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大便秘涩

《女科证治准绳》:大便秘涩

《济阴纲目》:大便秘涩

《圣济总录》:大便秘涩

《证治准绳·女科》:大便秘涩

〔郭〕产后大便秘涩者何?答曰∶产卧水血俱下,肠胃虚竭,津液不足,是以大便秘涩不通也。若过五六日,腹中闷胀者,此乃燥屎在脏腑,以其干涩未能出耳。宜服麻仁丸以津润之。若误以为有热,投之寒药,则阳消阴长,变证百出,性命危矣。


〔薛〕产后大便不通,因去血过多,大肠干涸,或血虚火燥干涸,不可计其日期,饮食数多,用药通之、润之,必待腹满觉胀,自欲去而不能者,乃结在直肠,宜用猪胆汁润之。若服苦参药润通,反伤中焦元气,或愈加难通,或通而泻不能止,必成败证。若属血虚火燥,用加味逍遥散。气血俱虚,八珍汤。慎不可用麻子、杏仁、枳壳之类。一产妇大便不通七日矣,饮食如常,腹中如故。余曰∶饮食所入,虽倍常数,腹不满胀,用八珍加桃仁、杏仁。至二十一日,腹满欲去,用猪胆汁润之,先去干粪五七块,后皆常粪而安。一产妇大便八日不通,用通利之药,中脘作痛,饮食甚少,或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乃用蜜导之,大便不禁,吃逆不食。余曰∶此脾肾复伤,用六君加吴茱、肉果,骨脂、五味数剂,喜其年壮而愈。不然,多致不起。一产妇大便秘结,小腹胀痛,用大黄等药,致吐泻不食,腹痛胸痞。余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治之而愈。一妇人大便秘涩,诸药不应,苦不可言,令饮人乳而愈。


麻仁丸


麻仁(研如泥) 枳壳 人参(各一两) 大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二十丸,未通渐加丸数,不可太过。


评曰∶产后不得利,利者百无一生。去血过多,脏燥大便秘涩,则固当滑之,大黄似难轻用,唯葱涎调腊茶为丸,复以腊茶下之必通。(予常用《局方》四物汤,以生地黄易熟地黄,加青皮去白煎服,甚效。)


〔本事〕妇人产后有三种疾,郁冒则多汗,汗多则大便秘,故难于用药,惟麻子苏子粥最为稳当。用紫苏子、大麻子二味,各半合,洗净研极细,用水再研取汁,一盏,分二次煮粥啜下。此粥不唯产后可服,大抵老人诸虚风秘,皆宜服之。当有一人母年八十四,忽尔腹满头疼,恶心不食,召医数人,议皆用补脾进食,治风清利头目等药,数日虽愈,全不入食,其家忧惶。余辨说前药皆误矣,此证正是老人风秘,脏腑壅滞,聚于胸中则腹胀恶心,不思饮食,又上至于颠则头痛,神不清也。若脏腑流畅,诸疾悉去矣。予令作此粥,两啜而气泄,先下结粪如胡椒者十余枚,后渐得通利,不用药而自愈矣。


〔丹〕产后秘结不通,膨满者,气急坐卧俱难,用大麦 炒黄为末,酒下一合,神效。(出《兵部手集》。)


郭稽中曰∶产后大便秘涩者何。答曰∶产卧水血俱下,胃虚竭,津液不足,是以大便秘涩不通也,若过五六日,腹中闷胀者,此乃燥屎在脏腑,以其干涩,未能出耳,宜服麻仁丸以津润之。若误以为有热,投之寒药,则阳消阴长,变证百出,性命危矣。


薛氏曰∶前证因去血过多,大肠干涸,不可计其日期,饮食数多,而用药通之,必待腹满觉胀,欲去不能者,乃结在直肠,宜用猪胆汁润之。若服苦寒疏通之剂,反伤中气,或愈加难通,或通而不止,或成痞证也。若去血过多者,用十全大补汤;若血虚火燥者,用加味四物汤;气血俱虚者,用八珍汤。虽数日不通,饮食如常,腹中如故,仍用八珍加桃仁、杏仁治之,若泥其日期,饮食数多而通之,则误矣。


一产妇大便不通七日矣,饮食如常,腹中如故(非善守善察者不能),余曰∶饮食所入,虽倍常数,腹不满胀。用八珍加桃仁杏仁,至二十一日,腹满欲去,用猪胆汁润之,先去干粪五七块,后皆常粪而安。


一产妇大便八日不通,或用通利之药,中脘胀痛,饮食甚少,或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乃用蜜导之,大便不禁,呃逆不食。余曰∶此脾肾复伤,用六君加吴茱萸肉果骨脂五味数剂,喜其年壮而愈,不然多致不起。


一产妇大便秘结,小腹胀痛,用大黄等药,致吐泻不食,腹痛胸痞,余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治之而愈。


