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产
《慈幼新书》:保产
生产一道,天地自然妙理,不假修为。然诗人以不坼不副,无灾无害美后稷,则自后稷以外,固实有坼副灾害其母者,保产之术,可不讲乎?世风不古,胎教久废,为母者既不能保于平时,身安逸则气血凝滞,奉养浓则脂膜肥满,嗜欲多则胎衣浓而难破。不幸值此,急以回生丹治之。
郑兰皋曰∶嗜欲一端为害最重。三月前犯,能动胎小产,三月后犯,使子不寿,慎之慎之。
又曰∶出胎时,身多白点,或两足粉白如枯骨,或痘标干涸焦紫,皆此之故。
又曰∶饮食最忌炙 椒辣,及驴马犬兔,蟹鳖 鱼,河豚菌子,野雀薏苡茨菰之类。昔人有食兔缺唇,食鳖短项,食鳖横生,食鱼生疮等论,验之良然。
史指臣曰∶俗信师巫邪说,转女为男,妄用针灸,或吞符水,或以麝香膏药贴脐,为害匪浅。
少妇初产,神气怯弱,子户未舒。中年妇人,生育既多,血气亏损,二者须大金丹至宝丸,常服调理。
怀孕六七月,或八九月,偶略曲身,胎忽乱动,三两日间,或痛或止,或有水下,惟腰不甚痛,胎未离经,名曰弄产。又有临产一月前,忽然腰痛,却又不产,此是转胎,名曰试月。胎水有无俱不妨,但直身坐卧行立,即无事。又有伸手高处取物,忽子鸣腹中,但令鞠躬片时即愈。
临产阵痛,有二三日者,有五七日者,气候未至,须听其坐卧如意,不得便令扶坐努力,忧疑气馁,或丸或散,谅虚实消息之。(大金丹、回生丹、达生散便产神方)
临产有七候,脐腹急痛,腰间重堕,眼中火出,粪门进急,产户肿满,手中指筋脉跳动,胞水或血俱下,方是子出胎时,产母始可用力。如数症未备,即一日二日,切不可强使挣努。又有胞水以下,儿头已到产门,三四日仍不出者,亦唯有调其饮食待之,服大金丹壮之。
临产时饮食减少,即须常服独参汤调理,不可使精力衰乏,若交骨不开,是气血不能运达,须补中益气,加味穹归汤服之。
临产时惊觉太早,血先下而胎元干涸,僵死腹中,唯看产母面舌。面青母伤,舌青子伤,面舌俱青,子母难保。下死胎,亦不必仓皇用力,服回生丹至三丸立下。若一时未备,以平胃散一两,投朴硝五钱,煎三五沸温服,其胎即化水而出,切忌用力,骇伤产母。
产时子有出户之势,转侧差缓,母力一逼,或手或足,横生倒生。又有生路未正。儿头遍拄左右腿畔,名曰偏产。又有偏拄谷道,名曰枨后。凡此宜急扶产妇上床,正身仰卧,浓被覆之,服便产汤(临产,预煎,)须臾提上,重新转身,儿头正对产门矣,急扶即生。
程克庵曰∶俗谓手先出为觅盐,以手得盐而螫缩也。吴子通云∶不论手足先出,急以针尖微刺手足心内,大约深半米许,用盐醋泥三味,调匀涂之,轻轻送入产时门户俱正,儿已露顶而不下,此转身时,脐带绊其肩也,扶母仰卧,轻轻推儿向上,以手指轻按儿肩,去其脐带,然后用力送下。
胎衣来迟,气虚弱也,大金丹服之。若血流入衣,胀闷疼痛,宜速服回生丹二三丸,或牛膝汤下之,捷法用滚水磨好陈墨,冲服即下。或令能事稳婆,以手循脐带而上,轻覆衣血,从容俟下亦下。有用萆麻子贴足心,及令产妇含头发作呕者,甚非良法,切须戒之。
产时用力太早,水衣先破,以鱼胶烧过存性,擂细冲酒服之。又有水衣破时,被风所吹,产户肿胀,干涩狭小者,亦从容俟之。又有稳婆蓄意害人,私以指掐破水衣,须要防护。
