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衣不下
《产宝》:胞衣不下
有由产母才送儿出.无力送衣者.有历时既久或乘冷气.则血道凝涩.而衣不下者.有胎前素弱.至血枯而衣停者.
凡此当急进生化汤一二剂.兼服益母膏.次服鹿角灰.则血旺腹和.而衣自下.世每以济坤丹.又名回生丹.专攻血块落胞胎.虽见速效.而其元气未免受伤.慎之慎之.(制益母膏法.端午后.小暑前.取鲜益母草.用铜锅熬膏.贮瓷瓶内.勿令泄气.临用以生化汤调服神效.)
凡儿下而衣不下.产妇不可睡倒.必须先断脐带.用草鞋坠之.如寒月扶产妇至床.倚人坐. 盖被以火笼置被中.
再以绵衣烘热替换暖腹.胞下后防虚.必须连服生化汤二三剂.不可厌药之频.自有大效.
《达生编》:胞衣不下
或问胞衣不下何故.曰总是临盆早之故.当产之时.骨节开张.壮者数日而合.怯者弥月方合.今不待其开.而强出之.故胎出而骨眼随闭.以致胞出不及耳.
又曰.闻此乃极恶之症.可以损命.有诸.曰不妨.不必服药.亦不必惊惶.若胞衣不出.急用粗麻线将脐带系住.又将脐带双折再系一道.以微物坠住.再将脐带剪断.过三五日.自痿缩干小而下.累用有验.只要与产母说知.放心不必惊恐.不必听稳婆.妄用手取.多有因此而伤生者.慎之慎之.
《古今医案按》:胞衣不下
立斋曰.家人妇胎衣不落.腹胸胀痛.手不敢近.此瘀血为患.用热酒下失笑散一剂.恶露胎衣并下.
一产妇胎衣不出.腹中胀痛.手按之痛稍缓.此是气虚而不能送出.用无忧散而下.
震按胞衣不下.因败血入胞者居多.立斋又有一案.用黑豆二合炒透.铁秤锤一个烧红同以酒淬之.将酒化下益母丹二丸.胞衣从血而出.又方.芒硝三钱.童便冲服.立下.或以牛膝二两.芒硝三钱煎.冲童便饮.及阅慎斋全书.载一妇胞衣不下.用人参汤送下砂仁末钱许.一日二三次.三四日胞衣烂出.其妇无恙.奇矣.然不知脉证之何如也.继之者有黎姓一案.亦录于左.以助参酌.
一妇半产.胎衣不下.连服行血催衣之药四剂.点血不行.胸痛瞀乱.黎西野视之曰.此脾失职也.先与黄 一两.当归一两.下咽而瞀乱顿减.随用大剂参、 、术、归、芍、苓、甘草等药.一服而恶露渐至.众皆惊曰.恶露不下.胞衣不下.女科书中并无参、 之方.君独以补奏功.其义何居.黎曰.君等忧血其不下.吾正忧血下不止.故相反耳.盖此病本气血大亏而致半产.脾失统血之职.水湮土崩.冲决将至.故生瞀乱.不为之修筑.而反加穿凿.是虚虚也.乌乎可.曰.今从子法.遂得免乎.曰.不能也.穿凿过当.所决之水.已离故道.狂澜壅积.势无所归.故必崩.急服吾药.第可固其堤岸.使不致荡没耳.至第三日.诊尺内动甚.曰.今夜子以前必崩矣.用补中益气汤加参、 各二两.嘱以血至即服.至黄昏果发.如其言.得无恙.次用调补脾肾之药而愈.
震按恶露不下.用参、附、术、归等药而下者.生平经手颇多.然必脉象细软.口不燥渴.内不烦热.用之方效.此案不载脉象.只云脾失其职.亦属糊涂.但半产者多系体虚而胎堕.且连服行血催衣之药四剂.宁不反其道以治之耶.
《回生集》:胞衣不下
将本妇之 。(即裤也)覆井上即下。
《女科秘要》:胞衣不下
凡产母才送孩儿.无力送胞.或因临盆停久.外乘冷气.故血道凝涩.及胎前素弱.血气洞法惟速服大料生化汤二三帖.使血旺腹和.或兼服益母丸.及鹿角灰.外帖如神膏而已.至如济坤丸.万不得已而用之.只可一丸.若朴硝等药.产后腹内空虚.服之有大害.断不可用.
益母丸
益母草(紫花者.不拘多少.端午日收挂.当风阴干.) 石臼内杵末.蜜丸弹子大.临服生
如神膏
萆麻仁(二两) 雄黄(二钱) 研成膏.涂产母两足心.立下胞.下后速去此膏.迟则肠出.顶发.将此膏敷上顶门.肠即收.收后亦须速去顶上之膏.断不可至再误.
