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癫狂

《保幼新编》:癫狂

《产鉴》:癫狂

《傅青主男科》:癫狂

《古今医案按》:癫狂

《古今医鉴》:癫狂

《回春录》:癫狂

《灵素节注类编》:癫狂

《济阴纲目》:癫狂

《寿世保元》:癫狂

《万病回春》:癫狂

《吴鞠通医案》:癫狂

《医经原旨》:癫狂

《医学传灯》:癫狂

《医学入门》:癫狂

《医法圆通》:癫狂

《证治汇补》:癫狂

(罢倦无力者,癫;强健有力者,狂。癫为心血不足,狂为痰火实盛。窃观痫者,发时虽似惊风,而过后了了如常。癫者,丧失本性,多喜痴笑。狂者,或歌或哭,奔走无定。《入门》云∶十岁以下为痫,十岁以上为癫。此指痫变为癫而言)


宁心化痰汤(治癫狂初起,狂可治,癫不治)


胆星 半夏(炮,干炒) 陈皮 赤茯苓 黄连(姜炒) 天麻 人参 酸枣仁(另炒) 石菖蒲(各一钱) 姜(一片)


胆星、半夏二味俱入太燥,去半夏代入贝母为可。先服此剂祛痰,后宜继服养心清血汤。


养心清血汤


当归身 生地(干炒)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川芎 远志(干炒) 酸枣仁(另炒) 石菖蒲(各一钱) 甘草(五分)


癫宜养血安神而兼降痰火,宜加莲肉(一钱),益智仁(盐炒,五分),朱砂(五分)。


狂宜下之大便,宜加大黄(酒煨)、芒硝各一钱。


如狂言妄语,加犀角五分。


如啼泣狂叫,加百合一钱。


一方∶癫狂痫,多服牛心血,有效。


一方∶猝狂,狂言妄说,蚕退纸烧存性一钱许,和白沸汤饮下,即效。


一方∶凡诸热病发狂三日,芒硝(三钱),鸡子清(一个),生清(一匕),井花水调饮,奇效。



产后语言颠倒,或狂言 语,如见鬼神者,其源不一,须仔细辩证用药。一则产后心虚,败血停积,上干于心,而狂言独语者,当作乍见鬼神条求之。二则产后脏虚,心神惊悸,言语错乱,不自觉知,神思不安者,当在惊悸条求之。


三则宿有风毒,因产心虚气弱,腰背狂直,或歌哭嗔笑,言语错乱,当作风痉治。四则产后败血,迷乱心经而颠狂,言语无常或晕闷者,当作血晕治。五则产后感冒风寒,恶露斩然不行, 寒发热如疟,昼日明了,暮则 语,如见鬼状,当作热入血室治之。又有产后因惊,败血冲心,昏闷发狂,如有鬼祟,宜用大圣泽兰散,或好辰砂研细,酸枣仁汤调下一钱,立效。薛立斋曰∶前证当固胃气为主,而佐以见证之药,若一于攻痰则误矣。


琥珀地黄汤


治产后恶露冲心,语言乱通,如见鬼神,惊悸不定,小便不利者。


琥珀 辰砂 没药(各研细) 当归(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白汤调下,日三服,心腹痛者加延胡索,兼晕者加蒲黄。


牡丹饮


治败血冲心发热,狂言奔走,脉虚大者。


干荷叶 生地黄 牡丹皮(各等分)


上浓煎,调生蒲黄末二钱,一服即定。


乌金散


治产后狂言乱语,目见鬼神。


当归 远志肉 川芎 酸枣仁 白术 赤芍药 香附子 辰砂(研细) 熟地黄 茯神(各二钱) 半夏(三钱) 全蝎麦冬 人参 牛膝 天麻(各一钱) 甘草(一钱) 陈皮 白芷(各一钱半)


上 细,作二服,水一钟半,姜三片,葱三根,入金银同煎一碗温服。


大圣泽兰散


治产后败血冲心,中风口噤,及坠胎腹中刺痛、横生逆产、胎衣不下,血昏、血滞、血崩、血入四肢、一切血证,诸种风气,或伤寒吐逆、咳嗽、寒热往来、遍身生疮、头痛恶心、经脉不调、赤白带下、胎藏虚冷、数常坠胎、久无子息、室女经脉不通、并宜服之,常服暖子宫,和血气,悦颜色,退风冷,消除百病。


泽兰叶 石膏(研。各二两) 卷柏(去根) 防风 白茯苓(去皮) 浓朴(姜制) 细辛 桔梗 柏子仁 五味子 人参 本 吴茱萸(汤洗七次,焙) 干姜(炮) 白术 川椒(去子及闭口者,炒出汗) 川乌头(炮,去皮脐) 白芷 黄 丹参(各七钱半) 芜荑(微炒) 甘草 川芎 白芍 当归(各一两七钱半) 白薇(炒燥,五钱) 肉桂(一两) 阿胶(炒珠,五钱) 生地黄(一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临卧热酒调下,若急疾不拘时,日三服。


何氏方


治产后邪风入心,颠狂如见祟物。


大辰砂一二钱研极细,人乳三四茶匙许,调碗内,仍掘白项活地龙一条,入药内,候地龙滚三滚,取出地龙不用,但欲得地龙身上涎耳,无令带药出,少入无灰酒与乳汁相和,重汤内温,作二三服。惊风入心,忡悸不止者,宜抱龙丸。


茯神散


治产后心神恍惚,言语失度,睡卧不安,如见鬼神。


茯神(一两,去皮木) 人参 龙齿(研) 琥珀(研) 赤芍药 黄 牛膝(各五钱) 桂心(五钱) 生地(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服。


调经散


治产后狂躁、昏闷、时见鬼神。


没药 琥珀(各另研细) 桂心(各一钱) 芍药 当归(各二钱半) 麝香(另研) 细辛(各五分)


上为末,每服五六分,姜汁温酒各少许调服。按右方挟寒者宜,挟热者宜四物汤加柴胡,倍生地。


薛文斋曰∶前证乃血虚,神不守舍,大端宜补元气,仍参各证互用。


此症多生于脾胃之虚寒,饮食入胃,不变精而变痰,痰迷心窍,遂成癫狂, 茍徒治痰而不补气,未有不死者也,方用


人参 白芥子( 各伍钱) 白朮( 壹两) 半夏( 叁钱) 陈皮 干姜 肉桂( 各壹钱) 甘草 菖蒲( 各伍分)


水煎服。


如女人得此症,去肉桂加白芍、柴胡、黑栀,治之亦最神效。


一男子落马发狂.起则目瞪狂言不识亲疏.弃衣而走.骂言涌出.气力加倍.三五人不能执缚.烧符作醮无益.牛黄、冰、麝不灵.乃求治于戴人.戴人以车轴埋之地中.约高二尺许.上安中等车轮.其辋上凿一穴.如作盆之状.缚狂病患于其上.使之伏卧.以软 衬之.又令一人于下.坐机一枚.以棒搅之.转千百遭.病患吐出青黄涎沫一二斗许.绕车轮数匝.其病患曰.我不能任.可解我下.从其言而解之.索凉水.与之冰水.饮数升.狂不作矣.


滑伯仁治一僧.病发狂谵语.视人皆为鬼.诊其脉累累如薏苡子.且喘且搏.曰.此得之阳明胃实.素问云.阳明主肉.其经血气并盛.甚则弃衣升高.逾垣妄詈.遂以三化汤三四下.复进以火剂乃愈.


沧洲治一人.因恐惧遂惊气入心.终日逐逐奔走.不避水火.与人语则自贤自贵.或泣或笑.切其脉.上部皆弦滑.左部劲于右.盖溢膻中.灌心胞.因惊而风经五脏耳.即投以涌剂.涌痰涎一 器.徐以惊气丸.服之尽一剂.病瘳.