产时肠先盘出,用净盆盛温水,少入香油养润,待儿并胞衣下时,母略仰卧,自己吸气上升,稳婆香油涂手,徐徐送入。或以阴阳家用过磁石煎汤服之。亦能收上。或浓煎黄汤浸之,补中益气汤服之,尤为妙法。又有儿并胞衣下后,膀胱坠出产户者,同前法送入。若稳婆不谨,膀胱扯破者,八珍汤加猪胞三钱,服之可复。
汪宁斋曰∶盘肠为中气不足,若初胎见此,下次孕时五六月上多,服补中升提之剂,分娩自无此患。
产毕产门不闭,气血虚也,加味芎归汤、十全大补汤,俱可服。若因胎大,而擦伤产门者,蕲艾、益母草煎汤洗之。
产后血晕,不省人事,用韭菜细切,装入有嘴瓶内,煎滚醋沃之,封扎瓶口,刺二小窍,扶产妇坐定,以瓶窍对鼻孔熏之,令醋气透入,须臾自苏。或进大金丹、清魂散,亦无不效。曩有烧旧漆器法,不宜用之。盖血气未回,秽触必生他病,岂可妄施乃尔。
方公度曰∶败血逆上攻心,满急垂绝者,用生姜二十片,盐半斤炒热布包熨之,血下而愈。或韭菜同炒亦妙。又有败血入肺作喘者,人参、苏木等分,煎服自瘥。
产后百脉空虚,洗拭太早,令中风口噤,手足搐搦,角弓反张,或因怒气,发热迷闷,用荆芥穗微焙,当归酒洗各二钱,水盅半,童便黄酒各半盅,煎七分灌之。牙关紧,以簪抉开,或口对口灌,仍捻其鼻,以手摩其喉,使得下咽,即苏。
产后有舌出不能收者,亦妄力所致,以朱砂末敷之,仍令作产子状,片刻自愈。旧法∶窗户外潜堆盆盎,掷地使惊而舌入。此与烧漆器、咬头发之意,皆未尽善也。
孕时触损脏气,胞系裂断,忽然胎坠,名曰小产。亏败子宫,较大产为甚,宜倍加调摄,大金丹、至宝丸服之,或芎归补中汤亦可。
大金丹
当归(肥白大枝者酒洗净晒干切浓片) 白茯苓(乳拌晒) 白术(黄土裹饭上蒸七次去土切片烘) 延胡索(酒煮透晒干) 蕲艾(去梗淘净灰尘醋煮) 川芎 川 本(去土洗净晒干) 丹皮(水洗净晒) 赤石脂( )茵陈(童便煮) 鳖甲(醋炙酥) 黄芩(酒炒) 白芷(各二两) 人参(切片饭上蒸) 大地黄(酒煮烂)益母草(取上半截熬膏) 香附(醋、乳、酒、童便、盐水,泔水六制,各四两) 桂心 大粉草(酒洗炒)没药(透明者,去油,各一两二钱) 北五味子(去梗净炒,一两) 沉香(六钱) 阿胶(蛤粉炒成珠,三两)
紫河车一具,盛竹篮内,放长流水中,浸半日,去其秽恶,用黄柏四两,入煨罐内,将河车放黄柏上,酒浸没,炭火煮熟,取起,合各药同捣晒干,磨极细,如飞面。复合益母草膏、烂地黄、阿胶和匀,捣二千杵,如干,渐加炼蜜,丸如弹子大,每重三钱五分,日色中略晒片时收起。
阿胶难得佳者,用龟胶神妙,吴子通传此方,以朱砂为衣,合时勿经妇人手。
临产米汤服一丸,助精神,壮气血,分娩顺利。
产下童便好酒服一丸,神清体健,无崩晕之患,每日服一丸,五日后气血完固,不生他病。
产后血崩,童便好酒服一丸即止。
产后血晕,当归川芎汤服一丸即醒。
产后风痉,防风汤服一丸即解。
产后儿枕作痛,山楂砂糖汤服即止。
产后胞衣不下,黑姜煎汤服即下。
妇人经水不调,艰于子者,每行经后,川芎当归汤日服一丸,过百日即能受孕。
妇人气血不调,情志郁结,受胎后偶有所触,胎动欲落,白汤服一丸,睡半日。其胎即安。每日服一丸,保全足月,分娩无患。
凡妇人诸虚百损,用川芎当归汤,每日服一丸,亦多可复。产后不论何症,俱用童便好酒服之,能保命护身,回生起死,其功不能尽述。
至宝丸
