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关格

《顾松园医镜》:关格

《傅青主男科》:关格

《古今医彻》:关格

《古今医鉴》:关格

《金匮钩玄》:关格

《景岳全书》:关格

《寿世保元》:关格

《万病回春》:关格

《校注医醇剩义》:关格

《药症忌宜》:关格

《也是山人医案》:关格

《医述》:关格

《医学纲目》:关格

《医学集成》:关格

《医学入门》:关格

《医碥》:关格

《医碥》:关格

《张氏医通》:关格

《证治准绳·类方》:关格

《证治准绳·杂病》:关格

仲淳曰∶不得大小便为关,是热在丹田也;吐逆水浆不得下为格,是寒反在胸中也。阴阳易位,故上下俱病。宜先投辛香通窍、〔丁香、白蔻、龙脑香、苏合香。〕下降〔苏子、橘红、沉香。〕之药,以治其上,次用苦寒〔知母、黄柏。〕下泄之药〔车前、木通、滑石、大黄。〕以通二便。此系急症,不宜缓治,纵有里虚,后当议补。愚按∶论关格之脉,盛于平人四倍以上,为真阴败竭,必死之症。仲淳宗丹溪立言,而景岳甚辟其非,谓岂有脉盛四倍以上而属寒之理。又按仲景曰∶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沈氏注言∶溺闭因丹田有热,吐逆因火炎上升。愚甚韪之。亦拟数品处治,大意以甘寒清热下降为主,临症合宜则用治。关洛方。


治关格方


竹茹〔二、三钱。〕枇杷叶〔下气,止呕、数大片。〕麦冬〔五钱至二两。〕梨汁〔清胃止呕。〕芦根汁、甘蔗浆。〔各一杯,〕茅根〔三、四两捣。〕绿豆〔一合。〕茯苓〔皆止呕逆,又利小便。二、三钱。〕煎浓汤,同诸汁和匀,频频饮之,外用大田螺〔二、三枚捣烂,入盐少许,敷脐下,取汁数匙入药中,尤效。〕


【举例】



一 一人小便不通,目突脐胀,膝以上坚硬,皮肤欲裂,饮食不下。东垣与以淡渗之药,无效。精思半夜,始悟其故,夫膀胱为津液之府,必得气化乃出,无阴则阳无以化,淡渗气薄,皆阳药也,孤阳无阴,欲化得乎?以滋肾丸群阴之剂投之,即愈。


二 一老人患小便不利,因服分利之药太过,遂致秘塞,点滴不出。丹溪曰∶此因胃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一剂而通。因先多用利药,损其肾气,遂至通后遗尿,一夜不止。急补其肾然后已。凡医之治是症者,未有不用泄利之药,谁能顾其肾气之虚哉?特表着之,以为世鉴。


怒气伤肝,而肝气冲于胃口之间,肾气不得上行,肺气不得下行,而成此症, 以开郁为主,方用


荆芥 柴胡 川郁金 茯苓 苏子 白芥子 花粉( 各壹钱) 白芍( 叁钱) 甘草( 伍分)


水煎服,又方用 阴阳水各一碗,加盐一撮,打百余下,起泡,饮之即吐而愈,凡上焦有疾,欲吐而不能吐者,饮之立吐。


关格一症.上则格而不入.下则闭而不通.乃阴阳偏胜之候.亦阴阳离绝之证也.阳偏胜则上逆.逆之久则阴从之.上逆故水浆不受.烦躁不宁.阴从之故出而不返.有升无降.阴阳于是乎离绝.头汗出而四肢冷.脉无而死矣.不然.丹溪谓上窍通.则下窍之水出焉.此何以上愈通而下愈不出也.然素问云.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今阳偏胜而阴往从之.则有阳无阴.灼然可知.经又曰.上焦主纳.下焦主出.又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今上不纳而下不出.则三焦之火竭尽无余.求其头无汗而阳不上越.肢不冷而阴不下绝.其可得乎.扁鹊谓不得尽其命而死.后肾谓九死一生之候.诚难乎其为治矣.余独思阴绝阳绝.诚不可疗.使当其未竭绝之际.而欲得一挽回之法.非上有以回其阳.下有以挽其阴.乌克有济.因悟仲景白通汤.用姜附纯阳之药.恐其阳上绝.而以人尿猪胆纯阴之味引之.恐其阴下绝.使阴阳协于和而后已.斯则治法之善者也.及节庵扩而充之.立回阳返本汤.亦阴阳相济欲底于平.加黄连腊茶以降火.姜附为反佐.而以人参五味复其津液元气.使不致于离绝.则又法外之法也.嘉言出.立黄连进退汤.酌其阴阳之偏.而进退补救之.又从事于八味汤.复其阴阳之根.以立其命.可谓思穷而路绝矣.学人诚于此而会通焉.则关格一症.庶乎出万死于一生.济无穷之夭枉矣.


按格之吐逆.与凡吐逆之不同.盖凡吐逆则小便利.阳气得以下荣.阴气尚能留恋.则不至于上脱矣.关之小便不通.与凡小便不通之不同.盖凡小便不利.则上不吐逆.阴气纵不能化.阳气尚未离绝.则不至于下脱矣.惟格则阴绝于上.故投热药而弥炽.须以阴药济之.则不捍格.关则阳绝于下.故投阴药而厥逆.须以阳药挽之.则能气化.此阴阳俱病.须以阴阳相济之药救之.乃玄妙之门也.试验小便不通.必小腹胀闷不堪.惟关症则但有急而欲解之状.未尝胀闷.可知阳气耗而阴气并为之竭矣.此时呕逆甚而胸满或痛.亦阴气上窜之故.初非有实邪也.且肾主二便.又主水火.今气不下纳.根将绝矣.八味丸导火归元.而能复真阴.非又要着也哉.


黄连进退汤


川黄连(姜汁炒) 炮姜 半夏 川牛膝(盐水炒) 白芍(酒炒各一钱) 人参(钱半) 大枣肉(三枚) 童便(小半杯)


水煎.如阳虚肢冷.加熟附子一钱.减连五分.阴虚躁渴.加麦门冬一钱.去半夏.


