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临证指南医案》:呃

《医述》:呃

《医学真传》:呃

某 面冷频呃。总在咽中不爽。此属肺气 郁。当开上焦之痹。盖心胸背部。须藉在上清阳舒展。乃能旷达耳。(肺气郁痹)


枇杷叶 炒川贝 郁金 射干 白通草 香豉


王 脉微弱。面亮戴阳。呃逆胁痛。自利。先曾寒热下利。加以劳烦伤阳。高年岂宜反复。乃欲脱之象。三焦俱有见症。议从中治。(阳虚浊阴上逆)


人参 附子 丁香皮 柿蒂 茯苓 生干姜


陈 食伤脾胃复病。呕吐发呃下利。诊两脉微涩。是阳气欲尽。浊阴冲逆。阅方虽有姜附之理阳。反杂入 归呆钝牵掣。后方代赭重坠。又混表药。总属不解。今事危至急。舍理阳驱阴无别法。


人参 茯苓 丁香 柿蒂 炮附子 干姜 吴萸


某 脉歇止。汗出呃逆。大便溏。此劳倦积伤。胃中虚冷。阴浊上干。


人参 茯苓 生淡干姜 炒川椒 炒乌梅肉 钉头代赭石


黄 脉小舌白。气逆呃忒。畏寒微战。胃阳虚。肝木上犯。议用镇肝安胃理阳。


人参 代赭石 丁香皮 茯苓 炒半夏 淡干姜


又 舌白胎浓。胃阳未醒。厥逆。浊阴上干为呃。仍用通法。


人参 淡附子 丁香皮 淡干姜 茯苓


又 照方加姜汁柿蒂。


又 人参 炒川椒 附子 茯苓 淡干姜 炒粳米


呃逆一症。古无是名。其在内经本谓之哕。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人以呃逆名之。观内经治哕之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然历考呃逆之症。其因不一。有胃中虚冷。阴凝阳滞而为呃者。当用仲景橘皮汤。生姜半夏汤。有胃虚虚阳上逆。病深声哕者。宜用仲景橘皮竹茹汤。有中焦脾胃虚寒。气逆为呃者。宜理中汤加丁香。


或温胃饮加丁香。有下焦虚寒。阳气竭而为呃者。正以元阳无力。易为抑遏。不能畅达而然。宜用景岳归气饮。或理阴煎加丁香。有食滞而呃者。宜加减二陈加山楂乌药之属。或大和中饮加干姜木香。凡此诸法。不过略述其端。其中有宜有不宜。各宜随症施治。不可以此为不易之法。故先生谓肺气郁痹。及阳虚浊阴上逆。亦能为呃。每以开上焦之痹。


及理阳驱阴。从中调治为法。可谓补前人之不逮。丹溪谓呃逆属于肝肾之阴虚者。其气必从脐下直冲上出于口。断续作声。必由相火炎上。挟其冲气。乃能逆上为呃。用大补阴丸峻补真阴。承制相火。东垣尝谓阴火上冲。而吸气不得入。胃脉反逆。阴中伏阳即为呃。用滋肾丸以泻阴中伏热。二法均为至当。审证参用。高明裁酌可也。(邹时乘)


徐评 仲景治呃逆。以旋复代赭石汤为主方。案中独不用此方。而纯用补热之剂。其症属虚寒上逆者。固有此法。但不知何以俱属寒逆。不识当时曾有误用处否。


经义


胃为气逆,为哕,为恐。


○病深者,其声哕。


○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素问》)


帝曰∶人之哕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


○哕,以草刺鼻,令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灵枢》)


哲言


干呕即哕之微,哕即干呕之甚。呕声轻小而短,哕声重大而长。呕为轻,哕为重。(《溯洄集》)


呃在中焦,谷气不运,其声短小,得食即发。呃在下焦,真气不足,其声长大,不食亦然。(《医方集解》)


哕者,呃逆也,非咳逆也。咳逆者,咳嗽之甚者也,非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非哕也。