《女科切要》:胞衣不下
《准绳》云∶胞衣不下,用瓦油盏烘热,仰放产妇脐上,令男人以脚抵住油盏,其胞即下,乃乡村之法,果验。
《女科折衷纂要》:胞衣不下
郭稽中论曰∶胞衣不下者何?答曰∶母生子讫,血流入衣中,衣为血所胀,故不得下。
治之稍缓,胀满腹中,以次上冲心胸,疼痛喘急者难治。但服夺命丹(黑附子五钱,丹皮一两,干漆炒烟尽二钱五分,用米醋一斤,大黄末一两,煮膏为丸)以逐去衣中之恶血,血散胀消,胎衣自下。若外冷乘之,则血道涩而胞亦难下,不可不知(豆淋酒用黑豆炒二合,将铁秤锤烧红,同豆淬酒)。
薛氏曰∶有因恶露入衣,胀而不能出,有因元气亏损而不能送出,其恶露流入衣中者,腹中胀痛,用夺命丹、失笑散以消瘀血则不缓救。其元气不能送出者腹中不胀痛,用保生无忧散以补固元气(法以产妇头发入口作呕,胎衣自出,其不出者必死)。
《女科证治准绳》:胞衣不下
〔大全〕夫有产儿出,胞衣不落者,世谓之息胞。由产初时用力,比产儿出,而体已疲惫,不复能用力,产胞经停之间,而外冷乘之,则血道涩,故胞衣不出。须急以方药救治,不妨害于儿,所奈者胞紧连儿脐,胞不出即不得以时断脐浴洗,冷气伤儿,则成病也。旧法胞衣不出,恐损儿者,根据法截脐而已。产处须顺四时方面,并避五行禁忌,若有触犯,多令产妇难产。
郭稽中论曰∶胎衣不下者何?答曰∶母生子讫,流血入衣中,衣为血所胀,故不得下。治之稍缓,胀满腹,以次上冲心胸,疼痛喘急者,但服夺命丹以逐去衣中之血,血散胀消,胎衣自下。牛膝汤亦效。
〔薛〕有因恶露入衣,胀而不能出,有因元气亏损而不能送出,其恶露流衣中者,腹中胀痛,用夺命丹或失笑散以消瘀血,缓则不救。其元气不能送者,腹中不胀痛,用保生无忧散以补固元气,或用蓖麻子肉一两,细研成膏,涂母右脚心,衣下即洗去,缓则肠亦出。如肠不上,仍用此膏涂脑顶,则肠自入。益母丸亦效。家人妇胎衣不出,胸腹胀痛,手不敢近,此瘀血为患,用热酒下失笑散一剂,恶露胎衣并下。一产妇胎衣不出,腹不胀痛,手按之痛稍缓,此是气虚而不能送出,用无忧散而下。前证余询诸稳婆云,宜服益母草丸,或就以产妇头发入口作呕,胎衣自出,其不出者必死,授与前法甚效。一产妇产后面赤,五心烦热,败血入胞,胞衣不下,热有冷汗。思但去其败血,其衣自下,遂用乌豆二合,炒透,然后烧红铁秤锤同豆淬其酒,将豆淋酒化下益母丹二丸,胞衣从血而出,余证尽平。
夺命丹
附子(半两,泡) 牡丹皮(一两) 干漆(二钱半,碎之,炒烟尽)
上为细末,以酽醋一升,大黄末一两同熬成膏,和药丸如梧子大,温酒吞五七丸,不拘时。
花蕊石散 治产后气欲绝,缘败血不尽,血迷血晕,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者,但心头暖,急以童子小便调一钱,取下恶物如猪肝,终身无血风血气疾。膈上有血,化为黄水,即吐出或小便中出也。若先下胎衣,则泛泛之药不能达,若先治血闷,则寻常之药无此功,无如此药有两全之效。
花蕊石(一斤) 上色硫黄(四两,各研细)
上二味,相拌令匀,先用纸和胶泥固瓦罐子一个,内可容药,候泥干,入药在内,密泥封口了,焙笼内焙令透热,安在四方砖上,(砖上书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秤,笼叠周匝,自巳午时从下生火,令渐渐上彻,有坠下火放夹火上,直至经宿,炭消火冷,又放经宿,冷定取出,细研,以绢罗至细,瓷合内盛,根据法用之。(此药便是疗金疮花蕊石散,寻常人自宜时时收蓄防急。)
一亲戚妇人,产后胞衣不下,血涨迷闷,不省人事,告之曰∶死矣。予曰∶此血胀也,可用花蕊石散救之。因以一钱,童便调灌下即苏,其胎衣与恶水旋即下而无恙。
芎 散 治胎衣不下。
芎 当归(焙,各半两) 榆白皮(一两,锉)
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用生地黄汁同温酒调下。
必效方牛膝汤 治胎衣不出,脐腹坚胀急痛,即杀人。服此药胞即烂下,死胎亦下。
