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
《仁术便览》:脾胃
脉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得一涩,其证四肢满闷,肢节燥痛,难以屈伸,身体沉重,心烦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懒惰,口失滋味,大小便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大便涩滞不行,一二日一见,夏月飧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脓血,胸满短气,咽膈不通,安卧嗜睡无力,不思饮食。
《景岳全书》:脾胃
经义
《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营卫生会篇》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热论》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
《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经于肝。(详前饮食门)《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详前饮食门)。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
《五味篇》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决气篇》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辩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邪客篇》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 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平人绝谷篇》曰∶平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实更虚,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气和,则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动输篇》曰;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五脏别论》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玉机真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溉四傍者也。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
《阴阳别论》曰∶所谓阴者,真脏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阳明脉解篇》帝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何也?岐伯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帝曰∶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热盛于身,故弃衣而走也。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太阴阳明论》帝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 ,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病在脾,愈于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苦泻之,甘补之。
《五邪篇》曰∶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本病论》曰∶饮食劳倦即伤脾。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
《病能论》曰∶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经水篇》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也。
《痿论》帝曰∶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故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本输篇》曰∶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玉版篇》曰∶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迎而夺之而已矣。
论脾胃
脾胃为水谷之海,得后天之气也。何也?盖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精血之司在命门,水谷之司在脾胃,故命门得先天之气,脾胃得后天之气也。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且先天如朝廷,后天如司道,执政在先天,布政在后天,故人自有生以后,无非后天为之用,而形色动定,一无胃气之不可。故经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曰∶人以水谷为本,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正以人之胃气即土气也,万物无土皆不可,故土居五行之中而主于四季,即此义也。
由此推之,则凡胃气之关于人者,无所不至,即脏腑、声色、脉候、形体,无不皆有胃气,胃气若失,便是凶候。如五脏胃气之病,则凡气短气夺而声哑喘急者,此肺之胃败也。
神魂失守,昏昧日甚,而畏寒异常者,此心之胃败也。躁扰烦剧,囊缩痉强,而恐惧无已者,此肝胆之胃败也;胀满不能运,饮食不能入,肉脱痰壅而服药不应者,此脾之胃败也。关门不能禁,水泉不能化,热蒸不能退,骨痛之极不能解者,此肾之胃败也。又如五色之有胃气者,无论青红黑白,皆宜兼苍黄明润,若色赤如赭,或如 血;色青如蓝,或如草滋;色白如盐,或如枯骨;色黄如枳实,或如黄土;色黑如 ,或如地苍,而加之沉晦,是皆五色之胃败也。又如脉象之有胃气者,经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故无论浮、沉、迟、数,皆宜兼见缓滑,方是脉中之胃气。若见但弦、但钩、但毛、但石、但代,或弦搏之极而全无和气,或微渺之极而全无神气,总云真脏之见,是皆五脉之胃败也。不独此也,即如情性气质,亦无不关于胃气,盖土性浓重,而轻薄者少胃气,土色苍固,而夭嫩者少胃气,是可知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
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而凡脾胃受伤之处,所不可不察也。盖脾胃之伤于外者,惟劳倦最能伤脾,脾伤则表里相通,而胃受其困者为甚。脾胃之伤于内者,惟思忧忿怒最为伤心,心伤则母子相关,而化源隔绝者为甚,此脾胃之伤于劳倦情志者,较之饮食寒暑为更多也。故经曰∶二阳之病发于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再此之外,则脾胃属土,惟火能生,故其本性则常恶寒喜暖,使非真有邪火,则寒凉之物最宜慎用,实所以防其微也。若待受伤,救之能无晚乎?此脾胃之伤于寒凉生冷者,又饮食嗜好之最易最多者也。故昔有柳公度者,善于摄生,或问其致寿之术,则曰∶我无他也,但不以气海熟生物,暖冷物,亦不以元气佐喜怒耳。此得善养脾胃之道,所以便能致寿。