〔附〕沧州又治一人.寓僧舍病狂.其脉三部皆弦直上下行.而左寸口尤浮滑.曰.此风痰留心胞证也.以药涌吐痰沫四五升.即熟睡意日.及寤则病尽去.以安神之剂调之.全愈.


吴茭山治一女子.瘦弱性急.因思过度.得颠疾.或哭或笑.或裸体而走.或闭户而多言.诸疗罔效.吴诊其脉浮而涩.思虑过伤.神不守舍也.用紫河车二具.漂洗如法.煮烂如猪肚.切片.任意啖之.二次即愈.后服定志丸一料.日煎补心汤一服.调理百日后.乃毕婚.次年生子.身肥壮.


〔附〕嘉善朱怀音兄患癫狂.用消痰清火药而愈.越三年复发.消痰清火不应.用天王补心丹而愈.越二年又发.进以前二法.皆不应.用归脾汤而愈.越一年又发.发时口中哼哼叫号.手足牵掣搐掉.如线提傀儡.卧则跳起如鱼跃.或角弓反张.其喊声闻于屋外.而心却明白.但以颤掉之故.口欲语时.已将唇舌嚼坏.如此光景.半刻即止.止则神识昏懂语言谬妄.又半刻而发如前矣.一吴姓名医.用人参、鹿茸、肉桂、熟地、龙齿、青铅、远、茯等药.服之甚相安.然匝月不见效.乃就正于叶天翁.叶笑曰.渠用贵重之药.必自信为名医.但多费病家之财.与病毫无干涉.即庸医也.吾以轻淡药.二十剂当减半.四十剂当全瘳耳.因叩其掣掉作则心明.掣掉止则神昏之故.曰.操持太过.谋虑不决.肝阴胆汁两耗阳跷阴跷脉空风动.非虚寒也.用白芍、萸肉各一钱五分.白石英、淮小麦、南枣肉各三钱.炙草五分.病患见其方.殊不信.旁人亦以药太轻淡.并两帖为一帖.服十帖.病减半二十帖病全瘳矣.


倪维德治一妇.狂歌痛哭.裸裎妄骂.问之则瞪视默默.脉沉坚而结.曰.得之忧愤沉郁.痰与血交积胸中.涌之.皆积痰裹血.后与大剂清其上膈.数日如故.


又一妇哭笑不常.人以为鬼所凭.倪诊其脉俱沉.胃脘必有所积.有所积.必作疼.遂以二陈汤导之.吐痰升许而愈.所谓积痰类祟也.


震按以上数条.不过吐下清三法.惟吴与叶二案为异.又阅本事方云.军中有一人犯法褫衣将受刀.得释.神失如痴.与惊气丸一粒.服讫而寝.及觉病已失矣.江东张提辖妻因避寇失心.已数年.授以方随愈.黄山沃巡检妻.狂厥逾年.久医不愈.亦授此方.去附子.加铁粉.不终剂而愈.铁粉非但化痰镇守.至于摧抑肝邪特异若多恚怒.肝邪太盛.铁粉能制之.素问言阳厥狂怒.治以铁落.金制木之意也.此谕亦在吐下清三法之外者.附载于此.


王中阳治一妇.疑其夫有外好.因病失心狂惑.昼夜言语相续不绝.举家围绕.捉拿不定.王投滚痰丸八十丸.即睡不语.次夜再进一服.前后两次逐下恶物.患人觉知羞赧.遂饮食起坐如常.五七日能针指.终是意不快.王虑其复作.阴令一人.于其前对旁人曰.可怜某妇人.中暑暴死.患者忻然.问汝何以知之.说者曰.我适见其夫备后事也.患者有喜色.由是遂痊.王再询其家人曰.患者月水通否.其姑曰.近来月余不进饮食.瘦损羸劣.想不月也.王曰.如血稍鲜时.即来取药.既而报曰.血间鲜红矣.即令服婚合门中滋血汤止之.再服增损四物汤.半月全安.更不举发.


震按此所谓心病还将心药医也.昔有患贫而病者.医令人诡以财帛与之.遂愈.皆一时权宜之法.然一旦真情忽露.其病必发.不若以正理开导之.使豁然省悟.乃无反复.一人患心疾.见物如狮子.伊芳川先生教以手直前捕之.见其无物.久久自愈.岂非真能破伪.伪难饰真邪.此圣门正心之学.然使昏愦.此法难用.医者能求其因而解之.即轩岐传心之学矣.


汪石山治一人.年逾三十.形肥色白.酒中为人所折辱.遂病心恙.或持刀.或逾垣.披头大叫.诊其脉濡缓而虚.按之不足.此阳明虚也.宜变例以实之.庶几可免.先有医者.已用二陈汤加紫苏、枳壳等药.进二三帖矣.闻汪言.即厉声曰.吾治将痊.谁敢夺吾功乎.汪告归.医投牛黄清心丸如弹丸者三枚.初服颇快.再服燥甚.三服狂病倍发.抚膺号曰.吾热奈何.急呼水救命.家人守医戒.禁不与.趋楼见神前供水一盆.一呷而尽.犹未快也.复趋厨下.得水一桶.满意饮之.狂势减半.其不死幸耳.复请汪治之.以参、甘草甘温之药为君.麦冬、片黄芩甘寒之剂为臣.青皮疏肝为佐.竹沥清痰为使.芍药、茯苓.随其兼证而加减之.酸枣仁、山栀子.因其时令而出入.服之月余.病遂轻.然或目系渐急.即瞀昧不知人.良久复苏.汪曰无妨.此气血未复.神志昏乱而然.令其确守前方夜服安神丸.朝服虎潜丸.年余.熟寝一月而安.


震按此人酒中受折辱.必然肝火郁勃.狂至持刀上屋.大渴恣饮.则痰火实证无疑.大胆者将用戴人之吐下.小心者亦必以黄连、石膏、羚羊、胆星、菖蒲、竺黄等药正治之.其人狂必愈甚.狂愈甚则元气脱.奄然以死.未死仍狂.死乃狂止.而医犹未悟也.幸遇石山之能识脉.用参、 月余始愈.医可轻言哉.变例以实之句.云非常法也.亦当着眼.



癫脉搏大滑者生,沉小紧急则不治。热狂脉实大生,沉小死。癫脉虚可治,实则死。



夫癫者,喜笑不常,而颠倒错乱之谓也。狂者,狂乱而无正定也。故心热盛,则多喜而为癫也;肝热盛,则多怒而为狂也。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逾垣上屋,骂詈不避亲疏。是盖得之阳气太盛,胃与大肠实热燥火郁结于中而为之耳,此则癫狂之候也。大抵狂为痰火实盛也,治当大吐大下;癫为心血不足,多为求望高远,不遂其志者有之。



治以安神养血,兼降痰火。


心风者何?盖君火者,心因怒发之,相火助盛,痰动于中,挟气上攻,迷其心窍,则为癫为狂。所怒之事,胶固于心,辄自言谈,失其条序,谓之心风。与风何相干。若痰不盛者,则有感亦轻。


狂言、谵语、郑声辨。


狂者,大开目,与人语所未尝见之事,为狂也。


谵语者,合目自言日用常行之事,为谵语也。


郑声者,声颤无力,不相接续,造字出于喉中,为郑声也。


阳附阴则狂,阴附阳则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又蓄血证,则重复语之。



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批〕(按此方治癫狂初起,多有实热风邪宜之) 治一切癫狂风疾,暴发之症。


宁志化痰汤(陈白野方) 治癫狂心虚痰盛之症。


胆星(一钱) 半夏(制,一钱) 陈皮(一钱) 茯苓(一钱) 天麻(一钱) 人参(一钱) 黄连(姜汁炒,一钱) 酸枣仁(一钱) 石菖蒲(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五片,水煎服,再服清心养血汤。


清心养血汤〔批〕(按此方补虚化痰,清心宁心之剂)


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 茯神(一钱) 远志(一钱,水泡,去骨) 枣仁(一钱,炒) 当归(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 生地黄(一钱)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加圆眼五个,水二盏,煎八分,空心服。