牛膝 瞿麦(各四两) 当归(三两) 通草(六两) 滑石(八两) 葵子(五两)
上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若衣不下,腹满即杀人,宜服此药,衣即烂出也。
牛膝散 治妊娠五六月堕胎,胞衣不出。
牛膝 川芎 朴硝 蒲黄(各七钱半) 桂心(半两) 当归(一两半)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生地黄一分,煎至六分,去滓温,频服。
千金备急丹 治产后恶血冲心,胎衣不下,腹中血块。
以锦纹大黄一两为细末,用酽醋半升,同煎如膏,丸如桐子大,温醋汤吞五丸,或七丸,须臾恶血即下,愈。
《保命》治胎衣不下,或子死腹中,或血冲上昏闷,或血暴下及胎干不能生产。半夏汤主之。(方见前催生。)
下胎丸
半夏 白散(各半两)
上细末,丸如桐子大。食后半夏汤下三十丸,渐加至五十丸。如未效者,须广大其药,榆白皮散主之。又不效,用大圣散主之。有宿热者,宜服人参荆芥散。
治胞衣不出,若腹胀则杀人。
黑豆一合(炒令熟)
上入醋一盏,煎三五沸,去豆,分为三服。酒煮亦可。
《必效方》治胎衣不下。服蒲黄如枣大。(《集验》、《千金》、《崔氏方》并同。)
又方 生地黄汁(一升) 苦酒(三合) 暖服之。
又方 牛膝(一两) 葵子(一合) 杵碎,以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二服。
《广济》治胎衣不出方。
以灶突中土三指撮,以水服之。(《集验》、《千金》、《备急》同。)
又方 伏龙肝(一大块,研碎) 用好醋调令相合,纳脐中,续煎生甘草汤三四合服。
又方 醋汤饮之出。
又方 鸡子(一枚) 苦酒(一合) 和饮之,立出《延年方》治胎衣不出,腹胀则杀人。
吞鸡子黄三个,仍解发刺喉中令呕,即出。若困极,以水煮蝼蛄一枚,二十沸,灌入口,汁下即出。(崔氏同。)
《救急方》赤小豆(男七粒,女十四粒) 东流顺水吞下。
疗胞衣不下方。
栝蒌实(一个取子研令细)
上酒、童便各半盏、相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无实,根亦得。)
又方 红花(一两) 酒煮浓汁服。
又方 以鹿角镑屑,研细三分,煮葱白汤调下。
凡欲产时,必先脱常所着衣以笼灶,胞衣自下,仍易产。
《广济方》胞衣不出取夫单衣盖井上,立出。
又方 取产母鞋底,火炙热,熨小腹上下二七次。
又方 取路傍破草鞋前截,连鼻烧灰,童便和酒调下。
又方 皂角刺烧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宝庆方》云∶妇人百病,莫甚于生产,产科之难,临产莫重于催生,既产莫甚于胞衣不下,惟有花蕊石散一药,最为紧要。如黑神散、琥珀散诸方之类,虽皆有验,然乡居或远于药局,仓卒之间,无法可施。今有一妙法,若产讫胞衣不下,停待稍久,非特产母疲倦,又且血流入胞中,为血所胀,上冲心胸,喘急疼痛,必致危笃。若有此证,宜急断脐带,以少物系坠,(以物系坠之时,切宜用心,先系然后截断,不尔则胞上掩心而死。)使其子血脉不潮入胞中,则胞衣自当痿缩而下,纵淹延数日,亦不害人。只要产母心怀安泰,终自下矣。累试有验,不可轻信坐婆,妄用手法,多有因此而亡者,慎之慎之。
《评注产科心法》:胞衣不下
胞衣不下,最关利害。或孕中食煎炒,或临产气力惫,皆不能出。宜于剪脐时,用苎线系定,不可即剪,服以归芎汤即佛手散,自下。如血入胞衣之中,胀大不能下,以致心闷胀痛喘急者,速用失笑丸三钱,清酒吞下。如不应,再用花蕊石散二钱,或牛膝散亦可,血散胀消,其胞即下。如不急取,恐瘀血上升,有伤产母之患。是以失笑丸,花蕊石散,产科必有预备,以防急用。
胞衣不下,用盘肠生证中蓖麻子法,贴于足心,下即洗去。否则,连肠俱出。倘肠出,可移贴头顶即收。(徐评)
失笑丸
薄黄(略炒) 五灵脂(洗去泥,略炒)
二味等分,用米饮丸,淡盐水吞二三钱(此方治儿枕痛,亦必用之方)。
花蕊石散
