身水肿不类。盖水肿者,邪气协阳气游行一身,邪气去而为汗、为溺,则正气复而为血、为气矣。鼓证,则邪毒专攻脏腑,阳气滞而不行,盖肿轻而胀重也。或曰∶鼓证一也,何东垣之论主寒,河间之论主火,丹溪之论主脾虚,道岂二乎?予曰∶皆是也,其原皆出《内经》,但经文会其全,三子各言其一也。《经》曰∶三阴结,谓之水。又曰∶脏寒生满病。


又曰∶腹满 胀,支鬲 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初乃寒湿郁遏,久则阳气渐衰,阴气独盛。人身之气,热则流通,寒则凝结。凝结则胀满生焉。故东垣以辛热散之,苦温泄之,淡渗利之,上下分消,此东垣之论不可废也。《经》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故《原病式》云∶诸腹胀大,鼓之如鼓,气为阳,阳为热,气盛则如是也。世言脾虚不能制水,似是而实非。夫万物热盛则丰隆,寒盛则敛缩,阳邪猛烈,元气从之,二阳搏击于中,日新月盛,安得不成鼓也,此河间之论,亦不可废也。《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具坤静之德,而有干健之运,苟脾土受伤,转输失职,遂成胀满。人身以脾土为本,脾不健旺,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鼓证之所由来也。若中无阳邪,宜行大补,所谓气虚不补,气何由行?又清肺金,滋肾水,制肝养脾,皆至理攸寓,此丹溪之论,又不可废也。虽然,三子之论,固合经旨,抑有说焉。东垣言鼓证属寒者多,属热者少。予谓鼓证属热者多,属寒者少。东南之人,湿热为病,十居八、九,西北之地,严寒为病固多,然寒主收敛,未必能成胀大,此以理论之,知其热多寒少也。河间之论固当,但其中有燥热,有湿热,若不区别,祸如反掌。燥热为病,则大便闭结,小便短涩,身热腹痛,闷乱不安,一投参、 ,则胀满不数日而成,其为害也速而烈。湿热为病,大便频溏,小便清少,脉濡体倦,嗜卧减食,其为患也缓而深。故治燥热者,清热之中少加濡润。治湿热者,渗利之内少加温散。燥者润之,湿者燥之,各求其属,以合中道。丹溪补脾扶脾之论固确,但果饮食所伤,频仍不已,上无痰气之阻,中无邪热之留,斯可用补?否则,有痰者兼消痰,有火者兼降火,清补兼施,益莫大焉。此外有七情之伤脾,如怒伤肝,肝克脾,脾气不舒,必胀于胃,名曰胜克。怒乘肺,肺气不伸,必胀于大肠,名曰乘克。又有劳倦之损脾,有所远行,形气衰少,谷气不盛,热气熏于胸中。又有血积之遏脾,或注于胸膈,或滞于胃中,或郁于少腹,皆能抑遏,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俗呼血鼓者是也。鼓证重疾,每见模糊施治,不知通变,损人多矣。


○鼓胀起于脾气虚损者,治当补剂以培其本,少加消导以祛其积,次当顺气以通其滞。挟热者加清凉以荡其邪,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者出头面而入四肢,浊者化水液而行前溺,则腹日消而神日旺,病斯愈矣。如单补过补,佐使不明,则反滞壅,而胀愈甚矣。大抵此证,脾虽损而无热以扰之,则一补脾而获效。热虽有而脾未损者,则一清热而奏功。如二者兼有,治彼妨此,所以难也。予曾治一人,脾气稍损,犹能饮食,第腹痛暴胀,审知为火,以香连丸下之,又进白术汤,失气甚多,胀痛皆愈。一医曰∶此脾气大虚,非大补则真元下陷,遂与补剂,胀痛复作,脉反虚小,犹曰脉小不补,病能瘳乎?乃大补之,竟致不救。又见一人,腹痛且吐,予曰∶此火也,与清凉药,降气和中,病寻愈矣。一医云∶此真气大虚,非大补不可,愈补愈胀,顿死。由是观之,治斯病者,清、补当适其宜,不可执一。所谓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食积者消积,挟痰者消痰,挟热者清热,因外寒郁其热而胀者散其寒,因大怒郁其气而胀者散其气,蓄血而胀者行其血,实者消之、下之,虚者温之,补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诸证析疑》)