白通汤


葱白(二茎) 熟附子(三钱) 干姜(钱半)


水煎.加人尿猪胆汁.回阳返本汤(见阴症论)



两寸俱盛,四倍以上。经曰∶人迎大四倍于气口,大四倍于人迎,名曰关。此谓俱盛四倍,盖以其病甚,而至于上则遏绝,下则闭塞,关格俱病者言之。



夫关格者,谓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此为气之横格也。必用吐以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有痰以二陈汤探吐之,吐中便有降。有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


丹溪曰∶此证多死,寒在上,热在下也。寒在胸中,遏绝不入,无入之理,故曰格;热在下焦,填塞不通,无出入之由,故曰关。格则吐逆,关则不得小便。


《内经》曰∶人迎与气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两枳三陈汤 治关格,上焦痰壅,两手脉盛是也。


陈皮 半夏(各二钱) 白茯苓(一钱半) 南星 枳壳 枳实 甘草(各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服。用鹅毛于病患咽喉探吐之,如病虚弱,不可用也。


一方 治关格吐逆,小便不通,藿香平胃散合五苓散,加姜、枣煎服。


戴云∶关格者,谓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此为气之横格也。


必用吐,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


有痰,以二陈汤吐之,吐中便有降。有中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


经义


《六节藏象论》曰∶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终始篇》曰∶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以上俱有刺法,详载《类经·针刺类》。


《禁服篇》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必审按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


《脉度篇》曰∶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甚,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论证(共四条)


关格一证在《内经》本言脉体,以明阴阳离绝之危证也,如《六节藏象论》《终始篇》《禁服篇》及《脉度》《经脉》等篇言之再四,其重可知。自秦越人《三难》曰∶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以尺寸言关格,已失本经之意矣。又仲景曰∶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故后世自叔和、东垣以来,无不以此相传,而竟置关格一证于乌有矣。再至丹溪,则曰此证多死,寒在上,热在下,脉两寸俱盛四倍以上,法当吐,以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愚谓两寸俱盛四倍,又安得为寒在上耶?且脉大如此,则浮豁无根,其虚可知,又堪吐乎?谬而又谬,莫此甚矣。夫《内经》云∶人迎四倍,寸口四倍,既非尺寸之谓,而曰吐逆者,特隔食一证耳,曰不得小便者,特癃闭一证耳,二证自有本条,其与关格何涉?数子且然,况其它乎,又安望治此者之无谬哉!一、关格证在《内经》本以人迎察六腑之阳,寸口察五脏之阴,人迎盛至四倍以上,此阳明经孤阳独见,水不济火也,故曰格阳,格阳者,阴格于阳也。气口盛至四倍以上,此太阴经元阴无主,气不归精也,故曰关阴,关阴者,阳关于阴也。若人迎寸口俱盛至四倍以上,且大且数,此其阳气不藏,故阴中无阳,阴气不升,故阳中无阴,阴阳相离,故名关格也。凡见此者,总由酒色伤肾,情欲伤精,以致阳不守舍,故脉浮气露,亢极如此,此则真阴败竭,元海无根,是亢龙有悔之象,最危之候也。


《内经》以人迎寸口并诊关格,今后世诊法,则但取寸口,而不察人迎,似于法有未尽,然寸口为脉之大会,而脉见于彼,未有不见于此者,所以但察气口,则人迎之脉亦可概见。故凡见寸口弦大至极,甚至四倍以上,且大且数者,便是关格之脉,不得误认为火证。余尝诊此数人,察其脉则如弦如革,洪大异常,故云四倍;察其证则脉动身亦动,凡乳下之虚里,脐傍之动气,无不舂舂然、振振然与脉俱应者;察其形气,则上有微喘,而动作则喘甚,肢体而力,而寤寐多慌张。谓其为虚损,则本无咳嗽失血等证;谓其为痰火,则又无实邪发热等证,此关格之所以异也。然惟富贵之人及形体丰肥者,多有此证,求其所因,则无非耽嗜少艾,中年酒色所致,是虽与劳损证若有不同,而实即劳损之别名也。此老成之人所以当知慎也。有喘论在喘证门,互阅可也。


本经《脉度篇》所云∶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能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此举脉证而兼言之也。若以脉言则如前之四倍者是也;若以证言,则又有阴阳俱盛者,以阳病极于阳分,而阴病极于阴分也。凡阳盛于阳者,若乎当泻,而阴分见阴,有不可泻。阴极于阴者,若乎当补,而阳分见阳,又不可补。病若此者,阳自阳而阳中无阴,阴自阴而阴中无阳,上下否隔,两顾弗能,补之不可,泻之又不可,是亦关格之证也,有死而已。此与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之证,大有不同,学人当辩其疑似。


论治(共三条)


关格之脉,必弦大至极。夫弦者为中虚,浮大者为阴虚,此肾水大亏,有阳无阴之脉也。治此者,宜以峻补真阴为主,然又当察其虚中之寒热,阴中之阴阳,分别处治,斯尽善也。


关格证,凡兼阳脏者必多热,宜一阴煎、左归饮、左归丸之类主之。兼阴脏者必多寒,宜大营煎、右归饮、右归丸之类主之。若不热不寒,脏气本平者,宜五福饮、三阴煎及大补元煎之类主之。


关格证,所伤根本已甚,虽药饵必不可废,如精虚者当助其精,气虚者当助其气,其有言难尽悉者,宜于古今补阵诸方中择宜用之。斯固治之之法,然必须远居别室,养静澄心,假以岁月,斯可全愈。若不避绝人事,加意调理,而但靠药饵,则恐一暴十寒,得失相半,终无济于事也。凡患此者,不可不知。


关格论列方


五福饮(新补六) 大营煎(新补十四) 大补元煎(新补一) 一阴煎(新补八) 三阴煎(新补十一) 左归饮(新补二) 左归丸(新补四) 右归饮(新补三) 右归丸(新补五)


夫关格者。谓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饮食不下。此为气之横格。必用吐其气之横格。必在吐出痰也。有痰。以二陈汤探吐之。吐中便有降。有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用升降法。