好花蕊石(一斤细研筛净) 上色硫黄(四两,研细)
二味和匀,分四次炼。先用好羊肾罐炼。无疤损者,用黄泥周身涂之,阴干,晒至裂缝即补好,恐进火气,走出内中丹药。方将二药装入,再用瓦汕盏头一个,仰盖口上,用纸泥封固口缝,待干,用细铁在线下四围扎好,如此四罐共已齐备,用大砂盆一个,中安大针钉三枚,品字好安且平,将罐安放钉上,周遭硬炭文武火炼。大香三炷退去火,不可动。次日已冷,然后取出药研细,将装入瓷瓶内,收贮备用。此药十年五载收,陈不妨。
每服二钱,热酒童便调下,瘀血化水而下。如不应,再进可也。此药不但产后用,若有跌打损伤,积瘀腹内,疼痛难忍者,酒服极妙,大有活人性命之功,医家不可缺此。产后败血晕迷,或胞衣胀急,不省人事但心头温者,灌下即苏,亦是起死回生之法。然炼此药不易,如火候文武不匀,罐口封不如式,硫黄性最猛烈,每致放炮,人宜防备。且药性俱走无用矣。
牛膝散
淮牛膝 川芎 蒲黄(微炒) 丹皮(各二钱) 当归(一两五钱) 肉桂(四钱)
共为末,每服水调五钱。薛氏云∶胞衣不下,则腹胀,急用此药加朴硝合服,自能腐化而下,缓则不救。一方用灶下土四钱,醋调纳脐中绊定,煎生甘草汤半盏,或加醋,饮之立下。一方用产母旧鞋底,烘热熨小腹,上下数次即下。
一方∶产妇自发含口中,作呕状即下。古方夺命丹、黑龙丹,然不如花蕊石散之极妙。
《奇效简便良方》:胞衣不下
干荷叶(不拘多少),开水冲服(如无用莲蓬壳亦可)。或明矾三分,研末,开水冲又方 用竹杆于堂中正梁上戳三下,极效。或生鸡蛋二个,去黄,好陈醋烧滚冲服。
又方 蓖麻子十四粒(去壳捣),贴足心,俟胎衣下即将药洗去,迟恐肠出也。如肠已出,仍用此药敷囟门(在头上),肠自入,药即洗去勿迟。
《灸法秘传》:胞衣不下
胞衣停滞者,或因气力疲败,或因恶露所阻,皆令不下也。服诸药罔效者,当灸中极立下。
中极(见疝气。)
《济阴纲目》:胞衣不下
大全云∶夫有产儿出,胞衣不落者,世谓之息胞。由产初时用力,比产儿出,而体已疲惫,不复能用力,产胞经停之间,而外冷乘之,则血道涩,故胞之不出,须急以方药救治,不妨害于儿。所奈者,胞系连儿脐,胞不出,即不得以时断脐浴洗,冷气伤儿,则成病也。旧法胞衣不出,恐损儿者,根据法截脐而已,产处须顺四时方向,并避五行禁忌,若有触犯,多令产妇难产。
郭稽中论曰∶胎衣不下者何?答曰∶母生子讫,流血入衣中,衣为血所胀,故不得下。治之稍缓,胀满腹中,以次上冲心胸,疼痛喘急者难治。但服夺命丹,以逐去衣中之血,血散胀消,胎衣自下,牛膝汤亦效。
薛氏曰∶有因恶露入衣,胀而不能出;有因元气亏损,而不能送出。其恶露流衣中者,腹中胀痛,用夺命丹,或失笑散以消瘀血,缓则不救;其元气不能送者,腹中不胀痛,用保生无忧散,以补固元气(分别有余、不足),或用蓖麻子肉一两(蓖麻法少验),细研成膏,涂母右足心,衣下即洗去,缓则肠亦出,如肠不上,仍用此膏涂脑顶,则肠自入,益母丸亦效。
家人妇胎衣不落,胸腹胀痛,手不敢近,此瘀血为患,用热酒下失笑散一剂,恶露胎衣并下。
一产妇胎衣不出,腹不胀痛,手按之痛稍缓,此是气虚,而不能送出,用无忧散而下。前证余询诸稳婆云,宜服益母草丸,或就以产妇头发入口作呕,胎衣自出(作呕者,为借力出也,设不能出,徒伤气血),其不出者,必死。授与前法甚效。
一产妇产后面赤,五心烦热,败血入胞,胞衣不下,有冷汗,思但去其败血,其衣自下,遂用黑豆二合炒透,然后烧红铁秤锤同豆淬酒,将豆淋酒化下益母丹二丸,胞衣从血而出,余证尽平。(此方最佳)
夺命丹 治胞衣不下,盖儿之初生,恶血流入衣中,为血所胀塞,故不得下,须臾冲上逼心即死,急服此药,(此郭稽中方,配制有神)
黑附子(炮,五钱) 丹皮(一两) 干漆(炒烟尽,二钱五分)
上为细末,用米醋一升,大黄末一两,同煮成膏,和前药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温酒下。
夺命丸 治胞衣不下,并治胎死。
牡丹皮 桃仁 茯苓 赤芍 桂心(各等分)
上为末,蜜丸弹子大,每一丸,醋汤化下,或葱白煎浓汤下,尤妙,连进两丸,死胎腐烂立出。
