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本草纲目》:葫

《本草蒙筌》:葫

《本草衍义》:葫

《得配本草》:葫

《冯氏锦囊秘录》:葫

《名医别录》:葫

《千金翼方》:葫

《新修本草》:葫

《证类本草》:葫

「释名」大蒜、荤菜。


「气味」辛、温、有毒。久食损人目。


「主治」


1、背疮。用大蒜十个、淡豉半合、乳香一钱,研细。疮上先铺湿纸,纸上铺药一层,厚约二分。艾灸百壮左右,痛灸至痒,痒灸至痛。


2、大小便不通。用独蒜烧熟。去皮,棉裹,乘热放在下部,自通。


3、水肿。用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熬膏,摊贴脐中,水从小便排出。数日即愈。


4、突然袭击然泄痢。有舌蒜捣贴两足心,也可贴脐中。


5、禁口痢。治方同上。


6、肠毒下血。用独蒜煨过。捣烂和黄连末做成丸子。每日用米汤送服。


7、喘息气塞。用独蒜头二枚,削去两头,塞鼻中。左患塞右,右患塞左。待口中有脓血出,立效。


8、喉痹。用大蒜塞耳鼻中。一天换两次。


9、牙痛。用独蒜煨熟,切小,熨痛处。


10、产后中风,角弓反张,不语。用大蒜三十瓣,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灌下即苏。


11、鼻渊。用大蒜切片贴足心。


12、妇发阴肿作痒。作蒜汤洗,见效为止。


13、蜈蝎螫伤。用独蒜摩涂即愈。


14、脚肚转筋。用在蒜擦足心,令热即安。同时以冷水送食瓣。


15、食蟹中毒。用干蒜煮汁饮下。



(即大蒜)味辛,气大温。属火。有毒。大者曰葫,多种园内;小者名蒜,自产山中。


端午采收,性最熏臭。为菜归五脏,入药择独头。同黄连丸治肠风,加平胃散治噎气。纳两鼻,提鱼骨鲠即出;置臭肉,掩熏臭气不闻。散疣 疮,除劳疟 癖。辟瘟瘴疫疠,制蛇犬咬伤。中脘卒得冷疼,嚼之即解;旅途忽中暑毒,用此可驱。痈疽初生,急切横片。若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来。艾炷连烧,以多为善。鼻衄不止,快捣成膏。左出涂左足心,右出涂右足心。两鼻齐出,双足俱涂。仍解蛊毒杀虫,更化肉积消谷。生啖伤肝气损目,久食伤脾肺引痰。亦辛温,善治鸡瘕。去溪毒恶 沙虱,却霍乱吐泻转筋。


(谟)按∶丹溪云∶葫蒜属火,性热。善散快膈,故人喜食之,多用于暑月。其伤脾伤气之祸,积久自见。化肉之功,不足信也。有志养生者,宜自知警。



葫,大蒜也,其气极荤,然置臭肉中掩臭气。中暑毒人,烂嚼三两瓣,以温水送之,下咽,即知,仍禁饮冷水。又,患暴下血,以葫五、七枚,去梗、皮,量多少入豆豉,捣为膏,可丸即丸梧子大,以米饮下五六十丸,无不愈者。又,鼻衄,烂研一颗,涂两足心下,才止,便拭去。又将紫皮者横切作片子,浓一分。初患疮发于背胁间未辨痈疽者,若阳滞于阴,即为痈阴滞于阳,即为疽。痈即皮光赤,疽即皮肉纹起不泽。并以葫片覆之,用艾灸。如已痛,灸至不痛。如不痛,灸至痛。初觉即便灸,无不效者。仍审度正,于中心贴葫,灸之。世人往往不晤此疮,初见其疮小,不肯灸,惜哉!


一名大蒜


辛,温,有毒。入足太阴、阳明经。通五脏,达诸窍,破冷气,去风湿,除邪恶,化症瘕,消水肿,制阴毒。得川连,治肠风下血。(煨熟捣丸。)配平胃散,治噎气。配淡豆豉,蒸饼捣丸,治小儿气淋。合黄丹,治疟痢。(煨熟捣丸。)合乳香,治腹痛。(煨熟捣丸。)蘸鲫鱼食,治膈气。捣田蠃贴脐,治水肿。捣膏贴足心,能引热下行,治干湿霍乱,吐血衄血,脑泻鼻渊,泄泻暴痢,脚肚转筋。