故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奈何今之医家习矣不察,初不知元气胃气为何物,动辄止知攻病,开口便云有火,以致败人胃气,绝人谷气者,不可胜纪。殊不知病之与命,孰为重轻?正之与邪,孰为缓急?矧此中的确之用,孰者宜先,孰者宜后,自有标本一定之理,原非可以意凑猜摸者也。世有庸流,每借窃一二成语,东扯西拽,以似为是,偏执惑乱,欺人误人,倘不幸遇之而不能烛其真伪,其亦命之使然乎,悲乎!悲乎!
论东垣《脾胃论》
人以水谷为本,故脾胃为养生之本,惟东垣独知其义,发为《脾胃论》曰∶历观《内经》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此诸病之所由生也。因引《内经》之义,如《生气通天论》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阳气者,烦劳则张。故苍天之气贵清净,阳气恶烦劳,此病从脾胃生者一也。又引《五常政大论》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此病从脾胃生者二也。又引《六节藏象论》曰∶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者,皆取决于胆也。夫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生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餐泄肠 不一而起,此病从脾胃生者三也。
又引《本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此之谓气者,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气或乖错,人何以生?此病从脾胃生者四也。夫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然则奈何?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曰∶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诸如此论,皆东垣独得之见也。
兹察其所谓苍天贵清净,阳气恶烦劳者,此指劳倦之为病也。所谓收藏令行,故其人夭者,此指阴盛阳衰之为病也。所谓春气升则万物安者,此指降则无生之为病也。所谓气或乖错,人何以生者,此指阳气受伤之为病也。东垣此言,其垂惠后世,开导末学之功,诚非小矣。独怪其前论中又有矛盾之谈,如曰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固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者,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为病。若此数语,则大见矛盾矣。第观其前四条,则总虑阳气之受伤也,故曰大忌苦寒之药。此一节又云火胜之为病,更当何法以治之?且所云喜、怒、忧、恐损伤元气,资助心火,火胜则乘其土位,此何说也?夫元气既损,多见生阳日缩,神气日消,何以反助心火?脾胃属土,得火则生,何谓火胜则乘其土位?且人之元气,本贵清和,寒固能病,热亦能病。然热伤元气,而因劳动火者,固常有之,此自不得不从清补;若因劳犯寒,而寒伤脾胃者,尤酷尤甚,此可概言为火乎?第热证显而寒证隐,故热证易见而寒证不之觉也;真热证犹易辩,而假热证尤不易辩也。矧元气属阳,火其类也,而热为同气,邪犹可制;阴为阳贼,寒其仇也,而生机被伐,无不速亡,故经云少火生气,未闻少寒生气也。又云避风如避箭,未闻避热如避箭也。由此观之,则何不曰寒与元气不两立,而反云火与元气不两立乎?兹举火字特以为言,致令后生之妄言火者,反尽忘东垣前四条之格言,而单执不两立之说,用为治火之成按,是东垣戒之而反以诲之,此其白璧之瑕,余实不能不为东垣惜也。
及再考东垣之方,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黄 人参汤,清暑益气汤等方,每用升柴,此即其培养春生之意,而每用芩连,亦即其制伏火邪之意,第以二三分之芩连,固未必即败阳气,而以五七分之参术,果即能斡旋元气乎?用是思及仲景,见其立方之则,用味不过三四品,用数每至二三两;且人之气血本大同,疾病多相类,而仲景之方大而简,东垣之方小而杂,何其悬绝一至如此?此其中要必有至道存焉。宾以后学,固不敢直判其孰是孰非,而私心向往,则不能不霄壤于其间也。一、脾胃三方,有论在前饮食门。
论治脾胃
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为土脏,灌溉四傍,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今人止知参、苓、枳、术、山楂、麦芽、神曲、浓朴之类,乃为脾胃之药,而不知风寒湿热皆能犯脾,饮食劳倦皆能伤脾,如风邪胜者宜散之,则麻黄、桂枝、柴胡、干葛之类皆是也。寒邪胜者宜温之,则桂、附、干姜、丁香、茱萸之类皆是也。热邪胜者宜寒之,则芩、连、知、柏、栀子、石膏之类皆是也。湿邪胜者宜燥之,则苍术、白术、半夏、猪苓之类皆是也。饮食停积者宜行之,则三棱、蓬术、大黄、芒硝之类皆是也。劳倦内伤者宜补之,则人参、黄 、白术、杜仲之属皆是也。
然脏腑虽分十一,而同有阴阳,同此血气,矧太阴常多血少气,阳明常多血多气,使此中之血瘀,则承气、抵当之类总属脾胃之药;使此中之血虚,则四物、五物、理阴、五福之类又孰非脾胃之药乎?再若五脏之邪皆通脾胃,如肝邪之犯脾者,肝脾皆实,单平肝气可也;肝强脾弱,舍肝而救脾可也。心邪之犯脾者,心火炽盛,清火可也;心火不足,补火以生脾可也。肺邪之犯脾者,肺气壅塞,当泄肺以苏脾之滞;肺气不足,当补肺以防脾之虚。肾邪之犯脾者,脾虚则水能反克,救脾为主;肾虚则启闭无权,壮肾为先。至若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若能纳而不化,此脾虚之兆易见;若既不能纳,又不能运,此脾胃之气俱已大亏,即速用十全大补、六味回阳等剂尤恐不及,而尚欲以楂、苓、枳术之类,冀为脾胃之永赖乎?是以脾胃受伤,但使能去伤脾者,即俱是脾胃之药。此中理奥机圆,姑举此以见其概,而随宜应变,诚有非言能尽悉者。且诸药入口,必先入胃而后行及诸经,若妄用相妨相碍等物,亦岂有既入其腑,能不先犯脾胃,而竟走他脏者乎?倘不明此理,而徒执一二成方,曰∶此可攻邪,此可健胃,则其胸次可知矣。
述古(共二条)
徐东皋曰∶百凡治病,胃气实者,攻之则去,而疾恒易愈。胃气虚者,攻之不去。盖以本虚,攻之则胃气益弱,反不能行其药力,而病所以自如也。非药不能去病,亦以主气不行药力故也。若峻攻之,则元气伤而病益甚,若不知机,攻尽元气则死矣。如虚热者,服寒凉之药而热反甚何也?经曰∶服寒而反热者,奈何?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若胃气不虚,虽有病者,不攻自愈,故中医用药亦常效焉。观夫藜藿野人之病,尝不药自愈可知矣。故曰∶治病不察脾胃之虚实,不足以为太医。
又曰∶汉张仲景着《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者。观其少阳证,小柴胡汤用人参,则防邪气之入三阴,或恐脾胃稍虚,邪乘而入,必用人参、甘草,固脾胃以充元气,是外伤未尝忘内因也。至于阳毒升麻汤、人参败毒散、化斑汤、黄连汤、白通汤、理中汤、炙甘草汤、橘皮汤、五味子汤、栝蒌根汤、建中汤等,未尝不用参 以治外感,可见仲景公之立方,神化莫测。或者只以外伤是其所长,而内伤非所知也,此诚不知公者也。何今世之医不识元气之旨,惟见王纶《杂着》戒用人参之谬说,执泥不移,乐用苦寒攻病之标,致误苍生,死于非命,抑何限耶!间有病家疑信相半,两勿之从,亦但不速其死耳,直以因循,俟其元气自尽,终莫之救而致毙者,可谓知乎。况斯世斯时,人物剧繁,禀气益薄,兼之劳役名利之场,甚至蹈水火而不知恤,耽酒色以竭其真,不谓内伤元气,吾弗信也。观其杂病稍用攻击,而脾胃遂伤,甚则绝谷而死者,皆可类推矣。
脾胃论列方
理中汤(热一) 理阴煎(新热三)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四物汤(补八) 五福饮(新补六) 建中等汤(补二二后) 白通汤(热一四五) 五物煎(新因三) 栝蒌根汤(散百七) 化斑汤(寒三) 橘皮汤(和二九八)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黄连汤(寒百三) 炙甘草汤(热四四) 人参败毒散(散三六) 抵当汤(攻三七) 五味子汤(补五七) 阳毒升麻汤(散百六)承气汤(攻一) 小柴胡汤(散十九)
