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甘遂

《本草纲目》:甘遂

《本草备要》:甘遂

《本草便读》:甘遂

《本草乘雅半偈》:甘遂

《本草崇原》:甘遂

《本草从新》:甘遂

《本草分经》:甘遂

《本草撮要》:甘遂

《本草经集注》:甘遂

《本草蒙筌》:甘遂

《本草求真》:甘遂

《本草图经》:甘遂

《本草衍义》:甘遂

《本草择要纲目》:甘遂

《本经逢原》:甘遂

《得配本草》:甘遂

《顾松园医镜》:甘遂

《长沙药解》:甘遂

《冯氏锦囊秘录》:甘遂

《雷公炮炙论》:甘遂

《名医别录》:甘遂

《千金翼方》:甘遂

《外科全生集》:甘遂

《医学入门》:甘遂

《神农本草经》:甘遂

《吴普本草》:甘遂

《新修本草》:甘遂

《药笼小品》:甘遂

《药性切用》:甘遂

《药征》:甘遂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甘遂

《证类本草》:甘遂

「释名」白泽、主田、鬼丑、陵泽、甘泽、重泽、苦泽。


「气味」(根)苦、寒、有毒。


「主治」


1、水肿腹满。用甘遂(炒)二钱二分、牵牛一两半,共研为末,煎为水剂,随时服用。


2、身面浮肿。用甘遂二钱,生研为末,放入猪肾中,外包湿纸煨熟吃下。每日吃一次至四、五次。如觉腹鸣,小便亦通畅,即是见效


3、肾水流注(腿膝挛急,四肢肿痛)。用上方加木香四钱,每用二钱,煨熟,温酒嚼下。泻下黄水为验。


4、大小便不通用甘遂五钱(半生半炒)、胭脂坏了十文,共研匀。每服一钱,加白面四两,和水做成面片,煮熟淡食。待大小便通畅后,再服平胃散加熟附子,每取二钱煎服。


5、水鼓气湍。用甘遂、大戟各一两,慢火炙后,共研为末。每取二、三分,加水半碗,煎开几次,待温服下。不过十服见效。


6、脚气肿痛。和甘遂半两,木鳖子仁四个,共研为末。每取四钱,放入猪肾中,湿纸包好煨熟,空心吃,米汤送下。不过十服见效。


7、疝气偏肿。用甘遂、茴香,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痞症(发热、盗汗、胸背疼痛)。用甘遂包在面中,放浆水内煮十沸,去面。把甘遂在微火上炒黄,研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每服一钱,临星时服,冷蜜水送睛。忌油腻鱼肉。


9、消渴。用甘遂(麸炒)半两、黄连两,共研细,加蒸饼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丸,薄荷汤送下。忌甘草。


10、风痰迷心癫痫。用甘遂二钱,研为末,放在猪心里。缚紧,纸懈,煨熟。取药出,加辰砂末一钱,分成四份。每服一份,半用过的猪心煎汤调下。以大便下恶物为效,否则须再次服药,此方名“遂心丹”。


11、小儿马脾风(风热喘促,闷乱不安)。用甘遂(包面中,煮过)一钱半、辰砂(水飞)二钱半、轻四化建设少许,共研为末。服时,先取少许浆不,滴入一为油,然后放药末二、三分在油上。等药下沉,去浆灌服。此方名“无价散”。


12、麻木疼痛。用甘遂二两、蓖麻子仁四两、樟脑一两,共捣作饼,贴患处。此方名“万灵膏”。内服甘草汤。


13、突然耳聋。用甘遂半寸。棉裹插耳内,口中嚼少许甘草。



大通,泻经隧水湿


苦寒有毒。能泻肾经及隧道水湿,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以攻决为用,为下水之圣药(仲景大陷肠汤用之)。


主十二种水,大腹肿满(名水蛊。喻嘉言曰∶肾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源。脾不能散胃之水精于肺,而病于中;肺不能通胃之水道于膀胱,而病于上。肾不能司胃之关,时其输泄,而病于下,以致积水浸淫,无所底止。肾者,胃之关也。前阴利水,后阴利谷。王好古曰∶水者,脾肺肾三经所主。有五脏六腑十二经之部分,上头面,中四肢,下腰脚,外皮肤,中肌肉,内筋骨。脉有尺寸之殊,浮沉之别,不可轻泻药,当知病在何经何脏,方可用之。


