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菰根

《本草蒙筌》:菰根

《本草图经》:菰根

《本草衍义》:菰根

《冯氏锦囊秘录》:菰根

《名医别录》:菰根

《千金翼方》:菰根

《医学入门》:菰根

《新修本草》:菰根

《证类本草》:菰根


味甘,气大寒。无毒。多生江湖陂泽,叶如蒲苇尖长。秣马甚肥,作荐诚软。江南呼为茭草,即此是焉。四时取根,捣烂绞汁。止小便利解渴,主肠胃热除烦。久浮水面者烧灰,研朱火灼疮敷愈。(用鸡清调。)


菰莱即春生茭笋,煮食治心腹卒疼。杂鲫鱼为羹,解酒毒开胃。丹石热发,顿食即差。须防滑中,不宜多食。又菰首当作菰手,系风久中生白台。


冷滑。食同白蜜,痼疾复生。


台中有黑者茭郁名,用之治小儿赤痢效。叶利五脏亦验,食巴豆人忌之。


细若青麻黄,名雕胡米;俗每合黍粟煮,过凶荒年。大抵菰之种类,皆极冷利,不可过食,惟服金石人相宜尔。


菰根(图缺),旧不着所出州土,今江湖陂泽中皆有之,即江南人呼为茭草者。


生水中,叶如蒲、苇辈,刈以秣马甚肥。春亦生笋甜美,堪啖,即菰菜也,又谓之茭白。其岁久者,中心生白台如小儿臂,谓之菰手。今人作菰首、非也。《尔雅》所谓蘧蔬。注云∶似土菌,生菰草中,正谓此也。故南方人至今谓菌为菰,亦缘此义也。其台中有黑者,谓之茭郁。其根亦如芦根,冷利更甚。二浙下泽处,菰草最多。其根相结而生,久则并上浮于水上,彼人谓之菰葑。


刈去其叶,便可耕莳。其苗有茎梗者,谓之菰蒋草。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古人以为美馔,今饥岁人犹采以当粮。《西京杂记》云∶汉太液池边,皆是雕胡、紫箨、绿节,蒲丛之类。菰之有米者,长安人谓为雕胡。葭芦之米,解叶者紫箨。菰之有首者,谓之绿节是也。然则雕胡诸米,今皆不贯。大抵菰之种类皆极冷,不可过食,甚不益人。惟服金石人相宜耳。



蒲类。四时取根捣,绞汁用。河朔边人只以此苗饲马,曰菰蒋,及作荐。花如苇,结青子,细若青麻黄,长几寸。彼人收之,合粟为粥,食之甚济饥,此杜甫所谓“愿作冷秋菰”者是也。为其皆生水中及岸际,多食亦令人利。


菰根,江南呼为菱草,四时采根捣烂绞汁,解渴利小便,除烦而清胃热,久浮水面者,烧灰用,鸡清调敷延片,火灼疮愈。菰菜,即春生茭笋,煮食治心腹卒痛,须防滑中,不宜多食。


大寒.主治肠胃痼热,消渴,止小便利.


大寒,主肠胃固热,消渴,止小便利。


生水中,叶如蒲苇,刈以抹马甚肥,春亦生笋,堪啖,岁久者中心生白胎如小儿臂,谓之菰手,南人呼为茭草。味甘,大寒。无毒。主肠胃痼热烦渴,止小便利,去胸中浮热风,利五脏邪气,酒 面赤、白癞、瘰疡火疮,除目黄,止热痢。杂鲫鱼为羹,开胃口,解酒毒,压丹石发热。多食动冷气,滋牙齿,伤阳道,令下焦冷,发痼疾。不食为妙。



大寒。主肠胃痼热,消渴,止小便利。菰根亦如芦根,冷利复甚也。


(菰根_图缺)


大寒。主肠胃痼热,消渴,止小便利。


陶隐居云∶菰根,亦如芦根,冷利复甚也。今按别本注云∶菰蒋草也。江南人呼为茭草,秣马甚肥。味甘,无毒。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生水中,叶似蔗、荻,久根盘浓,夏月生菌细,堪啖,名菰菜。三年以上,心中生台如藕,白软中有黑脉,堪啖,名菰首也。尔雅云∶出隧,蘧蔬。释曰∶菌类也。一名出隧,一名蘧蔬。《广雅》云∶朝生,形如鬼盖。郭云∶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者,毡氍毹者。《说文》云∶菰,蒋也。张揖云∶氍毹,毛席,取其音同。孟诜云∶菰菜,利五脏,邪气,酒渣,面赤,白癞, 疡,目赤等,效。然滑中,不可多食。热毒风气,卒心痛。可盐醋煮食之。又云茭首,寒。主心胸中浮热风。食之发冷气,滋人齿,伤阳道,令下焦冷滑,不食甚好。陈藏器云∶菰菜,味甘,无毒。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杂鲫鱼为羹,开胃口,解酒毒。生江东池泽,菰葑上如菌,葑是菰根,岁久浮在水上者。主火烧疮,烧为灰和鸡子白涂之。《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越路之菌是也。晋·张翰见秋风起思之。又云菰首,生菰蒋草心,至秋如小儿臂,故云菰首。煮食之止渴。甘、冷,杂蜜食之发痼疾,无别功。更有一种小者,擘肉如墨,名乌郁。人亦食之,止小儿水痢。日华子云∶茭首,微毒。多食发气并弱阳,叶利五脏,食巴豆人不可食。


图经曰∶菰根,旧不着所出州土,今江湖陂泽中皆有之。即江南人呼为茭草者。生水中,叶蒲、苇辈,刈以秣马甚肥。春亦生笋,甜美堪啖,即菰菜也。又谓之茭白。其岁久者,中心生白台如小儿臂,谓之菰手。今人作菰首,非是。《尔雅》所谓蘧蔬,注云∶似土菌,生菰草中,正谓此也。故南方人至今谓菌为菰,亦缘此义也。其台中有墨者,谓之茭郁。其根亦如芦根,冷利更甚。二浙下泽处,菰草最多,其根相结而生,久则并土浮于水上,彼人谓之菰葑。刈去其叶,便可耕莳。其苗有茎梗者,谓之菰蒋草。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古人以为美馔,今饥岁人犹采以当粮。《西京杂记》云∶汉太液池边,皆是雕胡、紫箨、缘节、蒲丛之类。菰之有米者,长安人谓为雕胡。葭芦之米,解叶者紫箨。菰之有首者,谓之绿节是也。然则雕胡诸米,今皆不贵。大抵菰之种类皆极冷,不可过食,甚不益人。唯服金石人相宜耳。


陈藏器云∶茭首,主心胸中浮热,动气不中,食之发冷,滋牙齿,伤阳道,令下焦冷,不食为妙。食疗云若丹石热发,和鲫鱼煮作羹食之。三、两顿即便瘥耳。外台秘要∶治汤火所灼,未成疮。取菰蒋根烧取灰,用鸡子黄和封之。广济方治毒蛇啮方∶菰蒋草根灰,取以封之,其草似燕尾是。子母秘录∶小儿风疮久不瘥,烧菰蒋节末以敷上。


衍义曰∶菰根,蒲类。四时取根捣,绞汁用。河朔边人,只以此苗饲马,曰菰蒋,及作荐。


如苇,结青子,细若青麻黄,长几寸。彼人收之,合粟为粥,食之甚济饥,此杜甫所谓愿作冷秋菰者是也。为其皆生水中及岸际,多食令人利。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