论外备用方
归脾汤(补三二) 二陈汤(和一) 五味异功散(补四) 煨肾丸(补一四六 能消谷) 平胃散(和十七) 加味四君子汤(补二) 胃苓汤(和百九十) 四君子汤(补一) 加味枳术丸(和八三) 启脾丸(和八六 行滞) 六君子汤(补五) 养胃进食丸(和八九) 人参散(和二百六十 虚寒) 大健脾丸(和八五)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 寒滞) 安脾散(热六七 虚寒不化)大七香丸(和一三一 气寒) 丁香茯苓汤(热六三 温胃行滞) 九宝丹(热一四三 温理脾胃) 大半夏汤(和十一 痰饮) 藿香安胃散(热七一 脾虚气滞) 太和饼(小九) 参苓白术散(补五四) 木香人参枳术丸(和八二) 和中丸(和八八 温脾胃) 参术健脾丸(和六四虚滞) 八味汤(热一四一 虚寒气滞) 温胃汤(热十二 暖胃和中)
《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钱 胃虚少纳。土不生金。音低气馁。当与清补。(胃阴虚不饥不纳)
麦冬 生扁豆 玉竹 生甘草 桑叶 大沙参
王 数年病伤不复。不饥不纳。九窍不和。都属胃病。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竟是治脾之药。腑宜通即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
麦冬(一钱) 火麻仁(一钱半炒) 水炙黑小甘草(五分) 生白芍(二钱)
临服入青甘蔗浆一杯。
某(二四)病后胃气不苏。不饥少纳。姑与清养。
鲜省头草(三钱) 白大麦仁(五钱) 新会皮(一钱) 陈半夏曲(一钱) 川斛(三钱) 乌梅(五分)
某(三四)脉涩。体质阴亏偏热。近日不饥口苦。此胃阴有伤。邪热内炽。古称邪火不杀谷是也。
金石斛 陈半夏曲 生谷芽 广皮白 陈香豉 块茯苓
某 理肺养胃。进以甘寒。(肺胃阴虚)
甜杏仁 玉竹 花粉 枇杷叶 川贝 甜水梨汁
某 脉数。口渴有痰。乃胃阴未旺。
炒麦冬 生白扁豆 生甘草 白粳米 北沙参 川斛
陈(二十)知饥少纳。胃阴伤也。
麦冬 川斛 桑叶 茯神 蔗浆
某 胃阳受伤。腑病以通为补。与守中必致壅逆。(胃阳虚)
人参 粳米 益智仁 茯苓 广皮 炒荷叶
某 食谷不化。胃无火也。
生白芍 浓朴 新会皮 益智仁 茯苓 砂仁
计(三三)阳微痰黑。食入不化。
人参 生益智 桂心 茯神 广皮 煨姜
高(六八)脉 小带弦。知饥不欲食。晨起吐痰。是胃阳不足。宜用外台茯苓饮。
又 人参 白术 茯苓 广皮 半夏 枳实皮 白蒺藜 地栗粉
席(二三)脉右濡。脐上过寸有聚气横束。几年来食难用饱。每三四日一更衣。夫九窍失和。都属胃病。上脘部位为气分。清阳失司。仿仲景微通阳气为法。
薤白 栝蒌汁 半夏 姜汁 川桂枝 鲜菖蒲
某(三二)脉濡自汗。口淡无味。胃阳惫矣。
人参 淡附子 淡干姜 茯苓 南枣
王 脉小。右弦。病属劳倦。饮食不和。医投柴葛。杂入消导。升表攻里。致汗泄三日。脘中不饥。全是胃阳大伤。防有哕呃厥逆之变。
生益智仁 姜汁 半夏 茯苓 丁香 炒黄米
孙 长夏热伤。为疟为痢。都是脾胃受伤。老年气衰。不肯自复。清阳不肯转旋。脘中不得容纳。
口味痰吐不清。脉弦右濡涩。下焦便不通调。九窍不和。都胃病也。此刚补不安。阳土不耐辛热矣。议宣通补方。如大半夏汤之类。 大半夏汤加川连姜汁。
又 小温中丸。
钱(二二)壮年肌柔色黯。脉小濡涩。每食过不肯运化。食冷物脐上即痛。色脉参合病象。是胃阳不旺。浊阴易聚。医知腑阳宜通。自有效验。
良姜 草果 红豆蔻 浓朴 生香附 乌药
汪 舌灰黄。脘痹不饥。形寒怯冷。脾阳式微。不能运布气机。非温通焉能宣达。(脾阳虚)
半夏 茯苓 广皮 干姜 浓朴 荜茇
周(四十)脉象窒塞。能食少运。便溏。当温通脾阳。
生白术(一钱半) 茯苓(三钱) 益智仁(一钱) 淡附子(一钱) 干姜(一钱) 荜茇(一钱)
又 温通脾阳颇适。脉象仍然窒塞。照前方再服二剂。如丸方。当以脾肾同治着想。
吴 酒多谷少。湿胜中虚。腹痛便溏。太阴脾阳少健。平胃合四苓加谷芽。
王(五十)素有痰饮。阳气已微。再加悒郁伤脾。脾胃运纳之阳愈惫。致食下不化。食已欲泻。夫脾胃为病。最详东垣。当升降法中求之。(脾胃阳虚)
人参 白术 羌活 防风 生益智 广皮 炙草 木瓜
张(十九)食加便溏。胃醒脾不运也。方药当以太阴阳明是调。异功散加甘松益智。
周(四二)脉缓弱。脘中痛胀。呕涌清涎。是脾胃阳微。得之积劳。午后病甚。阳不用事也。大凡脾阳宜动则运。温补极是。而守中及腻滞皆非。其通腑阳间佐用之。
人参 半夏 茯苓 生益智 生姜汁 淡干姜大便不爽。间用半硫丸。
朱(五四)阳微。食后吞酸。
茯苓(四两) 炒半夏(二两) 广皮(二两) 生于术(二两) 浓朴(一两) 淡干姜(一两)
荜澄茄(一两) 淡吴萸(一两) 公丁香(五钱) 水法丸。
某(二八)脉弦。食下 胀。大便不爽。水谷之湿内着。脾阳不主默运。胃腑不能宣达。疏脾降胃。令其升降为要。(湿伤脾胃)
金石斛(三钱) 浓朴(一钱) 枳实皮(一钱) 广皮白(一钱半) 苦参(一钱) 神曲(一钱半) 茯苓皮(三钱) 麦芽(一钱半)
不运。洞泄之后。而神倦食减。湿伤脾胃清气。用东垣清暑益气主之。
清暑益气法
洪(妪)脉虚涩弱。面乏淖泽。鼻冷肢冷。肌腠麻木。时如寒凛微热。欲溺大便有不化之形。谷食不纳。此阳气大衰。理进温补。用附子理中汤。(脾肾阳虚)
赵(三七)气分本虚。卫少外护。畏风怯冷。冬天大气主藏。夏季气泄外越。此天热烦倦一因也。是气分属阳。故桂附理阳颇投。考八味古称肾气。有通摄下焦之功。能使水液不致泛溢。其中阴药味浓为君。乃阴中之阳药。施于气虚。未为中 。历举益气法。无出东垣范围。俾清阳旋转。
脾胃自强。偏寒偏热。总有太过不及之弊。补中益气加麦冬北味。(中气虚)
又 间服四君子汤。
宣(三五)痛而纳食稍安。病在脾络。因饥饿而得。当养中焦之营。甘以缓之。是其治法。(饥伤) 归建中汤。
戈 小便短涩混浊。大便频溏。不欲纳谷。此伤食恶食也。当分消土。(食伤)
生益智 广皮 茯苓 泽泻 炒白芍 炒山楂
脾胃之论。莫详于东垣。其所着补中益气。调中益气。升阳益胃等汤。诚补前人之未备。察其立方之意。因以内伤劳倦为主。又因脾乃太阴湿土。且世人胃阳衰者居多。故用参 以补中。二术以温燥。升柴升下陷之清阳。陈皮木香。
理中宫之气滞。脾胃合治。若用之得宜。诚效如桴鼓。盖东垣之法。不过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人宗其意者。
凡着书立说。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今观叶氏之书。始知脾胃当分析而论。盖胃属戊土。
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也。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也。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一脏一腑。皆宜于温燥升运者。自当恪遵东垣之法。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观其立论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此种议论。实超出千古。故凡遇禀质木火之体。患燥热之症。或病后热伤肺胃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热。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都属胃病也。岂可以 术升柴治之乎。故先生必用降胃之法。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义。即宗内经所谓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
以通为用之理也。今案中所分胃阴虚。胃阳虚。脾胃阳虚。中虚。饥伤。食伤。其种种治法。最易明悉。余不参赘。总之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
亦病矣。故脾胃之治法。与各门相兼者甚多。如呕吐肿胀泄泻。便闭不食。胃痛腹痛。木乘土诸门。尤宜并参。互相讨论。以明其理可也。(华岫云)
徐评 发明亦切当。
《寿世保元》:脾胃
一论小儿诸病。因药攻伐。元气虚损。脾胃衰惫。恶寒发热。肢体倦怠。饮食少思。或兼饮食劳倦。头痛身热。烦躁作渴。脉洪大弦虚。或微细软弱。右关寸独甚。亦宜用之。大凡久病或过服克伐之剂。亏损元气。而诸症悉具之。最宜此汤调补。