按∶水肿有痰裹食和瘀血、致清不升浊不降而成者,有湿热相生、隧道阻塞而成者;有燥热冲击、秘结不通而成者,证属有余。有服寒凉伤饮食、中气虚衰而成者;有大病后正气衰惫而成者,有小便不通、水液妄行、脾莫能制而成者,证属不足。宜分别治之。然其源多由中气不足而起。丹溪曰∶水病当以健脾为主,使脾实而气运,则水自行。宜参、苓为君,视所挟证加减,苟徒用利水药,多致不救),瘕疝积聚,留饮宿食,痰迷癫痫。虚者忌用。


皮赤肉白,根作连珠。重实者良。面裹煨熟用(或用甘草、荠 汁浸三日,其水如墨,以清为度,再面裹煨)。瓜蒂为使。恶远志。反甘草(张仲景治心下留饮,与甘草同用,取其相反以立功也。有治水肿及肿毒者,以甘遂末敷肿处,浓煎甘草汤服之,其肿立消,二物相反,感应如此)。


甘遂(图缺)


洁净府而有功.入肾通肠.直达水邪所结处.宣经队而无滞.性寒味苦.生成阴毒勿轻投.(甘遂此药专于行水攻决为用.味苦能泄.寒胜热.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乃泻水之圣药.肾主水.故入肾经.能去痰者.以痰之本水也.但不可轻用耳.)


(本经下品)


【气味】苦寒,有毒。


【主治】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


【核】曰∶出中山山谷,唯太山、江东者良。比来用京口者为胜,江东者称次矣。苗似泽漆,槐砧上锉细用,生甘草汤,及荠 自然汁,搅浸三日,水如黑汁,乃漉出,用东流水淘六七次,水清为度。取出晒干,纳土器中,熬脆用。瓜蒂为之使,恶远志,反甘草。


【 】曰∶味大苦,而名甘遂者,左氏所谓请受而甘心快意焉。以甘于遂其力用也。其为方也,为大为急;其为剂也,为通为泄。甘属中土,惟其能遂土欲也。故为症坚积聚疝瘕,及留饮宿食,致无能利水谷道,外溢而成大腹满胀,及面目浮肿者,皆通之泄之,所以从其欲也。但气味苦寒,偏于以热为因,寒则非所宜矣。


气味苦寒,有毒。主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


(甘遂始出太山及代郡,今陕西、江东、京口皆有。苗似泽漆,茎短小而叶有汁,根皮色赤,肉色白,作连珠状,大如指头,实重者良。)


土味曰甘,径直曰遂。甘遂味苦,以其泄土气而行隧道,故名甘遂。土气不和,则大腹。


隧道不利,则疝瘕。大腹则腹满,由于土不胜水,外则面目浮肿,内则留饮宿食。甘遂治之,泄土气也。为疝为瘕则症坚积聚。甘遂破之,行隧道也。水道利则水气散,谷道利则宿积除,甘遂行水气而通宿积,故利水谷道。


(《乘雅》论∶甘遂其为方也,为大,为急。其于剂也,为通,为泄。但气味苦寒,偏于热


寒、通、泻经隧水湿.


苦寒.能泻肾经及隧道水湿.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以攻决为用.为下水之圣药.主十二种水.大腹肿满.(名水蛊、嘉言曰∶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源、脾不能散胃之水精于肺、而病于中、肺不能通胃之水道于膀胱、而病于上、肾不能司胃之关时其输泄、而病于下、以致积水浸淫、无所底止、好古曰∶水者、脾肺肾三经所主、有五脏六腑、十二经之部分、上头面、中四肢、下腰脚、外皮肤、中肌肉、内筋骨、脉有尺寸之殊、浮沉之别、不可轻泻药、当知病在何经何脏、方可用之、按水肿、有痰裹、食积、瘀血、致清不升、浊不降而成者、有湿热相生、隧道阻塞而成者、有燥热冲击、秘结不通而成者、是证属有余、有服寒凉、伤饮食、中气虚衰而成者、有大病后、正气衰惫而成者、有小便不通、水液妄行、脾不能制而成者、证属不足、宜分别治之、然其源多由中气不足而起、丹溪曰∶水病当以健脾为主、使脾参苓为君、视所挟证加减、苟徒用利水药、多致不起.)


疝瘕积聚.痞热宿食.痰迷癫痫.去水极神.损真极速.大实大水.可暂用之.否则宜禁.皮赤肉黑.根作连珠.