黄白丹(秘方) 治五癫五痫。


黄丹(一两) 白矾(一两)


上用砖一块,凿一窝,可容二两许,置丹在下,矾在上,用木炭五斤, 令炭尽,取为末,以不经水猪心血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陈皮汤下。


独参丸 治狂邪发作无时,披头大叫,不避水火。


苦参(不拘多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每十五丸,薄荷汤下。


河车丸 治久患心风癫,气血两虚之症。


紫河车(不拘几个,焙极干)


上为末,炼蜜为丸,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酒下。


开迷散 治妇人癫疾,歌唱无时,逾垣上屋。乃荣血逆于心胞所致。


当归(一钱) 白术(炒,一钱) 白芍药(一钱) 柴胡(八分) 白茯苓(八分) 甘草(炙,七分) 桃仁(一钱五分) 苏木(一钱) 红花(一钱) 远志(泡,去骨,一钱五分)生地黄(一钱五分)


上锉,生姜煎服。或用此方炼蜜为丸,辰砂为衣。


一女子年十五,因气恼,患语言颠倒,欲咬人打物,偷藏东西,时哭时笑,心怕胆小,饮食不知饥饱,身体发热。以防风通圣散加生地黄、牡丹皮,二服即安。


秦承祖灸鬼法 治一切惊狂谵语,为邪鬼恶物所附。此因气血两虚,邪乘虚入,如癫如痫之症。以病者两手大拇指用细麻绳扎缚定,以大艾炷置于中两介甲及两指角肉,四处着火,一处不着即无效,灸七壮,神验。


李某,戊年冬,醉饮夜归,为查段人员所吓,神志即以渐昏,治之罔效。至于不避亲疏,裸衣笑骂,力大无制,粪秽不知。己年夏延孟英视之,用∶石菖蒲 远志 龙齿 龟板 犀角 羚羊角 元参 丹参 知(母)(黄)柏 栀子 龙胆草 枳实 黄连 竺黄 竹沥 石膏 赭石 黑铅 铁落,出入为方,十余帖,吐泻胶痰甚多。继予磁朱丸,渐以向愈。



李叟,年逾古稀,意欲纳外家,虽露其情,而子孙以其耄且瞽也,不敢从。因此渐病狂惑,群医咸谓神志不足,广投热补之药,愈服愈剧。始延孟英诊之∶脉劲搏指,面赤不言,口涎自流,力大无制。曰∶此因秉赋过强,阳气偏盛。姑勿论其脉证,即起病一端,概可见矣。如果命门火衰,早已萎靡不振,焉能兴此念头?医见其老,辄疑其虚。


须知根本不坚实者,不能享长年。既享大寿,其得于天者必浓。况人年五十,阴年先衰。徐灵胎所谓∶“千年之木,往往自焚”,夫阴尽火炎,万物皆然。去年冬,吾治邵可亭孤阳喘逆,壮水清火之外,天生甘露饮(即北梨汁)灌至二百余斤,病已渐平。仅误于两盏姜汤,前功尽坠。可见阴难充长,火易燎原。今(肉)桂、附(片)、仙茅、鹿茸、(人)参、(巴)戟、(紫)河车等药,服之已久。更将何物以生其涸竭之水,而和其亢极之阳乎?寻果不起。



江某,年三十余,忽两目发赤,牙龈肿痛,渐至狂妄,奔走骂人,不避亲长,其父惶惶,求孟英诊之,脉大而数,重按虚散。与∶东洋参 熟地黄 辰砂 磁石 龙齿 菖蒲 枣仁 琥珀 肉桂 金箔 龙眼肉为剂,投匕即安,翼日能课徒矣。



王月锄令媳,于庙见(古时结婚仪式)时,忽然目偏左视,扬手妄言,诸亲骇然。诘其婢媵,素无此恙。速



孟英视之,脉弦滑而微数,苔黄脘闷。盖时虽春暮,天气酷热,兼以劳则火升,挟其素有之痰而使然也。与∶犀(角) 羚(羊角) 栀(子) (连)翘 元参 丹参 薄荷 花粉,送(服)礞石滚痰丸,三服而痰下神清。改投清养遂愈。次年即诞子。



朱养心后人名大镛者,新婚后,神呆目瞪,言语失伦,或疑其体弱神怯,与镇补安神诸药,驯至善饥善怒,骂詈如狂,其族兄已生邀孟英诊之,右脉洪滑。与∶犀角 石膏 菖蒲胆星 竹沥 知母,吞礞石滚痰丸而愈。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


狂病始生,而先自悲、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贫乏忧饥,抑郁久而勃发也。故取肺与大肠经以通郁气,又调脾胃经以和阴阳也。


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视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释之也。


不卧、不饥、骂詈等证,皆阳邪独盛也。视其血脉之盛者,皆取之以泄邪;如不盛,不必取而释之。其取大小肠、肺、肾、心经者,以阳邪亢盛,而从上下阴阳通泄之也。


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


此因恐而伤动心、肝二脏,风火鸱张,故现诸证。取肺与大肠经,通金气以制木邪,取小肠腑以泄心脏之火也。


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头两 。


由元气衰少,劳心神散,而妄见妄闻,气不宽舒,而口善呼,治之通其经,以调气安神也。


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阴、太阳、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


喜则气缓,过喜则心神放逸,以至于狂,其气之散漫更甚矣。取六经表里,以调阴阳之气,使其平也。


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 骨二十壮。


狂病新发,其势不应如此之重而重者,内挟肝风炽盛之故,当先取足厥阴经之曲泉穴左右动脉,及他脉之盛动者,刺之出血,少顷即已;如不已者,再如法刺之,并灸 骨,以通督脉之阳。


大全云∶疗产后因惊败血冲心,昏闷发狂,如有鬼祟,宜用《局方》大圣泽兰散,加好辰砂研令极细,每服加一字许,煎酸枣仁汤调下,一服可安。


薛氏曰∶前证乃血虚神不守舍,非补养元气不可,仍参后各门互用。


一产妇患前证,或用大泽兰汤而愈,后又怔忡妄言,其痰甚多。用茯苓散补其心虚,顿愈,又用八珍散加远志、茯神,养其气血而瘥。


一产妇亦患此证,用化痰安神等药,病益甚,神思消铄。余以为心脾血气不足,用大剂参术芎归茯神酸枣仁四斤余而安,乃以归脾汤五十余剂而愈。


大圣泽兰散 治妇人血海虚冷,久无子息及产后败血冲心,中风口噤,子死腹中,劈开口灌药,须臾生下,便得无恙。治堕胎,腹中攻刺疼痛,横生逆产,胎衣不下,血晕血癖,血滞血崩,血入四肢,一应血脏有患及诸证风气,或伤寒吐逆咳嗽,寒热往来,遍身生疮,头痛恶心,经脉不调,赤白带下,乳生恶气,胎脏虚冷,数曾堕胎,崩中不定,因此成痰,室女经脉不通,并宜服之,常服暖子宫,和血气,悦颜色,退风冷,消除万病,兼疗丈夫五劳七伤,虚损等病。


泽兰叶 石膏(研,各二两) 生地黄(一两半) 当归 川芎 芍药 芜荑 甘草(炙,各一两七钱半) 肉桂(一两二钱半) 浓朴(姜汁炒) 白茯苓 防风 细辛 吴茱萸(汤洗七次) 卷柏柏子仁(微炒) 桔梗(各一两) 黄 人参 白术 丹参 五味子 川椒(去目并闭口者,微炒)


川乌头(炮,去皮脐) 干姜(炮) 本(去苗) 白芷(各七钱半) 白薇 阿胶(碎炒燥,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临卧热酒调下,若急疾不拘时,日三服。


抱胆丸 治产后过惊发狂,或遇经行发狂。


水银(二两) 黑铅(一两五钱) 朱砂(一两,细研) 乳香(一两,细研)