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非咳逆也。


○呃由气逆,气逆于下,则直冲于上,无气则无呃,无阳亦无呃,此病呃之源,所以必由于气也。欲得其象,不见雨中之雷,水中之 乎?夫阳为阴蔽,所以为雷而轰轰不已者,此火为雷之本,火即气也。气为水覆,所以为 而 不已者,此气为 之本,气即阳也。然病在气分,本非一端,而呃之大要,亦惟三者而已∶一曰寒呃,二曰热呃,三曰虚脱之呃。寒呃可温可散,寒去则气自舒;热呃可降可清,火静而气自平;惟虚脱之呃,则诚危矣。


○凡呃虽由气逆,然有兼寒者,有兼热者,有因食滞而逆者,有因气滞而逆者,有因中气虚而逆者,有因阴气竭而逆者,但察其因而治其气,自无不愈。若轻易之呃,或偶然之呃,气顺则已,本不必治。


惟屡呃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气有大逆,或脾肾元气大有亏竭而然。然实呃不难治,而惟元气败竭者,乃最危之候也。(张景岳)


《经》云∶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有此二者,毒药不及,短针无取。观之呃证,诚非细故,如气逆,及阳明腑实而呃者,疏之通之则止,为患尚轻。倘病重,肾气衰败而呃者,大非所宜。胃呃短而促;肾呃缓而迟,以此分别甚明。景岳云∶逆气象阳如雷,为阴蔽而轰轰然。足见治呃,又非可纯用热药耳。(《见闻录》)


《经》云,哕,以草刺鼻,令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详此三者,正治呃逆之妙法。今人用纸捻刺鼻取嚏,则呃逆立止。或闭口鼻气,使之无息,亦立已。或作冤盗贼大惊之,亦可已。


此以哕为呃逆,正得《经》旨。谓之哕者,呃声之重也。谓之呃者,哕声之轻也。皆因病声之轻重而名之也。


呃声频密相连者为实,可治。若半时呃一声者为虚,难治。呃至八九声,气不回者;呃逆小便秘涩或腹满者;脉见沉微散者;泻痢后呃逆;及伤寒结胸发黄而呃逆者,俱难治。(娄全善)


呃证总属乎火,即胃寒诸证,亦必火为寒遏而然。若纯由乎寒,必不相激而逆上矣。(余午亭)


呃逆,须辨寒热,寒热不辨,用药立毙。凡呃声有力而连续者,虽有手足厥逆,而大便必坚,定属火热,下之则愈。若胃中无实火,何以激搏其声而冲逆乎?其呃声低怯,而不能达于咽喉者,虽无厥逆,定属虚寒,苟非丁、附,必无生理。若胃中稍有阳气,何致音声馁怯而不振乎?


设误以柿蒂、芦根辈治之,仓扁不能复图矣。(张石顽)


呃逆,皆是寒热二气相搏使然,故治亦多用寒热相兼之剂,如丁香、柿蒂并投之类。试观平人冷呃,令其思想则止,思则脾火气乘,而胃气和矣。(刘宗浓)


凡伤寒热病,阳明胃实,过期失下,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以致气不宣通而发呃者,仲景云∶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又有因饮食太多,填塞胸中,而气不得升降者;又有因痰闭于上,火起于下,而气不能伸越者,此皆实证也,宜详辨而治之。(方星岩)


呃逆,气病也,气自脐下直冲,上出于口而作声之谓也。《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古人悉以胃弱言之,而不及火,惟以丁香、柿蒂等药治之,未审孰为降火,孰为补虚。人之阴气根据胃为养,胃土损伤,则木来侮之。阴为火乘,不得内守,木挟所乘之火,直冲清道而上,言胃弱者,阴弱也。(《丹溪心法》)