处吾腹者,凡中气、谷气、胃气、脾气等,皆真气也。真气能升能降,在吾腹中,只作辘轳,必不作鼓。


一旦以真气所驻之地,尽为邪气所着,自此而四海闭塞,三焦不泻,阴阳气道不通,盈中廓外,只见鼓不见辘轳。所以然者,邪气实故也。实为何物?气也、水也、瘀也、虫也,四者有一,已属难容,况有一便能树党,腹中有此,何啻四凶。《经》曰∶中满者,泻之于内。盖非幽门外无以安置之故,直以泻之一法,为放流诛殛之地也。(程郊倩)


胀病与水病,非两病也。水气积而不行,必至于胀。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凝,而以治水诸法施之,百无一愈,请一比类为后学商之。仲景谓水病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然则胀病岂无血分腹中坚大如盘者乎?多血少气,岂无左胁坚大如盘者乎?多气少血,岂无右胁坚大如盘者乎?故不病之人,凡有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不似水气散于皮肤面目四肢也。


胸中空旷,气食尚可从旁辘转,腹中大小肠膀胱逼处,瘀浊占据,水不下趋,而泛溢无不至矣。《内经》明胀病之旨而无其治。仲景于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者,两出其方∶一治阴气结于心下,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治阳气结于心下,用枳术汤。夫胸中阳位,尚分阳气、阴气而异其治,况腹中至阴之处,而可不从阴独治之乎?阴气包裹阴血,阴气不散,阴血且不露,可驱其血乎?舍雄入九军单刀取胜之附子,更有何药可散其阴气,破其坚垒乎?


○从来肿病,遍身头面俱肿,尚易治。若只单单腹肿,则为难治,此其间有所以然之故,不可不辨。尽传世诸方,皆是悍毒攻劫之法,伤耗元气,亏损脾胃,纵取效于一时,倘至复肿,则更无法可疗,此其一也。且遍身俱肿者,五脏六腑各有见证,故泻肝、泻肺、泻膀胱、泻大小肠之药,间有取效之时。而单单腹肿,则中州之地久窒,其四运之轴,清者不升,浊者不降,互相结聚,牢不可破,实因脾气之衰所致,而泻脾之药,尚敢漫用乎?此又其一也。且肿病之可泻者,但可施之西北壮盛,及田野农夫之流,岂膏粱老少之所能受?设谓肿病为大满大实,必从乎泻,则病后肿与产后肿将亦泻之耶?此又其一也。且古方原载肿病有五不治∶唇黑伤肝,缺盆平伤心,脐出伤脾,背平伤肺,足底平伤肾,此五者不可治也。是其立方之意,皆非为不可治之证而设。后人不察概从攻泻者何耶?惟理脾一法,虽五脏见不治之证,而能治者尚多,此又其一也。所以凡用劫夺之药者,其始非不遽消,其后攻之不消矣,其后再攻之如铁石矣。


不知者见之,方谓何物邪气若此之盛,自明者观之,不过为猛药所攻。即以此身之元气,转与此身为难首,实有驱良民为寇之比,所谓赤子盗兵弄于潢池。明乎此,则有培养一法,补益元气是也。招纳一法,升举阳气是也。解散一法,开鬼门洁净府是也。三法俱不言泻,而泻在其中矣。


○治气之原有三∶一曰肺气,肺气清,则周身之气肃然下行也;一曰胃气,胃气和,则胸中之气亦易下行也;一曰膀胱之气,膀胱之气旺,则能吸引胸中之气下行也。《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又云∶上焦如雾,言其气之氤氲如雾也。又云∶膻中者,臣使之官。言其能分布胸中之气而下传也。夫膻中者,与上焦胸膈同位,膀胱位于腹内,膀胱之气化,则空洞善容,而膻中之气得以下运。若膀胱之气不化,则腹已先胀,膻中之气安能下达耶?