若无有前症之儿为患者。尤宜用之。
补中益气汤
黄 (蜜水炒) 参(各八分) 白术(去芦油炒) 当归身(酒洗各一钱) 陈皮 甘草(炙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二分)
上锉。姜枣煎。空心。温服。
一论小儿脾胃虚弱。或因克伐之过。致饮食少思。或食而难化。或欲作呕。或大便不实脾胃虚损。吐泻少食。宜用
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姜、枣煎服。
六君子汤 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大便不调。肢体消瘦。面色痿黄。即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
一论小儿脾胃虚弱。吐泻不食。或惊搐痰盛。或睡而露睛。手足指冷。或脾肺虚弱。咳嗽吐痰。或虚热上攻。口舌生疮。弄舌流涎。若母有疾。致儿患此。母亦当服之。
异功散
人参 白茯苓(去皮) 白术(去芦炒) 甘草(炙) 陈皮(各等分)
上用姜、枣煎服。
《卫生易简方》:脾胃
治胃气弱不下食者 用 菜合鲋鱼为羹,食之至效。
治脾胃气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汤饮不下 用粟米半升杵末,水丸如桐子大。煮熟入少盐,空心和汁吞下。
治脾胃气冷,不能下食,虚弱无力 用鲫鱼半斤,细切作 ,沸豉汁投之,入胡椒、干姜、莳萝、陈皮空腹食之。
治胃气冷,吃食即欲吐 用白豆蔻三枚为末,好酒一盏,微温调服,日三盏。
治脾寒气发,歇痛不可忍 用茱萸、桃仁各一两和,炒茱萸焦黑去茱萸,取桃仁去皮尖,细
治脾气壅满,心膈不利 用枳实二两,麸炒黄为末,米饮调二钱下,不拘时。
治脾胃不调,不思饮食 用人参、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陈皮等分,锉细。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不拘时。
治脾胃作疼 用白艾为末,每服一二钱,沸汤调服,不拘时。
治脾胃不和,消食快气 用百合晒干为末,米饮调服一二钱,姜汤亦得。
治脾胃进食 用茴香二两,生姜四两,同捣匀,净器内湿纸盖一宿,次日银、石器中慢火炒黄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茶酒任下。
治脾胃不和,不进饮食,常服暖胃消痰 用苍术去皮五两米泔浸二日,浓朴去皮姜制炒香、陈皮去白、甘草各三两,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或盐汤点服。
并治诸症,名加减平胃散。
若泻脾湿,加茯苓、丁香、白术;
若瘟疫时气,二毒伤寒,头痛壮热,加连根葱白五寸,豆豉三十粒,煎三二服,微汗出愈;
若五劳七伤,手脚心热,烦躁不安,百节酸疼,加柴胡;
若痰嗽疟疾,加姜制半夏;
若五脏气痛,加茴香;
若水气肿满,加桑白皮若伤酒,加丁香、葛根;
若饮冷伤食,加高良姜;
若滑脱泄泻,加肉豆蔻;
若风痰四肢沉困,加荆芥;
若腿膝冷痛,加牛膝;
若浑身虚壅拘急,加地骨皮;
若腿膝湿痹,加菟丝子;
若白痢,加吴茱萸;
若赤痢,加黄连;
若头风,加 本;
若转筋霍乱,加南木瓜;
若七邪六极,耳鸣,梦泄,盗汗,四肢沉重,腿膝酸疼及妇人宫藏久冷,月脉不调者,加官若胃寒呕吐,加生姜;一法加茯苓、丁香;
若气不舒快,中脘痞塞,加缩砂、香附子、姜,煎服;
若欲进食,加神曲、麦 、吴茱萸、蜀椒、干姜;
若伤寒吐利,加 本;
若疟疾寒热,加柴胡;
若小肠气痛,加苦楝、茴香;
若妇人赤白带下,加黄耆。
《吴鞠通医案》:脾胃
许 四十七岁 癸亥二月二十日 脉弦而紧,弦则木旺,紧则为寒,木旺则土衰,中寒则阳不运,土衰而阳不运。故吞酸嗳气,不寐不食,不饥不便,九窍不和,皆属胃病。浊阴蟠踞中焦,格拒心火,不得下达,则心热如火,议苦辛通法。
小枳实(三钱) 淡吴萸(三钱) 半夏(一两) 真云连(二钱,炒) 生苡仁(五钱) 广皮(二钱) 浓朴(三钱) 生姜(六大片)
甘澜水八碗,煎成三碗,分三次服,渣再煎一碗服。
二十四日 六脉阳微,浊阴蟠踞,不食,不饥,不便,用和阳明兼驱浊阴法。今腹大痛,已归下焦,十余日不大便,肝病不能疏泄,用驱浊阴通阴络法。又苦辛通法,兼以浊攻浊法。
淡吴萸(三钱) 小枳实(二钱) 川楝子(三钱) 小茴香(三钱) 雄鼠粪(三钱) 广皮(钱半) 乌药(一钱) 良姜(二钱,炒) 川朴(三钱) 槟榔(二钱)
以得通大便为度。
二十七日 服以浊攻浊法,大便已通,但欲便先痛,便后痛减,责之络中宿积未能通清。
脐上且有动气,又非汤药所能速攻,攻急恐有瘕散为蛊之余。议化 回生丹,缓攻为妙。
某 脉沉紧为里寒,木旺土衰,浊阴上攻,腹拘急时痛,胁胀,腰痛,宜苦辛通法,兼醒脾阳。
白蔻仁(一钱) 官桂(一钱) 川朴(二钱) 半夏(三钱) 生苡仁(三钱) 荜茇(一钱)藿梗(三钱) 木香(八分) 生香附(三钱) 广皮(钱半) 郁金(二钱) 乌药(二钱)
□
某 脉弦细而紧,浊阴上攻,胸痛,用辛香流气法。
淡吴萸(三钱) 小枳实(二钱) 木香(一钱) 川朴(二钱) 川楝子(三钱) 广皮(二钱)槟榔(钱半) 荜茇(二钱) 乌药(二钱) 良姜(三钱)
三帖。
初八日 补火生土,兼泄浊阴。
淡干姜(二钱) 半夏(三钱) 淡吴萸(二钱) 乌药(二钱) 茯苓块(三钱) 生苡仁(三钱) 广皮(钱半) 益智仁(钱半,煨)
四帖。
□
李 十三岁 五月十四日 六脉俱弦,不浮,不沉,不数,舌苔白滑,不食,不饥,不便,不寐,九窍不和,皆属胃病。卧时自觉气上阻咽,致令卧不着席,此肝气之逆也。额角上有虫斑,神气若昏,目闭不欲开,视不远,医云有虫,亦复有理。与两和肝胃,如再不应,再议治虫。
半夏(一两) 旋复花(五钱,包) 秫米(一合)
二十日 六腑不通,九窍不和。医者不知六腑为阳,以通为补,每见其二便闭也,则以大黄、蒌仁寒药下之。以后非下不通,屡下屡伤遂致神气若昏,目闭不开,脉弦缓而九窍愈不通矣。已成坏症,勉与通阳。
广皮(三钱) 川朴(三钱) 白蔻仁(二钱) 半夏(三钱) 大腹皮(三钱) 鸡内金(二钱,炒) 云苓皮(三钱) 益智仁(二钱)
二十三日 六腑闭塞不通,有若否卦之象。按∶否之得名,以坤阴长阳消之候,将来必致上下皆坤而后已。坤为腹,故腹大无外。坤为纯阴,初爻变震为复。然则欲复其阳,非性烈如震者不可,岂大黄等阴寒药所可用哉。
天台乌药散二钱,加巴豆霜二分,和匀分三分,先服一分,候五时不便,再服第二分,得快便,即止。
二十四日 服一次于五时得快便,宿物下者甚多,目闭已开,神气亦清,稍食粥饮,知顽笑矣。
二十五日 六腑不通,温下后大便虽通,而小便仍然未解,心下窒塞,不肌不食,六腑弦迟,急急通阳为要,与开太阳阖阳明法。
川椒炭(三钱) 泽泻(三钱) 公丁香(一钱) 半夏(五钱) 广皮(三钱) 猪苓(三钱)云苓皮(五钱) 良姜(二钱) 安南桂(一钱)
六月初一日 大便已能自解,胃能进食,是阳关已阖。惟小便不通,是太阳不开,与专开太阳。
桂枝(三钱) 云苓皮(五钱) 猪苓(三钱) 安边桂(钱半) 泽泻(三钱) 滑石(三钱)苍术炭(二钱) 蚕砂(三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通为度。若小便已通,而尚混浊者,再服一帖,以小便清为度。
初六日 服前方二帖,小便暂通。连日大小便复闭,大便闭已七日,自觉胃中痞塞,脸上虫斑未退。议用前配成之乌药散,再服四分。如二便俱通,即停药,统俟初八日清晨再商。如大便通一次,而小便不通,或竟不通,明日再服三分。若大便二三次,而小便仍不通者,即勿服。
初八日 服乌药散四分,内巴霜四厘,已得快便,今早且能自行小便,六腑俱通矣。只与和胃,今能进食,可以收功。盖十二经皆取决于胆,皆秉气于胃也。
半夏(三钱) 云苓块(四钱) 益智仁(一钱,煨) 广皮炭(二钱) 生苡仁(五钱) 生姜(五钱)
□
庆宝 女 十六岁 不食十余日 诸医不效,面赤脉洪,与五汁饮,降胃清阴法,兼服牛乳,三日而大食矣。
梨汁 藕汁 蔗汁 芦根汁 荸荠汁
□
邱 十八岁 温热愈后,午后微热不除,脉弦数,面赤,五汁饮三日,热退进食,七日全愈。
《也是山人医案》:脾胃
陆(六十)病后.食复令伤脾胃.不饥不食.潮热口干.嗳气胀满.胸脘填塞.是属胃腑气机少宣.即内经所谓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肺也.
川石斛(四钱) 炒焦半夏(一钱五分) 焦谷芽(一钱) 南花粉(一钱五分) 新会皮(一钱) 块茯苓(三钱) 枳实皮(一钱)
□
家(一五)正衰偏热.便秘.纳谷安适.良由肺胃阴液未复使然.