呃逆,古无是名,《内经》本谓之哕,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以呃逆名之。然所因不一∶有胃中虚冷,阴凝阳滞而为呃者,当用仲景橘皮汤、生姜半夏汤。有胃中虚阳上逆而为呃者,当用仲景橘皮竹茹汤。有中焦脾胃虚寒,气逆而为呃者,宜理中汤加丁香,或温胃饮加丁香。有下焦虚寒,阳气竭而为呃者,正以元阳无力,易为抑遏,不能畅达而然,宜景岳归气饮,或理阴煎加丁香。有食滞而呃者,宜加减二陈加山楂、乌药,或大和中饮加干姜、木香之属。先生又谓∶肺气郁痹,及阳虚浊阴上逆,亦能为呃。每以开上焦之痹,及理阳驱阴,从中调治,可补前人之不逮。丹溪谓呃逆属于肝肾之阴虚者,其气从脐下直冲,上出于口,断续作声,必由相火炎上,挟其冲气,乃能逆上为呃,用大补阴丸,峻补真阴,承制相火。东垣又谓阴火上冲,而吸气不得入,胃脉反逆,阴中伏阳即为呃,用滋肾丸以泻阴中伏热。二法均为至当,审证参用可也。(《临证指南》)


凡修炼家,无非欲其气血流通。惟华佗五禽图,差为不妄,有得呃逆证,作虎形立止,非其验耶?(《聊斋志异》)


脉候


火呃脉数有力,寒呃脉迟无力,痰呃脉滑,虚呃脉虚,瘀呃脉芤沉涩。(《证治汇补》)


选案


一人伤寒将愈,忽患呃逆,百药无效。偶用皂角末吹鼻,得嚏即止;少时又呃,又吹又止;凡百余次,渐疏而愈。此与《灵枢》草刺鼻嚏之法恰合。(《医学纲目》)


一女因怒致呃,发则神昏。视其质实,意为膈上有痰,怒气抑郁,痰热相搏,气不得降,非吐不可。用参芦煎饮,大吐顽痰而安。盖女子多郁,肝主怒,肺主气,怒则气上,肝木侮肺,是以呃逆神昏。痰去、气降、火平,金安其位,胃得其和,因而疾愈。(丹溪)


一人呃逆连声,脉来有力,因相争肝木受邪。思金能克木,用铁二斤,烧红水淬,饮之即愈。(周慎斋)


一人患呃逆,诸药不效,或教食青果,其呃遂止。按∶青果味酸甘涩,本草言其开胃止呃者,亦下气之故也。(方星岩)


附方


呃证服药法 用箸一双,十字架于碗上,麻线扎紧,将药倾入,令病患自持碗,于箸架之四空处,每空吸药一口,圆转挨次吸去,不要换手,良验。


世有呃证,而经论有哕无呃,宁后世言呃,而古时言哕耶?《诗》云∶鸾声哕哕。谓声有节奏也。人之发呃,匀匀而来,亦有节奏,故经论之哕,有作呃解。呃之微者,名曰KT 。呃有逆呃,有虚呃,有败呃。


逆呃者,膈中有寒,胃气从胸上膈,膈寒,其气停止,止而复出,则呃也,此膈寒气逆而呃。呃之至轻者,辛散温行,数剂可愈。若病伤寒,而三焦不和,胃中留滞,上焦不能如雾之灌溉,中焦不能如沤之腐化,下焦不能如渎之济泌,则上脘、中脘、下脘之胃气,亦因以不和。三焦者,胃外之然也。今三焦火热之气,内不和于胃,外不达于肌,蕴热上冲,发为逆呃。斯时热者清之,寒者温之,正虚邪实者,补而导之,不虚但实者,泄而通之,平胃、泻心,皆可用也。张洁古治逆呃,有丁香辛香暖胃,柿蒂苦涩清凉,是三焦郁滞之呃相宜,而虚呃、败呃不相宜也。虚呃者,人病伤寒,绝其谷气,中胃空虚,复加寒凉消导;中胃既虚,而三焦火热之气亦失其职,阳明胃土不能合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寒气凝滞,正气内虚,则呃矣。参、术、桂、附可以治之,然必能食则可治,不能食则不可治矣。又有泄泻下痢,下焦虚寒,谷入少,而中、上二焦亦虚而寒,以致呃者,亦为虚呃。


败呃者,病起于阴,肾脏先虚,不救其虚,反以实治,致胃腑亦虚,于是戊癸不合,火无生原,发而为呃,是为败呃,百无一生,虽有参、附,亦徒然耳!然虚呃不愈,则转为败呃,医者又不可不知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