丹溪曰。此症多死。寒在上。热在下也。寒在胸中。遏绝不散。无入之理。故曰格。热在下焦。填塞不通。无出之由。故曰关。格则吐逆。关则不得小便。


内经曰。人迎与气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一论关格。上焦痰壅。两手脉盛是也。


枳缩二陈汤


枳实(麸炒一钱) 砂仁(七分) 白茯苓(去心) 贝母(去心) 陈皮 苏子 栝蒌仁(各一钱)浓朴(七分) 川芎(八分) 木香(五分) 沉香(五分) 香附(童便炒七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入竹沥磨沉木香服。


一阴阳关格。前后不通寻常通利大府。小水自行。中有转胞一症。诸药不效。失救则胀满闷乱而死予尝以甘遂末。水调敷脐下。内以甘草节。煎汤饮之。及药汁至脐。二药相反。胞自转矣。小水来如涌泉。此救急之良诀也。


关格病者,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升降不通,饮食不下,此因气之横格也,乃是痰格中焦。用枳缩二陈汤加减治之,痰出为要。此病多死,寒在上而热在下也。又曰∶关者,不得小便。格者,吐逆上下俱病者也。关者,甚热之气无出之由也,热在下焦填塞不便;格者,甚寒之气无入之理也,寒在胸中遏绝不入。


枳缩二陈汤 治关格上下不通。


枳实(麸炒,一钱) 砂仁(七分) 白茯苓(去皮) 贝母(去心) 陈皮 苏子(炒) 瓜蒌仁浓朴(姜汁炒) 香附(童便炒,各七分) 抚芎(八分) 木香(五分) 沉香(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入竹沥磨沉、木香服。


关格一证,所系最大,《灵、素》诸书及秦越人、张长沙,俱皆论列,而未有成方;后起诸贤,又绝无论及此证者。迨云歧子谓阴阳易位,病名关格。所传九方,动辄脑、麝、硝、黄、皂角,非开透,即劫夺,奄奄将毙之人,其能堪此乎!是有方不如无方,医学中反添一重魔劫矣。《素问》谓∶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在太阳;三盛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在少阴;三盛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经络分明,言言典要,而惜乎治法不传也。秦越人发为阴乘阳乘之论,乃合寸尺之脉并言之。寸上过位,入鱼际为溢;尺下过位,入尺泽为复;此阴阳之偏,各造其极,最为精当,而惜乎治法不传也。


张长沙谓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又曰∶心脉洪大而长,则关格不通。又谓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凡三言之。其曰在寸为格,在尺为关者,乃言阴阳不相荣也。其曰心脉洪大而长,则关格不通者,言五志不安,营卫亏损,孤阳独发,故上下不通也。曰趺阳脉伏而涩者,乃胃气败坏之明征也。察脉论证,更为详尽,而惜乎治法不传也。至西江喻氏,力讲调和营卫,不偏阴,不偏阳,听胃气之自为敷布,不问其关于何而开,格于何而通,一惟求之于中,握枢而运,以渐透于上下,营气通则加意于营,卫气通则加意于卫,因立进退黄连汤二方,又立资液救焚汤一方,以为标准,此与云歧子之九方,霄壤悬殊矣。而愚则以为所重者尤在于上。苟在上之格者能通,则在下之关者亦无不通。尝见患此证者,多起于忧愁怒郁,即富贵之家,亦多有隐痛难言之处,可见病实由于中上焦,而非起于下焦也。始则气机不利,喉下作梗;继则胃气反逆,食入作吐;后乃食少吐多,痰涎上涌,日渐便溺艰难。此缘心肝两经之火煎熬太过,营血消耗,郁蒸为痰;饮食入胃,以类相从,谷海变为痰薮,而又孤阳独发,气火升痰,宜其格而不入也。格与关皆为逆象,惟治之以至和,导之以大顺,使在上者能顺流而下,则在下者亦迎刃而解矣。故于调养营卫之中,平肝理气,此一法也。于调养营卫之中,和胃化痰,亦一法也。于调养营卫之中,兼清君相之火,又一法也。关格既成,本难施治,但仁人孝子必不忍坐视危亡,欲于死中求活,非精心研究不可。续制四方,以备参酌。


肝气犯胃,食入作吐,宜解郁和中,归桂化逆汤主之。


归桂化逆汤(自制)


当归(二钱) 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青皮(一钱) 茯苓(二钱) 肉桂(五分)郁金(二钱) 合欢花(二钱) 蒺藜(四钱) 牛膝(二钱) 玫瑰花(五分) 木香(五分) 红枣(五枚) 降香(五分)


方以归桂化逆名,归、桂为主药无疑矣。以归、芍、红枣养其血,即以合欢、郁金、玫瑰解其郁,以青皮、蒺藜、木香、降香利其气,又以茯苓、牛膝引之下达,治格而亦顾及关矣。祖怡注。


痰气上逆,食入呕吐,人参半夏汤主之。


人参半夏汤(自制)


人参(二钱) 半夏(三钱) 广皮(一钱) 茯苓(二钱) 当归(二钱)沉香(五分) 郁金(二钱) 砂仁(一钱) 佩兰(一钱) 苡仁(四钱) 牛膝(二钱) 佛手(五分) 白檀香(五分)


此方亦所以治格。以人参、当归顾气血,以茯苓、苡仁、牛膝,引之下行;以半夏、陈皮利痰,以佩兰、郁金、砂仁、佛手、沉香、檀香通气。前法轻而此方较重,彼重用肉桂,此重用人参,意同而法自异也。祖怡注。


孤阳独发,阻格饮食,甚则作呃,和中大顺汤主之。


和中大顺汤(自制)


人参(二钱) 白芍(一钱) 丹皮(二钱) 柏仁(二钱) 潼蒺藜(三钱)麦冬(二钱) 赤芍(一钱) 白蒺藜(三钱) 丹参(三钱) 生地(四钱) 赭石(三钱 研) 合欢花(二钱) 竹沥(两大匙冲服) 姜汁(二滴冲服)