然欲膀胱之气化,其权在于保肾,肾以膀胱为腑也,肾气动必先注于膀胱,屡动不已,膀胱胀满,势必逆奔于胸膈,其窒塞之状,不可名言。治法补肾水而致充足,则精气深藏,而膀胱之气胀自消。补膀胱而令气旺,则肾邪不蓄,而输化之机自裕。所以然者,以肾不补则不能藏,膀胱不补则不能泻。(喻嘉言)


胀满之疾,谷食不消,小便不利,腹胀而光,空空如鼓,俗谓鼓胀,不察其致疾之由也。《经》曰∶胀取三阳,三阳者足太阳寒水膀胱经也。又曰∶下焦溢为水。又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可见小便之不利,由于下焦虚寒,以致湿气壅遏于肤里膜外之间,不得发越,是肿满之疾,起于下元虚寒也。


若非温补下元,则小便何能独利?且夫人之胃如釜甑焉,釜底火旺,则热气熏蒸,甑炊易熟。若徒有水而无火,则无气上升,物何由熟?即此可例观矣。故治胀满者,先宜温补下元,使火盛而湿气蒸发,胃中温暖,谷气易化,则满可宽。夫清升则浊自降,浊降则为小便也,小便利,胀有不消乎?《经》谓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今医一遇此病,咸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辄用通利之剂,然服之愈多,肿胀愈急,将见下元益虚,真气益弱,死期且至,安望疗乎?(孙一奎)


腹胀属寒者多,属热者少,故治胀每用辛温散气之药多效。即使湿热作胀,亦必赖辛温以散气,气散则胀满亦宽。惟有火盛阴虚,热乘血分者,其腹虽胀而不甚大,按之益坚,小便黄赤,大便秘涩,其脉数实细小,不可误作湿、食治。盖消导则阴愈伤,去湿则津愈涸,宜用苦寒之药,如当归龙荟丸加胡连之属。(张三锡)


虚寒胀病而用温补,阅古人调剂必是通法。盖通阳则浊阴不聚,守补恐中焦易钝。(《临证指南》)


胀满悉属脾虚,运化不及,浊气填塞所致。初起宜以消化舒郁为先,势甚便涩者微利之,弱人患久及一切病后,当以参、术培补脾气,佐以浓朴、木香、黄连之类。王道无近功,须数十服,渐可取效,常见用霸药一泻即消,复起而死,悲哉!(张旰江)


单腹胀,乃脾虚之甚,必用大剂参、术,佐以陈皮、茯苓、苍术、浓朴之类。或曰腹已胀矣,反用参、术何耶?曰∶此《内经》塞因塞用之法。正气虚而不能营运,浊气滞塞于中,故生 胀。今扶助正气使之健运,邪无所留,而胀自消矣。(朱丹溪)


凡胸前作胀痛者,皆阳气不达于胸,阴气填塞故也。盖阳则轻松,阴则凝滞。


○疟后变中满者,是药伤中气,邪从半表而入里也。调理得法,腹胀渐消,寒热复作,中气既旺,邪无所容,复从里而散于表。(周慎斋)


假胀者,凡人中气充足,健运不息,何有胀满之虞?若胃虚不能纳食,则生虚饱。脾虚不能化谷,则生倒饱。更有下元虚极无根,脱气上乘胸次。盖肾主纳气,肺主出气。肾虚不能俱藏,则气出而不纳,肺虽司出,气奔太迫,有出无归,肺亦胀满。是以胸膈之间胀闷难状,甚有攻刺冲心,大痛欲绝,此惟以补为消,法从塞因塞用。心脾不足者,大补心脾,使中气营运则快。肾经虚寒者,温补下元,使真气封藏乃安。倘不如此,一味消克顺气,益令虚气无根据,上攻喘促而死。夫气病用气药而不效者,缘气之散者无以收也。(《见闻录》)


