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栝蒌

《本草分经》:栝蒌

《本草分经》:栝蒌

《本草图经》:栝蒌

《本草择要纲目》:栝蒌

《得配本草》:栝蒌

《雷公炮炙论》:栝蒌

《证类本草》:栝蒌

见三焦寒。


甘苦寒,润肺清上焦之火,使热痰下降,又能荡涤胸中郁热垢腻,理嗽治痢,止渴止血滑肠。近多用仁名娄仁,虽取油润,嫌浊腻尔。


栝蒌(图缺),生洪农山谷及山阴也,今所在有之。实名黄瓜,《诗》所谓果裸之实是也。根亦名白药,皮黄肉白;三、四月内生苗,引藤蔓。叶如甜瓜叶作义,有细毛;七月开花,似葫芦花,浅黄色;实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黄色。二月、八月采根,刮去皮,曝干,三十日成。其实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功用皆同。其根惟岁久入土深者佳。卤地生者有毒。谨按栝蒌,主消渴。古方亦单用之。孙思邈作粉法∶深掘大根,浓削皮至白处,寸切之,水浸,一日一易,水经五日,取出烂捣,研,以绢袋盛之,澄滤,令极细如粉,去水,服方寸匕,日三、四服,亦可作粉粥乳酪中食之。并宜卒患胸痹痛,取大实一枚,切,薤白半升,以白酒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一方加半夏四两,汤洗去滑,同煮服更善。又唐·崔元亮疗箭镞不出,捣根敷疮,日三易,自出。又疗时疾发黄,心狂烦热闷,不认人者。


取大实一枚,黄者,以新汲水九合,浸淘,取汁,下蜜半大合,朴硝八分,合搅令消尽,分再服,便瘥。


【气味】


苦寒无毒.(采得去壳皮草膜及油净用.)


【主治】


降火润肺燥.涤痰结.利咽喉.消痈肿疮毒.凡肺受火逼.失其降.下之令.则致胸中有痰.得栝蒌甘缓润下之助.则痰自降.又能洗涤胸膈中垢腻郁热.为治消渴之神药.故张仲景治胸脾痛引心背.咳唾喘息.及结胸满痛.皆用栝蒌实.实取其甘寒不犯胃气.逐上焦之火.使痰气下降也.


一名瓜蒌


枸杞为之使。畏牛膝、干漆。恶干姜。反乌头。


甘,寒。润下。入手少阴经络。荡涤胸膈之邪热,消除肺经之结痰。润肠胃,疗乳痈。


降上焦气逆,止消渴喘嗽。


得赤小豆,治肠风下血。得乌梅,治咳血。配葱白、神曲,治酒 呕吐。配青黛、香附,治妇人夜热。佐川连,治便毒。


佐枳实,治结胸。取汁和蜜,入朴硝少许,治时疾狂闷发黄。通大便,研酒调下,或炒香酒下。恐滑肠,去油用。咳嗽,明矾制,或蛤粉和炒。气味悍劣,善动恶心,中气虚者禁用。


雷公云∶栝蒌凡使,皮、子、茎、根,效各别。其栝并蒌,样全别。若栝,自圆黄、皮浓、蒂小;若蒌,唯形长,赤皮、蒂粗,是阴人服。


若修事,去上壳皮革膜并油了。


(栝蒌_图缺)


根 味苦,寒,无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气,通月水,止小便利。一名地楼,一名果裸,一名天瓜,一名泽姑。


实 名黄瓜,主胸痹,悦泽人面。


茎、叶 疗中热伤暑。生洪农川谷及山阴地,入土深者良,生卤地者有毒。二月、八月采根陶隐居云∶出近道,藤生,状如土瓜而叶有叉。《毛诗》云∶果裸之实,亦施于宇。其实,今以杂作手膏用。根入土六、七尺,大二、三围者,服食亦用之。唐本注云∶今用根作粉,大宜服石,虚热人食之。作粉如作葛粉法,洁白美好。今出陕州者,白实最佳。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果裸之实,栝蒌。释曰∶果裸之草,其实名栝蒌。郭云∶今齐人谓之天瓜。日华子云∶栝蒌子,味苦,冷,无毒。补虚劳,口干,润心肺,疗手面皱,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并炒用。又栝蒌根,通小肠,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治热狂时疾,乳痈,发背,痔 ,疮疖。