上将黑铅入铫内,火熔开,下水银搅结成砂子,下朱砂乳香,乘热用柳木槌研匀,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空心薄荷汤下,得睡勿惊觉,觉来即安。(人之神以心为宅,水银之液以朱砂为宅,朱之色通乎心,水银之液通乎神,神以妙应无方,银以圆通不滞,二者皆万劫不衰,故以类从焉。然心火之下,阴精承之则安,水银之流,真铅制之则定,所以者,皆以真水制真火也。本方以乳香通心气,朱砂养心血,铅汞交心肾于顷刻,而引神归舍也,神归则睡安矣)妙香散亦善。


辰砂远志丸 治产后中风惊狂,起卧不安,或痰涎上涌。


石菖蒲 远志(去心) 人参 茯苓(去木) 辰砂(各三钱) 川芎 山药 铁粉 细辛 麦门冬(去心) 天麻 半夏(汤泡) 南星 白附子(各一两)


上为末,姜汁煮,糊丸如绿豆大,别以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临卧姜汤下。


加味八珍汤 产后癫狂,乃血虚神不守舍,非补养元气不可,用此,或茯苓散、归脾汤。(下二方,见后惊悸门)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 远志 茯神(各二钱)


上锉,加姜枣水煎服。


乍见鬼神(与前癫狂谵语门参看)


大全云∶心主身之血脉,因产伤以耗血脉,致心气虚,其败血停积,上干于心,心不受触,遂致心中烦躁,卧起不安,乍见鬼神,言语颠错,医人不识,呼为风邪,如此为治,必不得愈,但服调经散,每服加龙脑一捻,得睡即安。(妙在加龙脑一捻)


薛氏曰∶前证若败血停滞,用调经散;若血虚发热,用八珍加炮姜;若心血虚损,用柏子仁散。大抵此证皆心脾血少所致,但调补胃气,则痰清而神自安矣(前论止言瘀血而不言痰,此言痰而又不治痰,但调胃气,设果有痰,亦须观人勇怯为之)。若果系鬼祟所附,即灸鬼穴可愈,其或不起,多因豁痰降火,攻伐之过也。


一产妇患前证,或用调经散,愈而复作,仍服前药,益甚,痰涎上涌,朝寒暮热。余朝用八珍散,夕用加味归脾汤,各五十余剂而愈。


云岐治产后发热,狂言奔走,脉虚大者,四物汤加柴胡(脉虚者岂可加柴胡,但从症则可),如不愈,加甘草柴胡生地黄等分煎服亦可。


调经散


方见前妄言谵语。


琥珀散 治产后瘀血攻心,迷闷,妄言见鬼。


人参 茯神 生地黄 阿胶(各七钱半) 朱砂(五钱,另研) 甘草 琥珀 铁粉(另研) 麝香(另研,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用金银煎汤调下。


茯神散 治产后血邪,心神恍惚,言语失度,睡卧不安。


茯神(去木,一两) 人参 黄 赤芍 牛膝 琥珀(研) 龙齿(研,各七钱半) 生地黄(一两半)


桂心(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服。


一方 治产后血晕,心迷狂乱,恍惚如见鬼。(凡逐瘀之药必香热,此方不芳香,不燥热,为清凉降火逐瘀圣药,盖与时宜者也,气虚者忌用)


生益母草(三合,根亦可) 生地黄汁(二合) 童便(一合) 鸡子清(三枚)


上同煎三四沸,后入鸡子清搅匀,作一服。


癫脉搏大滑者生。沉小紧急不治。狂脉实大生。沉小死。癫脉虚可治。实则死。


内经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脚不能行。发为 仆。( 摇其目而暴仆也)是盖阳气逆乱故令人卒然暴仆而不知人。气复则苏。此痫之类也。又曰。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热。妄见妄言。又曰。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逾垣上屋。骂詈不避亲疏。


是盖得之于阳气太盛。胃与大肠实热。燥火郁结于中而为之耳。此则癫狂之候也。曰癫曰狂分而言之。亦有异乎。难经谓重阴者癫。重阳者狂。素问注云。多喜为癫。多怒为狂。然则喜伤于心。而怒伤于肝。乃二脏相火有余之症。难经阴阳之说。恐非理也。大抵狂为痰火实盛。癫为心血不足。多为求望高远。不得志者有之。痫病独主乎痰。因火动之所作也。治法。痫病宜吐。狂宜下。癫则宜安神养血。兼降痰火。虽然。此三症者。若神脱而目瞪如愚痴者。纵有千金我酬。吾未如之何也已矣。癫者。喜笑不常。颠倒错乱之谓也。狂者。


大开目。与人语所未尝见之事为狂也。又云狂者。狂乱而无主定也。谵语者。合目自言日用常行之事为谵也。又蓄血症。则重复语矣。郑声者。声颤无力。不相接续。造字出于喉中。


为郑声也。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脱阴者目盲。脱阳者妄见。


一论癫者。心血不足也。此方主癫狂喜笑不常。


养血清心汤


人参 白术(去芦) 白茯苓(去皮) 远志(去心) 酸枣仁(炒) 川芎(各一钱) 生地黄(一钱) 石菖蒲(一钱) 当归(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麦门冬(去心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一论狂者。痰火实盛也。宜后清心滚痰丸主之。若风热实盛者。宜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根据本方加生地黄、桃仁、丹皮主之。治一切大风癫狂之疾。


一论喜笑不休者。心火之盛也。以海盐二两。火烧令红。研细。以河水一大碗。煎三五沸。


待温。三次啜之。以钗探吐热痰。次服黄连解毒汤。(方见感冒)根据本方加半夏、竹叶、竹沥、姜汁少许。


一论妇人癫疾。歌唱无时。逾垣上屋者。乃营血迷于心包所致也。


加味逍遥散


当归 白芍(炒) 白术(去芦) 白茯苓(去皮) 生地黄 柴胡 远志(去心) 桃仁(去皮尖) 苏木 红花 甘草


上锉一剂。煨姜一片。水煎服。有热。加小柴胡汤、生地、辰砂。水煎服。


一论发狂无时。披头大叫欲杀人。不避水火。古人治狂。谓之失心。苦参主心腹结气。故足以治时热狂言。


苦参丸


苦参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薄荷汤送下。


一论一切癫痫疯狂。或因惊恐畏怖所致。及妇人产后。血虚惊气入心。并室女经脉通行惊邪蕴结。须服此丸立效。


抱胆丸


水银(二两一钱) 朱砂(一两) 铅(一两半) 乳香(一两研)


上将铅入铫内。水银结成砂子。次下朱砂滴乳。乘热用柳木棍研匀。丸如芡实大。每一丸。空心。井花水送下。


病者得睡。切莫惊动。觉来即安。再服一丸。除根。一方。薄荷汤送下亦可。


一论癫狂失心不寐。此方用朱砂能镇心安神。酸可使收引。故枣仁能敛神归心。香可使利窍。故乳香能豁达心志。许学士加人参。亦谓人参能宁心耳。


宁志膏


辰砂(一两) 酸枣仁(炒五钱) 乳香(五钱) 人参(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


一论癫狂失心。此病因忧郁得之。痰涎包络心窍。此药能开郁痰。


白金丸


白矾(二两) 川郁金(七两)


上为末。米糊丸。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一论癫狂五痫惊悸。一切怪症。此皆痰火实盛也。


清心滚痰丸


大黄(酒蒸四两) 黄芩(四两) 青礞石( 五钱) 沉香(二钱半) 牙皂(五钱) 犀角(二钱) 麝香(五分) 朱砂(五钱为衣)


上为细末。水为丸。每服四五十丸。滚水送下。


一论心风者何。盖君火在心。因怒发之。相火助盛。痰动于中。胁气上攻。迷其心窍。则为癫为狂。所怒之事。胶固于心。辄自言谈。失其条序。谓之心风。与风无干也。若痰不盛则有感亦轻。