腹胀气不转者,药中须加浓朴以破滞气。腹中夯闷者,此非胀满,乃气散而不收,药中须加芍药以收之。


是知气结而胀宜泻,气散而胀宜收。(李东垣)


或问∶方书有鼓胀、蛊胀之别,何也?答曰∶鼓者,中空无物,有似于鼓;蛊者,中实有物,非虫即血也。中空无物,填实则消,经所谓塞因塞用是已。中实有物,消之则平,经所谓坚者削之是已。然胀满有寒、热、虚、实,浅深部位之不同,若不细辨,何由取效。假如溺赤,便闭,脉数有力,色紫黑,气粗厉,口渴饮冷,唇焦,舌燥,多属于热。假如溺清便溏,脉细无力,色 白,气短促,喜饮热汤,舌润,口和,多属于寒。又如腹胀,按之不痛,或时胀时减者,为虚;按之愈痛,腹胀不减者,为实。凡胀满,饮食如常者,其病浅;饮食减少者,其病深。且胀有部分,纵是通腹胀满,亦必有胀甚之部,与病先起处,即可知属何脏腑,而用药必以之为主。东坦治胀满,不外枳术、补中二方,出入加减,寒热攻补,随症施治。予因制和中丸普送,效者甚多,有力者,当修合以济贫乏。又气虚中满宜用白术丸,而以六君子汤佐之,中空无物,不用枳实,恐伤气也。


单腹胀而四肢不胀,舌青欲饮热者,阴邪伏于中而闭塞清道也(宜理中汤、或吴萸四逆汤)。单四肢胀,而腹不胀者,脾阳不固,发散于四末也(宜理中汤加西砂)。有周身鼓胀,不渴不欲食者,元气涣散也(宜收纳,切忌消肿,如理中、回阳之类)。有胀而皮色如血者,阴乘于上而作也(宜补阳以消阴,如阳旦汤、潜阳丹)。有胀而皮色如水晶,内无他病者,水气散于皮肤也(宜五皮饮)。胀病亦多,握定阴、阳辨诀治之,决然不错。



消导 气胀,清热行气,中满分消丸。寒胀,中满分消汤。


补中行湿 此脾虚之甚,大剂参、术、陈皮、茯苓、仙术。


行血 有血积。


洁净府 小便涩者,宜竟渗利之。


下 脉实人壮盛者,下之便用收拾。


行气 浓朴治胀,因味辛散。一法,用大虾蟆一个,入猪肚内煮熟,去蟆不用,病患一日吃尽,遂愈,神妙。


滋阴 无阴则不能化,故胀,故药加芩、连类。


针 上脘、三里、章门、阴谷、关元、期门、行间、脾俞、悬钟、承满。


灵枢胀论云。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水胀云。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 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


五脏六腑。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 。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 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小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凡此诸胀。其道在一。明知逆顺。针数不失。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


按诸胀统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次云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二说相左。其义何居。原夫诸胀之因。良由卫气僭逆。故宜疾泻以下其气。气下则胀消矣。卫为水谷之悍气。常行脉外。不能入于脉。今以僭逆过甚。乃并居营分而入于脉。则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肉间。则为肤胀。故昭揭于脏腑诸胀之前。且言凡此诸胀。其道在一。故其治。总不越针三里以疾泻之也。明知逆顺者。知胃逆之甚与不甚也。针数不失者。随近远之一下三下也。素问云。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其有时复发者。何也。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气聚于腹也。胃脉实则胀。脾气实则腹胀。泾溲不利。浊气在上。则生 胀。中满者。泻之于内。下之则胀已。(论实证。)饮食起居失节。入五脏则腹满闭塞。(论虚证。)腹满 胀。支鬲 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太阴之厥。则腹满 胀。后不利。不饮食。食则呕。不得卧。胃中寒则胀满。脏寒生满病。


