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洪宝丹

《救伤秘旨》:洪宝丹

《仙传外科集验方》:洪宝丹

《正体类要》:洪宝丹

亦名济阴丹,治接断用。


天花粉(三两) 姜黄 白芷 赤石脂(各一两)


共为细末,茶汤调敷患处。又接断方∶乱发烧灰敷舌上接之。必须口合,以防其冷。凡耳鼻断落,乘热蘸之,接上即愈。亦须包暖、勿冷方效。能以口合,更妙。



(又名金丹、寸金、四黄散、一黄散,又名破血丹、黄药。)


天花粉(三两重) 姜黄(一两重) 白芷(一两重) 赤芍药(二两重)


上为末,茶、酒、汤使,随证热涂诸般热证、痈肿之毒,金疮之证。


此一药一凉而已,能化血为水,又能使血瘀积,又能凉肌生肉,去死肌烂肉,及能破血退肿,又能滞气为浮,能止痛又能为痛,闭脓又能出脓,一反一复。此方药性无他,遇凉效少,遇热效多,故非十分阳证不可轻用,恐或凝寒,治疗费力。若夫金疮出血,非此不可,乃第一药。余外但可为前二药之佐使尔,当审之审之。大抵此三药可合力同功者,可独将专权者,可分司列职者,可合围交攻者,可借援求救者,可勇力相持者,可正兵先锋、奇兵取胜者,可奇兵先锋、正兵取胜者。神圣工巧,端与兵法无异。然兵随印转,将遂令行。故立功取胜,存乎其人。苟非明理通变之士,何足言哉。用法如后∶


●若病势大热,可用热茶调敷。如证稍温,则用酒调。若用以撮脓,可用三分姜汁、七分茶调。何也?此药最凉,能使血退;姜汁性热,能引血潮。故血退则被引,血潮被逐。进退相持,而后成脓作破,逼脓尽流也。


●凡疮口破处,肉硬不消者,疮口被风所袭也。此方中加独活以去风,用热酒调。如又不消,则风毒已深,肌肉结实,又加紫荆皮,有必消之理矣。


●此方莫善,去金疮及诸热症赤肿,断诸血根,不使掀赤。若痈疽不可轻用,恐贴处不散,毒入内,在骨则成骨痈,在喉项则毒瓦斯聚喉,在胸背则阴烂脏腑,在腹肚则为内痈,杀人不救,可不慎哉。只以冲和、玉龙,根据法详证,用之为妙。


●年少血壮之人,衰老血败之士,如有溅血,无药可止,血尽人亡。若在手足,可用茶调敷手足上下尺余远;若在胸背腰腹,则全体敷之,把住血路,方能止。却用断血药。(五倍末,方见后。)或神效军中方 口,方得安愈。


●治金疮重者,筋断脉绝,血尽人亡。如要断血,须用绳及绢袋缚住人手臂,却以此方从手臂上,用茶调敷住血路,然后却用断血药 口,却不可使内补及四物等药,却又能令人发呕吐,甚则口眼 邪。少焉发烦、发热,成破伤风。只可下对金饮加川芎、白芷、姜、枣煎自安,却徐徐补血。如或有破伤风证,又须用破伤风药,即葛根汤之类。(方见后。)疮口用军中方加九肋鳖甲酥炙碾。


●凡金疮在头面上者,血不止。急用此方,茶调团围敷颈上截血,疮口边亦用此敷,军中方 口。重十日、轻者三日效。


●凡金疮着水,肉翻花者,可用薤汁调此方敷疮口两旁,以火微灸之。或用早稻秆烟熏之,疮口水出即愈。如无水出即是风袭,可用南星茶调敷之即愈。然后以军中方 口妙。


●治妇人产后,或经绝血行逆上,心不能主,或吐血、鼻衄、舌衄,可以此方用井花水调敷颈上,生艾汁调亦妙,其血立止,然后服药以绝原。如舌衄,必有血泡,破之复胀,可用线于舌根颈缚住勿除,于颈项上截血。内用黄芩、荆芥凉心之药,以收其原。舌上用蜜调结口之药以治之,泡破除线血不胀矣。服凉心药四物汤加荆芥、薄荷、朱砂。


●此方用药调涂热毒,恐随干随痛,赤肿不退,当用鸡子清调敷,诸热毒难干妙。汤火疮同。


●打破伤损在胸膈上者,药通血不下,可用绿豆水调此药末吞之,即吐出而安。又有从高坠下,用通血药不下,数日病患几死。此必天时寒冻,服大黄等药冰之,血凝片不行,可用热酒调军姜末饮之,片时血通,人得更生。盖借热性以活死血,则前药方能行矣。



(一名济阴丹) 治伤损 痛,并接断。


天花粉(三两) 姜黄 白芷 赤芍药(各一两)


上为末,茶汤调搽患处。


治金伤出血不止。用牛胆、锻石,掺之即止。以腊月牛胆入风化锻石,悬当风,候干用。


又方∶金疮出血不止,以五倍子生为末,干贴。如不止,属血热,宜用犀角地黄汤之类。大凡金疮出血不止,若素怯弱者,当补气。若素有热,当补血。若因怒气,当平肝。若烦热作渴昏愦,当补脾气。若筋挛搐搦,当养肝血。不应,用地黄丸,以滋肾水。


又方∶皮破筋断者,以百胶香涂之,或以金沸草汁频涂,自然相续。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