重实者良.面裹煨熟用.(或用甘草荠 汁浸三日、其水如墨、以清为度、再面裹煨.)瓜蒂为使.恶远志.反甘草.(仲景治心下留饮、与甘草同用、取其相反以立功、有治水肿及肿毒者、以甘遂末敷肿处、浓煎甘草汤服之、其肿立消、二物虽相反、感应如此其神.)


苦寒,泻肾经及隧道水湿,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以攻决为用,治大腹肿满、痞积、痰迷,去水极神,损真极速,面煨用。


味甘苦寒.入足太阳经.功专疗十二种水.得大黄、阿胶治妇人血结.得大麦面治膜外水气.虚者忌用.面裹煨熟.用瓜蒂为使.恶远志.反甘草.仲景治心下留饮.与甘草同用.取其相反以立功也.有治水肿及肿毒.均以甘遂末敷肿处.浓煎甘草服之.其肿立消.



味苦、甘,寒,大寒,有毒。主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热气肿满。一名主田,一名甘 ,一名陵 ,一名凌泽,一名重泽。生中山川谷。二月采根,阴干。(瓜蒂为之使,恶远志,反甘草。)


中山在代郡。先第一本出太山,江东比来用京口者,大不相似。赤皮者胜,白皮都下亦有?


观》卷十,《政和》二五四页)



味苦、甘,气大寒。有毒。多产京西川谷,二月采根阴干。状若连珠,使宜瓜蒂。反甘草,恶远志。破症坚积聚如神,退面目浮肿立效。食停胃内,有之即驱。水结胸中,非此不解。盖气直透所结之处,专于行水攻决,利从谷道出也。凡用斟酌,切勿妄投。


(毒草)大泻经隧水湿


甘遂(专入脾胃肺肾膀胱)。皮赤。肉白味苦。气寒有毒。其性纯阴。故书皆载能于肾经。及或隧道水气所结之处奔涌直决。使之尽从谷道而出。为下水湿第一要药。(元素曰。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故仲景大陷胸汤用之。但有毒。不可轻用。)喻嘉言曰。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源。脾不散胃之水精于肺。而病于中。肺不能通胃之水道于膀胱。而病于上。肾不能司胃之关。时其蓄泄。而病于下。以致积水浸淫。无所底止。(水肿有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水郁于心。则心烦气短。卧不克安。水郁于肺。则虚满喘咳。水郁于肝。则胁下痞满痛引少腹。水郁于脾。则四肢烦 体重不能衣。水郁于肾。则腹痛引背央央。腰髀痛楚。水肿与气肿不同。水肿其色明润。其皮光薄。其肿不速。每自下而上。按肉如泥。肿有分界。气则色苍黄。其皮不薄。其肿暴起。肿无分界。其胀或连胸胁。其痛或及脏腑。或倏如浮肿。或肿自上及下。或通身尽肿。按则随起。但仲景所论水肿。多以外邪为主。而内伤兼及。究之水为至阴。其本在肾。肾气既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使不补脾。但以行气利水。终非引水归肾之理。犹之土在雨中则为泥。必得和风暖日。则湿气转为阳和。自得万物消长矣!)故凡因实邪。元气壮实。(必壮实方可用以甘遂。)而致隧道阻寒。见为水肿蛊胀。疝瘕腹痛。无不仗此迅利以为开决水道之首。如仲景大陷胸汤之类。然非症属有余。只因中气衰弱。小便不通。水液妄行。脾莫能制。误用泄之之品益虚其虚。水虽暂去。大命必随。甘草书言与此相反。何以二物同用而功偏见。亦以甘行而下益急。(又按刘河间云。凡水肿服药未全消者。以甘遂末涂腹绕脐令满。内服甘草水。其肿便去。二物相反。而感应如此。)非深于斯道者。未易语此。皮赤肉白。根作连珠重实者良。面裹。煨熟用。(用甘草荠汁浸三日。其水如墨。以清为度。再面裹煨。)瓜蒂为使。恶远志。


甘遂(图缺),生中山川谷,今陕西、江东亦有之,或云京西出者最佳,汴沧吴者为次。苗似泽漆,茎短小,而叶有汁;根皮赤,肉白,作连珠,又似和皮甘草。二月采根,节切之,阴干,以实重者为胜。又有一种草甘遂,苗一茎,茎端六、七叶,如蓖麻、鬼臼叶,用之殊恶。生食一升,亦不能下。唐注云∶草甘遂,即蚤休也。蚤休自有条,古方亦单用下水。《短剧》∶疗妊娠小腹满,大小便不利,气急,已服猪苓散不瘥者,以甘遂散下之方。泰山赤皮甘遂二两,捣筛,以白蜜二两,和丸如大豆粒,多觉心下烦,得微下者,日一服之,下后还将猪苓散。不得下,日再服,渐加可至半钱匕,以微下为度,中间将散也。猪苓散见猪苓条中。



今惟用连珠者,然经中不言,此药专于行水攻决为用,入药须斟酌。


【气味】


甘寒有毒.阳也.