独头者尤佳。中暑,和地浆捣服。灸疮,切片,上加艾灸之。消痈,和麻油调敷。多食伤脾肺,耗肝血,损目昏神。内有痰火,服补药者禁用。同蜜食杀人。


怪症∶眉毛动摇,目不能交睫,唤之不应,但能饮食,经日不愈。用蒜三两取汁,酒下。


禀火金之气以生,味辛,气温,故性有毒。入足阳明、太阴、厥阴。辛温能辟恶散邪,走窜无处不到,故主除风邪,杀毒瓦斯,去寒湿,散痈肿化积聚,暖脾胃,行诸气,去癣,止霍乱,解温疫也。虽能快气利膈,但辛温太过,久食损神,散气耗血,目昏气虚血弱之人尤戒勿食,外涂皮肉发泡,入肠搜利概可知也。


葫,即大蒜。气大温属水有毒,入药独头者佳,同黄连丸治肠风,加平胃散治噎气,纳二鼻,提鱼骨鲠即出,炙肿痈疽,初生可散,敷蛇虫 疮,除劳疟 癖,辟瘟瘅疫,制蛇犬咬伤。中脘卒得冷疼,嚼之即解,旅途忽中暑毒,用此可驱。鼻衄不止,捣涂足心,左涂右,右涂左,两鼻出俱,双足俱涂,仍解蛊毒,杀虫,华佗用以吐出蛇形虫毒,更化肉积消谷,李氏煮食,吐出涎裹鸡雏。性热虽能快膈,然实伤脾伤肺伤血损目,不可久食。


味辛,温,有毒.主散痈肿、 疮,除风邪,杀毒瓦斯.独子者,亦佳.归五脏.久食伤人,损目明.五月五日采之.


味辛,温,有毒。主散痈肿 疮,除风邪,杀毒瓦斯。独子者亦佳,归五脏。久食伤人,损目明。五月五日采。



味辛,温,有毒。主散痈肿、KT 疮,除风邪,杀毒瓦斯。独子者,亦佳。归五脏。久服伤人,损目明。五月五日采之。


今人谓葫为大蒜,谓蒜为小蒜,以其气类相似也。性最熏臭,不可食。俗人作齑以啖脍肉,损性伐命,莫此之甚。


此物唯生食,不中煮,用以合青鱼 食,令人发黄耳。取其条上子,初种之,成独子葫;明年则复其本也。


〔谨案〕此物煮为羹 ,极俊美,熏气亦微。下气,消谷,除风,破冷,足以馔中之俊。而注云不中煮,自当是未经试尔。


(葫_图缺)


蒜也 味辛,温,有毒。主散痈肿, 疮,除风邪,杀毒瓦斯。独子者亦佳。归五脏。久食伤人,损目明。五月五日采。


陶隐居云∶今人谓葫为大蒜,谓蒜为小蒜,以其气类相似也。性最熏臭,不可食。俗入作齑以啖脍肉,损性伐命,莫此之甚。此物唯生食,不中煮,以合青鱼 食,令人发黄。取其条上子,初种之,成独子葫,明年则复其本也。唐本注云∶此物煮为羹 ,极俊美,熏气亦微。下气,消谷,除风,破冷,足为馔中之俊。而注云不中煮,自当是未经试尔。今按陈藏器本草云∶大蒜,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 癖,伏邪恶,宣通温补。无以加之。初食不利目,多食却明,久食令人血清,使毛发白,疗疮癣,生食去蛇、虫、溪、蛊等毒。昔患 癖者,尝梦人教每日食三颗大蒜,初时根据梦,遂至瞑眩,口中吐逆,下部如火,后有人教令取数片合皮,截却两头吞之,名为内灸,根据此大效。又鱼骨鲠不出,以蒜纳鼻中即出。独颗者杀鬼,去痛,入用最良。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大蒜,今出梁州者最美而少辛,大者径二寸;泾阳者皮赤甚辣;其余并相似也。孟诜云蛇咬疮,取蒜去皮一升,捣,以小便一升,煮三、四沸通人,即入渍损处,从夕至暮。初被咬未肿,速嚼蒜封之,六、七易。又,蒜一升去皮,以乳二升,煮使烂。空腹顿服之,随后饭压之。明日根据前进服,下一切冷毒风气。又,独头者一枚,和雄黄、杏仁研为丸,空腹饮下三丸,静坐少时,患鬼气者当汗出,即瘥。日华子云∶蒜,健脾,治肾气,止霍乱转筋,腹痛,除邪,辟温,去蛊毒,疗劳疟,冷风, 癖,温疫气,傅风拍冷痛,蛇虫伤,恶疮疥,溪毒,沙虱,并捣贴之。熟醋浸之,经年者良。