川石斛(四钱) 炒焦半夏曲(一钱五分) 枳实皮(一钱) 炒麦冬(一钱五分)新会皮(一钱) 生谷芽(一钱) 块茯苓(三钱) 大麻仁(一钱五分)
□
钱(四三)身无寒热.脉缓.便溏.纳谷而少.胃气方苏.脾弱不司运化.病后颇有是症也.
生白术(二钱) 新会皮(一钱) 建泽泻(一钱五分) 益智仁(煨研,八分)焦麦芽(一钱) 茯苓(三钱) 浓朴(一钱)
□
柯(廿四)邪去正衰.骤不肯复.胃气不振.不思纳谷.宜养肺胃之阴.
川石斛(四钱) 炒焦半夏(一钱五分) 枳实皮(一钱) 炒麦冬(七分) 新会皮(一钱) 生谷芽(一钱) 块云茯苓(三钱)
□
姚(四三)冬温月余.服药数剂.但攻邪病.正气大衰.余热尚留于枢.阴伤未复.致有汗泄.口干.饥不能食.皆攻病时苦寒所伤.胃气未苏之故.宜养肺胃除热.
川斛(三钱) 炒焦半夏(一钱五分) 枳实皮(一钱) 淮小麦(三钱) 新会皮(一钱) 生谷芽(一钱) 茯神(二钱)
□
王(十七)右寸脉数已退.大便已解.气分尚怯.拟养肺胃.以理余邪.
制洋参(八分) 炒焦半夏(一钱五分) 萆 (三钱) 拣麦冬(三钱)新会皮(一钱) 连翘壳(一钱) 块茯苓(一钱) 钗斛(二钱)
《医述》:脾胃
经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平人之常,气廪于胃。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
○饮食劳倦则伤脾。
○脾病者,善饥,肉痿,身重,足不收,行善 ,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赖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灵枢》)
哲言
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也。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热;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焉。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此阴盛阳虚之证。大法云∶汗之则愈。用辛甘之药,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言其汗者,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
○《经》言∶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夫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脾胃既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者,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然与外感风寒之证颇同而实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苟误认外感有余,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
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云∶甘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损其脾胃。(李东垣)
人以水谷为本,脾胃为养生之本,东垣独知其义,发为《脾胃论》,垂惠后世,开导末学之功诚非小矣。
独怪其论中有矛盾之谈,如曰∶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者,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所以为病。若此数语,则大见矛盾矣。观其前条,则虑阳气之受伤,故曰大忌苦寒之药。此节又云火胜之为病,更当何法以治之?夫元气既损,多见生阳日缩,神气日消,何以反助心火?脾胃属土,得火则生,何谓火乘土位?且人之元气,本贵清和,寒固能病,热亦能病。然热伤元气,而因劳动火者,固常有之。若因劳犯寒,而寒伤脾胃者,尤酷尤甚。第热证显而寒证隐,故热证易见,而寒证不觉也。真热证犹易辨,而假热证尤不易辨也。矧元气属阳,火其类也,而热为同气,邪犹可制;阴为阳贼,寒其仇也,而生机被伐,无不速亡。故《经》云少火生气,未闻少寒生气也;又云避风如避箭,未闻避热如避箭也。由此观之,则何不曰寒与元气不两立,而反云火与元气不两立呼?再考补中益气等方,每用升、柴,此即培养春生之意;而每用芩、连,亦即制火之意。
第以二、三分之芩、连,固未必即败阳气;而以五、七分之参、术,果即能斡旋元气呼?
○脾胃有病,自宜治脾胃。然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今人止知参、苓、枳、术、山楂、麦芽、神曲、浓朴之类,乃为脾胃之药,而不知风寒湿热,皆能犯脾,饮食劳倦,皆能伤脾。如∶风邪胜者,宜散之;寒邪胜者,宜温之;热邪胜者,宜寒之;湿邪胜者,宜燥之;饮食停积者,宜行之;劳倦内伤者,宜补之。然脏腑虽分十一,而同有阴阳,同此血气。矧太阴常多血少气,阳明常多血多气,使此中之血瘀,则承气、抵当之类,总属脾胃之药;使此中之血虚,则四物、五物、理阴、五福之类,又孰非脾胃之药乎?再若五脏之邪,皆通脾胃,如肝邪之犯脾者,肝脾俱实,单平肝气可也;肝强脾弱,舍肝而救脾可也;心邪之犯脾者,心火炽盛,清火可也;心火不足,补火以生土可也。肺邪之犯脾者,肺气壅塞,当泄肺以苏脾之滞;肺气不足,当补肺以防脾之虚。肾邪之犯脾者,脾虚则水能反克,救脾为主;肾虚则启闭无权,壮肾为先。至若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若能纳而不化,此脾虚之兆易见;若既不能纳,又不能运,此脾胃之气俱已大亏,即速用十全大补、六味回阳等剂,尤恐不及,而尚欲楂、苓、枳、术,冀为脾胃之永赖乎?
是以脾胃受伤,但使能去其伤者,即是脾胃之药。此中理奥机圆,诚有非言能尽悉者也。(张景岳)
脾胃之论,莫详于东垣。所着补中益气、调中益气、升阳益胃等汤,诚补前人之未备。察其立方之意,因以内伤劳倦为主;又因脾乃太阴湿土,且胃阳衰者居多,故用参、 以补中,二术以燥湿,升、柴升下陷之清阳,陈皮、木香理中宫之气滞,脾胃合治,用之得宜,效诚桴鼓。盖东垣之法,不过详于治脾,略于治胃耳。
后人宗其意,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
今观叶氏书,始知脾胃当分析而论。盖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也。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有殊也。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一脏一腑,皆宜于温燥升运者,自当恪遵东垣之法。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观其立论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此等议论,实超出千古。故凡遇禀质木火之体,患燥热之证,或病后热伤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 热,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都属胃病,岂可以 、术、升、柴治之乎?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义即宗《内经》所谓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之理也。总之,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别,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不下陷,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临证指南》)
东垣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夫升降之法易知,而升降之理难明。《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盖脾主运化,其用在于无形,其属土,地气上腾,然后能载物,故健行而不息,是脾之宜升也明矣。
胃者,水谷之海,容受糟粕,其主纳,纳则贵下行,譬如水之性莫不就下,是胃之宜降也又明矣。又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夫清气何?盖指脾气而言,不然何以在下则飧泄也?其浊气何?盖指胃气而言,不然何以在上则 胀也?是非可为脾升胃降之一确证欤。由此而推,如仲圣所立青龙、越脾等方,即谓升脾之清气也可;所立三承气诸方,即谓降胃之浊气也无不可。(《吴医汇讲》)
阴阳交而天地泰,精气合而入身安,人身一小天地,精气二字从米,是精气皆生于米也。故曰∶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人之所恃以生者,精气也,卫气也,营气也。精气从肾所生,卫气从肺所生,营气从肝、心所生,三者之气,虽各有所自,然合而一之,则均以脾胃为本。
《经》曰∶脾者孤脏,以灌四旁。又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故古人有补肾不如补脾之论也。(《冯氏锦囊》)
凡病颠倒难明,必从脾胃调理。
○清阳下降,则水火不交而成痞;心肺为邪火所迫,渐至血枯。《经》云∶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人身阳气升腾,则气降而为血,故补肾以滋阴,不若补脾以升阳。
○东垣云∶补肾不若补脾。论水生木而言,试观江、河、塘、海场,未见生木;木赖土生,土先克水,滋生元气,则木有生生之意。(周慎斋)
脾虚少食,弗可克伐,补之自然能食。东方之仇木宜安,恐木实则侮土而厥张。西方之子金宜顾,恐子虚则窃母气以自救。至若下焦少火,实为生气之元。中央土虚,必须补母。(罗谦甫)
余于脾胃,分别阴阳水火而调之。如不思食,此属阳明胃土受病,须补少阴心火,归脾汤补心火以生胃土也。能食不化,此属太阴脾土受病,须补少阳相火,八味丸补相火以生脾土也。若理中汤用干姜,所以制土中之水也。建中汤用白芍,所以制土中之木也。黄 汤所以益土之子,使其不食母气也。六味丸所以壮水之主也,八味丸所以益火之原也。(赵养葵)
今人只知脾胃虚则当补,补之不应,则补其母,如是足矣。而不知更有妙处,补肾是也。脾土克肾水,不相为用,如何反补其所胜,以滋肝木乎?曰∶不然,此其妙正在相克处也。五行以相克为用,今且以水与土言之,水不得土,何处发生?何处安着?土不得水,却是一个燥坌物事,如何生出万物来?水土相滋,动植化生,此造化相克之妙。而医家所以谓脾为太阴湿土,“湿”之一字,分明土全赖水为用也。故曰∶补脾必先补肾。
至于肾精不足,则又须补之以味,故古人又谓补肾不若补脾。二言各有妙理,不可偏废也。(王宇泰)
水者,先天之本,水旺则阴精充而上奉,故可永年,则补肾宜急也。土为后天之本,土衰则阳精败而下陷,故当夭折,则补脾宜急也。薛立斋深明此义,多以六味地黄汤壮水,为奉上之计,兼以补中益气汤扶土,为降下之防。
○今之明者,知保脾矣。然四君之甘温,能守而不能走,或以二陈燥湿,或以木香破滞,或以砂仁醒脾,或以神曲去旧生新,补而兼之以行,则补者方可成功。若不明此,而一于补,则脾胃湿热,固结不散,呕吐泻利,胸膈饱闷,其能免乎?(查了吾)
中州为元气之母。俗云气无补法,此为气实者言之。如脾虚正气不行,邪着为病,当调理中州,复其健运之职,则浊气降而痞满除。如不补气,气何由行?