真金华香附(一斤四两,择无毛大而净者,童便浸三日,捣碎晒干为末,用马料黑豆数升煮浓汁拌晒三次,复以人乳拌晒一次磨为末,用十二两) 熟地黄(三两) 当归 杜仲(盐水炒,各二两) 川芎 人参 白茯苓 牡丹皮 延胡索 滴乳香 没药(二味瓦上焙去油研) 赤石脂(细腻粘唇者火 醋淬,各一两) 白术 白芍(各一两五钱) 鹿角胶(牡蛎粉炒成珠去粉,四两)
方内余药,俱照大金丹制法,蜜丸弹子大,每早空心白汤服一丸,能调经止带,安胎补虚。凡治胎前一切症,从无神妙过此者。
回生丹
锦纹大黄(一斤,为末) 苏木(三两,打碎,河水碗,煎汁三碗) 大黑豆(三升,水浸去壳,用绢袋盛好,同豆煮熟,去豆留汁,将壳晒干 红花(三两,炒黄色,入好酒四碗煎五七滚去渣) 米醋(陈者,九斤)
上件先将大黄末入净锅,下米醋三斤,文火熬之,以长木箸,不住手搅之成膏。
再加醋三斤熬之,如前搅透,又加醋三斤熬之,如前搅透,徐下黑豆汁,再熬,次下苏木汁,次下红花汁,如前搅熬成膏。取起盛瓦盆内,将锅粑产下,同后药磨。
人参(二两,减半亦可) 当归 川芎(俱酒洗) 香附 延胡索(俱醋炒) 苍术(米泔浸炒) 蒲黄(隔纸炒) 茯苓 桃仁(去皮尖) 酒蒸熟地黄(各一两) 牛膝 地榆 白芍(俱酒洗) 甘草(炙) 三棱(醋浸透纸裹煨) 川羌活 广橘红 马鞭草 五灵脂(醋煮化焙干研细) 山萸肉(酒浸蒸捣烂入药晒,各五钱) 木瓜 青皮(炒) 白术(米泔浸炒) 秋葵子(各二钱) 乌药(去皮,二两五钱) 良姜 木香(各四钱)乳香 没药(各二钱,瓦上焙去油研) 益母草(二两)
上三十味,并前黑豆壳为末,入石臼内,下大黄膏拌匀,再下熟蜜一斤,共捣千杵为丸,每重二钱七八分,静室阴干,须二十余日,不可日晒,不可火烘,不可尘染,干后止重二钱有零,熔蜡护之待用。
临产,淡盐汤下一丸,无横生逆产之苦。气血怯弱者,独参汤下之。
产母素患热病,子死腹中,用车前子一钱煎汤服,未下再服二三丸。若因血下太早,致子死者,人参、车前子各一钱煎服。如无参,以陈酒少许,煎车前子汤。
胎衣不下,用炒盐少许,泡汤服一丸至二丸三丸。
产毕血晕,用薄荷汤服。
产后三日,血气未定,远走五脏,奔冲于肝,血晕,起止不得,眼见黑花用滚水服。
产后七日,因食物与血结聚胸中,心闷烦渴,用滚水服。
产后虚羸,血入于心肺,热入于脾胃,寒热往来,似疟非疟,用滚水服。
产后败血走注五脏,转满四肢停留,化为浮肿,渴而四肢觉寒,乃血肿非水肿也,用滚水服。
产后败血为热,中心烦躁,言语颠狂,非风邪也,用滚水服。
产后败血流入心孔,闭塞失音,用甘菊花三分,桔梗二分,煎汤服。
产未盈月,误食酸寒坚硬之物,与血相搏,流入大肠,不得克化,泄痢脓血,用山楂煎汤服。
产后百节开张,血入经络,停留日久,虚胀酸疼,非湿症也,用苏梗三分煎汤服。
产后月中,饮食不得应时,兼致怒气,余血流入小肠,闭塞水道,溺血似鸡肝,用木通四分煎汤服。又或流入大肠,闭塞肛门,有瘀血成块如鸡肝者,用广陈皮三分煎汤服。
产后瘀露未净,饮食寒热不得调和,以致崩漏,形如肝色,潮热烦闷,背膊拘急,用白术三分广皮二分煎汤服。
产后血停于脾胃,胀满呕吐,非翻胃也,用陈皮煎汤服。
产后败血入五脏六腑,并走肌肤四肢,面黄口干,鼻中流血,遍身 点,危症也。陈酒服。
产后小便涩,大便秘,乍寒乍热,如醉如痴,滚水服。
产后败血为害,一切异症,人所未经,医亦难识,但服此丹一丸至二三丸。无不奇应。
胎前以独参汤常服一丸,壮气养胎,滋阴顺产,调和五脏,平理阴阳,最为神妙。