牛膝汤 治胞衣不出,脐腹坚胀,急痛即杀人,服此药胞即烂下,死胎亦下。
牛膝 瞿麦(各四两) 当归尾 通草(各六两) 滑石(八两) 葵子(五两)
一方有桂心二两。
上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牛膝散 治胞衣不出,腹中胀痛,急服此药,腐化而下,缓则不救。
牛膝 川芎 朴硝 蒲黄(各七钱半) 当归(一两五钱) 桂心(五钱)
上锉,每服五钱,加生姜三片,生地黄一钱,水煎服。
加桂芎归汤 有胎衣不下,因产母元气虚薄者,以此温之自下。
川芎 当归(各二钱) 官桂(四钱)(至当之极,妙在官桂四钱)
上锉一服,水煎服。
黑龙丹 治难产及胞衣不下,血迷血晕,不省人事,一切危急恶证垂死者,但灌药得下,无不全活。
当归 五灵脂 川芎 良姜 熟地黄(各二两,锉碎,入砂锅内,纸筋盐泥固济,火 过) 百草霜(一两) 硫黄 乳香(各二钱) 琥珀 花蕊石(各一钱)
上为细末,醋糊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二丸,炭火 红,投入生姜自然汁浸碎,以童便合酒调灌下。( 法、丸法、服法俱奇妙)
花蕊石散 治产后败血不尽,血迷血晕,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心头暖者,急用一钱,化下即出,其效如神。
花蕊石(一斤) 土色硫黄(四两,各研细)
上和匀,先用纸泥封固瓦罐一个,入二药,仍封固阴干。如急用以火笼内炙干,用炭火赤去火,次日取出研细,每服一钱,童便热酒下。
一方 治胞衣不出。
牛膝(一两) 葵子(一合)
上锉,以水一升煮半升,去渣,分二服。
千金备急丸 治产后恶血冲心,胎衣不下,腹中血块。
锦纹大黄一两为细末,用酽醋半升,同煎如膏,丸如桐子大,温醋汤下,五丸或七丸,须臾恶下,即愈。
胡氏法 治产后胞衣不下,惟有花蕊石散一件,最为要紧。若乡居药局远者,仓卒无之,今有一妙法,产讫胞衣不下,稍久则血流胞中,为血所胀,上冲心胸,喘急疼痛,必致危笃,若有此证,宜急断脐带,以小物系带,必用力牢固系之,然后截断,使其子血脉不潮入胞中,胞衣自当痿缩而下,纵淹延数日,亦不害人,屡验。
《续名医类案》:胞衣不下
薛立斋治一产妇,胞衣不下,胸腹胀痛,手不敢近,用滚酒下失笑散一剂,恶露胞衣并下。
一产妇胞衣不下,腹作痛,手按痛稍减,此气虚而不能送出户也,用无忧散而下。前症常询诸稳婆云∶宜服益母草丸,或就以产妇头发入口作呕,胎衣自出。其胎衣不下者,必死,授与前法,甚效。
吕东庄治陈氏妇,半产,胎衣不下,连服行血催衣之药四剂,点血不行,胸痛瞀乱。吕视之曰∶此脾失职也。先与黄 一两,下咽而瞀乱顿减。时有以《准绳》女科中恶露不下及胞衣不下方书一本进者,上注某方经验,某方试效,以示曰∶中有可用否?曰∶一无可用。遂用大剂人参、白术、白芍、黄 、归身、茯苓、甘草等药,一服而恶露渐至。皆惊叹曰∶古方数十,无一可用,《准绳》一书,真可废也。吕曰∶恶,是何言也!
王损庵,医之海岱也,读书者,自不察耳。若惟以恶阻(恶阻二字,岂可用耶。)及胞衣不下条中,求合吾方,宜其谬也。
试以血崩及下血条中求之,吾方可见矣。盖此病本气血太亏,而致半产。脾失统血之职,水湮土崩,冲决将至,故生瞀乱。不为之修筑,而反加穿凿,是愈虚也。吾正忧血之不不止,其不合又何怪焉?曰∶今从子法,可得免乎。曰∶不能也。穿凿过当,所决之水,已离故道,狂澜壅积,势无所归,故必崩。急服吾药,第可固其堤,使不致荡没耳。至第三日,诊尺内动甚,曰∶今夜子时以前,必崩矣。因留方,戒之曰∶血至即服。至黄昏果发,如言得无恙。方即补中益气加参、 各二两也。次用调补脾肾之药而愈。(胞衣二字,却不重醒。)
俞东扶曰∶恶露不下,用参、术、归、附等药而下者,生平经手颇多。然必脉象细 ,口不燥渴,内不烦热,方为合治。此案不言脉象,但曰脾失其职,谅此妇平昔怯弱,以致胎坠。且连服行血催衣药四帖,宁不反其道以治之耶?