○补脾胃药内,必用心经药者,以火能生土也,故古方用益智仁,正合此意。(朱丹溪)
常见脾虚之人,大病之后,补以参、术则腹胀,消以枳、朴则便泻,惟用焦术以健脾,加丹参以生新血,佐鸡内金、五谷虫、砂仁、陈皮、茯苓、麦芽、锅粑粉以化食,每每获效。(吴篁池)
阴虚火动,脾胃衰弱;阴者水也,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水虽喜润,然太润则草木湿烂。是以补脾滋肾之剂,务在燥湿得宜耳。
○脾虚气短,不能以续,变作喘促,尚用降气定喘之药;脾虚卫气不行,变为浮肿,尚用耗气利水之药;脾虚郁滞,变作寒热,尚用外感表散之药,虚而益虚,真气尽矣。(喻嘉言)
脾旺则饮食运动,脾衰则运动迟难。凡人食后神倦欲睡者,脾气馁而不能运动故也。(《证治汇补》)
胃中之阳,能化津液以归肺者,全藉脾阴转输之力。脾阴不足,则胃中之火,莫非心火,壅而上行,生金者从此刑金。脾阴得复,胃中之心火自平也。(程郊倩)
不问阴阳与冷热,先将脾胃与调和。(严用和)
百凡治病,胃气实者,攻之则去,而疾易愈。胃气虚者,攻之不去。盖胃本虚,攻之而胃气益弱,反不能行其药力,而病所以自如也,非药不能去病也,胃气不行药力故也;若峻攻之,则元气伤而病益甚;若不知机,攻尽元气则死矣。如虚热者,服寒凉之药,而热反盛,何也?《经》曰∶服寒而反热者奈何?岐伯曰∶不味旺,是以反也。胃气实者,虽有病不攻自愈。故中医用药,亦常效焉。观夫藜藿常病不药自愈可知矣。故云∶治病不察脾胃之虚实,不足以为太医。(《见闻录》)
脉候
脾气伤者,脉浮大而无力;胃气伤者,脉沉弱而难寻,此皆不足之脉,易于寻按者也。更有脉大、饱闷,有似食滞,此乃脾虚而见假象,即洪大之脉阴必伤,坚强之脉胃必损也。(《证治汇补》)
附方
八仙糕 调理脾胃之仙方。茯苓、山药、苡仁、莲子、砂仁、芡实、扁豆、谷芽。八味制末,加炒陈米一升,磨粉和入,再加洋糖,做成糕样,早晏随食。
《医学传灯》:脾胃
人之有脾胃.犹地之有土也.万物生化于土.而人之五脏六腑.大经小络.以及皮肉筋骨.无不资生于脾胃.一身之要物也.盖命门真火.乃父之精气.附于两肾之间.未有此身.先有此气.出于天成.不假人为.所以谓之先天.若夫脾胃之气.饮食五味.变生五气.以奉生身.全藉人为.后天之气也.饮食虽能养人.亦能害人.欲求长生者.全要饮食节制.为却病之良方.饮食之所以养人者.原取其气.不取其味.因谷味甘淡.故假五味以引之.然亦不可偏嗜.辛味归肺.肺盛则金来克木.肝血不生.甘味归脾.脾盛则土来克水.肾精消散.苦味归心.心盛则火来克金.肺气虚耗.酸味归肝.肝盛则木来克土.脾气亏损.咸味归肾.肾盛则水来克火.心血不足.今人烹炮一物.必备五味.全是不欲偏胜之意.惟肾水多有不足.故咸物独多.然亦不可偏胜也.(云来按若味过于辛且能伤肺耗气损阴味过于甘且能壅气生痰满中味过于苦且能伤脾胃而动燥火味过于酸且能挛筋槁骨枯肌伤肺味过于咸且能伤血损肺再评此按发原本所未发)每日饭食.只宜八分.不可尽量.凡遇外有茶水.家食即当减去一次.每见恣意饮食之人.非不节制.一至食当其前.不觉食指之欲动.此嗜欲之性.人所不自禁者也.吾辈终岁用药.补益者少.消导者不计其数.宁非嗜欲之自戕乎.日进饮食.必须碎咬细啮.徐徐咽下.方不伤脾.食后慢行百步.用手搓磨其腹.庶几饮食可消.最忌食后就寝.耳无所闻.脾即不磨.肺气又不为之四布.惟有郁结成病而已.至于夜食尤当屏绝.自平旦以至日中.胃气行阳.二十五度.饮食易消.日中以至合夜.胃气行阴.二十五度.饮食难消.释教过午不食.其亦卫生之大则欤.更有病后虚人.元气未复.脾气不能胜谷气.只须白粥调理.扶助元气.肥甘硬物.不但不能消化.且增其病.不可不察也.平日调理丸药.宜用滋阴健脾丸.盖肾主藏精.其所以生精生血者.全赖饮食生化.而输归于肾.脾胃一强.精血自足.张洁古云.补肾不如补脾.旨哉言乎.六味地黄丸一方.其性孤阴.但可降火.不能生精.苟非阴虚有火者.必以健脾为主治也.脾胃虽能化物.而其所以化物者.实是下焦水火二气.命门火衰.釜底无薪.其何能熟.古方理中汤八味地黄丸.皆知补火以生土也.至若水亏不能化物者.诸书毫未之及.肾司五液.入脾为涎.肾家阴虚有火.津液不足.脾土干燥.健运何施.予用归芍门冬.加入楂曲等药.无不应也.然脾胃虽为要物.而先天命门.又为一身之至宝.节房欲.慎劳苦.戒远行.其亦保养先天之一法欤.
滋阴健脾丸
人参(二两) 麦冬(三两) 五味(一两) 白术(三两) 白茯(二两)甘草(一两) 山药(三两) 石斛(一两) 陈皮(一两) 山楂(三两)
古方健脾丸.乃纯阳之品.脾虚有寒者宜之.若中宫有火.不能化物者.此方极妙.
益气健脾汤
人参 白术 白茯 甘草 陈皮 半夏 山楂 神曲 苡仁 泽泻
正气虚.饮食少.当以补药为君.消食为佐.若饮食多者.又以消食为君.补药为佐也.症非泄泻下痢.宜加当归.气虚甚者.加黄 炮姜.滞重者加浓朴.