此方有人参、麦冬养胃家之气阴,益以生地、白芍配独发之孤阳。丹参、柏仁养心血,丹皮、赤芍清心肝。合欢开心,赭石镇逆,竹沥、姜汁豁痰,潼白蒺藜补肾疏肝。仍着重治格,而大利于开关。前方重用香药,此方则重用润药。祖怡注。


二气双调饮,通治关格。


二气双调饮(自制)


人参(二钱) 茯苓(二钱) 山药(三钱) 归身(二钱) 枸杞(三钱) 干苁蓉(三钱) 牛膝(二钱) 广皮(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 砂仁(一钱) 青皮(一钱五分蜜水炒) 沉香(五分人乳磨冲)


所谓二气者,阴阳也。所谓双调者,不偏阳不偏阴也。人参、茯苓、山药偏于阳,人乳、归身、枸杞、苁蓉偏于阴,有沉香、砂仁、陈皮、青皮以和之,通治关格,此其所以为双调也。祖怡注。


忌升,补敛,闭气,酸,诸药录后。


宜降下,辛寒,辛温。


白豆蔻 沉香 丁香 苏子 橘红 龙脑草 苏合香 生姜 藿香 次用大黄 车前子 黄柏 知母 滑石 木香 牛膝


王(七二)脘痛不食.二便艰少.并不渴饮.此属阳气结于上.阴液衰于下.为关格.难治之症.


人参(一钱) 泡淡川附子(一钱) 枳实(五分) 淡干姜(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川连(四分) 茯苓(三钱) 生白芍(一钱五分)


经义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素问》)


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邪在六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脉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荣也,故曰格。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荣也,故曰关。阴阳俱盛,不得相荣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难经》)


哲言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心脉洪大而长,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张仲景)


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关者甚热之气,格者甚寒之气。是关者无出之由,格者无入之理。寒在胸中,遏绝不入;热在下焦,填塞不出。(张洁古)


关格者,谓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此为气之横格。(戴复庵)


走哺,由下不通,浊气上冲,而饮食不得入。关格,由上下阴阳之气倒置,上不得入,下不得出。(《医阶辨证》)


关格一证,在《内经》本言脉体,以明阴阳离绝之故。自秦越人以尺寸言关格,已失本经之意矣。又仲景曰∶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故后世自叔和、东垣以来,无不以此相传,而竞置关格一证于乌有矣。再至丹溪,则曰此证多死。寒在上,热在下,脉两寸俱盛四倍以上,法当吐以提其气之横格。


愚谓两寸俱盛四倍,又安得为寒在上耶?且脉大如此,则浮豁无根,其虚可知,又堪吐乎?谬而谬又,莫此为甚!夫《内经》云人迎寸口,既非尺寸之谓,而曰吐逆者,特隔食一证耳;曰不得小便者,特癃闭一证耳。二证自有本条,其与关格何涉?数子且然,况其他乎?


○《经》曰∶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此关格之证,以脉言,不以病言也。


今人患此颇多,而人多不知,但其两手之脉,浮弦数极,大至四倍以上者,便是此证。其病必虚里跳动,而气喘不已;此之喘状,多无咳嗽,但觉胸膈舂舂,似胀非胀,似短非短,微劳则喘甚,多言亦喘甚,甚至遍身振振,慌张不定。此必情欲之伤,以致元气无根,孤阳离剧之候也,多不可治。(张景岳)


按∶《内经》所言,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是以阳经取决于人迎,阴经取决于寸口也。越人云∶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仲景亦谓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皆以阳分取决于寸口,阴分取决于尺内也。《难经》又言∶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仲景又有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则知关格之脉证不一也。而马仲化释《内经》,谓关格之义,非隔食、癃闭之证。张介宾直将越人、仲景之言,一概非之,独执人迎在颈,为阳明之表脉,遂诋东垣、丹溪皆仍叔和《脉经》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谬。呜呼!《内经》固为圣经,确宜遵从,而越人、仲景之书,未尝不为圣经也。盖人迎气口,所以分表里之阴阳;寸口尺内,所以分上下之阴阳也。人一身表里上下之气化,皆肺所司,血脉皆心所主,故凡气血之盛衰,靡不变见于气口,气口实为肺经之一脉,不过分其部位,以候他脏之气耳。即如仲景所指趺阳少阴,虽主于足,然未尝不于关尺推之;则《内经》所言人迎气口,候之左右亦无不可也。故释《内经》之关格,但当言是表里阴阳痞绝之候,不当与上吐下闭之关格混同立论则可;若言上吐下闭,当称隔食癃闭,不得名为关格则不可。或言关格之证,其脉未必皆然则可;若言关格之脉,必无在尺在寸之分则不可。(《张氏医通》)


关格之为病,世多不得其解,不知《内经》分人迎、寸口,其言早已明析。人迎统三阳,寸口统三阴;统三阳者胃也,统三阴者肺也。阳曰格,言其阻;阴曰关,言其闭。经未明言,所患何证,犹为难测。仲景为解曰∶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则明显易解矣。阳明主纳水谷,三阳同阻于阳明,水谷何由入?太阴主调水道,三阴同闭于太阴,水道何由调?治者不从肺胃求责,或以为阳反在下,阴反在上;或以为阳格乎阴,阴拒乎阳;或谓阴阳不交,各造其偏,均未得谛当也。


○关格一证,前本仲景之说为解,其实仲景所言,但关格中之一病耳。谓吐逆不得小便,为非关格,不可也。以为遂足以尽关格之病,亦不可也。阴阳本自贯通,关格则阴阳各聚于一区。《内经》言脉不言证,其所包者广可知。故凡阴阳两不相顾,而病多分见者,皆关格之类也。


○阴病救阴,阳病救阳,阴阳同病,则阴阳同救。阴阳皆病,而分见者,其将何以措手乎?由是言之,吐逆不得小便,但为关格之先兆。他如干霍乱之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或一身而寒热各半,或一病而阴阳混淆者,皆关格之类,而不得为真关格。真关格者,无药可医,不得尽期而死。(《医参》)