薛立斋治一妇人,产后面赤,五心烦热,败血入胞,胞衣不下,有冷汗。思但去其败血,其衣自下,遂用黑豆二合炒透,然后烧红铁称锤,同豆淬酒,将豆淋酒化下益母二丸,胞衣从血而出,余症尽平。
陈良甫云∶有人亲戚妇人,产后胞衣不下,血胀迷闷,不记人事。告之曰∶死矣。仆曰∶某收得赵大观文局中真花蕊石散,在笥中,漫以一帖赠之,以童便灌之,药下即苏,胞衣与恶物旋即随下,遂无恙。(《良方》。)
魏玉横曰∶施介繁室人,年三十余,忽有孕,又挛生,产后颇健,能食鸡啖饭。数日来,渐发热胀满。诊之,脉浮按滑疾,沉按结涩。询至恶露已一日不行,谓为瘀也,宜通之乃可。与生地、牛膝、益母、红花、桃仁泥、当归尾、丹参、瓦楞子,畏不敢服。延专科曰∶此年过壮,而初产育,气血俱伤,属虚也。与焦术、炮姜、归、芍、茯神、枣仁等一剂,热益甚,再剂,遂谵语。更一专科,其说同,其药仿,又二剂,日夜不眠,昏狂不省人事,时忽高声歌唱,与伤寒阳明失下无异。再延诊,曰∶产数日,恶露即停,虽执途人而语之,亦必知为瘀滞。若欲其生,亟进前方可耳。不得已,乃服。黄昏进药,至夜分,恶露行。黎明,复下一物,已焦黑,乃胞衣也。盖产时稳婆只收其一,谓二人同胞,不知其一犹在腹也,遂贻患乃尔。胞衣去,恶血行,其病如失。然予初亦不知其为胞未下也,医诚难哉。(雄按∶挛生之胞,有分有合,稳婆须有识见,庶不贻误。)
《医述》:胞衣不下
胞衣不下有二∶有因恶露入衣,胀而不出;有因元气亏损,不能送出。恶露流衣中者,腹必胀痛,用夺命丹,或失笑散,以消瘀血,缓则不救。元气虚弱,不能送出者,腹不胀痛,用保产无忧散,以补固元气;或用蓖麻子一两,研膏涂母足心,衣下即洗去。
○又法∶以本妇头发,搅入喉中,使之作呕,则气升血散,胞软自落。凡胞衣不出者多死,授以此法甚效。(《景岳全书》)
胞衣不下,古方用花蕊石散。但恐石药非肠胃虚者所宜,莫若生化、万全二方选而用之。亦有用佛手散,加红花、益母、香附、山楂、陈皮、牛膝煎成,冲童便服,更妙。(《冯氏锦囊》)
胞衣不下,总是临盆过早之故。当产之时,骨节开张,壮者数日而合,怯者弥月方合。今不待其开,而强出之,故胎出而骨眼随闭,以致胞衣出不及耳。不必乱药惊惶,可用粗麻线将脐带系住,又将脐带双折,再系一道,以物坠住,再断脐带。过三五日,其胞自萎缩干小而下,累验。(《达生编》)
脉候
欲产之妇脉离经,沉细而滑也同名,夜半觉痛应分娩,来日午候定知生。(《脉诀》)
《难经》曰∶一呼脉三至,曰离经,是阳加于阴也;一呼脉一至,亦曰离经,是阴加于阳也。盖由胎动于中,是以脉乱于外,故知其欲产。
○沉细而滑,乃肾脏本脉之形。肾系胞胎,故见此脉者,亦与离经同也。(《胎产秘书》)
欲产之脉曰离经,或曰沉细而滑,或曰散乱无根,皆非的论。离,异也;经,常也。脉异乎常,谓之离经。
与本人平日之脉不同,与常人平日之脉不同,皆是也。(《医参》)
《医学纲目》:胞衣不下
□
〔《大》〕夺命丹 治血入胎衣,衣为血胀不得下。
附子(炮,半两) 牡丹(一两) 干漆(一分,碎之,炒尽烟)
上为末,以酽酷一升,大黄末一两,熬成膏,和药丸如桐子大。温酒吞五七丸,不拘时。此药逐去胞中之血,血散胀消,胞衣自下矣。
花蕊石散 治产后气欲绝。缘败血不尽,血迷血晕,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者。但心头暖,急以童便调一钱,取下恶血如猪肝,终身无血风血气疾。膈上有血,化为黄水,即吐出,或从小便出也。(方见跌扑伤损。)
黑龙丸治胞衣不下,神效。(方见产后血不下。)
黑神散治恶露不快,胞衣不下。(方见产通用。)
牛膝汤 治胞衣不出,脐腹坚胀,急痛即杀人。服此药胞即烂下,死胎亦下。
牛膝 瞿麦(各四两) 当归(三两) 通草(六两) 滑石(八两) 葵子(五两)
上 咀,以水九升,煮三升,分三服。若衣不下,腹满,即杀人。推其源皆胞衣有血奔心,是以不出,服此药衣即烂出。
治胞衣不出。牛膝一两,葵子一合,以水一升,煮半升,去渣,分二服。
□
〔《千》〕备急丹 治产后恶血冲心,胎衣不下,腹中血块。
以锦纹大黄一两为细末,用酽醋半升,同煎如膏,丸如桐子大,患者用醋七分盏,化五丸至七丸服之,须臾血下即愈。
□
〔《保》〕治胎衣不下,或子死腹中,或血冲上昏闷,或血暴下,及胎干不能生产,半夏汤主之。(见前催生条。)
下胎丸
半夏 白蔹(各半两)
上细末,丸如桐子大。食后半夏汤下三十丸,渐加至五十丸。如未效者,须广大其药,榆白皮散主之;又不效,大圣散主之;有宿热者,宜服人参荆芥散。
□