室女经闭,月水不调,白汤服妙。
此丹疏利脏气,较大金丹为速,然寻常服饵,必以至宝为先,此丹殿后,大金间进。又以济二药之奇,自有产科以来,未见如此十全法宝也,吾愿天下有力人,速为诚敬修合,广济群生,皇天决不相负。
兔脑丸
十二月兔脑髓(一具,去皮膜研如泥) 母丁香(二钱五分) 乳香 麝香(各另研,五分)
三香碾细拌匀,兔脑为丸,如芡实大,阴干,油纸裹好,每用时温水下一丸。凡生理不顺,或横或逆皆效。产时男左女右手中握出。
赵照庵曰∶鼠肾用银针挑破,滴乳香一钱,为末和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俟恶露至,好酒送下二丸,同此治效。
备用煎方丸药一时未备者,按候用之。
安胎饮
白术 当归 紫苏 条芩(各一钱) 川芎(八分) 白芍(七分) 砂仁(炒) 香附(各炒,六分) 人参 陈皮(各五分) 炙甘草(三分) 苎根(二钱)
翁曙公曰∶妇人经水三月不来,疑似之际,用川芎二钱为细末,空心煎艾汤调下方寸七,觉腹中动,则有胎也。脐之下动,则血瘕也。不动者,瘀血凝滞也。
程未能曰∶女子胞系于肾,肾气虚,胎不能固,用杜仲一斤,盐水炒断丝为末,黑枣一斤,去皮核捣肉,共为丸,每服三钱,其胎自固。
人参橘皮汤 妊时呕酸恶阻,脾胃虚也。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浓朴 麦冬 炙甘草 煨生姜
麦门冬汤 妊时心常惊悸,是子烦也。
麦冬 黄芩 茯苓 淡竹叶
天仙藤散 妊时面目四肢浮肿,是子气也。
香附 陈皮 乌药 甘草 天仙藤
羚羊角散 妊时喉中喘急,搐掣露睛,是子痫也。
羚羊角 五加皮 川独活 川芎 苡仁 当归身 酸枣仁 炙甘草 茯神 木香 防风 杏仁
达生散
大腹皮(炒) 白芍(酒炒) 紫苏 人参(各一钱) 甘草(炙) 陈皮(各五分) 当归身(一钱二分)葱(五叶)
胎肥加黄杨树梢七个。
春加川芎,夏加黄芩,秋冬加砂仁、枳壳。
程坡士曰∶达者,畅茂条达之意。或曰∶达音闼,小羊也。诗∶诞弥厥月,先生如闼,美后稷之易生。夫马牛羊豕,未有分娩而致厄者,岂天之于人独薄乎?不知皆平时调摄无道,临产着意惊惶,遂致人不如物耳。为丈夫者,幸体此而讲明之。
便产神方
当归(一钱五分) 川芎 白芍(各一钱二分) 贝母(一钱) 菟丝子(酒洗,二钱) 荆芥(八分) 浓朴(姜汁炒) 黄 (蜜炙,各七分) 枳壳(炒,六分) 艾叶 甘草(炙) 川羌活(各五分)
胎至九个月一服,产时再服,易于分娩,并可杜血晕、阴脱、无乳、血块痛等症。
又方 产时有横逆枨拄诸症,服此神良。
当归 枳壳 赤芍 贝母 益母草(各一钱) 车前子(八分)
好酒、童便同煎。如遇遍身拘挛,加麻黄(八分) 升麻(五分)
吴绮园曰∶产母平素血少者,临时以当归三钱,川芎二钱,日服一次,名佛手散。
甚效。若乡村不能备药,忽遇横生逆产,速以柘树叶煎汁连饮二盅,少顷不动,更进一盅,至四五盅,必能提上转身矣。
催生如神散
百草霜(取釜底心者) 白芷(不见火,各为末,等分)
每服三钱,以童便、米醋调和如膏,加沸汤下,或童便、酒煎进二服。薛立斋云∶此药大能固血,可免血干。治逆产横生,其功甚大。
黑神丸
官桂 当归 芍药 甘草 炮姜 生地(各一两) 黑豆(炒焦去皮三两)