补编


关格虽有数种,然总由肝郁为病,以肝主疏泄故也。治用逍遥散,加山栀、车前以降逆,柴胡以升木郁,乃和解之意。(陈士铎)


关格者,暴病也。大小便秘,渴饮呕吐,唇燥面赤,脉息沉伏,此寒从少阴而入,阴盛于下,逼阳于上。


须以白通汤,寒因热用,和人尿、猪胆咸苦之物于温热药中,其气相从,可去拒格之寒也。服药脉渐出者生,乍出者死。(《赵氏医贯》)


《内经》曰∶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此正指关格而言也。不并犹言不交也,阳在上者不能下,阴在下者不能上,则天地不交,而运化之机缄穷矣。欲降其阳则阴伤,欲升其阴则阳败,故古人立方,不治其寒热,而以通达窍者宜之。(《见闻录》)


关格所伤,根本已甚,药饵固不可废。如精虚者,当补其精;气虚者,当益其气。然必须远居别室,静养澄心,假以岁月,斯可保全。若不绝谢人事,但靠药饵,终无济也。(张景岳)


关格之证,自《灵》、《素》以及《难经》、仲景脉法,皆深言之,然无其方也。后世以无成方根据傍,其中元言奥义,总不参研,空存其名久矣。惟云岐子述其阴阳反背之状,传其所试九方。其谓阴阳易位,病名关格。胸膈以上,阳气常在,则热为主病;身半以下,阴气常在,则寒为主病。胸中有寒,以热药治之;丹田有热,以寒药治之。若胸中寒热兼有,以主客之法治之。治主当缓,治客当急。此从《伤寒论》胸中有寒,丹田有热立说,实非关格本证。所引《内经》运气治主客之法,亦属无据。至于《灵》、《素》、《难经》、《金匮》之文,绝不体会,所定诸方,浑入后人恶劣窠臼。方中小疵,杂用二陈、五苓、枳壳、浓朴、槟榔、木香是也。方中大疵,杂用片脑、麝香、附子、皂角、牵牛、大黄、朴硝是也。夫阴阳不交,各造其偏,而谓阴反在上阳反在下,可乎?九死一生之证,而以霸术劫夺其阴阳,可乎?仲景之以趺阳为诊者,正欲人调其营卫,不偏阴偏阳,一味冲和无忤,听胃气之自为敷布,得协于平也。岂一蹴所能几耶?故不问其关于何而开,格于何而通,一惟求之于中,握枢而运。治吐逆之格,由中而渐透于上;治不溲之关,由中而渐透于下;治格而且关,由中而渐透于上下。姑立进退黄连汤一方,要未可为中人道也。


○黄连汤者,仲景治伤寒之方也;以其胃中有邪气,阻遏阴阳升降之机,而不交于中土,于是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与此汤以升降阴阳固然矣。而湿家下之,舌上如苔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亦用此汤何耶?盖伤寒分表、里、中三治,表里之邪俱盛,则从中而和之,故有小柴胡之和法。饮入胃中,听胃气之升者,带柴胡出表;胃气之降者,带黄芩入里,一和而表里之邪尽服,不相扦格矣。至于丹田胸中之邪,则在于上下,而不为表里,即变柴胡汤为黄连汤,和其上下。饮入胃中,亦听胃气之上下敷布,故不问其上热下寒,上寒下热,皆可治之也。夫表里之邪,则用柴胡、黄芩;上下之邪,则用桂枝、黄连。表里之邪,则用生姜以散之;上下之邪,则用干姜以开之。仲景圣法昭然矣。昌欲进退其上下之法,求之于中,握枢而运,以渐透于上下。


格则吐逆,进而用此方为宜。盖太阳主开,太阳不开,则胸间窒塞,食不得入,入亦复出,以桂枝为太阳经药,和营卫而行阳道,故能开之也。至于五志厥阳之火上入,桂枝又不可用矣,用之则以火济火,头有汗而阳脱矣。


其关则不得小便,退之之法,从胃气以透入阴分,桂枝亦在所不取。但胃之关门已闭,少阴主阖,少阴之气不上,胃之关门必不开。《经》曰∶肾气独沉。又曰∶肾气不衡。夫真气之在肾中,犹权衡也,有权有衡,则关门时开时阖。有权无衡,则关门有阖无开矣,小溲亦何从而出耶?是则肾气丸,要亦退之之中所有事矣。肾气交于胃,则关门开,交于心,则厥阳之火随之下伏,有不得不用之时矣。


○凡治关格病,不知批 导 ,但冀止呕利溲,亟治其标,技穷力竭,无益反损,医之罪也。


○凡治关格病,不参人迎、趺阳、太冲,独持寸口,已属疏略。若并寸口阴阳之辨懵然,医之罪也。


○凡治关格病,不辨脉之阳虚阳实,阴虚阴实,而进退其治,肓人适路,不辨东西,医之罪也。


○凡治关格病,不从王道,辄投霸术,逞己之能,促人之死,医之罪也。(《医门法律》)


附方


进退黄连汤 黄连姜汁炒一钱五分、干姜炮一钱五分、人参人乳拌蒸一钱五分、桂枝一钱、半夏姜制一钱五分、大枣二枚。进法∶用本方六味俱不制,水三茶盏,煎一盏半,温服。退法∶不用桂枝,黄连减半,或加肉桂五分,如上逐味制熟,煎服法同。


朝服八味丸三钱,半饥服煎剂。


资液救焚汤 治五志厥阳之火。生地黄取汁二钱、麦门冬取汁二钱、人参人乳拌蒸一钱五分、胡麻仁炒研一钱、柏子仁炒七分、甘草炙一钱、五味子四分、紫石英敲碎一钱、阿胶一钱、寒水石敲碎一钱、滑石敲碎一钱、犀角磨汁三分、生姜汁三匙。上除四汁、阿胶,其八味用水四茶杯,缓火煎至一杯半;去渣、入四汁、阿胶,再煎至胶烊化;斟出,调牛黄五厘。日中分二、三次热服。空朝先服八味丸三钱。