一论久患心风。癫狂健忘。怔忡失志。及恍惚惊怖入心。神不守舍。多言不定。此药大能安神养血。宁心定志。以紫河车一具。长流水洗净。慢火焙干为末。炼蜜为丸。空心。酒送下一人癫狂乱打。走叫上房。用瓜蒂散。吐出其痰数升。又以承气汤下之。即愈。


一人患心风。即痰迷心窍。发狂。用真花蕊石 。黄酒淬一次。为细末。每服一钱。黄酒送下。


一论癫狂五痫眩晕。时作时止。痰涎壅盛。心神昏愦。此属气血虚。而挟风痰郁火也。


驱风化痰汤


人参 白术(去芦) 白茯苓(去皮) 半夏(姜炒) 陈皮 枳实(酒炒) 当归(酒洗)


川芎白芍(酒炒) 桔梗(去芦) 南星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 栝蒌仁 白附子 僵蚕天麻 黄连(酒炒) 黄芩(酒炒) 甘草 怀生地


上锉一剂。生姜五片。水煎。温服。


一癫狂健忘失志。及恍惚惊怖入心。神不守舍。多言不定。一切真气虚损。用紫河车入补药内服之。大能安神养血。宁志。治健忘惊悸。怔忡不寐。以六味丸加远志。石菖蒲、人参、白茯苓、当归、酸枣仁炒。


一治心恙狂惑。用无灰酒一碗。真麻油四两。共和匀。杨枝二十条。逐一条搅一二下。


搅遍杨枝。直候油酒相和如膏。煎至八分。狂者强灌之。令熟睡。或吐或不吐。觉来即醒。


一治狂言乱语。用虾蟆一个。烧为末。酒调服。


一治癫狂诸病。


将军汤


大黄(四两酒浸一宿)


上用水三升煎之。分作三服。


癫狂病者。多怒为癫。多喜为狂。癫者。精神不守。言语错乱。妄见妄言。登高骂詈是也。


狂之病始发。少卧少饥。自贤自贵。妄笑妄动。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是也。癫病者。贼邪之并于肝。狂病者。贼邪之并于心也。此皆实病。宜泻而不宜补。故用大黄以泻之。取其苦寒无物不降。可以泻实。又必数日后方可与食。但得宁静。便为吉兆。不可见其瘦弱减食。


以温药补之。及以饮食饱之。病必再作。戒之戒之。缓与之食。方为得体。故曰。损其谷气则病易愈。所以然者。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也。又宜滚痰丸下之。


一治癫狂不止。得之惊忧。极者用甜瓜蒂半两为末。每服一钱。井水调一盏投之。即大吐。


后熟睡。勿令惊起。神效。


一治邪狂癫痫。不欲眠。妄行不止。用白雄鸡二只。煮熟。五味调和。作羹食。


一治因惊忧失心。或思过多。气结不散。积有痰涎。留灌心包。窒塞心窍。以致妄言妄语。叫呼奔走。


雄朱丸


朱砂(颗块者二钱半研) 雄黄(明净者研一钱半) 白附子(一钱)


上和匀。以猪心血和为丸。如梧子大。另用朱砂为衣。每服三粒。以人参、菖蒲汤送下常服一粒。能安魂定魄。补心益智。


一牧童小子。平日口中胡说。一片乱话。令人惊骇。予诊之脉洪大。是实热。以蚯蚓数条研烂。井水调服。立愈。


脉∶癫痫之脉,阳浮阴沉。数热滑痰,狂发于心;惊风肝痫,弦急可寻;浮病腑浅,沉病脏深。癫脉搏大滑者生,沉小紧急者不治。热狂脉实大者生,沉小者死。癫脉虚可治,实则死。


狂者,大开目与人语所未尝见之事,为狂也。谵语者,合目自言日用常行之事,为谵语。又蓄血证则重复语之。郑声者,声颤无力,不相接续,造字出于喉中,为郑声也。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癫者,心血不足也。又云癫者,喜笑不常,颠倒错乱之谓也。


养血清心汤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远志(去心) 酸枣仁(炒) 川芎 生地黄 石菖蒲(各一钱) 当归(一钱半)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遂心丹 治癫痫风疾,妇人心风血邪。


甘遂一钱(坚实者)


为末;用猪血心取管血三条和遂末,将心刀批作两边,以遂末入在内;将线缚定,外用绵纸裹湿,慢火煨熟,不可焦了;取末研细,入辰砂末一钱和匀,分作四丸。每服一丸,将煨猪心煎汤化下。大便下出恶物,取效。



狂者,痰火实盛也。又云狂者,狂乱而无正定也。防风通圣散,治一切大风癫狂之疾(方见中风)。根据本方加牡丹皮、生地黄、桃仁。


清心丸 治心受邪热,精神恍惚,狂言叫呼,睡卧不宁。


胆星 全蝎稍 天麻 人参 郁金 生地黄(各等分)


上为末,汤泡蒸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人参汤下。



喜笑不休者,心火之盛也。以食盐二两,火烧令红赤,研细;以河水一大碗,煎至三、五沸。待温,分三次啜之,以钗探于喉中,吐出热痰。次服黄连解毒汤(方见伤寒)。根据本方加半夏、竹沥、竹叶、姜汁少许,而笑即止。



妇人癫疾,歌唱无时,逾墙上屋者,乃营血迷于心包所致也。


加味逍遥散


当归 白芍(炒)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柴胡 生地 远志(去心) 桃仁(去皮尖)


苏木 红花 甘草


上锉一剂。煨姜一片,水煎,温服。有热者,加入小柴胡汤、生地、辰砂,用水煎服。


牛黄膏 治妇人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


牛黄(二钱半) 朱砂 郁金(各三钱) 脑子 甘草(各一钱) 牡丹皮(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新水化下。


治失心风,用紫河车煮烂,杂于猪牛肚内吃,神效。河车不必拘首生,但无病妇人者佳。



邪崇之症,似癫而非癫,有时明,有时昏。但心者,一身之主,清净之府,外有包络以罗之;其中精华之聚萃者,名之曰神。通阴阳、察纤毫,无所紊乱。稍有浊痰沉入其中,以主宰,故昧其明,言语交错;或精气赤汁流通,逐去浊物,其言犹复旧也。此名为痰迷心窍之患,非邪崇也。若以符水治邪崇,用密其肤以客其外,不治。此乃上膈之痰,理宜先用吐法,后当清痰顺气安神之药调之,病即安矣。痰多者,口有声有沫;火者,有热,面赤脉数是也。痫乃痰疾,病似马羊鸡犬猪,故有五痫应五脏,不必多配,大率主痰也。重阳者狂,骂詈不避亲疏;重阴者癫,语言交错不常。二病虽分阴阳,多主于热与痰耳。


一妇人发狂,弃衣而走,逾屋上垣,不识亲疏,狂言妄语,人拿不住。诸医措手。余令家人将凉水乱泼不记其数,须臾倒仆。诊其脉,六部俱弦数有力,此乃热极则生风也。用防风通圣散加生地黄、黄连、桃仁、红花、牡丹皮,三剂而安。后服祛风至宝丹痊愈。


陀 五十九岁 病由情志而伤,中年下焦精气不固,上年露痱中之萌,近因情志重伤,又在相火主令,君火司天,君火客气,内与本身君火相火相应,以致肝风鸱张,初起如狂。医者仍然攻风劫痰,大用辛温刚燥,复以苦寒直下,是助贼为虐也。现下左脉实大坚牢,大非吉兆,勉以紫雪定螈 肢厥,而泄有余之客热,再以定风珠济不足之真阴,而息内风之震动。


如果病有回机,神色稍清,再拟后法。


紫雪丹(二两,每服二钱,二时许一服,以神清为度。牙关紧闭用乌梅蘸醋擦牙根,其牙即开)大生地(一两) 生白芍(一两) 生鳖甲(一两) 炙甘草(六钱) 真阿胶(四钱) 麻仁(四钱)麦冬(八钱连心) 左牡蛎(八钱) 蚌水(半酒杯,冷开水冲入) 鸡子黄(二枚,药煮成去渣和入上火三沸)