〔《大》〕治胞衣不下,惟有花蕊石散一件,最为要紧。若乡居药局远者,仓卒无之,今采得胡氏方一妙法。若产讫胞衣不下,稍久则血流胞中,为血所胀,上冲心胸,喘急疼痛,必致危笃。若有此证,宜急断脐带,以少物系带,必用力牢固系之,然后截断,使其子血脉不潮入胞中,则胞衣自当痿缩而下。纵淹延数日,亦不害人。只要产母心怀安泰,终自下矣,累试有验。治胞衣不下,以蛇蜕炒为细末,酒下二钱。如圣膏(方见胎前催生,即蓖麻子法。)若胞衣不下,腹胀则杀人。黑豆一合,炒熟,入醋一盏,煎,去豆分三服。胞衣不下。取灶内黄土一寸,研碎,同醋调匀,纳于脐中,续煎甘草汤三四合,服之出。
□
〔《山》〕胞衣不下。用取初洗儿汤,服下一盏,勿令产母知。
□
〔《集》〕胞衣不下∶三阴交、中极(各泻之。)
□
〔标幽〕又法∶照海、内关。
□
〔《甲》〕女子字难,若胞不出,昆仑主之。
《医学心悟》:胞衣不下
胞衣不下,或因气力疲惫,不能努力,宜于剪脐时,用物系定,再用归芎汤一服,即下或血入衣中,胀大而不能下,以致心腹胀痛喘急,速用清酒下失笑丸三钱,俾血散胀消,其衣自下。如不应,更佐以花蕊石散,或牛膝散亦得。
归芎汤(见前。
《证治准绳·女科》:胞衣不下
〔大全〕夫有产儿出,胞衣不落者,世谓之息胞。由产初时用力,比产儿出,而体已疲惫,不复能用力,产胞经停之间,而外冷乘之,则血道涩,故胞衣不出。须急以方药救治,不妨害于儿,所奈者胞紧连儿脐,胞不出即不得以时断脐浴洗,冷气伤儿,则成病也。旧法胞衣不出,恐损儿者,根据法截脐而已。产处须顺四时方面,并避五行禁忌,若有触犯,多令产妇难产。
郭稽中论曰∶胎衣不下者何?答曰∶母生子讫,流血入衣中,衣为血所胀,故不得下。治之稍缓,胀满腹,以次上冲心胸,疼痛喘急者,但服夺命丹以逐去衣中之血,血散胀消,胎衣自下。牛膝汤亦效。
〔薛〕有因恶露入衣,胀而不能出,有因元气亏损而不能送出,其恶露流衣中者,腹中胀痛,用夺命丹或失笑散以消瘀血,缓则不救。其元气不能送者,腹中不胀痛,用保生无忧散以补固元气,或用蓖麻子肉一两,细研成膏,涂母右脚心,衣下即洗去,缓则肠亦出。如肠不上,仍用此膏涂脑顶,则肠自入。益母丸亦效。家人妇胎衣不出,胸腹胀痛,手不敢近,此瘀血为患,用热酒下失笑散一剂,恶露胎衣并下。一产妇胎衣不出,腹不胀痛,手按之痛稍缓,此是气虚而不能送出,用无忧散而下。前证余询诸稳婆云,宜服益母草丸,或就以产妇头发入口作呕,胎衣自出,其不出者必死,授与前法甚效。一产妇产后面赤,五心烦热,败血入胞,胞衣不下,热有冷汗。思但去其败血,其衣自下,遂用乌豆二合,炒透,然后烧红铁秤锤同豆淬其酒,将豆淋酒化下益母丹二丸,胞衣从血而出,余证尽平。
夺命丹
附子(半两,泡) 牡丹皮(一两) 干漆(二钱半,碎之,炒烟尽)
上为细末,以酽醋一升,大黄末一两同熬成膏,和药丸如梧子大,温酒吞五七丸,不拘时。
花蕊石散 治产后气欲绝,缘败血不尽,血迷血晕,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者,但心头暖,急以童子小便调一钱,取下恶物如猪肝,终身无血风血气疾。膈上有血,化为黄水,即吐出或小便中出也。若先下胎衣,则泛泛之药不能达,若先治血闷,则寻常之药无此功,无如此药有两全之效。
花蕊石(一斤) 上色硫黄(四两,各研细)
上二味,相拌令匀,先用纸和胶泥固瓦罐子一个,内可容药,候泥干,入药在内,密泥封口了,焙笼内焙令透热,安在四方砖上,(砖上书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秤,笼叠周匝,自巳午时从下生火,令渐渐上彻,有坠下火放夹火上,直至经宿,炭消火冷,又放经宿,冷定取出,细研,以绢罗至细,瓷合内盛,根据法用之。(此药便是疗金疮花蕊石散,寻常人自宜时时收蓄防急。)
一亲戚妇人,产后胞衣不下,血涨迷闷,不省人事,告之曰∶死矣。予曰∶此血胀也,可用花蕊石散救之。因以一钱,童便调灌下即苏,其胎衣与恶水旋即下而无恙。
芎 散 治胎衣不下。
芎 当归(焙,各半两) 榆白皮(一两,锉)
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用生地黄汁同温酒调下。
必效方牛膝汤 治胎衣不出,脐腹坚胀急痛,即杀人。服此药胞即烂下,死胎亦下。
牛膝 瞿麦(各四两) 当归(三两) 通草(六两) 滑石(八两) 葵子(五两)
上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若衣不下,腹满即杀人,宜服此药,衣即烂出也。