关者,不得小便,格者,吐逆,上下俱病者也。



〔《难》〕邪在六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脉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故曰格。(阴盛阳不得营,故寸口大三四倍于人迎。)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营也,故曰关。(阳盛阴不得营,故人迎大三四倍于寸口。)阴阳俱盛,不得相营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三十七难)



〔洁〕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关者,甚热之气;格者,甚寒之气。是关无出之由,故曰关也;格无入之理,故曰格也。寒在胸中,遏绝不入,热在下焦,填塞不便。



〔云〕阴阳易位,病名关格。胸膈上阳气常在,则热为主病。身半已下阴气常在,则寒为主。病寒反在胸中,舌上白胎,而水浆不下,故曰格,格则吐逆。热在丹田,小便不通,故曰关,关则不得小便。胸中有寒,以热药治之。丹田有热,以寒药治之。若胸中寒热兼有,以主客之法治之。治主当缓,治客当急。尺寸反者死,阴阳交者死,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丹〕必用吐,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有痰,以二陈汤吐之,吐中便有降。有中虚气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之。



〔孙〕奉职赵令仪女,忽吐逆,大小便不通,烦乱,四肢渐冷,无脉。凡一日半,与大承气汤一剂。至夜半渐得大便通,脉渐和,翌日乃安。此关格之病,极为难治,垂死而活者,惟此一人耳。



〔孙〕治大小便不通,关格不利。烧皂角细研,粥饮下三钱,立通。



〔《外》〕关格胀满,大小便不通。独头蒜烧热去皮,纸裹纳下部,气立通。



〔仲〕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脉》〕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成注云∶下微谓脉沉之而微也,本大谓关后脉大也。)


清臣曰:热在丹田,尿不得出为关;塞在胸膈,食不得入为格。


脉虚人倦,六君子汤去白术,加冰片、麝香冲服。


脉细挟冷,一炁丹:人参、附子,加冰片、麝香,研末,糊丸服。


脉数有热,五苓散,加枳、朴、槟、黄、栀、通、陈皮、生姜,加冰片、麝香冲服。


脉盛痰壅,枳朴二陈汤去半夏,加贝母、蒌霜、川芎、香附、砂仁、苏子、生姜、竹沥,磨广香、沉香,冲服。


身冷无脉,二便不通,大承气汤。


小便久闭,诸药不效,假苏散:荆芥、陈皮、香附、赤苓、木通、𧄒麦、麦芽,研服。外甘遂研末,水调敷脐下,内服甘草汤立通。


与呕吐、膈噎、淋证参看。


关不小便格吐逆,


经云∶人迎脉大于气口四倍,名曰格;气口脉大于人迎四倍,名曰关。


上寒下热中焦窒;


关,乃阳不下,以寒在胸中,塞而不入;格,乃阴不上,以热在下焦,寒而不出。上下不通,三焦撩乱,中气不足,阴阳不能相荣,故既关且格。中虚者,补中益气汤加槟榔以升降之;中虚痰盛者,六君子汤去术,加柏子仁及麝少许;虚甚,吐利俱不得者,既济丸。


吐提其气非为痰,


关格与噎秽稍异,胃中觉气有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宜二陈汤,加木通,吐其横格之气,不必在出痰也。


或治下焦不可执。


古云∶关格死在旦夕,但治下焦可愈。经云∶少阳所至,为呕涌溢,食不下。言火逆上而为呕吐,非膈上所生,独为关,非格也,大承气汤下之。若但吐而不得小便者,胃苓汤。有膏粱积热,损伤北方真水者,滋肾丸主之。忌用淡渗利水之药,详前淋证。凡关格见头汗者,死。


证虚柔实则刚,


阳极则为刚 ,多类风证,宜清热化痰祛风;阴极则为柔 ,多类厥证,宜温补化痰降火。此丹溪胃实则为刚,虚则为柔,皆危证也。余详伤寒。


口噤不醒通身强。


病发则身强不醒,痫病发则身软时醒。 、痫相似,而实不同。


内外因皆挟痰火,


或外因风邪,或内因七情,皆必挟痰火而后发 。痰壅发 不醒,或只手足搐搦,左右动摇,宜祛风导痰汤,加竹沥、姜汁。风痰盛者,败毒散加防风、天麻、黄芩、全蝎、生姜、薄荷,或通圣散加人参、柴胡,间服寿星丸,姜汁、竹沥下。火盛则遍身战掉,犹火炎而旋转也。火能燥物,而使气液不足,宜四物二陈汤,加芩、连、知、柏、竹沥、童便,补而散之。实火则胸满,口噤切牙,脚挛,卧不着床,大便闭者,大承气汤下之,仍忌风药。盖火为风燥之本,能治其火,则风自散,而燥自润矣。


郁闷诸虚甚则亡。


七情郁闷者,乌药顺气散、八味顺气散主之。诸虚绝无风邪,而筋脉挛急,角弓反张者,乃气血虚脱,无以主持养筋,此等尤不可纯用风药。经曰∶诸 强直,皆属于湿。湿极反兼风化制之,实非风也,虚也。故又有言曰∶虚为本,痰火外邪为标。气虚者,补中益气汤加竹沥,或六君子汤加黄 、附子、柴胡;血虚者,四物汤加防风、羌活,或大秦艽汤。


病比痫更重,甚则因而昏死者有之。


关格之说不一,而各有理。经谓寸口(即手寸关尺之总名)主中,(寸口本肺脉,属脏,以候内。)


人迎(在结喉旁,乃胃脉,属腑,以候外)主外,两者相应,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曰平人。(说见四诊。)人迎一盛,(大于气口一倍也。下仿此。)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四盛,且大且数,(数即躁也。)名曰溢阳,(阳盛而溢。)为外格。(拒饮食不得入。)寸口脉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病在手厥阴。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病在手少阴。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病在手太阴。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阴,为内关,(溲溺不通。)皆死不治。人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与之短期。(按此皆以躁数为言,是主热立论,乃举隅之词。观其又一条云∶必审按寒热,以验脏腑之病,可知此证有寒有热矣。)又谓五脏不和,则七窍(耳目口鼻)不通,(气不通矣。)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