【主治】


大腹肿满.泻十二种水气肿满.若水溢胸中.非此不能除.仲景治心下留饮与甘草同用.取其相反而立功也.又河间治水肿不全消者.以甘遂末涂腹绕脐令满.内服甘草水.其肿便去.亦反治之义也.


苦甘大寒,有毒。面裹煨熟用。反甘草。其根皮赤肉色白,作连珠大如指头,质重,不蛀者良;赤皮者,性尤烈。


《本经》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


发明 甘遂色白味苦,先升后降,乃泻水之峻药。《本经》治大腹疝瘕,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等病,取其苦寒迅利疏通十二经,攻坚破结,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仲景大陷胸汤,《金匮》甘草半夏汤用之,但大泻元气,且有毒,不可轻用。肾主水,凝则为痰饮,溢则为肿胀。甘遂能泻肾经湿气,治痰之本也。不可过服,中病则止。仲景治心下留饮与甘草同用,取其相反而立功也。《肘后方》治身面浮肿,甘遂末二钱,以雄猪肾一枚分七片入末拌匀,湿纸裹煨令熟,每日服一片,至四五服,当腹鸣小便利是其效也。然水肿鼓胀,类多脾阴不足,土虚不能制水,法当辛温补脾实土兼利小便;若误用甘遂、大戟、商陆、牵牛等味,祸不旋踵。而癫痫心风血邪,甘遂二钱为末,以猪心管血和药,入心内缚定,湿纸裹煨熟,取药入辰砂末一钱,分四圆,每服一圆,以猪心煎汤下,大便利下恶物为效,未下,更服一圆。凡水肿未全消者,以甘遂末涂腹绕脐令满,内服甘草汤,其肿便去。二物相反而感应如此,涂肿毒如上法亦得散。又治肥人卒然耳袭,甘遂一枚,绵裹塞耳中,口嚼甘草,耳卒然自通也。


瓜蒂为之使。恶远志。反甘草。


甘、苦、寒。有毒。入足少阴经气分。直达水结之处,攻决隧道之水。(行十二经,水从谷道而出。)配大黄、阿胶,治血结。配猪苓、泽泻,治转脬。配甘草,治心下留饮。(肾主水,凝则为痰饮,溢则为肿胀。泄肾经之湿,治痰饮之本也。)末掺雄猪腰子内,煨熟,日服一片,治洪水肿胀。面裹煨透。妄用大损元气,腹胀而死。


〔苦寒,反甘草。面裹煨。〕伤寒水结胸症,非此不除;〔驱水逐饮之功。用一分,不下渐加。〕痰迷心窍发狂,投之甚效。〔不嫌药之峻历者,以病势太甚,所谓有病则病当之也。


〕迅速下泻之毒药,中病即止,过则必有大祸。凡水肿以甘遂末涂腹绕脐,内服甘草汤,即水下肿消;二物相反,而感应如神,其峻可知。


孕妇大忌。。


【本经】味苦寒。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癥坚积聚,利水谷道。一名主田。生川谷。


味苦,性寒,入足太阳膀胱经。善泻积水,能驱宿物。


《金匮》甘遂半夏汤,甘遂大者二枚,半夏十二枚,芍药五枚,甘草指大一枚。水二升,煮半升,入蜜半升,煎八合,顿服。治留饮欲去,心下坚满,脉伏,自利反快者。心下坚满,脉气沉伏,是有留饮。忽而自利反快,是水饮下行,渍于肠胃也。甘遂、半夏,泻水而涤饮,甘草、芍药,培土而泻木,蜂蜜滑大肠而行水也。