煮成三碗,渣再煮两碗,共四碗,四刻服半碗。尽剂再作服。


二十日 左脉仍然牢固,较昨日诸证俱减,舌苔黄黑,尺肤热,阳明络现。昨谓不止本身虚热,且有客气加临,非虚语也,汤药仍照前方,再以清宫汤,化牛黄紫雪辈,二时一次。


连翘(三钱,连心) 元参心(五钱) 麦冬(五钱,连心) 莲子心(钱半) 鲜竹叶(三钱,卷心)


服牛黄丸紫雪丹,即以此汤化服。


二十一日 螈 肢厥虽止,其狂如故,会厌不利,脉仍牢固数大。按∶阳盛并于上则狂,的系阳火有余,非极苦之药,直折其上盛之威,其势未必得减。况小肠火腑,非苦不降,痰亦因之而降,其会厌庶可得利矣。


洋芦荟(三钱) 真雅连(三钱) 龙胆草(三钱) 生白芍(六钱) 知母(六钱) 细生地(六钱) 丹皮(八钱) 麦冬(八钱) 元参(五钱) 犀角(八钱,先煎代水)


头煎三碗,今日服,二煎两碗,明早服。二帖半。


二十四日 脉气大减,但阳升阴络,机不灵,拟兼清会厌胆络之热。


羚羊角(三钱) 龙胆草(钱半) 知母(三钱) 钩藤(二钱) 连翘(钱半) 桑叶(钱半)洋芦荟(钱半) 大生地(三钱) 麦冬(三钱,连心)


米醋三杯,每药一茶杯,冲入半酒杯,今晚一帖,明早一贴。


二十五日 于前方内加∶


石膏(二两)


二十六日 稍进糜粥,觉勇力培常,舌红黑,脉亦较昨日实大,犹为阳火有余。


芦荟(四钱) 龙胆草(三钱) 雅连(四钱) 犀角(六钱) 丹皮(五钱) 细生地(四钱)麦冬(五钱) 知母(五钱) 米醋(每一杯药和入半杯冲)


浓煎三杯,分三次服,渣再煮二杯,明早服。


二十七日 于前方内加∶


铁落(一两代水)


初二日 诸证与脉俱减,然未以净,苦药犹不能除也,颊肿系客气,拟加辛凉。


芦荟(三钱) 龙胆草(三钱) 真犀角(五钱) 丹皮(五钱) 麦冬(六钱,连心) 雅连(三钱) 知母(三钱) 羚羊角(三钱) 连翘(三钱) 钩藤(三钱) 银花(三钱) 铁落水煎


头煎三杯,二煎三杯,六次服,明日午令尽,间服牛黄紫雪辈,日三次。


初三日 于前方内加∶


生地(八钱)



齐 四十二岁 己巳二月初二日 脉弦数而劲,初因肝郁,久升无降,以致阳并于上则狂。


心体之虚,以用胜而更虚,心用之强,因体虚而更强。间日举发,气伏最深,已难调治。况现下卯中乙木盛时,今岁又系风木司天,有木火相煽之象,勉与补心体泻心用两法。


洋参(三钱) 大生地(一两) 莲子心(一钱) 黄柏(三钱) 白芍(六钱) 丹皮(四钱)麦冬(六钱,连心) 生龟板(一两) 丹参(三钱) 真山连(三钱)


外用 紫雪丹(六钱),每次一钱,与此方间服。


初六日 操持太过,致伤心气之狂疾,前用补心体,泻心用,摄心神,已见大效,脉势亦减,经谓脉小则病退是也。


洋参(三钱) 白芍(六钱) 丹皮(五钱) 真山连(二钱) 生龟板(一两) 黄柏炭(二钱)麦冬(三钱) 女贞子(四钱) 莲子(五钱) 龙胆草(二钱) 米醋(一酒杯冲) 铁落水煎



某 二十七日 左脉弦劲,经谓单弦饮癖,前五日因观戏后,病恶梦,病狂肢厥,经谓阳并于上则狂,两阴交尽之厥。《灵枢》有淫发梦一卷,大意以五脏偏胜,非因梦而后病也。前人诸般怪症。皆属于痰之诊。虽不尽然,但此症现下咳嗽块痰,左脉单弦,应作痰治。


半夏(五钱) 丹皮(三钱) 石菖蒲(二钱) 天竺黄(二钱) 茯苓块(五钱) 白附子(二钱)


先服陈李济牛黄清心丸一二丸,温开水调服。


二十八日 狂而厥,左脉单弦,咳嗽痰块,昨议应作痰治。今日左脉渐有和平之象,证于外者亦效,但形貌怯弱,色白而嫩,脉亦不壮,此症之痰,究因惊起,凡神气壮者不惊,况惊后恶梦发后大汗,其为阳虚神怯显然。此症将来必大补而后收功,现下不得以攻痰见效,而忘其虚怯,与化痰之中,微加益气。


半夏(五钱) 茯苓块(五钱) 秋小麦(八钱)石菖蒲(一钱) 麦冬(五钱,连心) 大枣(二枚)


二十九日 体虚有痰之证,不能纯治一边,今日脉微滑数,于昨日法中,少加逐痰。


半夏(五钱) 白附子(二钱) 秋小麦(一合) 陈胆星(一钱) 石菖蒲(钱半) 茯神块(五钱) 麦冬(三钱,连心)


先服牛黄清心丸半丸。


初一日 昨日稍加逐痰,痰出如许,大势安静,但多怒耳,右脉仍滑,痰未净也。


半夏(六钱) 秋小麦(八钱) 白附子(二钱) 石菖蒲(一钱) 旋复花(三钱) 茯神块(三钱) 代赭石(五钱, 飞) 炙甘草(一钱)


其后痰去,以大补心脾而安



鲍 三十二岁 十月初二日 大狂七年,先因功名不遂而病,本京先医市医儒医,已历不少,既徽州医、杭州医、苏州医、湖北医。所阅之医,不下数百矣,大概补虚者多,攻实者少。间有已时,不旋踵而发。余初诊时,见其蓬首垢面,下体俱赤,衣不遮身,随作随毁,门窗分碎,随钉随拆,械系手足,外有铁索数根,锢锁于大石盘上,言语之乱,形体之羸,更不待言。细询其情,每日非见妇人不可,妇人不愿见,彼尽闹不可,叫号声嘶,衰鸣令人不可闻,只得令伊芳姬外家强侍之,然后少安,次日仍然,无一日之空。诊其脉六脉弦长而劲,余曰∶此实症,非虚症也。于是用极苦以泻心胆二经之火,泻心者必泻小肠,病在脏,治其腑也,但无出路,亦必泻小肠也。


龙胆草(三钱) 胡黄连(三钱) 天门冬(三钱) 细生地(三钱) 丹皮(三钱) 大麦冬(三钱,连心)


服二帖而大效,妄语少而举动安静,初三日见其效也。以为久病体虚,恐过刚则折,用病减者减其制例,于原方减苦药,加补阴之甘润。初五日,病家来告云,昨服政方二帖,病势大重,较前之叫哮妄语加数倍之多,无一刻静,此症想不能治,谅其必死,先生可不诊矣。余曰∶不然,初用重剂而大效,继用轻剂加补阴而大重,吾知进退矣。复诊其脉,弦长而数,于是重用苦药。


龙胆草(六钱) 洋芦荟(六钱) 天冬(五钱) 麦冬(五钱,连心) 胡黄连(五钱) 秋石(二钱) 乌梅肉(五钱)


一气六帖,一日较一日大效,至十一日大为明白,于是将其得病之由,因伊芳念头之差,其念头之差,因未识文章至高之境,即欲至高,尚有命在,非人力所能为,何怒之有。人生以体亲心为孝,痛乎责之,俯首无辞,以后渐去苦药加补阴,半月而后,去刑具,着衣冠,同跪拜,神识与好人无异。服专翕大生膏一料而大壮,下科竟中矣。



