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膈噎

《医学入门》:膈噎

《杂病治例》:膈噎

三焦枯槁成膈噎,饮食不下,而大便不通,名膈噎。《疏》云∶膈有拒格意,即隔食反胃也。《玉机》云∶噎塞大便不通,通幽汤。故以膈噎为题。《局方》以噎近咽,膈近胃,而遗下焦,又妄分十膈五噎,皆非经旨。病因内伤,忧郁失志及饮食淫欲而动脾胃肝肾之火;或因杂病,误服辛香燥药,俱令血液衰耗,胃脘枯槁。其槁在上焦贲门者,食不能下,下则胃脘当心而痛,须臾吐出乃止。贲门,即胃脘上口,言水谷自此奔入于胃,而气则传之于肺也。其槁在中焦幽门者,食物可下,良久复出。幽门与中脘相近,言其位幽僻,胃中水谷自此而入小肠也。其槁在下焦阑门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阑门脐下,拦约水谷,分入膀胱、大肠而为粪溺。是大小肠、膀胱,乃气血津液流通之道路也。


阳火上升有虚热;


经曰∶三阳结谓之膈。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不能便,膀胱热结则津液涸。三阳热结,脉必洪数有力,前后闭塞。下既不通,必反而上行,所以噎食不下,纵下复出,乃阳火上行而不下降也。实火,黄连解毒汤加童便、姜汁,或益元散入姜汁,澄白脚为小丸,时时服之,温六丸尤妙。甚者,陶氏六一承气汤、人参利膈丸。虚火冲上,食不入者,枳梗二陈汤加浓朴、白术及木香少许,或古萸连丸;渴者,钱氏白术散;大便闭者,导滞通幽汤,或参仁丸、麻子仁丸。当噎未至于膈之时,便宜服此防之,膏肓之疾,岂可怠忽!


间有身受寒气,口伤冷物,以脾胃火衰,膈上苦冷,肠鸣,脉必滑微,宜暂用丁香煮散、五膈汤、五噎汤、单附子散以劫之。若不求其本,偏认为寒,概用辛香燥药,必至烁阴不救。


为痰为积本七情,


古云∶膈噎神思间病,惟内观养之。盖七情火郁,熏蒸津液,为痰为积,积久则血愈衰。《针经》曰∶怒气所至,食则气逆不下;劳气所至,为膈噎、喘促;思气所至,为中痞,三焦闭塞,咽嗌不利。痰饮脉滑或伏,二陈汤、古参夏汤、化痰丸、栝蒌实丸,或用黄连、吴萸、贝母、栝蒌仁、牛转草,水煎;食积脉滑而短,枳术丸加黄连、陈皮、半夏,或狗米平胃丸、虎脂平胃丸,或用保和丸二钱,加姜炒黄连三钱、山楂二钱为丸,麻仁大,胭脂为衣,每六十丸,人参煎汤,入竹沥下。七情郁结,脉沉而涩,饮食喜静,胸背痛者,四七汤、温胆汤;痞满烦闷,微嗽,二便不利者,分心气饮、四磨汤,或木香、槟榔二味等分为末,白汤下;伤神不睡者,十味温胆汤、朱砂安神丸;腹胀肠鸣者,木香匀气散;有积聚者,阿魏撞气丸;恶闻食气者,五膈宽中散。


气血两虚多口沫;


沫大出者,死。气虚不能运化生痰者,脉必缓而无力,四君子汤;大便闭,加芦根、童便;气虚甚者,六君子汤加附子、大黄;酒毒,加甘庶汁;单人参汤、人参膏尤妙。


血虚不能滋润生火者,脉必数而无力,四物汤加童便、竹沥、姜汁;大便闭,加桃仁、红花;有瘀血,加牡丹皮、韭汁;防生虫,加驴尿;血虚甚,加干姜;血燥,加牛、羊乳汁,不可以人乳代之,盖人乳反有七情、饮食之毒火故也;气血俱虚者,八物汤主之。


金水二脏须扶持,


血阴主静,内外两静,则脏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气有养,阴血自生,津液传化合宜,何膈噎之有?肾气丸主之。


益阴养胃是总诀。


不问虚实,俱以益阴养胃为主,庶免后患。通用二陈汤加童便、竹沥、姜汁、韭汁;有热,加土炒芩、连、栝蒌、桔梗;七情,加香附、川芎、木香、槟榔;不纳食,加麦芽、神曲;热结食反上奔,加大黄、桃仁;气虚,合四君子汤;血虚,合四物汤。杂方∶烧针丸、杵糠丸、紫金锭、霞天膏、神仙夺命丹、古阿魏散,或灵砂,烧酒下。凡五十岁后,血枯粪如羊屎,及年少不淡薄饮食、断绝房室者,不治。



即翻胃。血虚、气虚、热、痰兼病血积、癖积。


补气 四君子加芦根、童便,或参苓白术散,或韭汁、牛羊乳,或入驳驴尿。


补血 四物加童便。血病不可服香燥之药,服之必死。


消积 有用阿魏、香附、砂仁、仙术、陈皮、山豆、枳实、木香、归须、桃仁、黄连之类。


温胃 以马雹儿烧灰存性,每服一钱,用枣肉、平胃散二钱和入酒调下。丁沉透膈汤,小七香丸。


行气 木香流气饮、嘉禾散。


清镇 烧针丸。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