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不和则气留而阳盛矣。气太盛,则阴脉不利,(此二句,当根据《难经》云∶邪在脏,则阴脉不利,接下不利则血留而阴盛,与上文邪在腑对讲。今云阳太盛则阴不利者,以见阴阳相关,彼此脉络传注之理,古人文本往往如此。)不利则血留而阴气盛矣。阴气太盛,阳气不能荣也,(气血相和则荣茂,今血不行,而邪聚于阴经,则阳气不能与通。)故曰关阳。(言闭关不使阳入也。)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荣也,故曰格阴。(拒格其阴不得入也。)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不得尽期而死。按经言阴阳之邪,偏盛或俱盛,则其经脉不和,而见于人迎、寸口如此。后世独诊寸口,故秦越人以上鱼为溢,(阳被阴格,脉从寸溢上鱼际也。)为外关内格;(外阳为内阴所拒格,不得下通,如被关闭然。)入尺为覆,(阴被阳格,脉从尺覆,向臂上。覆,退却之义。)为内关外格。(阴被格不上通,如被关闭也。)仲景则谓,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正气内虚,故外浮越。)大为实。(邪气实也。)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此与越人同意。越人以脉之长而有余言,仲景以脉之大而有余言,皆邪盛也。)又谓下微本大者。(下谓沉分,本谓尺言。沉分脉微小,惟尺略大也。)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沉而微小,阴虚,尺大寒邪盛。


虚寒无阳则不化,故小便不能出,不言格食者,省文也。)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阳脱也。)又谓趺阳脉伏而涩,(伏则气不行,涩则血不流,无以出纳施化。)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血枯胃腕稿也。)名曰关格。(不言小便不通,亦省文也。上二条以尺、寸言,此以趺阳言也。)详此二家所云,各有其理,亦推展《内经》未尽之意也。又云岐子谓,关格为阴阳易位,盖阳上阴下,定位也。今寒反在胸中,舌有白胎,而水浆不下,热在丹田,而小便不通,曰关格。上寒治以热,下热治以寒。若兼有寒热,分主客治之,治主宜缓,治客宜急,此亦一说也。由此论之,则夫阳极于上,阴极于下,否隔不交者,当通其阴阳,转否为泰,可知矣。


又张景岳谓,《内经》谓人迎盛四倍以上,为有阳无阴;寸口盛四倍以上,为有阴无阳;二者俱盛四倍以上,为阳极于上,下焦无阳,阴极于下,上焦无阴,阴阳离绝。多由酒色伤其精气,以致阳飞于上,阴走于下,脉浮豁无根,散大躁动如此,为欲脱危候。凡见六脉如弦如革,洪大异常,而且躁数,脉动则身亦动,乳下之虚里及脐旁,皆有动气,舂舂筑筑,与脉相应。上气微喘,动作则甚,肢体无力。谓为虚损,则本无咳嗽失血等证,谓为痰火,则又无实邪发热等证,此真阴败竭,元海无根,最危之候也。彼不纳食,不得小便,自有本证,与关格何涉哉?其说虽与前人异,然理甚精。(按诸家皆就吐食不溺之证言,而无一定之脉,景岳则指定大数之脉言,而无吐食不溺之证,各如其说,施治可也。)


人参 半夏 白茯苓 陈皮 柏子仁 甘草(炙) 麝香(少许,另研) 生姜煎,入麝香调匀和服,加郁李仁更妙。



人参 麝香 片脑(各少许) 上末,甘草汤调服。



熟附子(童便浸) 人参(各一钱) 麝香(少许) 上末之,糊丸,如桐子大,麝香为衣,每服七丸,灯心汤下。


灵枢云。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营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营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阴阳易位。病名关格。多不可治。若邪气留着而致者。犹可治之。舌上苔白而水浆不下曰格。


格则吐逆。热在丹田。小便不过曰关。关则不得小便。必用吐以提其气之捍格。不必在出痰也。盐汤探吐。并以牙皂汤浴其小腹及阴。或以盐熨脐中俱妙。有痰宜吐者。二陈汤探吐之。吐中便有升降。有中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先以四君子换参芦探吐。后用人参散、柏子仁汤调理。脉沉细。手足厥冷者。既济丸。劳役后气虚不运者。补中益气汤加木香、槟榔。心脾疼后。小便不通。皆是痰隔于中焦。气滞于下焦。二陈加木通、枳壳。服后探吐之。寒在上。热在下。黄连汤。桂枝易肉桂。热在上。寒在下。生料八味丸。加牛膝、车前。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石顽曰。按内经所言。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是以阳经取决于人迎。阴经取决于寸口也。越人云。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仲景亦谓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皆以阳分取决于寸口。阴分取决于尺内也。所以难经又言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仲景又有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则知关格之脉证不一也。而马仲化释内经谓关格之义。非隔食癃闭之证。而张介宾类经。直将越人仲景之言。一概非之。独执人迎在颈。为阳明之表脉。遂诋东垣丹溪。皆仍叔和脉经。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谬。呜呼。内经固为圣经。确宜遵从。而越人仲景之书。未常不为圣经也。盖人迎气口。所以分表里之阴阳。寸口尺内。所以分上下之阴阳也。人一身表里上下之气化。皆肺所司。血脉皆心所主。故凡气血之盛衰。靡不变见于气口。气口实为肺经之一脉。不过分其部位。以候他脏之气耳。即如仲景所指。趺阳少阴虽主于足。然未尝不于关尺推之。则内经所言人迎气口。候之左右。亦无不可也。医道贵乎圆通。若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故释内经之关格。但当言是表里阴阳否绝之候。不当与上吐下闭之关格混同立论则可。若言上吐下闭。当称隔食癃闭。不得名为关格则不可。或言关格之证。其脉未必皆然则可。若言关格之脉。必无在尺在寸之分则不可。试观仲景趺阳脉伏而涩。亦主关格。又有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等例。其义自明。


柏子仁汤


人参 半夏 白茯苓 陈皮 柏子仁 甘草(炙) 麝香(少许,另研)


上生姜煎,入麝香调匀和服。加郁李仁更妙。


人参散


人参 麝香 片脑(各少许)