章氏 四十二岁 先是二月间病,神识恍惚,误服肉桂、熟地等补药,因而大狂,余于三月间用极苦以折其上盛之威,间服芳香开心包,治三十日而愈。但脉仍洪数,余嘱其戒酒肉,服专翕大生膏,补阴配阳,彼不惟不服丸药,至午节大开酒肉,于是狂不可当,足臭至邻,不时脱净衣裤,上大街,一二男子不能搏之使回。五月十四日,又延余视,余再用前法随效,二三日仍然如故,盖少阳相火极,挟制君主行令,药随暂开其闭,暂折其威,相火一动,而仍然如故。延至六月十六日,午刻复自撕其裤,人不防而出大门矣。余坐视不忍,复自渐无术以已其病,因谓其胞弟曰∶此症非打之极痛,令其自着衣裤也不可。盖羞恶之心,亦统于仁,能仁则不忍,忍则不仁,不仁之至,羞恶全丧,打之极痛,则不能忍,不忍而仁心复,仁心复而羞恶之心亦复矣,此古圣王扑作教刑之义也。伊芳弟见其乃姊如是景况,羞而成怒,以保父母体面为义,于是以小竹板责其腿,令着裤,彼知痛而后自作衣着衣稍明。次月十七日立秋,余以大剂苦药,一帖而全愈,盖打之功,与天时秋金之气,药之力,相须而成功也,后以专翕生生膏而收全功。


病有怒狂者,(怒狂者,多怒而狂也,即骂詈不避亲疏之谓。)生于阳也。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名曰阳厥。(阳气宜于畅达,若暴有折锉,则志无所伸,或事有难决,则阳气被抑,逆而上行,故为怒狂,病名阳厥。)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阳明常动者,谓如下关、地仓、大迎、人迎、气冲、冲阳之类,皆有脉常动者也。巨阳。少阳不动者,谓巨阳惟委中、昆仑,少阳惟听会、悬钟,其脉虽微动而动不甚也。于其不甚动者而动,且大疾,则其常动者更甚矣。此即阳厥怒狂之候。)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食少则气衰,故节夺其食,不使胃火复助阳邪,则阳厥怒狂者可已。)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生铁洛,即炉冶间锤落之铁屑,用水研浸,可以为饮,其属金,其气寒而重,最能坠热开结,平水火之邪,故可以下气疾、除狂怒也。凡药中用铁精、铁华粉、针砂、铁锈水之类,皆同此意。)癫疾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搏大而滑为阳脉,阳盛气亦盛,故久将自已。若小坚而急,则肝之真脏脉也,全失中和,而无胃气,故死不治。)故又曰癫疾之脉,虚则可治,实则死。(虚则柔缓邪气微也,故生;实则弦急邪气盛也,故死。)人生而有病癫疾者,何得之?(言人之初生者,未犯邪气,即有癫疾也。)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惊则气乱而逆,故气上不下,气乱则精亦随之,故精气并及于胎,令子为癫痫疾也。)


狂者.狂乱而无正定也.狂叫奔走.人难制伏.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詈骂不避亲疏.此证虽属有痰.但痰多火多.当以清热为君.化痰为佐.宜用清火化痰汤.大解心胃之热.大便结燥者.可用滚痰丸下之.清热之后.邪热未净者.宜用柴胡芍药汤.如脉来沉细.宜用六君健脾汤.狂病原属实热.脉宜洪大有力.沉细则危.法当禁其饮食.不可与癫症同治也.癫病语言谵妄.喜笑不休.此因抑郁不遂而成.脉宜沉小无力.不宜洪大.治用六君健脾汤.盖此病多由食积生痰.天麻胆星等药服之无效.气顺痰消.又宜八味地黄丸.大补先天元气.此不易之法也.(经云重阴者癫重阳者狂乃辨症不二法门)


清火化痰汤


黄芩 黄连 山栀 贝母 栝蒌霜 枳实 苏子 桔梗 赤芍 麦冬


滚痰丸


大黄(八两) 黄芩(八两) 沉香(五钱) 礞石( 一两)


此方实人可用.虚者误服立死.


六君健脾汤


人参 白术 白茯 甘草 陈皮 半夏 枳壳 浓朴 杏仁 泽泻 炮姜


癫狂痰火闭心堂,都缘喜怒太无常;


《素问》注云∶多喜为癫,多怒为狂,喜属心,怒属肝,二经皆火有余之地。但喜则气散,毕竟谋为不遂,郁结不得志者多有之。大概痰迷心窍者,叶氏清心丸、金箔镇心丸、朱砂安神丸。心风癫者,牛黄清心丸、追风祛痰丸;虚者,加紫河车一具为糊。怒伤肝者,宁神导痰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因惊者,抱胆丸、惊气丸。丹溪云∶五志之火,郁而成痰,为癫为狂,宜以人事制之。如喜伤心者,以怒解之,以恐胜之;忧伤肺者,以喜胜之,以怒解之。


阳明热结膏粱味,


阳明发狂,见伤寒杂证,胃与大肠,实热燥火郁结于中,大便闭者,凉膈散,加大黄下之。膏粱醉饱后发狂者,止用盐汤吐痰即愈,或小调中汤;服芳草石药,热气悍发狂者,三黄石膏汤加黄连、甘草、青黛、板蓝根,或紫金锭。


谩议重阴与重阳。


《难经》云∶重阴者癫,重阳者狂。河间以癫、狂一也,皆属痰火,重阴之说非也。但世有发狂,一番妄言妄语,而不成久癫者;又有痴迷颠倒,纵久而不发狂者。故取河间合一于前,《难经》分析于后。癫者,异常也。平日能言,癫则沉默,平日不宁,癫则呻吟,甚则僵仆直视,心常不乐,此阴虚血少,心火不宁,大调中汤主之;不时倒晕者,滋阴宁神汤;言语失伦者,定志丸;悲哭呻吟者,烧蚕蜕、故纸,酒调二钱,蓖麻仁煎汤,常服可以断根。狂者,凶狂也。轻则自高自是,好歌好舞,甚则弃衣而走,逾墙上屋,又甚则披头大叫,不避水火,且好杀人,此心火独盛,阳气有余,神不守舍,痰火壅盛而然,小调中汤、三黄丸、控涎丹、单苦参丸。狂则专于下痰降火,癫则兼乎安神养血。经年心经有损者,不治。


妄言未见如神鬼,邪祟由来痰作殃。


视、听、言、动俱妄者,谓之邪祟。甚则能言平生未见闻事及五色神鬼,此乃气血虚极,神光不足,或挟痰火壅盛,神昏不定,非真有妖邪鬼祟。大概内服伤寒温疫条人中黄丸,照根据气、血、痰,汤药为使,或单人中黄亦好服,或单石菖蒲末,猪心血为丸服亦可。有妇人夜梦鬼来交者,定志丸料,如赤小豆水煎服。有妇人月水崩漏过多,血气迷心,或产后恶露上冲,而言语错乱,神志不守者,此血虚神耗也,宜宁神膏。但亦 不可纯服补心敛神药。血热者,小柴胡汤加生姜、生地煎服,百余帖即安。血迷心胞,逾墙上屋,歌唱无时者,逍遥散加远志、桃仁、红花、苏木,服后病退,用平胃散,少用浓朴,倍加苍术、升麻,常服以绝病根。又男子挟瘀血者,陶氏当归活血汤。有卒中尸恶,吐利如干霍乱状,或狂谵如醉人,有起心先知其肇,或已死口噤不开者,急用伤寒门追魂汤,灌之即醒。外法,辟邪丹灌鼻法。


按癫狂一证,名异而源同。同者,同在心经也。癫虚而狂实。癫为心阳之不足,神识昏迷。癫者,言语重复,喜笑无常,作事无绪,皆由心阳不足,神识不清,寒痰易生,上闭心窍,亦能使人癫癫倒倒。然专于治痰,便是舍本逐末,不可为法。交通上下,是为治本握要法,宜细心体会之。狂乃邪火之横行,神无定主。狂者,本由邪火乘心,乱其神明,神无所主,砐大叫狂妄,登高弃衣,亲疏不避,治之专以下夺、清热为主。治癫贵以养正,兼以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白通、枙、鼓,主于交通,阴癫、阳癫可疗。大小承气,专行政下,狂妄能医,其中尚有夙孽冤凭,尤当急作善功忏悔。[眉批]知非氏曰:扶正治癫,下气治狂,名论不刊。


近来市习,治癫专以祛痰安魂定魄,治狂每以清水降痰,亦多获效。终不若握定金针,临证有据也。


大意


重阴者癫.重阳者狂.(越人)多喜为癫.多怒为狂.(王太仆)然喜属心.怒属肝.二经皆火有余之地.