一妇人大便秘涩,诸药不应,苦不可言,令饮人乳而安。


李氏曰∶产后大便闭者,芎归汤加防风、枳壳、甘草,秘涩者,麻子仁丸或苏麻粥。盖产后去血多则郁冒,郁冒则汗多,汗多则大便闭,皆血虚也。


调导散 治妇人产前产后大便不通。


当归 川芎 防风(用防风者,将欲降之,必先升之也) 枳壳(各四钱) 甘草(炙,二钱)


上 咀,每服一两,用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温服,忌动风物。


麻仁丸 治产后去血过多,津液枯竭,不能转送,大便闭涩。


大麻仁(研如泥) 枳壳(面炒) 人参(各一两) 大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米饮任下,未通,渐加丸数,不可太过。评曰∶产后不得利,利者百无一生,去血过多,脏燥大便秘涩,则固当滑之,大黄似难轻用,唯葱涎调腊茶为丸,复以腊茶下之,必通。(亦是良法。产后固不可轻用大黄,然大肠秘结不通,或恶露点滴不出,不得大黄以宣利之,势必不通,但利后即当以参、 、白术、甘草及芎、归等药大剂调补之,不然,元气下脱,后将不可救矣)


滋肠五仁丸 治产后血气虚损,大肠闭涩,传道艰难。


杏仁(去皮,面炒) 桃仁(如上制,各一两) 柏子仁(五钱) 松子仁(一钱半) 郁李仁(一钱,面炒) 橘红(四两,为末)(以橘红为君者,和气润下也)


一方加当归梢五钱。


上五仁另研为膏,合橘皮末和匀再研,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六十丸,食前清米饮下。


阿胶枳壳丸 治产后大便秘涩。


阿胶 枳壳(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滑石末为衣,温水下二十丸,未通再服。


麻苏粥 妇人产后有三种疾,郁冒则多汗,汗多则大便秘,故难以用药,惟麻子苏子粥最为稳当。


苏子 大麻子(各半合,洗净)


上研极细,用水再研,取汁一盏,分二次,煮粥啜下。


本事方云∶此粥不惟产后可服,大抵老人诸虚风秘,皆宜服之。尝有一人,母年八十四,忽尔腹痛头疼,恶心不食,召医数十,议皆用补脾进食治风清利头目等药,数日虽愈,全不入食,其家忧惶,余辩说前药皆误矣,此证正是老人风秘,脏腑壅滞,聚于胸中,则腹胀恶心,不思饮食,又上至于颠,则头痛神不清也,若脏腑流畅,诸疾悉去矣。予命作此粥,两啜而气泄,先下结粪如胡桃者十余枚,后渐得通利,不用药而自愈矣。


兵部手集方 治产后秘结不通,膨满气急,坐卧俱难。


用大麦 炒黄为末,酒下一合,神效。(用大麦自有心得)


论曰大便秘涩,盖非一证,皆营卫不调,阴阳之气相持也,若风气壅滞,肠胃干涩,是谓风秘,胃蕴客热,口糜体黄,是谓热秘,下焦虚冷,窘迫后重,是谓冷秘,或因病后重亡津液,或因老弱血气不足,是谓虚秘,或肾虚小水过多,大肠枯竭,渴而多秘者,亡津液也,或胃实燥结,时作寒热者,中有宿食也,治法虽宜和顺阴阳,然疏风散滞,去热除冷,导引补虚之法,不可偏废,当审其证以治之。


治大肠秘涩,疏风顺气,木香丸方


木香 槟榔(生锉) 羌活(去芦头) 桂(去粗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大黄(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以生姜紫苏汤下,渐加至三十丸治津液燥少,肠胃挟风,大便秘涩,气道不匀,匀气丸方


麻仁(别研二两) 人参 诃黎勒皮 枳壳(去瓤麸炒) 桂(去粗皮各一两) 木香(一两


上九味,捣罗七味为末,入麻仁等再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温熟水下,不计时候。


治大肠风热秘涩,牛黄丸方


牛黄(细研一分) 大黄(锉炒二两) 巴豆(去皮心膜麸炒研新瓦上取霜半两)


上三味,捣研为末,酒煮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临卧米饮下,量虚实加减。


治大便涩秘,牵牛散方


牵牛子(半生半炒) 槟榔(生锉各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生姜汤调下,未利良久以热茶投,疏利为度。


治胃气虚弱,饮食无味,上隔寒壅冷积症瘕气,食不消化,肺气积聚,心胸痰逆喘急,卒中风毒香港脚,大肠秘涩,奔豚气痛,木香槟榔丸方


木香 槟榔(锉) 羌活(去芦头) 芎 桂(去粗皮各一两) 郁李仁(去皮双仁研) 大


上七味,捣罗六味为末,与郁李仁同研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生姜汤下,或诸气痛,温酒下。