为末,每服三钱,温酒下,治热疾胎死腹中自出。朱丹溪云∶胎得暖则下,故用姜桂,冬月更宜。
催生滑胎汤
当归(一钱) 川芎 枳壳 紫苏 滑石(各六分) 甘草(三分) 木通(五分) 白茯苓(七分) 大腹皮(八分) 益母草(三钱)
无参不能服达生散者,此方亦妙。
平胃散加朴硝方
浓朴 苍术 陈皮(各二钱) 甘草(五分) 朴硝(五钱)
俱用生者,下死胎神妙。
朱紫含曰∶有双胎,一死一生者,取蟹爪煎汤服,能令生者安而死者出。
牛膝汤 治胎衣不下。
牛膝 木通(各三钱) 当归(二钱) 滑石(四钱) 瞿麦(一钱) 黄葵子(一钱五分)
张心斋曰∶五六个月坠胎,亦有胞衣不下者,牛膝、官桂、川芎、当归、蒲黄、朴硝、生姜服之。
加味芎归汤 治交骨不开,产门不闭。
川芎(一钱) 当归(二钱五分) 自死龟板(酥炙一钱,灼过亦可) 妇人头发(烧存性,一钱)
补中益气汤 治交骨不开,盘肠不收,膀胱坠出。
黄 (一钱五分) 人参 白术(各一钱) 当归(八分) 陈皮 炙甘草(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十全大补汤 治产门不闭。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川芎 当归 熟地 白芍 黄 肉桂
除 桂为八珍汤,治膀胱破损。
玉龙汤 治产后阴挺下坠,产户肿痛。
当归 芎 地黄 芍药 龙骨
当归川芎汤 治产后瘀血心疼。
当归 川芎 香附 青皮 生地 赤芍 延胡 桃仁 红花 丹皮 泽泻
煎好,用童便半杯,酒半杯,冲服。
江子眉曰∶益母草一两,入童便一碗,水一碗煎服。能去污秽,不致留滞作疼。
王介庭曰∶近人于产后多服红糖,为逐瘀暖肠之用,不知产后脾胃虚弱,甘甜作呕,血随上泛,岂不误人。且红糖间有掺入石膏者,误服立见危殆。
产后忌食生冷,惟梨尤甚,虽食少许,即桂附亦不能救。平素喜食生冷者,只藕不防。
清魂散 治产后血晕。
当归(二钱) 川芎(一钱) 荆芥(七分) 泽兰(八分) 甘草(三分) 益母草(三钱)
身热,加麦冬七分。脉细,加人参一钱,童便一盅。
小调经汤 治产后,败血流入四肢,浮肿,名曰产后流注。
没药 琥珀 桂心 赤芍 当归 细辛 麝香
为末,每服二钱,姜汁温酒调下。
车前子汤 治产后尿血。
蒲黄 芍药 黄芩 生地 当归 牡蛎 车前子
黄绢汤 治产伤膀胱,不能小便,渗湿苦楚。
生丝黄绢(一尺,剪碎) 白丹皮 白芨(各一钱)
同煎至绢烂如饧,空心顿服,不得作声,神效。
玉露饮 治产后无乳。
人参 茯苓 甘草 芍药 川芎 当归 枳壳 桔梗
又方
当归 川芎 瞿麦 王不留行 穿山甲 麦冬 陈皮
煎熟,冲酒一杯饮之,徐以木梳梳乳数下,乳路自通。
又酒方 治乳少。
生地 熟地 当归 木通 牡蛎(各一两) 川芎 白芍(各五钱) 酒(十五斤)
芎归补中汤 治小产血崩,腹痛晕厥。
人参 黄 白术 川芎 当归 白芍 艾绒 阿胶 杜仲 炙甘草 五味子
人参黄 汤 治气虚小产,血下不止。
阿胶 艾绒 白芍 当归 人参 白术 黄 煨姜 大枣
调经种子奇效方(附见) 大金丹,至宝丸,调经妙药也,然修合不易。此方煎剂,竟有奇功,虽未能十有九效,乃余所见,则效者比比矣。敬为述之。
当归身(肥白者,一钱二分) 熟大地黄(二钱) 香附(童便浸三日,醋炒) 白芍(酒炒,各一钱)艾绒(去梗净醋炒) 真广陈皮(各七分) 甘草(炙) 干姜(炮黑,各三分) 白茯苓 丹皮(酒洗)延胡索(炒) 川芎(酒洗,各八分) 官桂(四分) 山萸肉(一钱二分)