大都谋为不遂.郁抑不得志者恒多.(入门)且癫症在腑.痰流胞络.故时发时止.狂症在脏.痰伏心络.故发而不止.(汇补)


内因


狂由痰火胶固心胸.阳邪充极.故猖狂刚暴.若有神灵所附.癫由心血不足.求望高远.抑郁不遂而成.虽有轻重之分.然皆心神耗散.不能制其痰火而然也.


外候


狂病初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贵倨也.好笑好歌.妄行不休.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逾垣上屋.杀人.不畏水火.骂詈不避亲疏.癫病始发.意不乐.语言有头无尾.秽洁不知.如有所见.经年不逾.


俗呼心风.有狂之意.不如狂之甚.(衍义)


总治


二症之因.或大怒而动肝火.或大惊而动心火.或痰为火升.升而不降.壅塞心窍.神明不得出入.主宰失其号令.心反为痰火所役.一时发越.逾垣上屋.持刀杀人.裸体骂詈.不避亲疏.飞奔疾走.涉水如陆.此肝气太旺.木来乘心.名之曰狂.又谓之大癫.法当抑肝.镇心降龙丹主之.若抚掌大笑.言出不伦.左顾右盼.


如见神鬼.片时正性复明.深为赧悔.少顷态状如故者.此膈上顽痰.汛滥洋溢.塞其道路.心为之碍.痰少降则正性复明.痰复升则又举发.名之曰癫.法当利肺安心.安神滚痰丸主之.(指掌)


五志相胜


五志之火.郁而成痰.为癫为狂.宜以人事制之.如喜伤心者.以怒解之.以恐胜之.忧伤肺者.以喜胜之.以怒解之.(准绳)


醉饱致狂


有大醉过饱.膏粱浓味.填塞胸中发狂者.先用盐汤探吐.后随症施治.(节斋)


刚剂发狂


有服金石丹剂发癫狂者.此药性刚烈.热气 悍.治宜清热解毒.如三黄石膏汤.加黄连、甘草、青黛、板蓝根.或紫金锭.(微义)


外感发狂


此阳明胃经邪热炽盛.燥火郁结于中.大便闭者下之.(金匮)


恚怒致狂


阳气最宜畅达.若暴怒所折.则志怫郁而不伸.或事有难决.则气抑逆而不疏.少阳胆木挟三焦相火而上.故令人发怒如狂.治宜夺食自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夺其食者.不使助火也.更服铁落饮者.取铁性沉重.能坠热开结.平肝降火.乃金能制木也.(汇补)


痰食致狂


有忧愤沉郁.痰食交结胸中.以致狂歌痛哭.裸裎妄骂.瞪视默默.脉得沉坚而结.须涌去积痰裹血.清彻上膈始愈.(汝言)


癫因心火


有心经蓄热.发作不常.或时烦躁.鼻眼觉有热气.不能自由.有类心风.稍定复作.宜清心汤.加菖蒲.或芩、连、花粉、茯神、麦冬、丹参、远志、牛黄之类.


血迷似癫


有妇人月水崩漏过多.血气迷心.或产后恶露上冲.而言语错乱.神志不宁者.此血虚神耗也.宜宁神定志.但不可纯服补心敛神药.宜清魂散.或举卿古拜散主之.(良方)


癫狂似祟


有视听言动俱妄.甚则能言平生未见闻事.及五色神鬼.此乃气血虚极.神光不足.或挟痰火.壅闭神明.


非真有祟也.宜随症治之.(汇补)


死症


癫发如狂者不治.气下泄者不治.如狂不治者.由心之阳.不胜其阴气之逆.神明散乱.阳气暴绝.故发如狂.犹灯将绝而复明也.下泄不治者.癫本邪入于阴.阴气填塞于上.则气亦逆奔而上.今气下泄.将见肾气虚脱故也.又神脱目瞪如愚者.不治.(汇补)


脉法


脉大坚实者癫狂.脉大滑实者自已.沉小急疾者死.又癫狂脉虚者可治.实则死.


用药


狂主二陈汤.加黄连、枳实、栝蒌、胆星、黄芩等.如便实火盛.加大黄下之.痰迷心窍.控涎丹吐之.癫亦主二陈汤.加当归、生地、茯神、远志、枣仁、黄连、胆星、天麻等.风痰.加全蝎、白附子.心经蓄热.用牛黄清心丸.因惊而得者.抱胆丸.思虑伤心者.归脾汤.兼用酒服天地膏.因七情郁痰为热者.用郁金七两、明矾三两为末.


薄荷汤泛丸.每服二钱.菖蒲姜汤下.


【附:中邪】


血气者.心之神也.神既衰乏.邪因而袭.理或有之.若悲哭呻吟.为邪所凭者.主以定志丸.或烧蚕蜕故纸.


酒调下.或用秦承祖灸鬼法.(丹溪)


【附:心风】


心风一症.精神恍惚.喜怒不常.言语或时错乱.有癫之意.不如癫之甚.亦痰气所谓也.宜星香散.加菖蒲、人参、竹沥、姜汁.(微论)


癫狂选方


牛黄泻心汤 治心经邪实.狂言妄语.心神不安.


片脑(另研) 牛黄(另研) 朱砂(另研各一钱半) 生大黄(一两)


末之.每服三钱.生姜、蜜水调服.


灵苑方 治癫狂失神.宜助心气.


朱砂(一两) 枣仁(六钱炒研) 滴乳香(六钱另研)


上作一服.温酒下.以醉为度.勿令吐.服后便令熟睡.待其自醒.则神魂安矣.万一惊触.不可复治.


神应丹朱砂不拘多少.研细末飞过.猪心血和得所.蒸饼.裹蒸熟.取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食后临卧.人参汤下.


苦参丸 治狂邪大叫.


苦参不拘多少.为末.蜜丸桐子大.薄荷汤下.每服五十丸.


大黄一物汤大黄四两.酒浸一宿.煎分三服.必数日后.方可与食.但得宁静.方为吉兆.不可见其瘦弱减食.便以饮食温药补之.犯必再发.


降龙丹 抑肝镇心.


黑铅(一两 开投水银一两不住手炒至成粉为度名曰银粉) 朱砂(五钱) 蛇含石(五钱火 ) 金箔 银箔(各五十片) 研细.丸如芡实大.每服三丸.茯神汤磨化下.


安神滚痰丸礞石(一两) 风化硝(一两) 朱砂(一两) 沉香(五钱) 珍珠(五钱)


末之.煎天麻膏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三丸.姜汁、竹沥下.


抱胆丸水银(二两) 朱砂(一两) 乳香(一两) 黑铅(一两半)


将铅入铫内.下水银结成砂子.次下乳香、朱砂.乘热研匀.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空心.井花水下.


清魂散泽兰叶 人参(各二钱半) 川芎(五钱) 荆芥穗(一两) 甘草(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温酒热汤各半盏.或入童便调.急灌之.下咽眼即开.气定即醒.


举卿古拜散 治妇人胎前产后中风.


荆芥穗焙燥为末.每服一钱.豆淋汤调服.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