《伤寒》大陷胸汤方在大黄。用之治结胸热实,烦躁懊憹者。十枣汤方在大枣。用之治心胁痞痛,下利呕逆者,治悬饮内痛,脉沉而弦者。大黄甘遂汤方在大黄。用之治水与血结在血室者。皆以其破壅而泻痰饮也。


甘遂苦寒迅利,专决积水,凡宿痰留饮、经腑停瘀、皮肤肿胀、便尿阻涩之证,一泻而下。其力甚捷,并下癥瘕积聚、一切陈郁之物。


其根皮赤肉白,作连味,实重者良。禀天地阴寒之气以生,味苦气寒而有毒,阴草也。苦性泄,寒胜热,水属阴,故从其类,直达水气所结之处而泄出之。仲景大陷胸汤用之以治水结胸也。并元气壮实,而受湿热积饮,水肿蛊胀,疝瘕腹痛咸仗,祛除实为泄水之圣药,倘脾虚气弱,误用泄之,益虚其虚,水虽暂去,复肿必死,慎之。用后方治身面洪肿,甘遂未二钱以雄猪腰子一杖,分作十片,入末在内,湿纸包煨令熟,每日服一片,至四五服当觉腹鸣。小便利是其效也,一方治水肿,以甘遂末涂腹绕脐,内服甘草汤,其肿便消,二物相反而感应如神。


甘遂与甘草反,破 结积聚如神,退面目浮肿立效,痰饮痞满,水结胸中,并能驱遂,盖气直透所结之处,专于行水致决,利从谷道而出,大实大水可暂用之。但用斟酌,切勿妄投,攻逐极效,则损真元亦极速也。


雷公云∶凡采得后,去茎,于槐砧上细锉,用生甘草汤、小荠?自然汁二味,搅浸三日,其水如墨汁,更漉出,用东流水淘六、七次,令水清为度,漉出,于土器中熬令脆用之。


味甘,大寒,有毒.主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热气肿满.一名甘 ,一名陵一名陵泽,一名重泽.生中山.二月采根,阴干.(瓜蒂为之使,恶远志,反甘草.)


《本经》原文∶甘遂,味苦,寒.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一名


味苦甘,寒,大寒,有毒。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热气肿满。一名甘 ,一名陵 ,一名陵泽,一名重泽,一名主田。生中山川谷,二月采根,阴干。


每斤用甘草四两,煎汤浸三日,汤黑去汤,河水淘洗,取清水日淘日浸,每日换水数次,三日后去心再淘,浸四五日,取一撮,入白瓷盆内,隔一夜,次日盆中水无异色乃妥。再淘三四次,沥干,以面裹如团,入糠火煨,煨至面团四面皆黄,内药熟透,取出晒干,入锅炒透磨粉。其苦寒之毒,经制则净,不苦而甜,不寒而温。专消坚结痰块、毒核。


甘遂苦寒善攻决,消水肿满开胸结,化痰饮与食宿留,又破 坚及痞热。


甘者,土之味;遂者,田沟行水之道。纯阳。有毒。此药专能行水攻决,下五水,散膀胱留热,面目肌肤遍身浮肿,心腹坚满。伤寒水结胸症非此不除,以其气能直透达所结处也。化痰饮,宿、食留饮,破 坚积聚、大腹疝瘕,痞热气肿满。虚者慎用。皮赤肉白,作连珠实重者麸炒。雷公用甘草汤、荠 汁同浸三日,东流水洗净焙干。盖欲其相激而力尤胜也。瓜蒂为使,恶远志,反甘草。


味苦寒。


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一名主田。生川谷。


《吴普》曰:甘遂一名主田,一名曰泽,一名重泽,一名鬼丑,一名陵藁,一名甘槁,一名甘泽,神农桐君苦有毒,岐伯雷公有毒,须二月八月采(《御览》)。


《名医》曰:一名甘藁,一名陵藁,一名陵泽,一名重泽,生中山,二月采根,阴干。


案《广雅》云:陵泽,甘遂也。《范子计然》云:甘遂,出三辅。



《御览》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主田,一名日泽,一名重泽,一名鬼丑,一名陵 ,一名甘 ,一名苦泽。神农、桐君∶苦,有毒。岐伯、雷公∶有毒。须二月、八月采。



味苦、甘,寒、大寒,有毒。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热气肿满。一名主田,一名甘 ,一名陵 ,一名川谷。二月采根,阴干。