治诸风湿痹,筋挛膝痛,胃中积热,口疮烦闷,大便秘涩,大豆 方


大豆黄卷(炒熟捣末一升) 酥(半两)


上二味研匀,不拘食前后,温水调下一匙。


治热毒风、大便秘涩,及心风健忘,肝风眼暗,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镑) 人参 羌活(去芦头) 苦参(锉) 防风(去叉) 玄参 丹参 大黄(锉)神(去木) 枳壳李仁(去皮双仁研) 生干


上二十一味,捣罗十八味为末,与麻仁龙齿郁李仁膏,同研令匀,炼蜜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温酒下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治风气壅滞,大肠秘涩,地龙丸方


地龙(去土) 牵牛子(半生半炒) 苦参(各一两) 乌头(生去皮尖四两)


上四味,捣罗为末,醋煮稀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夜卧、米饮下。


治大便秘涩,五脏风壅,膈实不宜,桃花汤方


桃花(干者二钱) 甘遂(炒一分) 郁李仁(去皮双仁别研膏) 海蛤(捣碎炒) 枳实(去


上八味,先粗捣七味为末,与郁李仁和匀,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温服,良久以干饭一匙压之,觉转动腹如雷鸣,即以热水洗足,宣下诸恶物,以糜粥助之。


治健忘多惊,大便难,口中生疮,羚羊角饮方


羚羊角(镑) 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 羌活(去芦头) 附子(炮裂去皮脐) 栀子仁(炒)己(二两) 胡黄连(半两) 甘草(炙三分)


上一十四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生姜半分拍破,盐豉四十粒,同煎至一盏,去滓更入淡竹沥少许,搅令匀,食前温服。


治胃实腹胀,水谷不消,溺黄体热,鼻塞衄血,口 唇紧,关格不通大便苦难,承气泻胃,浓朴汤方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三分) 大黄(锉炒二两) 枳壳(去瓤麸炒) 甘草(炙各半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取利为度。


治大便秘难,麻仁丸方


大麻仁(别研膏) 大黄(锉炒各三两)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二两) 枳壳(去瓤麸炒一


上四味、捣罗三味为末,与麻仁同研,炼蜜和杵令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水下,以利为度。


治反胃、大便难,肌肤干瘦,鸡 骨丸方


鸡 骨(慢火炙三两) 大黄(锉炒五两) 大麻仁(研如膏四两)


上三味,捣罗二味为末,与麻仁同研,炼蜜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饮下、日三。


治强壮人、热毒流入肠胃,骨节疼痛,腹中烦满,大便秘涩,升麻汤方


升麻 大黄(锉炒各四两) 前胡(去苗) 栀子仁(炒各三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未通再服。


治 癖注气刺痛,大便秘涩,京三棱丸方


京三棱(煨乘热椎碎别捣为末) 木香 当归(切焙) 桂(去粗皮) 肉苁蓉(酒浸切焙)壳(去瓤麸炒)如膏各一两)


上一十五味,除郁李仁外,捣罗为末,与郁李仁膏,同研令匀,炼蜜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米饮或温酒下,以利为度。


治三焦不和,脏腑虚结,胸膈痞闷,大便秘涩,麻仁丸方


大麻仁(研膏四两) 大黄(半生半熟四两) 白槟榔(生锉) 桂(去粗皮) 羌活(去芦头)(去叉各一两半)


上一十三味,捣研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水下,临卧服治大肠虚冷风秘,凌霄花根丸方


凌霄花根(去皮洗焙三两) 乌药(锉) 人参(各半两) 皂荚子(五十枚)


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温水下,一日二服。老人多患此疾,服之半月渐调,亦不疏利。


治大肠冷秘,威灵仙丸方


威灵仙(不以多少洗切)


上一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生姜清米饮下,临卧服。


治气胀满,大便秘涩,腹肋刺痛,牵牛子丸方


牵牛子(半生半炒三两) 槟榔(生锉二两) 木香(一两)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或米饮下。


治里急后重,大便不快,服炒桃仁法。


桃仁(去皮三两) 吴茱萸(二两) 盐(一两)


上三味,同炒熟,去盐并茱萸,只以桃仁空心夜卧不拘时,任意嚼五七粒,至一二十粒治大便冷秘,附子散方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脐)


上一味,削去外面,留中心如枣大,碾为细散,蜜水调下一钱匕。


治年老虚弱,大便秘滞,葱胶汤方


陈胶(十片) 葱(一握切)


上二味,以水二盏,同煎胶令烊,取一盏,温服之,立效。


治老人虚秘,大腹汤方


连皮大腹(十五枚) 木瓜(一枚) 葱白(五茎)