图经曰∶葫,大蒜也。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圃所莳也。每头六、七瓣,初种一瓣,当年便成独子葫,至明年则复其本矣。然其花中有实,亦葫瓣状而极小,亦可种之。


五云∶主散痈肿。李绛《兵部手集方》∶疗毒疮肿,号叫卧不得,人不别者。取独头蒜两颗,细捣,以油麻和,浓敷疮上,干即易之。顷年,卢坦侍郎任东畿尉用此便瘥。后李仆射患脑痈,久不瘥,卢与此方∶便愈。绛得此方,传救数人,无不神效。葛洪《肘后方》灸背肿令消法云∶取独颗蒜,横截浓一分,安肿上,炷艾如梧桐子,灸蒜上百壮,不觉消,数数灸,唯多为善,勿令大热,若觉痛即擎起蒜,皮肉,如有体干不须灸。洪尝苦小腹下患一大肿,灸之亦瘥。每用灸人,无不立效。又今江宁府紫极宫刻石记其法云∶但是发背及痈疽、恶疮、肿核等,皆灸之。其法与此略同,其小别者,乃云初觉皮肉间有异,知是必作疮者。切大蒜如铜钱浓片,安肿处灸之,不计壮数,其人被苦初觉痛者,以痛定为准;初不觉痛者,灸至极痛而止。前后用此法救人,无不应者。若是疣赘之类,亦如此灸之书之载无空言,但患人不能以意详之,故不得尽应耳。


食疗∶除风,杀虫。外台秘要∶治牙齿疼痛。独头蒜煨之,乘热截,用头以熨痛上,转易之。亦主虫痛。又方∶关格胀满,大小便不通。独头蒜烧熟去皮,绵裹纳下部,气立通。又方∶治金疮中风,角弓反张。取蒜一大升,破去心,无灰酒四升,煮令极烂,并滓服一大升以来。


须臾暴痢,捣蒜两足下贴之。又方∶治血气,逆心烦闷,心痛。生蒜捣汁,服二升则瘥。葛氏方∶丹者,恶毒之疮,五色无常,又发足踝者。捣蒜浓敷之,干即易之。梅服药导之方∶取独颗蒜,煨令熟去皮,绵裹纳下部中,冷即易。又方∶治独头蒜摩螫处,痛止。又方∶治射工毒。以独头蒜切之,浓三分以来,贴疮上虺螫人。以独头蒜、酸草捣绞,敷所咬处。孙真人蒜齑着盐酱,捣食之。


蒜苗作羹,煮食并得。主下气,温中,消谷。黄帝云∶合青鱼 食之,令人腹内生疮,肠中肿,又成疝瘕。多食生蒜伤肝气,令人面无颜色。四、八月勿食生蒜,伤人神,损胆气。简要济众∶治鼻血不止,服药不应。宜用蒜一枚,去皮细研如泥,摊一饼子如钱大,浓一豆许,左鼻血血出,即贴两脚下,立瘥。


血止,急以温水洗脚心。子母秘录∶治产后中风,角弓反张,不语。大蒜三十瓣,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拗口又方∶小儿白秃疮,凡头上团团然白色,以蒜揩白处,早朝使之。后魏李道念,公有重病。答曰∶旧有冷痰,今五年矣。澄诊之曰∶非冷非热,当时食白瀹鸡子过多。令取蒜一头煮之,服药乃吐一物如升,涎唾裹之,开看乃鸡雏,翅羽、爪头具全。澄曰∶未尽。更服药,再吐十三头。又华佗行道,见车载一人,病咽塞食不下,呻吟。佗曰∶饼店家蒜齑,大酢三升饮之,当自痊。果吐大蛇一枚而愈。


衍义曰∶葫,大蒜也,其气极荤,然置臭肉中,掩臭气。中暑毒人,烂嚼三、两瓣,以温水送之下咽,即知。仍禁饮冷水。又患暴下血,以葫五、七枚,去梗皮,量多少入豆豉,捣为膏米饮下五、六十丸,无不愈者。又鼻衄,烂研一颗,涂两足心下,才止便拭去。又将紫皮者,横切作片子,浓一分,初患疮发于背胁间未辨痈疽者,若阳滞于阴,即为痈;阴滞于阳,即为疽。痈即皮光赤,疽即皮肉纹起不泽。并以葫片复之,用艾灸。如已痛灸至不痛;如不痛,灸至痛初觉,即便灸,无不效者。仍审度正,于中心贴葫灸之。世人往往不悟此疮,初见其疮小,不肯灸,惜哉!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