牛膝散 治妊娠五六月堕胎,胞衣不出。
牛膝 川芎 朴硝 蒲黄(各七钱半) 桂心(半两) 当归(一两半)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生地黄一分,煎至六分,去滓温,频服。
千金备急丹 治产后恶血冲心,胎衣不下,腹中血块。
以锦纹大黄一两为细末,用酽醋半升,同煎如膏,丸如桐子大,温醋汤吞五丸,或七丸,须臾恶血即下,愈。
《保命》治胎衣不下,或子死腹中,或血冲上昏闷,或血暴下及胎干不能生产。半夏汤主之。(方见前催生。)
下胎丸
半夏 白散(各半两)
上细末,丸如桐子大。食后半夏汤下三十丸,渐加至五十丸。如未效者,须广大其药,榆白皮散主之。又不效,用大圣散主之。有宿热者,宜服人参荆芥散。
治胞衣不出,若腹胀则杀人。
黑豆一合(炒令熟)
上入醋一盏,煎三五沸,去豆,分为三服。酒煮亦可。
《必效方》治胎衣不下。服蒲黄如枣大。(《集验》、《千金》、《崔氏方》并同。)
又方 生地黄汁(一升) 苦酒(三合) 暖服之。
又方 牛膝(一两) 葵子(一合) 杵碎,以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二服。
《广济》治胎衣不出方。
以灶突中土三指撮,以水服之。(《集验》、《千金》、《备急》同。)
又方 伏龙肝(一大块,研碎) 用好醋调令相合,纳脐中,续煎生甘草汤三四合服。
又方 醋汤饮之出。
又方 鸡子(一枚) 苦酒(一合) 和饮之,立出《延年方》治胎衣不出,腹胀则杀人。
吞鸡子黄三个,仍解发刺喉中令呕,即出。若困极,以水煮蝼蛄一枚,二十沸,灌入口,汁下即出。(崔氏同。)
《救急方》赤小豆(男七粒,女十四粒) 东流顺水吞下。
疗胞衣不下方。
栝蒌实(一个取子研令细)
上酒、童便各半盏、相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无实,根亦得。)
又方 红花(一两) 酒煮浓汁服。
又方 以鹿角镑屑,研细三分,煮葱白汤调下。
凡欲产时,必先脱常所着衣以笼灶,胞衣自下,仍易产。
《广济方》胞衣不出取夫单衣盖井上,立出。
又方 取产母鞋底,火炙热,熨小腹上下二七次。
又方 取路傍破草鞋前截,连鼻烧灰,童便和酒调下。
又方 皂角刺烧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宝庆方》云∶妇人百病,莫甚于生产,产科之难,临产莫重于催生,既产莫甚于胞衣不下,惟有花蕊石散一药,最为紧要。如黑神散、琥珀散诸方之类,虽皆有验,然乡居或远于药局,仓卒之间,无法可施。今有一妙法,若产讫胞衣不下,停待稍久,非特产母疲倦,又且血流入胞中,为血所胀,上冲心胸,喘急疼痛,必致危笃。若有此证,宜急断脐带,以少物系坠,(以物系坠之时,切宜用心,先系然后截断,不尔则胞上掩心而死。)使其子血脉不潮入胞中,则胞衣自当痿缩而下,纵淹延数日,亦不害人。只要产母心怀安泰,终自下矣。累试有验,不可轻信坐婆,妄用手法,多有因此而亡者,慎之慎之。
〔针灸〕
胞衣不下 三阴交 中极(各泻之。)
〔标幽〕又法 照海 内关
〔甲〕女子字难,若胞不出,昆仑主之。
《竹林女科证治》:胞衣不下
儿出胎时,稳婆宜以两手轻抱产母胸前,产母自己亦宜以两手紧抱肚脐,令胞衣下坠。如胞衣不下,亦是临盆太早之故。盖正产时骨节开张,壮者数日而合,怯者弥月而合。今不待其开而强出之,故胎出骨眼随闭,以致胞出不及耳。宜用佛手(方见前难产条中),加牛膝、瞿麦(各二钱),滑石(一钱),水煎服。若败血流入胞中,胞即胀大,不得下,治之稍缓,胀满腹中,上冲心胸,疼痛喘急,宜急断脐带,使血不入胞中,免致胀满。
但脐带极脆,要细心拿定。先用软绢或粗麻线系住脐带,又将脐带双折再系一道,以秤锤坠之,防其缩入,然后剪断。过三五日自痿缩干小而下。不可乱服药,乱动手。若血流入胞衣,血胀不下,治之少缓,必致胀满。以次上冲心胸疼痛喘急者,宜服牛膝汤。若气血虚弱,不能传达而不下者,产母但觉乏力,别无胀痛,宜加味芎归汤(方见前难产条中)。若腹痛手按稍缓是虚痛也。宜保生无忧散统治。胞衣不下,将产母头发吊起,急以发梢探喉中,一呕即下。
牛膝汤
延胡索(五钱) 牛膝 全当归(各三钱)
水煎服。
保生无忧散
当归(酒浸) 枳壳(盐炒) 川芎 木香 白芍 炙甘草(各一钱半) 血余炭(另研) 乳香(另研,各五分)
水煎,入血余炭、乳香二末服。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