图经曰∶栝蒌,生洪农山谷及山阴地,今所在有之。实名黄瓜。《诗》所谓果裸之实是也。


根亦名白药,皮黄肉白。三、四月内生苗,引藤蔓。叶如甜瓜叶,作叉,有细毛。七月开花,似葫芦花,浅黄色。实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黄色。二月、八月采根,刮去皮,曝干,三十日成。其实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功用皆同。其根唯岁久入土深者佳,卤地生者有毒。谨按栝蒌主消渴,古方亦单用之。孙思邈作粉法∶深掘大根,浓削皮至白处,寸切之,水浸,一日一易水,经五日取出,烂捣研,以绢袋盛之,澄滤令极细如粉,去水。服方寸匕,日三、四服,亦可作粉粥,乳酪中食之,并宜。卒患胸痹痛,取大实一枚切,薤白半升,以白酒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一方∶加半夏四两,汤洗去滑,同煮服更善。


又唐·崔元亮疗箭镞不出。捣根敷疮,日三易,自出。又疗时疾发黄,心狂烦热,闷不认人者。取大实一枚黄者,以新汲水九合,浸淘取汁,下蜜半大合,朴硝八分,合搅令消尽,分再服,便瘥。


雷公云∶栝蒌,凡使皮、子、茎、根,效各别。其栝并蒌样全别。若栝,自圆,黄皮浓蒂小。


若蒌,唯形长,赤皮蒂粗,是阴人服。若修事,去上壳皮革膜并油了。使根,待构二、三围,去皮细捣作煎搅取汁,冷冻饮料任用也。食疗子,下乳汁。又,治痈肿。栝蒌根苦酒中熬燥,捣筛之,苦酒和,涂纸上摊贴。服金石人宜用。圣惠方∶治热病头疼发热进退方∶用栝蒌一枚大者,取其瓤细锉,置瓷碗中,用热汤一盏沃之,盖却良久,去滓,不计时候顿服。又方∶治中风口眼 斜。用栝蒌绞取汁,和大麦面搜作饼,炙令热熨。正便止,勿令太过。外台秘要∶治消渴利方∶生栝蒌三十斤,以水一硕,煮取一斗半,去滓,以牛脂五合,煎取水尽。以暖酒先食服如鸡子大,日三服,即炒。又方∶主伤寒渴饮。栝蒌根三两,以水五升,煮取一升。


分二服。清淡竹沥一升,水二升,煮好银二两半,去银。先与病患饮之,然后服栝蒌汤,其银汁须冷服。肘后方∶治耳卒得风,觉耳中KT KT 。栝蒌根削令可入耳,以腊月猪脂煎三沸,出,塞耳,每用三、七日即愈。又方∶消渴,小便多。栝蒌薄切,炙取五两,水五升,煮取四升,随意饮之良。又方∶折伤。取栝蒌根以涂之,重布裹之,热除,痛即止。又方∶治二、三年聋耳方∶栝蒌根三十斤细切之,以水煮,用酿酒如常法。久久服之,甚良。又方∶若肠随肛出,转久不可收入。捣生栝蒌取汁,温之猪肉汁中洗手随挪之令暖,自得入。梅师方∶治诸痈发背,乳房初起微赤。捣栝蒌作末,以井华水调方寸匕。胜金方∶治太阳伤寒。栝蒌根二两,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小便利即瘥。广利方∶治小儿忽发黄,面目皮肉并黄,生栝蒌根捣取汁二合,蜜一大匙,二味暖相和,分再服。集验方∶下乳汁。栝蒌子淘洗控干,炒令香熟,瓦上焙令白色为末。酒调下一匕,合面卧少时,杜壬治胸膈痛彻背,心腹痞满,气不得通及治痰嗽。大栝蒌去穣取子熟炒,别研和子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十五丸。伤寒类要∶治脾瘅溺赤出少,惕惕若恐,栝蒌主之。子母秘录∶治乳肿痛。栝蒌黄色老大者一枚熟捣,以白酒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温一升,日三服。若无大者,小者二枚黄熟为上。杨氏产乳∶治热游丹赤肿。栝蒌末二大两,酽醋调涂之。又方∶治乳无汁。栝蒌根烧灰,米饮服方寸匕。产宝∶治产后乳无汁。栝蒌末,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二服,夜流出。杨文蔚治痰嗽,利胸膈方∶栝蒌肥实大者,割开,子净洗,捶破括皮,细切焙干,半夏四十九个,汤洗十遍,捶破焙干,捣罗为末,用洗栝蒌熟水并瓤同熬成膏,研细为丸如梧子大,生姜汤下二十丸。又方∶治痈未溃。栝蒌根、赤小豆,等分为末,醋调涂。


衍义曰∶栝蒌,实,九月、十月间取穣,以干葛粉拌,焙干。银石器中慢火炒熟为末。


食后、夜卧,以沸汤点一、二钱服,治肺燥、热渴、大肠秘。其根与贝母、知母、秦艽、黄芩之类,皆治马热。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