上三味,锉如麻豆,以水五盏,煎至二盏半,去滓分温五服。


治人病后,重亡津液,及老人津液不足,大便秘涩,平胃煮散加青橘皮方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五两)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一宿焙八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五两)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加青橘皮末半钱匕,生姜二片,枣二枚劈,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治宿食不消,大便难,涤中丸方


大黄(锉炒八两) 葶苈(隔纸炒二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 芒硝(研各四两)


上四味,捣研为末,炼蜜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食后温水下,日三,未通加至十丸。


治脾胃不和,内有虫滞,大便秘难,大黄丸方


大黄(锉炒) 赤芍药(各三两)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二两) 枳实(去瓤麸炒一两半) 大


上五味,捣罗四味为末,与麻仁同研匀,炼蜜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前温水下,以通利为度。


治大肠秘涩,冷热相攻,寒热如疟,槟榔丸方


槟榔(锉一两) 羌活(去芦头一两) 郁李仁(汤浸去皮别研二两) 木香(一两) 大黄(锉炒二两) 牵牛子(四两捣细取三两) 青橘皮(汤去白焙一两) 大麻仁(别研二两)


上八味,捣罗六味为末,入研药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治大肠风秘,结涩不通,戟香散方


大戟(炒) 木香 干姜(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牵牛子(五两取细末二两)一分) 桂(去粗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生姜茶清调下,临卧服。


治大肠风壅,秘涩不通,大麻仁丸方


大麻仁(研如泥五两) 芎 (一两一分) 附子(生去皮脐半两) 大黄(锉碎酥炒二两)


上五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


治大肠有热,津液竭燥,里急后重,大便秘涩,三仁丸方


松子仁 柏子仁 大麻子仁(各一两)


上三味,同研匀,黄蜡半两,熔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饮下。未快加丸数服。


〔郭〕产后大便秘涩者何?答曰∶产卧水血俱下,肠胃虚竭,津液不足,是以大便秘涩不通也。若过五六日,腹中闷胀者,此乃燥屎在脏腑,以其干涩未能出耳。宜服麻仁丸以津润之。若误以为有热,投之寒药,则阳消阴长,变证百出,性命危矣。


〔薛〕产后大便不通,因去血过多,大肠干涸,或血虚火燥干涸,不可计其日期,饮食数多,用药通之、润之,必待腹满觉胀,自欲去而不能者,乃结在直肠,宜用猪胆汁润之。若服苦参药润通,反伤中焦元气,或愈加难通,或通而泻不能止,必成败证。若属血虚火燥,用加味逍遥散。气血俱虚,八珍汤。慎不可用麻子、杏仁、枳壳之类。一产妇大便不通七日矣,饮食如常,腹中如故。余曰∶饮食所入,虽倍常数,腹不满胀,用八珍加桃仁、杏仁。至二十一日,腹满欲去,用猪胆汁润之,先去干粪五七块,后皆常粪而安。一产妇大便八日不通,用通利之药,中脘作痛,饮食甚少,或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乃用蜜导之,大便不禁,吃逆不食。余曰∶此脾肾复伤,用六君加吴茱、肉果,骨脂、五味数剂,喜其年壮而愈。不然,多致不起。一产妇大便秘结,小腹胀痛,用大黄等药,致吐泻不食,腹痛胸痞。余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治之而愈。一妇人大便秘涩,诸药不应,苦不可言,令饮人乳而愈。


麻仁丸


麻仁(研如泥) 枳壳 人参(各一两) 大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二十丸,未通渐加丸数,不可太过。


评曰∶产后不得利,利者百无一生。去血过多,脏燥大便秘涩,则固当滑之,大黄似难轻用,唯葱涎调腊茶为丸,复以腊茶下之必通。(予常用《局方》四物汤,以生地黄易熟地黄,加青皮去白煎服,甚效。)


〔本事〕妇人产后有三种疾,郁冒则多汗,汗多则大便秘,故难于用药,惟麻子苏子粥最为稳当。用紫苏子、大麻子二味,各半合,洗净研极细,用水再研取汁,一盏,分二次煮粥啜下。此粥不唯产后可服,大抵老人诸虚风秘,皆宜服之。当有一人母年八十四,忽尔腹满头疼,恶心不食,召医数人,议皆用补脾进食,治风清利头目等药,数日虽愈,全不入食,其家忧惶。余辨说前药皆误矣,此证正是老人风秘,脏腑壅滞,聚于胸中则腹胀恶心,不思饮食,又上至于颠则头痛,神不清也。若脏腑流畅,诸疾悉去矣。予令作此粥,两啜而气泄,先下结粪如胡椒者十余枚,后渐得通利,不用药而自愈矣。


〔丹〕产后秘结不通,膨满者,气急坐卧俱难,用大麦 炒黄为末,酒下一合,神效。(出《兵部手集》。)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