胃风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 胀。(论寒证。)热胜则肿。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论热证。)


丹溪曰。单腹胀。乃脾虚之甚。必用大剂参、术。佐陈皮、茯苓、苍术、浓朴之类。或曰。


腹已胀矣。反用参、术何耶。曰。乃内经塞因塞用之法。正气虚而不能营运。浊气滞塞于中。今扶助正气。使之自然健运。邪无所留。而胀消矣。


盛启东云。凡下气虚乏。中焦气壅。欲散满则恐虚其下。欲补下则满甚于中。况少服则资壅。


多服则宣通。当以启峻汤峻补其下。疏启其中。故气既得峻补。则上行而启其中。中焦营运之令。使之疏通。则中满自消。下虚自实。乃塞因塞用也。补脾药必佐姜制浓朴。以其温能益气。辛能宽胀也。


张介宾曰。按五脏六腑。虽皆有胀。然无不本于脾肺肾三脏。脾属土主运化。肺属金主五气。


肾属水主五液。故五气所化之液。咸本于肾。五液所行之气。咸本于肺。转输于金水二家。以制水而生金者。咸本于脾。是以肿胀之病。无不由此三者。但阴阳虚实。治法各殊耳。大抵阳证必热。热者多实。阴证必寒。寒者多虚。先胀于内后胀于外者多实。先胀于外后胀于内者多虚。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者多实。小水清白大便稀溏者多虚。脉滑数有力者多实。脉细微无力者多虚。形色红黄气息粗大者多实。容颜枯槁音声喘促者多虚。胀起于经年累月。由食少多泻而致者。虚也。当补中为主。胀起于旬日之间。忽因七情六气而成者。实也。当疏利为主。朝宽暮急。血虚。暮宽朝急。气虚。朝暮皆急。气血俱虚。余于胀满。察其实者。直清阳明。反掌收功。若涉虚者。温补脾肾。渐次康复。其有不大实亦不大虚者。先以清利见功。继以补中调摄。又有标实而本虚。泻之不可。补之无功。极为危险。在病名有鼓胀与蛊胀之殊。鼓胀者。中空无物。腹皮绷急。多属于气也。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蛊即血也。在治法有理脾理肺之殊。先喘而后胀者治在肺。先胀而后喘者治在脾。然胀则必喘。喘则必胀。二者相因也。脾不运而浊火上炎。肺不得清则喘。肺气被郁。喘而不得下降则胀。治分新久虚实。初起脉实大。二陈、苏子、葶苈泄之。二便通畅。喘胀俱减。其功易易也。


喻嘉言曰。从来肿胀。遍身头面俱肿。尚易治。若只单单腹胀。则难治。遍身俱肿胀者。


五脏六腑各有见证。故泻肝泻脾。泻膀胱大小肠。间有取效之时。单单腹胀久窒。而清者不升。浊者不降。互相结聚。牢不可破。实因脾胃之衰微所致。而泻脾之药。安敢漫用乎。且肿胀之可泻者。但可施之于壮盛。及田野之流。岂膏粱老弱所能受。设为肿病。为大满大实。必从乎泻。则久病后肿与产后肿。将亦泻之耶。后人不察。概从攻泻。其始非不遽消。其后攻之不消矣。其后再攻之如铁石矣。不知者见之。方谓何物邪气。若此之盛。自明者观之。不过为猛药所攻。即此身之元气。转与身为难。有如驱良民为盗贼之比。明乎此。则有培养一法。补益元气是也。则有招纳一法。宣布五阳是也。则有解散一法。开鬼门洁净府是也。三法是不言泻。而泻在其中矣。夫胀皆脾胃之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致水谷聚而不散。故成胀满。饮食不节。不能调养。