上末,甘草汤调服。


既济丸(《会编》) 治关格,脉沉细,手足厥冷者。


熟附子(童便浸) 人参(各一钱) 麝香(少许)


上末,糊丸如桐子大,麝香为衣。每服七丸,灯芯汤下。


槟榔益气汤(《会编》) 治关格劳后,气虚不运者。


槟榔(多用) 人参 白术 当归 黄 陈皮 升麻 甘草 柴胡枳壳上生姜煎服。


木通二陈汤(《会编》) 治心脾疼后,小便不通,皆是痰隔于中焦,气滞于下焦。


木通 陈皮(去白) 白茯苓 半夏(姜制) 甘草 枳壳上生姜煎服,服后探吐。更不通,加味小胃丹,加味控痰丸。


导气清利汤(《会编》) 治关格吐逆,大小便不通。


猪苓 泽泻 白术 人参 藿香 柏子仁 半夏(姜制) 陈皮 白茯苓 甘草 木通栀子 黑牵牛 槟榔 枳壳 大黄 浓朴(姜制) 麝香(少许)


上生姜煎服,兼服木香和中丸。吐不止,灸气海、天枢;如又不通,用蜜导。


加味麻仁丸(《会编》) 治关格大小便不通。


大黄(一两) 白芍药 浓朴(姜汁炒) 当归 杏仁(去皮尖) 麻仁 槟榔 南木香 枳壳(各五钱) 麝香(少许)


上为末,蜜丸。熟水下。


皂角散(《会编》) 治大小便关格不通,经三五日者。


大皂角(烧存性)


上为末,米汤调下。又以猪脂一两煮熟,以汁及脂俱食之。又服八正散加槟榔、枳壳、朴硝、桃仁、灯芯草、茶根。


大承气汤(见伤寒潮热。)


关者不得小便,格者吐逆,上下俱病者也。格则吐逆。九窍、五脏、阴极自地而升,是行阳道,乃东方之气,金石之变,上壅是也。极则阳道不行,反闭于上,故令人吐逆,是地之气不能上行也。逆而下降,反行阴道,故气填塞而不入,则气口之脉大四倍于人迎,此清气反行浊道也,故曰格。关则不便。下窍、六腑、阳极自天而降,是行阴道,乃西方之气,膏粱之物,下泄是也。极则阴道不行,反闭于下,故不得小便,是天之气不得下通也。逆而上行,反行阳道,故血脉凝滞而不通,则人迎之脉大四倍干气口,此浊气反行清道也,故曰关。或问关格之病因何如?曰《内经》以脏腑阴阳之病,诊见于外者,则在人迎气口,谓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注谓格者阳盛之极,故格拒而食不得入也。关者阴盛之极,故关闭而溲不通也。《灵枢》亦尝三言之,其二者,皆如《内经》之论人迎气口之盛分经脉也。但更谓盛者是足经,盛而躁者是手经。至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而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矣。凡刺之道,从所分人迎一盛、三盛、五盛泻其阳,补其所合之阴,二泻一补;寸口亦然,分泻其阴,补其所合之阳,二补一泻,皆以上气和乃止。其一言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由此而观,前之论人迎寸口者,为人迎主外,气口主内,故分三阴三阳,气之多寡,定一盛二盛三盛而言也。若此之不言人迎寸口者,殆亦有谓焉。何则?此因论脉度及之,而以手足十二经周行上下者,是大经隧,然一阴一阳经相为脏腑之表里者,即有支横之路,通其内外,脏腑阴阳之气与之相荣,故在两手寸关尺六部以为诊法。浮则为腑,沉则为脏者,于阴阳之盛,岂尽从其部而见耶,故不复言人迎气口耳,及张仲景之言关格者,则可见矣。如谓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又谓心脉洪大而长,是心之本脉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又云∶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盖胃者水谷之海,营之居也。营者营卫之根源,营之机不动,则卫气不布,卫气不布则脉伏,伏则谷不化而吐逆,荣气不行则脉涩,涩则食不入,如是皆为外格,未见内关之病,亦通言为关格矣。注乃又以涩脉为脾病,且脾者阴脏也。脾病则阴盛,阴盛当为内关,岂以外格其饮食不入耶。盖关格之名义,格者拒捍其外,入者不得内。关者闭塞其内,出者不得泄。岂不明且尽乎。后世妄以小便不通为格,大便不通为关,泛指在下阴阳二窍者为言,及乎阴阳之大法者,不复穷已,抑非独此也。复有以阴阳格绝之证,通为关格之病者,是非错乱,有可叹焉。


夫隔绝之证,具于《内经》者,有曰隔则闭绝,上下不通者,暴忧之病也。注云∶忧愁则气闭塞不行,血脉断绝,故大小便不得通。有曰病久则传化之行上下不并,良医勿为。又有三阳结谓之隔。注云∶小肠膀胱热结也,小肠热结则血脉燥,膀胱热结则津液涸,故隔塞而不便。又谓三阳积则九窍皆塞。又谓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原此数条,其与关格果何如耶。丹溪书云∶必用吐,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又云∶有痰二陈汤吐之,吐中便有降。


中气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此盖窃其治小便之法填于条下,蹈世俗之弊而不悟,悲夫。又考之王氏《脉经》,从八十一难谓∶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自死。大抵亦人迎气口之互见者也。云岐子云∶阴阳易位,病名关格。胸膈上阳气常在,则热为主病。身半以下,阴气常在,则寒为主病。寒反在胸中,舌上白胎,而水浆不下,故曰格,格则吐逆。热在丹田,小便不通,故曰关,关则不得小便。胸中有寒,以热药治之。丹田有热,以寒药治之。若胸中寒热兼有,以主客之法治之,治主当缓,治客当急。柏子仁汤、人参散、既济丸、槟榔益气汤、木通二陈汤、导气清利汤、加味麻仁丸、皂角散。孙尚药治奉职赵令仪女,忽吐逆,大小便不通,烦乱,四肢渐冷,无脉,凡一日半,与大承气汤一剂,至夜半,渐得大便通,脉渐和,翼日乃安。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