养血健脾汤
当归 白芍 麦冬 山楂 神曲 陈皮 泽泻 白茯 苡仁 桔梗
滞重加浓朴.(添加)
戊癸汤
破故纸 人参 茯苓 鸡内金 生姜 菟丝子 白术 甘草 沙苑子 大枣
(添加)
消食健脾丸
枳实 白术 山楂 人参 神曲 鸡内金 麦芽 连翘
《医学集成》:脾胃
清臣曰:脾胃为后天化源,喜燥恶湿,虚冷则寒从中生,邪气壅滞胸膈,中气不运,百病丛生,宜节饮食,忌生冷。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以土能生万物,他脏皆取资焉。
脾胃强旺,平胃散。肉积加山楂;面积加麦芽;谷积加神曲;痰多加半夏;呕吐,苍术换白术,加砂仁、藿香;腹痛加木香、香附;胁痛加柴、芍、枳壳;饱胀加香附、枳壳、白蔻、砂仁;气块加三稜、枳实、槟榔、小茴;小便赤加芩,泽;大便结加硝、黄。
脾胃虚弱,四君子汤加陈皮,名异功散。调理脾胃,再加半夏,名六君子汤,治气虚有痰,脾虚鼓胀。再加香附、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治虚寒胃痛,及腹痛泄泻。六君,加山药、扁豆,名六神散,治小儿表热退后又热。
六君加柴、芍、葛根,名柴芍六君子,健脾退热。六君加黄芪、山药,名黄芪六君子。病后,调脾进食,四君加木香、藿香、葛根,名七味白术散,治脾虚肌热,泄泻作渴。六君加柴、芍、芩、葛,名十味人参散,治虚热潮热,身体倦怠。六君加麦冬、竹沥,治四肢不举。六君加姜汁、竹沥,治半身不遂。
劳倦伤脾,中气不足,补中益气汤。有痰加苓、夏。胃冷加炮姜。足冷加附子。腹胀加砂、半、白蔻。泄泻,去当归,加苓、泽。食积加楂、麦、曲、枳。痞满加枳实、草蔻、姜黄。
《友渔斋医话》:脾胃
某 腰酸胸满,纳食作膨,遇风寒栗,虚浮之脉,中阳欠运何疑?补中益气加桂枝六分,三帖效。
《证治汇补》:脾胃
大意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经文)脾胃盛则善食而肥.多食不伤.过时不饥.脾胃衰则少食而瘦.多食易伤.过时易饥.或虽肥而四肢不举.此脾实而邪气亦盛也.或善食而四肢削瘦.此脾强而邪火旺也.脾胃盛衰可见也.(东垣)
内因
胃可纳受.脾主消导.一纳一消.营运不息.生化气液.(指掌)乃传于脏腑.故胃为五脏之本.六腑之大源也.(经文)若饮食饥饱.寒暑不调.则伤胃.胃伤则不能纳.忧思恚怒.劳役过度.则伤脾.脾伤则不能化.二者俱伤.纳化皆难.而恶心胀满.面黄倦怠.食不消化等症作矣.(汇补)
外症
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显火上行.独燎其面.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肠鸣泄泻.脾胃既病.下流乘肾.土来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东垣)气血精神.由此而日亏.
脏腑脉络.由此而日损.肌肉形体.由此而日削.(指掌)
受病分辨
饮食劳倦.则伤脾胃.(经文)故有劳倦受伤者.有饮食受伤者.有劳倦后继以食伤者.有食伤后加以劳倦者.大抵劳役伤脾者.心口按之不痛.饮食伤脾者.心口按之刺痛.(谦甫)又食伤.则其症初寒.后变郁热者多.劳倦.则其症初热.后变虚寒者多.故经曰.始受热中.末传寒中.即是谓欤.
变病分辨
脾属阴.主湿化.胃属阳.主火化.伤在脾者.阴不能配阳而胃阳独旺.则为湿热之病.如痈肿疮疡.食 黄疸.消渴肉痿.噎膈痰火.食少之类是也.伤在胃者.阳不能配阴而脾阴独滞.则为寒湿之病.如身重肢麻.
面黄浮肿.痞胀噫气.倦怠积块.泻利之类是也.又不能食者病在胃.能食而下能化者病在脾.(汇补)
四肢不用
脾病而四肢不用者.以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能自至其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经文)
头足浮肿
四肢属脾.眼胞上下亦属脾.脾衰则清气不化.浊液不输.水湿停留.故头足浮肿.(东垣)
九窍不利
凡人饮食入胃.先行阳道.阳气升浮.散满皮肤.充塞巅顶.则九窍通利.病患饮食入胃.先行阴道.阴气降沉.遽觉流于脐下.辄欲小便.当脐有动气.隐隐若痛状.是真气谷气不能上升.故九窍不利也.(东垣)
食后嗜卧身重
脾旺则饮食运动.脾衰则运动迟难.故凡食入后.精神困倦.沉沉欲睡者.脾气馁而不能运动也.至于身重.亦属脾湿.或因内受.或从外袭.俱当健脾分利.若无湿气.止属脾虚.并宜补益中气.升腾下陷.大禁渗利.(汇补)
脉法
脾气受伤者.脉浮大而无力.胃气受伤者.脉沉弱而难寻.此皆不足之脉.易于寻按者也.更有脉大饱闷有似食滞.误用克伐疏利.而郁闷转甚者.此乃脾虚而现假象.即洪大之脉阴必伤.坚强之脉胃必损也.
宜温理黄宫.发育自治.若再用攻伐.变患蜂起矣.(汇补)
脾气变现
脾附于胃之外.形如马刀.闻声则动.动则磨食.以健运为体.喜燥而恶湿.其味甘.其臭香.其色黄.其声歌.
其液涎.有病则五者变现发露于外.(六要)
瘥剧日期
脾病者.愈于庚辛.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日 慧.日出甚.下晡静.(经文)
治法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损于脾则肌肉削瘦.饮食不能为肌肤.故宜调其饮食.适其寒温.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经文)
脾虚升阳
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内经)奉者.脾胃和.谷气升.行春夏之令.故人寿.降者.脾胃不和.壳气下流.行秋冬之令.故人夭.升降之理.所关甚钜.所以脾虚久病.宜升阳扶胃药中.每寓升发之品.(汇补)
脾虚补肾
脾肾交通.则水谷自化.(杨仁斋)若房劳过度.下焦阳虚.不能上蒸脾土.熟腐五谷.致饮食少进.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胀.或食而呕吐.或食而不化.大便溏泄.用补脾不效者.当责之少火不足.以火能生土故也.其症必兼肾泄遗精.宜八味丸或四神丸治之.(汇补)
胃症补心
有前富后贫.身心悲苦.或锐志功名.或劳神会计.气散血耗.皆令心主不足.无以生长胃气.由是饮食减少.肌肉瘦减.宜补养心脏.盖脾为己土.以坎中之火为母.胃为戊土.以离宫之火为母.所以补胃必兼补心也.其症每多惊悸怔忡.健忘不寐.宜归脾汤加益智仁.寒症见者.加炮姜.(汇补)
用药总法
凡养胃必用参、术.健脾必用枳、术.健者.运也.动也.脾气不运.而助其健运也.与天行健之义同.故七情郁结.饥饱失常.膏粱浓味.酿成痰火.使脾胃不和.必用枳、术二味.若饮食伤脾.用二陈四君之类.劳倦伤脾.
用补中建中之类.各以见症有余不足加减.补火生土.以八味丸、理中汤.补下焦阴火.以归脾汤、人参养荣汤.补心火.寸关滑数无力.恶心口渴.不喜饮食.胃有虚火也.二陈汤加姜炒黄连、枳、术.后加人参.气口缓弱.或迟而无力.或虚大无神.呕吐不食.胃有虚寒也.必过服寒凉生冷所致.宜香砂六君子加浓朴、苍术.甚者加炮姜.气口滑实.呕吐不食.体浓多郁.属湿痰.仍宜吐之.吐定.以二陈、二术、香附、川芎.开郁行气.气口脉芤.胸间作胀.口中血腥臭.或胃脘痛.面痿黄.乃胃有死血.加韭汁.后以越鞠丸加血郁药.倍山栀.凡过食炙爆浓味多怒人.有此症.若四肢倦怠.饮食不进.乃脾虚也.以参、术、白芍补脾.山楂、麦芽健运.关脉沉缓.能食不化.停滞心下.痞满嗳气.咽酸噫臭.乃脾弱食滞也.宜二陈、枳、术、山楂、麦芽.后用补剂.平时食不消化.枳术丸最效.随症加减.痰.加半夏.火.加黄连.寒.加砂仁.久病后.吐泻后.食不消化.