则消气下降。浊气填满。胸腹湿热相蒸。遂成此证。小便短涩。其病胶固。难以治疗。用半补半泻之法。健脾顺水宽中为主。不可过用猛烈。反伤脾胃。病再复胀。不可治也。宜分消汤、分消丸。随寒热虚实加减治之。胀满得之未久。或胀或消。腹皮稍软。不泄不喘。随治随愈。若脐心凸起。利后胀复急。久病羸乏。喘急不得安者。名曰脾肾俱败。无有愈期。至咳嗽失音。青筋横绊腹上。及爪甲青。卒肿。头面苍黑。呕吐头重。上喘下泄者。皆不治。蓄血成胀。腹上青紫筋见。或手足有红缕赤痕。小水利。大便黑。金匮下瘀血汤。不应。抵当丸去水蛭。加樗鸡作丸。空腹日进梧子大三丸。血下止后服。轻则散血消胀汤。肥白人腹胀。多是湿痰。二陈、六君、平胃、五苓参酌。瘦人腹满是热。用炒川连、浓朴、白芍、香附。妇人血肿。烦躁漱水不欲咽。神昏善忘。小便多。大便黑。散血消胀汤。虚人血蛊。琥珀人参丸。或因产崩血虚。或瘀血不散。亦成肿胀。其人必脉涩面黑。不可作水湿治之。腹胀便血。其脉大。时绝者死。腹大胀。四末清。形脱泄甚。上气喘息者死。腹胀误用攻药暂宽。复胀者皆不治。先胀于内后胀于外。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气色红亮声音高爽者。实也。木香、沉香、砂仁、枳实、浓朴、苍术、大腹皮。以治脾也。桑皮、葶苈、蔻壳、苏子、桔梗枳、橘。以治肺也。木通、防己、茯苓、车前、泽泻、猪苓。以利小便也。麻黄、防风、羌活、葛根。以发汗也。如气壮能食。年少新病者。大黄、芒硝皆可应用。先胀于外后甚于内。小便淡黄大便不实。气色枯白语言低怯者。虚也。参、苓、白术、陈皮、甘草。以补脾也。人参、黄 、桔梗、苡仁。以补肺也。沉香、枳壳、木香。以理气也。桂、苓、泽泻、猪苓、白术以利小便。升麻、柴胡以开鬼门。如虚甚多寒。桂、附、姜、萸。俱宜取用。金匮肾气丸。益火消阴。脉沉者。诚为切要之药。然必小腹胀极。而后旁及于上者为宜。试观冰盘冷气。必从下渗。冰坛胀满。则从上而裂矣。小建中汤。于土中泻木。必脉浮而弦强者。乃为合剂。亦须胁下胀急而后旁及于中者。方可投之。盖风木之邪起于东方。土败木贼。然后中央受困耳。胀而本虚证实。攻补两难者。丹方。用陈香橼去穣。入溺白 过。水肿用通草汤。气肿用砂仁汤。血肿浓煎土牛膝汤。虚极用人参汤。每日空腹服二钱。此方能散积滞而不大伤元气也。胀而虚实莫辨。宜用火酒热饮。觉辣喉者。属实热。当进苦寒燥湿攻坚之剂。若饮热火酒如啜冷水者。属虚寒。参、术、姜、桂须大剂频投。方可救援。金蟾散。治一切实胀。用大虾蟆一只。以砂仁堆满腹中。盐泥固济。 令红透。烟尽去泥研末、陈酒下三钱。并治小儿疳积腹胀。米汤下一钱。肿胀服药。最忌盐、酱、糟物。愈久欲食。须用开盐酱法。用大鳢鱼一个破开。入五苓散。放瓦上对合。上下俱用火炙黄焦存性。为末。加麝香少许。空心姜、枣汤服之。水肿亦然。惟火胀不忌盐、酱。如面色枯槁。肢体消瘦。单腹胀急而块垒不平者。皆属火胀。此非水肿。无虑助肾水之邪也。若脉弦细涩。虽能饮食。终亦必亡。火肿误服金匮肾气等药。急投连、柏、金铃、白芍之类。仍用桂、附少许。为热因热用之向导。庶可挽回。若喘泻肢枯。脉无胃气者不救。