瓜蒂为之使,恶远志,反甘草。中山在代郡。先第一本出太山,江东比来用京口者,大不相似。赤皮者胜,白皮都下亦有,名草甘遂,殊恶,盖谓膺伪草耳,非言草石之草也。


〔谨案〕所谓草甘遂者,乃蚤休也,疗体全别。真甘遂苗似泽漆,草甘遂苗一茎,茎端六、七叶,如蓖麻、鬼臼叶等。生食一升,亦不能利,大疗痈疽蛇毒。且真甘遂皆以皮赤肉白,作连珠实重者良。亦无皮白者,皮白乃是蚤休,俗名重台也。


苦寒。


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以攻决为用,下水之圣药。


主十二种水,大腹肿满。


去水极神,损真极速。


大实大水,可以暂用。


面裹煨。


性味苦寒,入肾经,泻隧道水饮,直达水饮所结之处。面里煨熟。非大水大实,不可用。


主利水也,旁治掣痛咳烦、短气、小便难、心下满。


【考证】


十枣汤证曰∶引胸下痛、干呕、短气。又曰∶咳烦。


大黄甘遂汤证曰∶小便微难。


甘遂半夏汤证曰∶虽利、心下续坚满。


大陷胸汤证曰∶短气躁烦。又曰∶心下满而硬痛。


以上四方,其用甘遂,或三枚,或二两,或一钱也。


为则按∶芫花、大戟、甘遂,同是利水,而甘遂之效最胜矣。


【品考】


甘遂 汉产为胜,本邦所产,其效较劣。


味苦甘,寒,大寒,有毒。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热气肿满。《药性论》云∶味苦。能泻十二种水疾,治心腹坚满,下水,去痰水,主皮肌浮肿。日华子云∶京西者上。瓜蒂为使。恶∶远志。反∶甘草。


(甘遂_图缺)


味苦、甘,寒、大寒,有毒。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音 )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热气肿满。一名甘 ,一名陵 ,一名凌泽,一名重泽,一名主田。生中山川谷。二月采根,阴干(瓜蒂为之使,恶远志,反甘草。)


陶隐居云∶中山在代郡。先第一本出泰山,江东比来用京口者,大不相似。赤皮者胜,白皮者都下亦有,名草甘遂,殊恶,盖谓赝(音雁)伪之草,非言草石之草也。唐本注云∶所谓草甘遂者,乃蚤休也,疗体全别。真甘遂苗似泽漆草,甘遂苗一茎,茎六、七叶,如蓖麻、鬼臼叶。生食一升亦不能利,大疗痈疽蛇毒。且真甘遂皆以皮赤肉白,作连珠,实重者良。亦无皮白者,皮白乃是蚤休,俗名重台也。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京甘遂,味苦,能泻十二种水疾,能治心腹坚满,下水,去痰水,主皮肌浮肿。日华子云∶京西者上,汴、沧、吴者次,形似和皮甘草,节节切之。


图经曰∶甘遂生中山川谷,今陕西、江东亦有之,或云京西出者最佳,汴、沧、吴者为次。


苗似泽漆,茎短小而叶有汁,根皮赤肉白,作连珠。又似和皮甘草。二月采根,节切之,阴干。以实重者为胜。又有一种草甘遂,苗一茎,茎端六、七叶,如蓖麻、鬼臼叶。用之殊恶,生食一升,亦不能下。唐注云∶草甘遂即蚤休也。蚤休自有条。古方亦单用下水。《短剧》∶疗妊娠小腹满,大小便不利,气急,已服猪苓散不瘥者。以甘遂散下之方∶泰山赤皮甘遂二两,捣筛,以白蜜二两,和丸如大豆粒,多觉心下烦,得微下者,日一服之。下后还将猪苓散,不得下,日再服,渐加可至半钱匕,以微下为度,中间将散也。猪苓散见猪苓条中。


雷公云∶凡采得后去茎,于槐砧上细锉,用生甘草汤、小荠 自然汁,二味搅浸三日。


其水如墨汁,更漉出,用东流水淘六、七次,令水清为度。漉出,于土器中熬令脆用之。肘后方∶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甘遂一分粉之,猪肾一枚分为七脔,入甘遂于中,以火炙之令熟,旦食至四、五,当觉腹胁鸣,小便利。杨氏产乳治腹满,大小便不利,气急。甘遂二分为散,分五服,熟水下,如觉心下烦,得微利,日一服。


衍义曰∶甘遂,今唯用连珠者,然《经》中不言。此药专于行水,攻决为用,入药须斟酌。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