脉涩或弦.重取无力.属脾阴血少.津液不能濡润.以致转运失常.宜养血润燥健脾.若四肢倦怠.面黄手心热.脉大无力.宜补中益气汤.久病不食.或食不消化.或过服克伐.致损脾胃.六君子汤.脾胃两伤.
纳化皆难.或吐或泻.面色痿黄.倦怠乏力.参苓白术散.衰年久病.脾胃不和.食少不磨.或吐或泻.补脾药中.加砂仁、肉果、补骨脂等.温暖下焦.或用八味丸以补命门.皆虚则补其母也.所以健脾不应者.用之屡效.浅见者去桂、附.即不效.肥人体倦.脾胃不和.食少饱闷.胃中有湿痰也.宜燥之.二陈、二术、香附、浓朴.
少加枳实.气下坠不行.加升、柴.丹溪谓升柴二陈二术汤.能使大便顺而小便长.盖为湿痰滞于中.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痞塞填闷.以致二便阻塞.甚至小水不通者设.二术燥脾湿.二陈化痰气.升、柴引清气上升.清气一升.浊气自降.郁结开通.津液四布.湿流燥润.而小便长矣.瘦人脾胃不和.传化失常.大便干燥.口中燥渴.心下饱闷.多属血虚.宜健脾养血.忌渗涌分利.以白术、白芍、陈皮、甘草、麦芽、浓朴、姜炒黄连、当归、麦冬之类.如中焦湿热太盛.即是有余.须五苓平胃之类.削其敦阜之土.若病久.或禀赋怯弱.
生冷油腻伤脾.而虚闷痞满不食者.必以白术为君.茯苓、陈皮、香、砂和中药为佐.若喜食而运化迟者.以枳术加神曲、山楂、二陈、谷芽之类.砂仁、白蔻.气味辛香.俱能快膈开胃.但恐积湿成热.故无火者宜之.如胃弱面青.面白淡黄.手冷脉缓者.稍加二味于参、苓、术、草中.最效.今人不知其性.动言白蔻太克.岂知杨仁斋云.虚人脾胃弱而痰食交滞成疟者.加白豆蔻使元气运动.而脾胃流通.寒热自解.且东垣于补中调中诸方.尚用草豆蔻之辛烈者.何惮白豆蔻之辛平乎.又食入倦怠迷闷.辄欲小便者.此元气下陷.
补中益气汤倍升、柴.膈间痞闷不食.面惨脉沉.此是气郁.当从郁治.不可填补.凡补脾胃药中.须入补心药.盖火能生土也.即古方用益智仁之意.
脾胃选方
二陈汤(方见痰症) 六君子汤 八味丸 补中益气汤(三方俱见中风) 枳术丸(方见伤食) 平胃散(方见暑症) 小建中汤(方见劳倦)
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虚弱.食少不进.呕吐泻利.或大病后.扶脾助胃.极效.
人参 白术 茯苓 山药 扁豆(姜炒各一两半) 甘草桔梗 薏苡仁 莲肉(各一两)
末之.每服二钱.枣汤下.张三锡加麦芽一两.砂仁三钱.山楂五钱.为丸屡效.有痰.加半夏八钱.若脾弱多燥结者.以前本方入猪肚中.缝紧煮烂.捣丸服.
健脾丸 如无他症.但食后不能传化.因而食少者用之.
人参 白术(各四两) 山楂肉(一两半) 麦芽 橘皮(各一两)
或再加砂仁.或木香、荷叶煮陈谷芽.米粥为丸.如四肢倦怠.面色痿黄.口淡食少.耳鸣.本方加炙甘草五钱.茯苓二两.便泻.加山药、扁豆、莲肉、肉果.如有湿痰.加半夏一两.胆星一两半.蛤粉、赤苓各一两.以神曲糊丸.如有火.嘈杂恶心.加炒山栀一两.黄连五钱.水泛丸.如多郁.心下不舒.食少倦怠.妇女多有此症.去人参.加香附五两.川芎一两半.神曲糊丸.如血少肠胃枯涩.口干便秘.皮肤枯燥.食不能运.妇人经血衰少.淡白色.加当归、白芍各二两.抚芎、麦冬、柏子仁各一两.建糖丸.
治中汤 治脾胃不和.中满呕逆.恶心泄泻.
人参 干姜 白术(各一钱) 陈皮 青皮 甘草(各七分)
水煎.
枳缩二陈汤即二陈汤加枳壳、砂仁.
浓朴温中汤 治脾胃着寒.停食.
陈皮 浓朴 干姜 茯苓(各八分) 甘草 木香(各五分)
水煎.
人参开胃汤 治脾虚停食.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神曲 麦芽 砂仁 浓朴 丁香 藿香 莲肉 生姜 枣肉水煎.
七味白术散 治脾胃虚而伏火.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干葛 藿香 木香椒术养脾丸 治脾胃虚而着湿.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川椒 麦芽 苍术 干姜 砂仁实脾饮(济生) 治脾虚挟寒湿肿胀.
白术 茯苓 浓朴 木香 木瓜 草果 干姜 大腹皮 附子(炮各一两) 甘草(炙五钱)
每服四钱.水一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重订灵兰要览》:脾胃
今人只知脾胃虚则当补,补之不应,则补其母,如是足矣。而不知更有妙处,补肾是也。赵养葵云∶补脾不若补肾,果肾虚,命火微弱,用八味丸为要方,许叔微之二神丸法亦妙。脾土克肾水不相为用,如何反补其所胜以滋肝木,曰∶不然,此其妙正在相克处也。五行以相克为用,所以《尚书》大禹谟说个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此圣人立言之妙,其说长甚。
今且以水与土言之,水不得土,何处发出,何处安着,土不得水,却是一个燥坌,物事如何生出,万物以水土相滋,动植化生,此造化相克之妙,而医家所以谓脾为太阴湿土,湿之一字,分明土全赖水为用也。故曰补脾必先补肾。至于肾精不足,则又须补之以味,故古人又谓补肾不若补脾。二言各有妙理,不可偏废也。
《本事方》云∶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脾药皆不效。余授二神丸方服之,顿能进食,此病不可全作脾气治。盖肾气怯弱,真元衰削,是以不能消化饮食。譬之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终日米不能熟,其何能化。黄鲁直尝记服菟丝子,淘净酒浸曝干,日挑数匙,以酒下之,十日外,饮啖如汤沃雪。亦知此理也。
《岩氏济生方》云∶人之有生,不善摄养,房劳过度,真阳衰虚,坎火不温,不能上蒸脾土,冲和失布,中州不运,是以饮食不进,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胀满,或食不消,大腑溏泄。古人云∶补肾不如补脾,余谓补脾不如补肾。肾气若壮,丹田火盛,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膈开能食矣。
按∶许岩之说,皆与余说冥合。然却不知水土相滋之妙,故犹谆谆以火为言,是混水火为一途也。薛氏云∶余尝病脾胃,服补药及针灸脾俞等穴,不应,几殆。吾乡卢丹谷先生令余服八味丸,饮食果进,三料而平。余兄年逾四十,貌丰气弱,遇风则眩,劳则口苦生疮,胸尝有痰,目尝赤涩。又一人脾虚发肿,皆以八味丸服之而愈。此皆补肾之明验也。杨仁斋医学,恐当在丹溪之右。有云∶脾肾之气交通,则水谷自然克化,其见亦及此。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