〔诊〕 脉弦为肝克脾胃。脉实则胀。此属实。关上脉虚即胀满。此属虚。洪数为热胀。迟弱为阴寒。浮为虚满。紧为中实。虚数者不可治。实大浮洪者易治。沉微细小者难痊。盛而紧大。坚以涩。迟而滑。皆胀满多热。脉浮大。腹胀为逆。发热不休。或寒热如疟。皆不可治。腹大胀。四肢冷。泄泻。不及一时而死。腹胀便血。脉大时绝为逆。胀而上则喘咳。下则泄泻。脉浮大沉细。皆不治。


项彦章治一女。腹胀如鼓。四体骨立。众医或以为妊为蛊为瘵。诊其脉。告曰。此气薄血室。


其父曰。服芎、归辈积岁月。非血药乎。曰。失于顺气也。夫气道也。血水也。气一息不运。则血一息不行。经曰。气血同出而异名。故治血必先顺气。俾经隧得通。而后血可行。乃以苏合香丸投之。三日而腰作痛。曰。血欲行矣。急以芒硝、大黄峻逐之。下污血累累如瓜者数十枚而愈。缘其六脉弦滑而数。弦为气结。滑为血聚。实邪也。故行气而血大下。又一女病同而诊异。项曰。此不治。法当数月死。向者脉滑为实邪。今脉虚。元气夺矣。又一女病亦同。而六脉俱弦。项曰。真藏脉见。法当逾月死。后皆如之。


喻嘉言治一血蛊。服药百日后。大腹全消。左胁始露病根一条。如小枕状。以法激之。呕出黑污血斗许。余从大便泄去始消。每思蛊胀不论气血水痰。总必自开一宇。如寇贼蟠据。必根据山傍险。方可久聚。内经论五岁之积。皆有定所。何独于六腑之积久为患。如鼓胀等类者。遂谓漫无根柢区界乎。


石顽治文学顾若雨。鼓胀喘满。昼夜不得寝食者二十余日。吾吴名医。用大黄三下不除。技穷辞去。更一医先与发散。次用消克破气二十余剂。少腹至心下。遂坚满如石。腰胁与 中。皆疼痛如折。亦无措指而退。彼戚王墨公邀余往诊。脉得弦大而革。按之渐小。举指复大。询其二便。则大便八九日不通。小便虽少而清白如常。此因克削太过。中气受伤。浊阴乘虚。僭据清阳之位而然。以其浊气上逆。不便行益气之剂。先与生料六味丸加肉桂三钱。


沉香三分。下黑锡丹二钱。导其浊阴。是夜即胀减六七。胸中觉饥。侵晨便进糜粥。但腰胯疼软。如失两肾之状。再剂胸腹全宽。少腹反觉微硬。不时攻动。此大便欲行。津液耗竭。不能即去故也。诊其脉。仅存一丝。改用独参汤加当归、枳壳。大便略去结块。腰痛稍可。少腹遂和。又与六味地黄。仍加肉桂、沉香。调理而安。


《九灵山房集》云∶钟女病腹胀如鼓,四肢骨立,医或以为孕、为虫、为瘵也。项彦章诊其脉告曰∶此气薄血室。钟曰∶服芎、归辈积岁月,非血药乎?彦章曰∶失于顺气也。夫气道也,血水也,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矣。经曰∶气血同出而异名,故治血必先顺其气,俾经坠得通,而后血可行。气为血帅,气行而血亦行,专治其血,无益矣。乃以苏合香丸投之。三日而腰作痛,彦章曰∶血欲行矣,急治芒硝、大黄峻逐之,下污血累累如瓜者,可数十枚,应手而愈。彦章所以知钟女之病者,以脉弦滑而且数。弦者气结,滑者血聚实邪也。故气行而大下之瘳。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