上十四味,根据法炮制,加煨姜二片,大枣一枚,水二碗,煎八分,空心服。渣再煎,临卧时服。
每月经至净后,即服此方,一日一剂。服四五剂后,不必再服,旬日内即能成孕。
如经期不调者,每月服五剂,三月后必调经受孕也。
《女科撮要》:保产
妊娠欲产之时,但觉腹内转动,即当正身仰卧,待儿转身,向下时作痛,试捏产母手中指中节,或本节跳动,方与临盆,即产矣。若初觉不仰卧,以待转胞,或未产而水频下,此胞衣已破,血水先干,必有逆生难产之患。若横生者,儿先露手臂,令母正卧,以手徐推儿臂下体,令其正直,复以中指摩其肩,勿令脐带攀系即生。逆生者,儿先露足,令母正卧,以手按推其足,仍推儿转正即生。偏生者,儿头偏在一边,亦照前法,徐正其头即生。或见头后骨,偏在谷道傍,徐推近上即生。碍产者,儿头虽正,但不能下,盖因胎转,脐带攀肩所致,用中指按儿两肩,理脱脐带即生。坐产者,儿将欲生,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急用巾带高悬,令母以手攀之,轻轻屈足良久,儿顺即生。盘肠生者,临产母肠先出,此难于收上,以萆麻子四十九粒,研烂涂产母头顶,待肠收上,急洗去。设或为风吹干不能收者,以磨刀水少许,温热拭润其肠,再用磁石煎汤服之即收上,磁石须阴阳家用有验者。俗以水母面,皆惊,而肠亦收之,盖惊则气散,恐反致他症,戒之,若胎衣破而不得分娩者,用保生无忧散,以固其血,自然生息。如血已耗损,用八珍汤料一斤,益母草半斤,水数碗,煎熟不时饮之,亦有得生者。凡孕妇只腹痛,未产也,若连腰痛甚者,将产也,盖肾候于腰胞系于肾故也。华陀治横逆产难,用蛇脱二条,蝉壳二十八个,胎发二丸,各烧灰,每服二钱,酒调,连进二服,即卧片时,儿即顺生。如无此药,令产母仰面正卧,以小针刺儿手脚心三五次,用盐涂之,手脚即缩上,待身转顺而生。若以蜀葵子四十九粒,白滑石三钱,顺流水煎服即顺生。或用好京墨浓磨服之,墨水裹儿即下。 或败笔头一个, 过,以藕节自然汁,温酒和下。 或紫苏叶、当归各三钱,长流水煎服即下。 凡孕家宜预请稳婆,有仁心识见者,当施恩惠以结其心,先与说知,倘有生息不顺,只说未产,或遇双胎,只说胎衣未下,恐惊则气散,愈难生息。余家亲验之,大抵难产多患于郁闷安佚富贵之家。治法虽云胎前消气,产后补血,不可专执。若脾胃不实,气血不充,宜预调补,不然临产必有患难。如因难产,或大寒时,急以大油纸捻,徐徐烧断其脐带,虽儿已死,令暖气入腹,多得复生,切不可用刀断之。
【治验】
荆妇孟冬分娩艰难,产子已死,元气劳伤,用油纸捻烧断脐带,取其阳气以补之,俄间儿啼作声,即鹄儿也,若以刀物如常断之,其母亦难保生,此儿嗣后一二岁间,并无伤食作泻之症,可见前法之功。其稳婆又喜平日常施少惠,得其用心,能安慰母怀,故无虞耳。此稳婆云∶止有一女,分娩时,适当巡街侍御行牌取我,视其室分娩,女为此惊吓,未产而死,后见侍御,更以威颜分付,迨视产母胎虽顺,而头偏在一边,若以手入推正,可保顺生,因畏其威,不敢施手。但回禀云,此是天生天化,非人力所能立,俟其母子俱死。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